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韓國歷史介紹+朝鮮官制+帝王封號

琰容 2009-10-3 13:17

韓國歷史介紹+朝鮮官制+帝王封號

韓國歷史

西元前156~87,漢武帝將今日北韓一征服
西元378~413,高麗第十九皇帝好太王登上帝位
西元581~618隋朝三討高麗,皆敗戰
西元649-683唐高宗征服高麗
西元1260-1294元世祖滅宋,接著征服高麗
西元十三世紀,李成桂篡高麗,改國號為朝鮮
西元十四世紀,鄭蘭貞執政
西元1592,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侵略朝鮮和中國
西元1598,豐臣秀吉病逝,日軍撤離
西元1654~1799,康雍乾盛世期間征服朝鮮
西元1820~1899,大院君被日本操縱
西元1854~1895,金玉均改革失敗,1895年死於上海
西元1894,金奉準發動東學黨之亂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日本占據我國東北,朝鮮半島和東南亞
民國三十八年 韓戰爆發,中共派兵進駐北韓一帶
民國三十八年 北韓在蘇聯支持下,成立朝鮮人民共和國,南韓成立大韓民國

朝鮮官制 蔡茂松著--韓國近世思想文化史.
朝鮮朝有許多官制沿用中國官制.

議政府--議政府為最高中央行政單位,長官有領議政和左右議政各一名(均為正一品),另有左右贊成(從一品)各一名,左右參贊(正二品)各一名,領議政我覺得應該就像我國的行政院長,左右議政應該是副院長的地位吧!
檢詳和舍人--都是議政府所屬的官職,舍人是正四品,檢詳是正五品

宗親府--朝鮮時期宗室辦公場所,管理歷代王室系譜還有王肖像,還有王與王妃的服裝管理﹒1392年(太祖元年)設置諸君府,1433年(世宗15年)改稱宗親府,1864年(高宗元年)又名宗簿寺,1894年(高宗31年)又改名為宗正府

敦寧府--朝鮮管理有關王室與宗親係事務的地方.

儀賓府--朝鮮時期作為駙馬爺辦公的地方﹒1894年(高宗31年)甲午改革時改成宗正府辦理.

漢城府--朝鮮時的首都,就像現在台北市政府一樣地位,原名漢陽府,長官為判府,府尹

開城府--是高麗朝的首都,是京畿道的首府,應該就像台灣省政府一樣吧或是上海特別行政區的地位

六曹是指吏護禮兵刑工六曹-就是中國的六部, 六曹隸屬議政府管轄.
1﹒吏曹負責大軍與其他王子功臣的封爵,內外命婦的職牒,官吏的功過升遷監督,以及其他任何有關官職的事務.
2﹒戶曹負責掌管戶籍,賦稅徵收,國家與各單位郡縣的會計預算等
3﹒禮曹負責掌管儀式,制度,外交辭令,國葬,宴會,外賓接待,史官,科舉等,感覺像外交部又加上考試院...
4﹒兵曹負責軍人之認命,兵備,兵器,防禦等,應該像是我國的國防部吧,而判書就是長官(正二品)
5﹒刑曹負責刑罪的覆審,法令調查,監獄和奴婢
6﹒工曹負責營造,工匠物品製造,車輛宮廷橋樑建造,感覺就像我們的營建署...

尚瑞院隸屬於吏曹衙門,掌管國王王妃璽寶,符牌等,長官為直長與副直長,判官(判官--五品中央官職)

忠翔府也是隸屬於吏曹衙門,是處理功臣之事的機構, 長官為正郎和佐郎.

掖庭署屬於吏曹屬衙門,掌傳謁,及供御筆硯,闕門鎖鑰,禁庭舖設,為正六品

內需司--隸屬吏曹底下單位,正五品,掌宮廷內用的米布、雜物和奴婢宮人等事.

內侍府--隸屬吏曹底下單位,從二品,掌宮廷內膳食、傳令、守門、打掃等事.

僉正,提調,直長都是內贍寺的長官名,掌管宮中各殿以及朝中二品以上大臣食物,酒飲以及油等東西,還負責對日本與女真的織造與食糧,隸屬戶曹屬衙門

義盈庫—隸屬戶曹底下單位,從五品,掌管油、蜜、黃蠟、素物、胡椒等事.

長興庫--隸屬戶曹底下單位,從五品,掌管席、紙等事.

司圃署--隸屬戶曹底下單位,從六品,掌管園圃、蔬菜等事.

宗簿寺負責掌撰錄璿源譜牒(王室成員的族譜紀錄)和糾察宗室犯罪違法行為,正三品
司饔院也是正三品,掌管御膳以及宮廷內三餐之事

奉常寺--奉常司--隸屬禮曹,掌管祭祀德一切事務與謚號稱謂,正三品

昭格署---隸屬禮曹底下單位,從四品,掌三清星辰醮祭, 趙光祖主張撤廢昭格署,以其堅持儒家信仰治國有關,因為昭格署為道家產物,署中道士每日祭拜占卜祈福,誦唸道教經書,趙光祖以為此為動搖國家以儒學為基礎的迷信,因此與其他士林儒士上訴文請中宗廢止昭格署,其上書之誠意以及論列之程度,使得原本反對廢立昭格署的中宗回心轉意,不過昭格署最後在中宗朝並未被撤廢,因為中宗的生母慈順大妃生重病,於病中懇請要求昭格署不得廢置,加上朝中大臣之諫言不斷,所以代表道教科儀的昭格署直到壬辰倭乱後才廢止.(詳見趙光祖)

活人署--隸屬禮曹底下單位,從六品,掌管救活都城病人,所以才叫做活人屬,類似我國的衛生署吧?

歸厚署--隸屬禮曹底下單位,從六品,掌與殯喪有關事務.

五衛都總府—朝鮮創國之初,中樞院也掌管軍務,但是仍有義興三軍府也掌有軍機,變成軍事事務居然有兩單位負責,之後太宗有設置三軍都總制府,隸屬於兵曹之下,朝鮮六曹中的兵曹類似我國的國防部,因為是文人掌兵曹,不諳軍務與兵權,所以太宗年間又新設三軍鎮撫所(後改名義興府)掌管軍機,侍衛等「軍令」,而兵曹就負責銓選儀仗柄命的「軍政」,而三軍總制府就屬於義興府之下,世宗即位後,又將義興府與三軍總制府合而為一,另設三軍鎮撫所,久而久之,三軍鎮撫所為文臣所掌,軍令上也屬於兵曹指揮,這時變成兵曹掌管軍政與軍令到了世祖,又定五衛改編五衛鎮撫所,都是由文官兼任,軍令則仍統合於兵曹.
都總官--五衛都總府長官,正二品,掌管五衛軍務(蘭貞父親官職)

中樞府—原名中樞院,掌管王命出納與軍務,之後王命出納事務轉移議政府與六曹,軍務又為兵曹和三軍鎮府所等單位所奪,變成一個閒職單位,後來世祖年間改名為中樞府.

義禁府-是一種特別法庭.對於叛國篡位等要動搖國本的犯人,加以施行烤問就是義禁府的主要工作.隸屬於兵曹,為從一品衙門都護府—地方制度名稱,太宗十三年改革地方制度,其中都護府有七十四府.

司憲府-論時政糾察百官的單位,即使是王室宗親權臣都敢糾舉,也可對國王諍諫.
持平--司憲府所属官職,正五品.掌令--司憲府所屬官職,正四品

正言--司諫院所属官職,專門進諫諫言,為正六品官職

費邊司-朝鮮時代掌管軍事務單位之一﹒一開始朝鮮建國之初,對於軍務由哪一單位負責並沒有一定的權限,後來成宗年間北方邊境紛擾,為配合即興的軍事行動而設置之,之後反倒成為邊界管制匠士的單位,特別是在壬辰倭亂後,直到高宗大院君攝政,分散的軍務軍權才由議政府收回﹒

備邊司—中宗時,因為有倭寇與女真的侵擾,所以成立此單位,但了明宗年間才成為永久的機關,之後也掌管一般政務,甚至取代議政府的功能,議政府與備邊司並稱堂廟,到了高宗大院君攝政,才將政務大權移轉回議政府.

典涓司--隸屬工曹底下單位,從四品,掌宮廷內整修建築等事.

兼司僕--武官名,原本隸屬於世子翊衛司,後作為保衛國王安全的武官(之後是否仍屬於世子翊衛司,我不曉得)

宣惠廳--似乎是掌管米倉的單位,在宣祖時期改名為此名.

承政院--負責朝中秘書業務的地方,對於王命的直接下達以及朝中大臣表達國政意見的場所,1894年(高宗31年) 甲午改革改名為承宣院,1895年(高宗32年)又改名為秘書監,秘書院﹒長官為六承旨

奎章閣--朝鮮時期負責御製文書圖畫,管理王室族譜還有內閣書籍的機關﹒

經筵--似乎是飽讀詩書經典的官職,正一品,是作為輔佐國王輔政,為國王講授新知識與典故的官員(這個我不太確定)

集賢殿--高麗和朝鮮初期在御前設置的學問研究機關﹒朝鮮時代,1392年(太祖元年) 7月制定的,沿襲高麗時期的寶文閣,成立(修文殿-集賢殿,世宗朝成為常設機構

世孫講書院-- 朝鮮時期世子的長子(世孫)的教育場所,以講學院稱之 世宗30年(1448年)設置,1894年(高宗31年)廢止﹒

庶尹--我只查到是地方官名,從四品.

內禁衛—保衛國王御駕的將士.

捕盜廳(是警察局嗎)-- 朝鮮時期負責維持治安,捕捉盜賊犯罪者,對啦就像我們的警政署或是警察局?

節度使--朝鮮時代地方防衛體制,世祖以前對於地方上「道」派遣節度使駐所邊界如海岸或是軍事要衝「鎮」防備.

監營—地方制度「道」的監司駐守的地方稱監營.

道就像我國的省一樣,是一級地方單位首長為觀察使(監司).平安與咸境都是道名.朝鮮全國分為京畿,忠清,江原,黃海,全羅,慶尚,平安,咸境八道.
以下則有府,牧,郡,縣(四地方同為地方二級單位,就像我國縣和省轄市同一等級一樣).
府還分大都護府與都護府,大都護府長官為府尹.都護府長官為府使.
牧長官為牧使.
郡長官為郡守.
縣長官為縣令(監)

朝鮮歷代國王繼位前的封號  
1506年(中宗元年)
「中宗反正」燕山君 [1476-1506]被迫退位, 燕山君在位(1494-1506)
反正功臣們推舉燕山君之弟 晉城大君-中宗為君主
朴元宗刺殺領議政-慎守勤(益昌府院君[1450-1506])
中宗(年18歲)第一任皇后(端敬皇后-慎氏[1487-1557])於中宗即位8日後被迫廢后
【朝鮮朝-中宗大王圖像 (可放大)、中宗實錄-其中一篇(為光海君時期修正彙整出版)】

1510年(中宗5年)
反正功臣-朴元宗 [1467-1510]死亡

1512年(中宗7年)
反正功臣-柳順汀 [1459-1512]死亡

1513年(中宗8年)
反正功臣-成希顏 [1461-1513]死亡

1515年(中宗10年)
中宗第二任皇后章敬皇后之子-天胤出生(仁宗)
章敬皇后-尹氏[1491-1515]產後不到七天血崩過世
主張廢后復位之士林進士派和後宮選后之功臣派對立
希樂堂-金安老提出「兩是論」《希樂堂-金安老墨寶》
趙光祖科舉進士

1517年(中宗12年)
中宗親迎第三任皇后(文定皇后-尹氏)

1518年(中宗13年)
政治改革提倡廢止昭格署

1519年(中宗14年)
「己卯士禍」趙光祖 [1482-1519]含冤被賜死(38歲)

1520年(中宗15年)
章敬皇后-尹氏之子-天胤受封世子(仁宗)

1521年(中宗16年)
「辛巳誣獄」永慕堂-安堂[1460-1521]被賜死,士林進士派勢力被削除
南陽君-洪景舟(禧嬪-洪氏的父親)死亡

1523年(中宗18年)
金安老與尹任介入世子選嬪(仁聖王后-朴氏),新政治勢力浮上檯面
因功臣派和敬嬪-朴氏彈劾,希樂堂-金安老被流放到豐德,尹任調到都城外的敬遠地區去任職,領議政-金詮死亡

1526年(中宗21年)
全國引發傳染病

1527年(中宗22年)
功臣派之首 領議政-南袞[1471-1527]死亡

1528年(中宗23年)
「灼鼠之亂」敬嬪-朴氏被肅清

1529年(中宗24年)
金安老政界復職

1530年(中宗25年)
慈順太后[1462-1530]死亡 (成宗繼妃-貞顯王后)

1531年(中宗26年)
最後的功臣派 判義禁府事-沈貞(花川君)[1471-1531]被肅清
金禧(孝惠公主駙馬)死亡,金安老(孝惠公主公公)與尹任(章敬皇后哥哥)因世子-天胤而再次得勢。

1533年(中宗28年)
承候官-尹元衡(文定皇后的二哥)考中科舉別科。
(章敬皇后哥哥也是尹元衡的叔叔)判府事-尹任將情人-玉梅香納為側室
敬嬪-朴氏與福城君母子被賜死

1534年(中宗29年)
文定皇后-尹氏之子慶源大君出生(明宗)
坡山府院君-尹之任(文定皇后的父親)死亡
兵曹判書-張順孫[1457-1534]死亡
新進士林派-金絿1488-1534]死亡
學習中國-明朝之服飾制度

1536年(中宗31年)
鄭蘭貞的父親 都總官-鄭允謙(1463-1536)死亡

1537年(中宗32年)
「丁酉三兇」金安老[1481-1537]、許沆、蔡無擇叛亂陰謀被發現而賜死

1538年(中宗33年)
守天大人-鄭光弼[1462-1538]死亡

1542年(中宗37年)
慶源大君與刑曹判書-沈連源之孫女(仁順皇后-沈氏)舉行婚禮

1543年(中宗38年)
大尹派(尹任)與小尹派(尹元衡)間關係生變

1544年(中宗39年)
中宗死亡[1488-1544](57歲)
中宗在位(1506-1544)
禮曹判書-尹殷輔[1468-1544]死亡

1545年(仁宗2年)
仁宗[1515-1545]死亡(31歲)
仁宗在位(1544-1545)

1545年(明宗元年)
明宗12歲即位,文定皇后開始垂簾聽政。
尹任被彈劾
文定皇后的大哥尹元老被流放
「乙巳士禍」尹任[1487~1545]被賜死,尹任一派被肅清

1546年(明宗2年)
林百齡病逝

1547年(明宗3年)
壁書之變「丁未士禍」鳳城君(禧嬪-洪氏之子)被賜死
司憲府-掌令 尹元老(文定皇后的大哥)被賜死

1550年(明宗6年)
因僧侶-普雨得勢。僧科開始活躍

1551年(明宗7年)
仁順皇后-沈氏之子順懷世子出世。

1553年(明宗9年)
明宗(20歲)親政開始
明宗和仁順皇后-沈氏[1532~1575]運用外戚之力牽制二舅舅-尹元衡
士林派-李迪[1491-1553]死亡

1555年(明宗11年)
「乙卯倭變」

1559年(明宗15年)
各地盜賊性出沒民心翻騰
德興大院君(昌嬪-安氏之子)死亡

1561年(明宗17年)
順懷世子選拔世子嬪

1562年(明宗18年)
錦原君[1513-1562](禧嬪-洪氏之子)死亡

1563年(明宗19年)
順懷世子[1551-1563]死亡
朝廷主張中宗王陵遷移。

1565年(明宗21年)
文定皇后-尹氏逝世[1501~1565](65歲)
普雨[1515-1565]被流放濟洲島而亡。
尹元衡與鄭蘭貞夫妻飲毒自殺

1567年(明宗23年)
明宗死亡[1534-1567](34歲)
明宗在位(1545-1567)
宣祖即位[1552-1608]就是昌嬪-安氏之孫(德興君之子)
宣祖在位(1567-1608)

太祖李成桂--創國者,沒有封**君或大君 (在位1392-1398) (生存1335-1408))
定宗--永安大君李芳果 (在位1398-1400) (生存1357-1419)
太宗--靖安大君李芳遠 (在位1400-1418)(生存1367-1422)
世宗--忠寧大君李 (在位1418-1450)(生存1397-1450)
文宗--李--8歲時被冊封為世子 (在位1450-1452)(生存1414-1452)
端宗--李弘暐--7歲時被冊封為王世孫,9歲文宗繼位,也被冊封為世子(在位1452-1455)(生存1441-1457)
世祖--首陽大君李 (在位1455-1468)(生存1417-1468)
睿宗--海陽大君 (在位1468-1469)(生存1450-1469)
成宗--者山大君李 (在位1469-1494)(生存1457-1494)
燕山君--因為是廢妃所生,原本應該是燕山大君李吧? (在位1494-1506) (生存1476-1506)
中宗--城大君李 (在位1506-1544)(生存1488-1544)
仁宗--李天胤--5歲時被封為世子 (在位1544-1545)(生存1515-1545)
明宗--慶源大君李對陽 (在位1545-1567)(生存1534-1568)
宣祖--河城君李鈞 (在位1567-1608)(生存1552-1608)
光海君--李暉--繼位前就是光海君,被廢後仍是光海君 (在位1608-1623)(生存1575-1641)
仁祖--陽君倧 (在位1623-1649)(生存1595-1649)
孝宗--鳳林大君淏 (在位1649-1659)(生存1619-1659)
顯宗--李--5歲時以昭顯世子(孝宗兄長)的兒子身分封為王世孫,孝宗繼位後又封為世子 (在位1659-1674)(生存1641-1674)
肅宗--李焞--7歲時被立為世子 (在位1674-1720)(生存1661-1720)
景宗--李--3歲時被立為世子 (在位1720-1724)(生存1688-1724)
英祖--延君李昑 (在位1724-1776)(生存1694-1776)
正祖--李--思悼世子之兒子,1775年以孝章世子之養子身分封為世子 (在位1776-1800)(生存1752-1800)
純祖--李,10歲被封為世子,11歲繼位 (在位1800-1834)(生存1790-1834)
憲宗--李奐,翼宗之子,3歲以純祖孫身分冊封為世子 (在位1834-1849)(生存1827-1849)
哲宗--德完君李元範 (在位1849-1863)(生存1831-1863)
高宗--翼成君李載晃 (1863-1907)(1852-1919)
純宗-李拓--2歲被封為世子 (1907-1910)(1874-1926)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韓國歷史介紹+朝鮮官制+帝王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