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中華俊彥-清朝(孝莊太后,林則徐和鴉片戰爭,洪秀全,霍元甲,鑒湖女俠)

vincy100 2009-10-5 19:54

中華俊彥-清朝(孝莊太后,林則徐和鴉片戰爭,洪秀全,霍元甲,鑒湖女俠)

清太宗皇后 博爾濟吉特氏(1613-1687) 孝莊太后
         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貝勒(部落之長)寨桑的女兒,孝端皇后的侄女,清太宗皇太極的皇后,有絕色,性機敏。

        1625年,年僅十三歲時嫁給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爲妻,與姑母一同嫁予皇太極爲妻。婚後生有三女,固倫雍長公主,固倫淑慧長公主、固倫淑哲長公主。1636年皇太極稱 帝,封博爾濟吉特氏為永福宮莊妃,崇德三年(1638)生皇九子福臨,尊莊妃為皇太后,史稱孝莊文皇后。

        孝莊文皇后天生麗質稱得上清朝前期的絕代佳人。她臨事處置沉靜果斷,早在皇太極時期,孝莊文皇后就‘贊助内政’,為皇太極出力。

        1642年(清太宗崇德七年),清軍攻陷松山,明薊遼總督洪承疇被俘,為表示忠於明室,宣佈絕食,後來,皇太極知道洪承疇好色,於是孝莊皇后向皇太極自薦,誘降洪承疇,後來洪承疇引清兵入關,明亡。

        1643年,皇太極逝,福林繼位為順治帝,遷都北京,尊孝莊皇后為太后,以皇叔多爾袞攝政,順治年幼(六歲)爲了消除多爾袞對帝位的威脅,孝莊太后按滿族“兄死則妻其嫂”的習俗,毅然下嫁給多爾袞。雖然史書對孝莊下嫁的説法不一,但是文獻對下嫁事實的記載正規。《東華錄》的記載,多爾袞長出入皇宮内院,順治也稱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清初疑案“太后下嫁”之事,當非空穴來風。由於政治原因,這種舉措也無損於她的歷史地位。由於孝莊太后的調停,順治的皇位保住了,多而袞沒有取而代之,清朝大權逐漸轉移到順治手中。

         爲了創建初期的清王朝能得到漢族上層的支持,孝莊皇太后敢于衝破滿、漢不得通婚的慣例,順治十年(1653)她把孔有德的女兒孔四貞“育之宮中”當作宗室郡主看待;又把皇太極第十四女和碩公主嫁給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起到拉攏漢軍將領的作用。

        順治死後,玄燁即位,號康熙,為後世的康熙大帝。康熙尊稱孝莊為太皇太后,時康熙八歲,由四位大臣輔理政務,孝莊太后盡力教養幼主,護衛著愛新覺羅政權避過了重大的風險和暗礁,是大清王朝達到盛世的彼岸。四位輔政大臣中,鰲拜專橫跋扈,目無幼主,妄圖篡奪皇權,他濫殺無辜,企圖要挾天子以令諸侯。孝莊太后成了康熙的堅強後盾,在她的支持下,康熙八年,康熙一舉粉碎了鰲拜集團,奪回了政權。

        康熙在平定三番之亂時,孝莊皇太后全力支持康熙平亂,她拔出宮中金帛加以犒勞。孝莊皇太后提倡節約,多次把宮中節省下來的銀錢賑濟災民。她的節省家風影響到康熙、雍正兩朝。

        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太皇太后逝,享年七十五歲,為『孝莊文皇后』。

      
清 林則徐 和『鴉片戰爭』
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鴉片戰爭(Sino-British Opium War)改變了中國的歷史,也改變了香港的命運。

嘉慶中葉後,清朝的統治日趨衰落。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國」自居,虛驕自大,閉目塞聽。而同一時期的歐美列強卻有長足發展,並把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中國,作為他們擴大海外市場的主要目標。而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農業國家,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國」思想,一直以來中國人對外來的產品的需求很小。外國商人為攝取暴利,從華南將大量鴉片走私輸入中國,鴉片的輸入量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餘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鴉片戰爭爆發之前,已猛增到四萬零二百箱。鴉片的氾濫,影響了民眾的身心健康,使吏治敗壞導致中國白銀外流,政府財政收入短絀。道光延續自雍正以來的禁煙政策,但鴉片走私不但不見收效,反而日益猖獗。事態的發展引起的朝野人士的警覺。道光下令封疆大臣討論禁煙的看法,朝野對禁煙的看法不一,最終打東道光帝的是當時湖廣總督林則徐的禁煙奏摺。林則徐一針見血地指出:若再聽由鴉片氾濫下去,則數十年之後中原再無可禦敵之兵,也沒有可以充餉之銀。這種局面顯然是道光帝無論如何也不想看到的,道光十八年十一月(1838)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

林則徐抵達廣州,隨即開展禁煙,嚴查煙販,整頓水師,曉諭外商呈交鴉片。同年四月二十二日,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二萬餘箱鴉片。中國的禁煙措施,遭遇英國政府的強烈反應。道光二十年夏,由四十八艘艦船和四千餘名官兵組成的英國遠征軍封鎖了廣州珠江口,鴉片戰爭爆發。在林則徐的部署下,廣州軍民嚴陣以待。英軍無隙可乘,逐北犯廈門,也未得逞。又進犯並攻陷浙江定海,繼而又前往天津海口,將英國外交大臣的照會送交直隸總督琦善,琦善受命前往天津虎門口外的穿鼻,與英軍統帥談判,議定草約,稱為《穿鼻草約》。中國割讓香港,賠款六百萬圓,英國歸還定海,兩國國交平行等。清政府大為震怒,於是清政府於道光二十一年一月對英宣戰,並派皇侄奕山為靖逆將軍,率兵赴廣東作戰。次月,英軍攻佔虎門砲台,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戰死。琦善被鎖拿入京問罪。同年四月,廣州城郊三元里發生民眾自發抗擊英國侵略者的鬥爭,顯示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入侵的勇氣。

同年夏秋,英軍繼續擴大戰火,先後攻陷福建廈門,浙江定海,鎮海和寧波。皇侄奕經奉命赴浙江主持軍務,連遭挫敗,逃至杭州。道光二十二年,應軍攻陷吳淞口砲台,守將陳化成戰死。之後,英軍一度侵占上海,寶山,又闖入長江,攻陷鎮江,切斷京杭大運河南北交通,繼而直抵江南重鎮---南京城下。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在英軍的砲口下,被迫簽定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嚴重損害中國的主權。他規定中國割讓香港,賠償二千一百萬銀元,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個口岸城市對外通商,此外英國還享有協定關稅,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優惠國待遇等特權。美國,法國隨之也接蹱而至,先後脅迫清朝政府與他們簽訂了不平等條約。道光二十九年,葡萄牙驅逐中國在澳門的官吏,停付租金,公然強佔了澳門。

鴉片戰爭的結果是使中華帝國關閉自守五千年的古老大門,從此被英國的尖兵利炮打開。從此再也不能復合,美國總統泰勒隨即派全權大使乘軍艦到廣州,清政府已成驚弓之鳥,急忙跟他簽訂《望厦條約》。法國軍艦開到廣州海面示威,宣稱將北上攻擊舟山群島,道光帝連忙跟他簽了《黃埔條約》。幾個中國人聽都沒聽過的西方國家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普魯士(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荷蘭,丹麥,瑞典等等,「一些中國曾經聽說過,或從沒有聽說過的彈丸小國,在過去就是前來進貢也不夠資格的,現在排隊而來。」(柏楊的《中國人史綱》下卷)他們一一和中國簽訂了條約,而且均享有和《南京條約》中英國人一樣享有的特權。中華帝國頓時陷入半殖民地狀態。五千年來,從未受此侮辱。

 

 

 

林則徐(1785∼1850)
字少穆,一字元撫,清福建侯官人。嘉慶十六年(1837)進士。曾與龔自珍、魏源、黃爵滋等提倡經世致用之學。嘉慶二十五年起,先後外任浙江杭嘉湖道、鹽運使,江蘇按察使、江寧布政使。任上整頓鹽務、興辦河工、籌劃海運,採用勸平糶、禁囤積、放賑濟貧等措施救災撫民。後升任河東河道總督,親自實地查驗山東運河、河南黃河沿岸工程,提出改黃河由山東利津入海以根治水患的治河方案。道光十二年授江蘇巡撫。江蘇旱澇災情嚴重,他上奏曆陳民間困苦,堅請緩徵受災州縣漕賦;致力興修水利工程。克服銀荒和利於貨幣流通,他反對一概禁用洋錢,提出自鑄銀幣的主張,開中國近代幣制改革的先聲。

十七年,升任湖廣總督。是時鴉片已成中國的嚴重弊害,黃爵滋上疏主張以死罪嚴懲吸食者。林則徐提出六條禁煙方案,並率先在湖廣實施。八月,他上奏指出,歷年禁煙失敗在於不能嚴禁。九月應召進京,力陳禁煙的重要性和禁煙方略。道光帝於十一月受命?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煙。道光十九年正月抵廣州。他會同兩廣總督鄧廷楨等傳訊洋商,令外國煙販限期交出鴉片,並收繳英國躉船上的全部鴉片。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起在虎門海灘銷煙,20天中銷毀鴉片19179箱、2119袋,共計2376254斤。在此期間,林則徐注意瞭解外國情況,組織翻譯西文書報,供制定對策、辦理交涉參考。所譯資料,先後輯有《四洲志》、《華事夷言》、《滑達爾各國律例》、《澳門新聞紙》等,成中國近代最早介紹外國的文獻。林則徐大力整頓海防,積極備戰,購置外國大炮加強炮臺,搜集外國船炮圖樣準備仿製。他堅信民心可用,組織地方團練,在沿海招募水勇,操練教習。七月因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拒不交出殺害中國村民的英國水手,又不肯具結保證不再夾帶鴉片,他下令斷絕澳門英商接濟。義律訴諸武力,挑起九龍炮戰和穿鼻洋海戰。林則徐督師數敗英軍。十一月遵旨停止中英貿易。十九年十二月實授兩廣總督。鴉片戰爭後,道光帝驚恐求和,歸咎林則徐。九月被革職。二十一年三月受命赴浙江協辦海防。五月充軍伊犁。

他在伊犁協助辦理墾務,倡導水利,開闢屯田。又繪製邊疆地圖,建議兵農合一,警惕沙俄威脅。道光二十五年被重新起用署陝甘總督,次年轉任陝西巡撫。道光二十七年升雲貴總督。曾先後平息、鎮壓西北西南民族衝突和人民起義,整頓雲南礦政。道光二十九年因病辭職歸籍。次年年九月(1850年10月)奉旨為欽差大臣,赴廣西鎮壓農民起義,途中卒於潮州普寧縣(今廣東普寧北)行館。贈太子太傅,諡文忠。林則徐平生愛好詩詞書法,著有《雲左山房文鈔》、《雲左山房詩鈔》、《使滇吟草》等。所遺奏稿、公牘、日記、書劄等輯為《林則徐集》。史學界稱他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公元1997年,在中國歷代領導人的努力下,中國國力大增,加上西方各國的國立已大不如一百年前,終於,江澤民主席於七月一日凌晨從英國手上收回香港的主權。兩年後,也從葡萄牙手上收回了澳門。結束了西方列強在中國土地上的殖民政權。歷經艱苦,中華民族終又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讓我們的下一代都記住我們的祖先創業艱難,也讓我們僅此緬懷林則徐。


注﹕以上是摘自《清史》。


洪秀全
  洪秀全,1814年1月11日生,廣東花縣人。
  他一生的業績主要是:
  一、1843年創立“拜上帝會”,對動員群眾推翻清朝統治的斗爭起了重要的宣傳和組織作用﹔其后寫的《原道救世訓》、《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等著作,為太平天國起義作好了思想輿論准備。經數年努力,洪秀全在杰出的農民領袖馮云山的幫助下,拜上帝會得以迅速發展,為金田起義奠定了基礎。
  二、從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義到1864年天京陷落前夕,洪秀全領導了這場農民戰爭的全過程,歷時14年,勢力發展到18省,先后攻占600多座城市,給了中外反動勢力以沉重打擊。
  三、兩次建立領導核心。前期,在永安建制分封諸王,使太平天國初具規模,加強了領導力量,提高了太平軍戰斗力,為太平天國的迅猛發展打下了基礎﹔后期,在“國中無人,朝中無將”的局面上,洪秀全選拔了陳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將領主持軍事,任命洪仁□提理天朝政務,形成了一個新的領導班子,使太平天國能繼續堅持斗爭。
  四、頒布革命綱領。前期,1853年冬,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提出改變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社會的措施。其內容表現了農民反封建的要求和解決土地問題的強烈愿望。綱領內容的完備性和深刻性,使太平天國革命達到了中國歷代農民革命所能達到的最高思想境界。

 


       1859年頒布了洪仁□為仿效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而寫的《資政新篇》一書。這是后期太平天國的重要政綱,說明他在對待資本主義的態度上,較同時代的地主統治階級思想開明,眼界開闊。
  太平天國運動,之所以能成為几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是與他的巨大貢獻分不開的。乃至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愿作洪秀全第二,即可見其對后世的深遠影響。太平天國是在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之下失敗的。但作為太平天國運動的最高領導人,洪秀全的嚴重錯誤也是不可忽視的。洪秀全的錯誤主要在于,

一、定都天京后,封建意識與日俱增,等級觀念、享樂思想尤其突出。洪秀全在天王府深居簡出,嚴重脫離將士群眾。在太平天國革命政權向一個新的封建王朝政權蛻變的過程中,洪秀全起了特別惡劣的帶頭作用。思想作風上的質變,使其愈往后,則更多地像一個封建帝王。天京內訌就是領導集團內部這種封建思想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太平天國后期,為防大權旁落,洪秀全一反前期用人路線而“用人唯親”,形成一個排斥異姓的洪氏集團,使得后期政治日益腐敗,給太平天國內部帶來致命危機。石達開是太平軍最優秀的統帥,所部又是太平軍精銳。他德才兼備,深得全體軍民擁戴,天京內訌之后,他是唯一能團結群眾輔佐洪秀全重振國勢的人選。然而,洪秀全猜忌他,用安、福二王挾制和排擠他。因此,石達開出走,致使太平天國出現分裂局面。其后,陳玉成、李秀成打破江北大營、江南大營,京圍一解,洪秀全立刻大封王爵,根本不問才德、功勞,親戚、廣東同鄉或捐有錢糧者,都可以封王。封王人數竟達到2700人以上。造成后期天國朝政混亂、吏治敗壞、軍事削弱的局面。

三、洪秀全晚年,不僅思想狹隘保守,而且陷入了宗教迷信的可悲泥潭。

1864年3月,天京合圍后,城內斷糧。洪秀全帶頭吃“甜露”(草團)充飢。殘酷的斗爭和飢餓使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臥病不起。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南京。

vincy100 2009-10-5 19:55

俠客行  -  霍元甲   




霍元甲(1868-1910)      

         字俊卿,祖籍河北省東光安樂屯,世居天津靜海小南河村,為精武體育會創始人,近代著名愛國武術家。

          霍元甲幼時體弱多病。其父霍恩第是名顯一時的秘宗拳師。他擔心元甲習武日後有損霍家名聲,拒不授藝於他。但元甲志存高遠,他日日留心,處處參察,偷藝于父傳兄弟之機。苦練于舍外棗林之僻。後為父知,受責。元甲保證絕不與人比武,不辱霍家門面,方准父兄一起習武。 元甲天資聰穎,毅力驚人,功藝長兄亢進,在兄弟之中出類超群。父見此,一改舊念,悉心傳藝於他。後元甲以武會友,融合各家之長,將祖傳「秘宗拳」發展為「迷宗藝」,使祖傳拳藝達到了新的高峰。

         光緒22年(1896),山東大俠劉振聲慕名來津,求拜於元甲門下。霍察其正直,遂收為弟子。從此破了霍家拳「傳內不傳外」的先例。 元甲俠肝義膽。光緒24年(1898),譚嗣同變法遇難,大刀王五(王子斌)避難津門,與元甲一見如故,遂成至交。後王子斌在京遇難,被八國聯軍梟首示眾。元甲與劉振聲潛入京城,盜回首級,並取得《老殘遊記》作者劉鶚協助,將義士身首合葬,盡了朋友之義。

         宣統元年(1909),英國大力士奧皮音在上海登廣告,辱我「東亞病夫」。霍應友人邀赴上海約期比武。懾于霍元甲拳威,對方以萬金作押要挾,元甲在友人支援下,答應願出萬金作押。對方一再拖延,元甲在報上刊登廣告,文曰:「世譏我國為病夫國,我即病夫國中一病夫,願與天下健者一試。「並聲言」專收外國大力士,雖銅筋鐵骨,無所惴焉!「霍公之聲威使奧皮音未敢交手即破膽而逃,連公證人,操辦者也逃之夭夭。

          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農勁蓀等武術界同仁協助下,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精武體操會」(後改名「精武體育會」)。孫中山先生讚揚霍元甲「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之信念和將霍家拳公諸於世的高風亮節,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惠贈精武體育會。 1910年9月,日本柔道會會長率十餘名技擊高手與霍較藝,敗在霍的手下。日本人奉以酒筵,席間見霍嗆咳,薦日醫為治,霍公一生坦直,不意中毒於9月14日身亡。終年42歲。

          後上海精武會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東閣任教。各地分會相繼分起,十數年後,海內外精武分會達43處,會員逾40萬之眾。

   


秋瑾(1875~1907)
  秋瑾號競雄,又號「鑑湖女俠」。競雄就是不讓鬚眉的意思。浙江山陰人,自小家境富裕,能寫詩填詞、騎馬擊劍、使棒舞槍,立志要做一名巾幗英雄。19歲時,她嫁給了湖南湘潭人王廷鈞,可是她對這個胸無大志、思想保守、花錢買官做的丈夫相當鄙夷,夫婦感情一直都不合睦,所以她在生了一兒一女後,就變賣首飾,離家赴日留學。

         秋瑾與丈夫分居後,就到日本留學。他認識了許多革命志士而參加同盟會。成為同盟會第一位女性黨員。留學日本期間,她組織了中國最早的婦女團體──共愛會,並擔任同盟會浙江支部的主盟人。秋瑾回國後在上海辦「中國女報」,提倡婦女解放。她希望藉著這分白話文女報,鼓吹女子走出家庭。不過,後來女報因經費不足就停辦了。女報停刊之後,秋瑾再次投身革命事業,她又在浙江辦大通學校設立革命機關,與徐錫麟組織光復軍。徐錫麟起義失敗,秋瑾的祕密活動也暴露,被清廷逮捕。清廷對秋瑾嚴刑審問,秋瑾隻字不說,清吏強迫她寫供詞,秋瑾只在臨刑前寫了「秋風秋雨愁煞人」七個字。


  清吏只好偽造秋瑾的口供,然後加上罪名,秋瑾終於被殺害。秋瑾是為革命而犧牲的第一位女性。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華俊彥-清朝(孝莊太后,林則徐和鴉片戰爭,洪秀全,霍元甲,鑒湖女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