leungmon 2009-9-29 20:09
文武財神!
[img]http://i1.ce.cn/cathay/person/200906/30/W020090630363423122801.jpg[/img]
自古以來,人們認為神祗無處不在,所以門有門神,灶有灶神,山有山神……只要有利害關係的都離不開神祗的庇護。
財富是人類的創造,發財是百姓的願望。關係到人們幸福的財富,同樣離不開神的庇護,這個神便是財神。
西晉魯褒寫作《錢神論》時,商品經濟發展程度有限,富人為數不多,財神尚無產生的環境。到了商品經濟發達的南宋,財神便應運而生。只不過在出現之初,財神只是一種模糊的概念,所謂財神,既無姓又無名,也沒有具體職能分工。到了海內外貿易漸趨繁榮的明代,才形成種類齊全、各司其職的不同財神。
由於官本位在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因此財神也像朝廷百官,有文武之分。文財神為比幹、范蠡,武財神為趙公明、關公。其中比幹、范蠡、關公生前真有其人,並且都是朝廷命官;趙公明沒當過官,原本也是神,屬轉型而來的財神。文財神比幹和范蠡屬專職財神,武財神趙公明和關羽則是兼職財神,趙公明兼五路神,關羽兼佛教伽藍神(相當於今警衛局長)。
比幹為商紂王叔父,是一位忠義之臣。他對商紂王荒淫暴虐十分不滿,常常當眾直諫,商紂王不但聽而不聞,反而恨之入骨。有一天,商紂王利用寵姬妲己口吐鮮血、昏迷不醒、須玲瓏心一片煎湯救治的藉口,當眾向比幹索心。盛怒之下的比幹,當場以劍剖腹,摘心擲地,走出宮門,上馬而去。由於仗義的比幹舍去了自己的私心,剩下的都是公心,到了明代便被民眾尊為維護社會公正的文財神。神龕上的比幹,頭戴宰相烏紗帽,身穿高官繡蟒袍,手捧如意,足登元寶,冉然長鬚,一副典型的古代文官打扮。
范蠡原是越王勾踐手下的大將軍,幫助戰敗的勾踐臥薪嘗膽,最終擊敗吳王夫差,成就了霸業。范蠡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哲理,故不等勾踐封賞,范蠡即攜美女西施出逃,渡海到齊國(今山東一帶),在齊國經營農業和商業,結果“致產數十萬”,成了名聞遐邇的富豪,被尊稱為“陶朱公”。後人敬仰他的經營智慧,把許多經營致富之道都託名其下。范蠡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個下海經商的高官,也是取得巨大成功的典型,後世文字中的“範例”、“典範”詞彙的出現便與范蠡的榜樣作用有關。
趙公明從瘟神、冥神成功轉型為武財神。早在晉代《搜神記》中,趙公明為專取人性命的冥神。東晉陶弘景《真誥》中記述,趙公明為致人疾病的瘟神。直到明代的《封神演義》問世,趙公明才改邪歸正,不再像昔日那樣渾身充滿邪氣、鬼氣和瘟氣。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玉符金冊封神,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職責是專司金銀財寶、迎祥納福。從此,趙公明開始掌管天下財富,做了財神。趙公明司財,能使人宜利和合,發家致富,這正符合世人求財的願望,所以民間廣泛敬祀趙公明。舊時年畫中,趙公明的形象多為頭戴鐵冠,手持寶鞭,黑面濃須,身跨黑虎,形象威猛。中國財稅博物館館藏的大型趙公明坐像及神龕,係中國著名木雕大師陸光正的作品(見圖)。
關公即關羽,係三國時劉備的結拜兄弟,位居“劉關張”之二。他曾被迫降曹,但不為曹操的金錢美女所動,最後還是離開權傾朝野的曹丞相,回到了勢孤力單、走投無路的劉備身邊,可謂“千古忠義第一人”,與那些見利忘義、見色忘義之徒形成鮮明的對照。由於商賈們敬仰關公的忠誠和信義,所以將關公推舉為忠義型財神,以期在商界建立“誠信”為基礎的交易秩序。作為武財神,關公形象十分威武,常常是左手捋著長鬚,右手緊握青龍偃月刀,氣宇軒昂,威風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