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ingwong 2009-10-4 09:43
福建艦隊與馬江之役
1866年左宗棠與沈葆楨在馬尾建立福州船政局造船廠與成立船政前後學堂。前學堂以學習造艦為主,由法國教習技術指導;後學堂以學習駕駛操艦為主,走英國路線,並派畢業學員赴英法等國留學。這種造艦,建立艦隊與教育並進的建軍方式是很有遠見也很需要魄力的。從船政局建立到清末,福建不但大量造艦供應全國各艦隊,閩籍官兵也掌握中國海軍達八十年之久,成為著名的「福州幫」!
不過就福建艦隊本身的命運而言卻是坎坷的,光緒十年(1884)中法兩國因越南問題的衝突,8月23日爆發了馬江之役(又稱"閩江口之役"或以年代稱之為"甲申之役"),當天法艦十三艘由提督孤拔中將率領發動攻擊,燬船政局並一舉擊沈福建艦隊"揚武"、"濟安"、"飛雲"、"福星"、"福勝"、"建勝"、"振威"等七艘艦;參將高騰雲以下官兵七百六十人戰死。
閩江口一役中國海軍大敗並非將士不用命,而是當時潮汐方向有利於法方所致。因清艦在閩江較上游處錨泊,兩艦隊開戰時正當下午二時的退潮,各清艦勢必船艏朝向內陸而將艦尾暴露在下游諸法艦最利於發揮火力的角度;致遭到全殲的命運!然而潮汐在一天之中對雙方各有兩次主客異位的機會,何以法方如此有把握戰事會選在對自己最有利的時點上爆發呢?這就要怪清廷官員的顢頇無能了!
因為當時的朝廷對於與法國的衝突始終未做終將一戰的最後打算而寄望於美國的調停,故命泊在馬尾的艦隊絕對不準先發攻擊,會辦福建海防事務大臣張佩綸甚至通知法方:「戰即約期」,意思就是中國堂堂正正不行詭道,開戰絕對會事先通知對方。至此孤拔看準主動權已掌握在法方,大膽利用潮汐在對自己最有利的時點發動攻擊,終於殲滅了福建艦隊。
其次,艦隊的決戰不發生在大海上卻發生在軍港中停泊各艦間的對轟,尤其馬尾港距離出海口遠達一百六十多里,河道兩岸都是山岩峽谷,清廷如何能讓法國艦隊登堂入室到達自己的要港中與己方艦隊並排停泊了四十天(7月14日到8月23日),最後還讓對方主動發動攻擊?翻遍世界海戰史也找不到這種荒唐怪事。可見當時的中國雖然建立了現代化艦隊,政府卻完全沒有海洋戰略觀,把原應海上機動的艦隊當成浮動砲台「坐以待戰」了!
馬江之役後福建艦隊一蹶不振,到了1895年時只勉力維持在11艘左右而已。不過隨著清廷重點擴充北洋艦隊,卻給馬尾學堂出身的軍官找到一條新出路;所以甲午之戰時的北洋各艦管帶(艦長)幾乎清一色都是馬尾畢業生;這也是造成民國後閩系(福州幫)掌控中央海軍的遠因。至於造船方面到了清末由於管理不善,業務不振,加上洋人顧問濫權,終於在1907年被清廷下令停辦;從此造船重心移到了上海的江南製造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