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y100 2009-10-5 19:40
中華俊彥-隋朝(獨孤皇后,花木蘭)
隋文帝皇后 獨孤氏(552 - 602)
獨孤氏,隋文帝楊堅后,名伽羅(正史未有記錄其名,後人考據),北周雲中(今大同)人,北周大司馬獨孤信之七女。獨孤信見楊堅相貌奇偉,器宇軒昂,故將伽羅女許配為婚,時年十四。隋文帝即位之後,封為文獻皇后。
獨孤氏的祖先出自于漠北的鮮卑族,隨北魏拓跋氏入主中原而南遷,最終定居在中原境內, 其父獨孤信雄才大略,曾助北周宇文泰開創霸業,後來在北周政權中享有崇高地位,出任大司馬,被封為河內公。獨孤信不僅雄才大略,而且眼光如巨,他的大女兒嫁給了宇文毓、後來成為北周的明帝,大女兒成為皇后。四女兒嫁給了後來唐高祖李淵的父親,被追封為“貞元皇后”,第七個女兒,也就是本文中的獨孤迦羅,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之後,母儀天下,成為“獨孤皇后”。一門三皇后(北周、隋、唐),史所罕見。
獨孤氏嫁給了楊堅之後,夫妻感情十分和睦,楊堅甚至發誓,日後不再與其他女子歡好、生子。而獨孤氏也潔身自好、恪守婦道,因而他們的大女兒被北周的太子立為妃子,太子登基後就被立為皇后。楊堅從此把持朝政,權傾天下。後取代北周創建隋朝。
隋文帝治政時期,崇尚節約,這與獨孤皇后的宣導頗有關係。有一次,突厥人向幽州總管索賣一箱價值八百萬的上品明珠,幽州總管呈報皇后,叢恿獨孤氏買下。但是她說:我現在不需要明珠,目前邊關不寧,經常受到威脅,邊防將士浴血奮戰,勞苦功高,若將此八百萬分賞有功者,豈不是比我獨自一人享用更有意義?此語傳出,朝廷大臣各個歡呼,謂由此國母乃大隋之幸。隋文帝也因此更加敬重獨孤氏。
獨孤皇后公、私分明,其表弟犯罪當斬,文帝欲赦免其罪。然而,獨孤氏說:此涉及國家刑法大事,怎能為了我一個人的情面而更改國家刑律。文帝聞此言,深為其動,逐將獨孤皇后的表弟處死。
獨孤皇后諸如此類的舉動以及對國家大事的看法,令許多有識之士傾倒,因此她與文帝並稱為“二聖”(比武則天和唐高宗更早被稱此名)。
然而,獨孤皇后的嫉妒之心甚深,文帝曾經傾心于宮中一女奴,不料被獨孤皇后所察覺,竟然趁文帝上朝之時,按將此女處死。文帝一怒之下,單騎馳入郊外山中。在大臣們的勸導之下,文帝方始回宮,並一路歎到:我貴為天子,卻不得自由。獨孤皇后不單對文帝如此,對朝中大臣們也是如是,只要被她發現朝中大臣們中有人寵倖小妾,或者由小妾懷孕,她必定力勸文帝罷黜他們。而正是因為如此,後來的暴君,獨孤皇后的兒子楊廣就是利用母親這種性格,達到廢除太子楊勇,改立自己的目的。
西元602年八月,獨孤皇后病崩于永安宮,年五十。
花木蘭
花木蘭,《古樂府》有木蘭詩詠其事。姚瑩康(人名)的《輶紀行》以為是北魏人,宋翔鳳(人名)《過庭錄》以為是隋恭帝時人,程大昌《演繁露》因为《木蘭詩》中有“可汗大點兵”語。則认為木兰非隋即唐之人。姓氏不可考,或以為姓花。
《木蘭從軍》為戲曲劇目。隋唐故事戲。本為《古樂府》詩。乃敘述古孝女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累建功蹟,歷十二年始歸,眾方知其為女子的故事。後流傳甚廣,漸改編為雜劇、小說。
相傳,花木蘭為商邱人。長的嫵媚端莊,貌美聰慧。由於在家中是老大,從小練就了一副好身手。父親名叫花孤,是一位老軍官。因為邊防緊急,皇上下令徵兵,花孤因為年老體弱不能從軍,而又不能抗拒軍令。於是花木蘭就從織布機上走下來,女扮男裝,代父從軍。
花木蘭守衛邊關十二年,衝鋒殺敵,英勇陷陣,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為將軍。當她凱旋回家時,已年近三十了,就連她的手下也不知道他是一個巾幗女流。等大家護送她回家時,才知道一直以來英勇的將軍花木蘭原來是位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