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一代智將---北條氏康傳

ewingwong 2009-10-14 11:00

一代智將---北條氏康傳

北條氏康,人稱相模之雄獅、文武兼備之將。戰國前中期的軍事家、民政家及政治家。後北條氏第三代家督,氏綱長子,永正十二年(1515)生於相模小田原城,幼名新九郎。

 

當時的北條家督氏長(早雲)正進行武藏攻略,攻打關東管領山內上杉家,後轉戰相模之上杉朝良。永正十三年(1516)平定相模。永正十六年(1519),早雲死,長子氏綱繼家督之位,繼續武藏攻略,大永四年(1524)攻克江戶城、翌年攻克岩槻城。但由於氏綱之後台今川氏親於大永六年(1526)死,駿、相關係惡化,氏綱決定先發制人,於天文六年(1537)進攻駿河,史稱「河東一亂」;又於翌年開始與里見氏為主的三次國府台合戰的序幕。

 

氏康之初陣是享祿三年(1530)的小澤原之戰攻打扇谷上杉朝興,並立下戰功,受到父親的肯定。天文十年(1541)氏綱死,二十六歲的氏康繼任家督,開始了後北條的最盛期,繼續祖、父之攻略。天文十一年(1542),氏康實施相模、南武藏及伊豆的大檢地,並改革稅制、幣制,奠定經濟基礎。天文十四年(1545),氏康出戰駿河與今川義元對戰於長久保城,但戰敗,失去爭奪駿河的機會;正所謂屋漏兼逢連夜雨,關東管領山內上杉憲政乘此機會,聯合副管領扇谷上杉朝定以古河公方足利晴氏為號召,率關東各大名兵馬八萬(號稱二十萬)包圍由名將北條綱成守衛的川越城。雖然只有千人守兵,但綱成仍然堅守半年,使關東聯軍士氣低落,加上氏康不出援,聯軍放寬戒備,利用斷糧策略迫川越城自陷,將士士氣一落千丈,引來妓女、商人來往。天文十五年(1546),氏康認為時機已到,遂親率八千精兵奇襲聯軍,由於無心戀戰,加上防禦鬆散,一夜之間八萬大軍全面崩潰,上杉朝定死,扇谷上杉氏遂亡。川越城夜襲戰之高超,被後人舉為「日本戰國三大奇襲戰」之一;氏康也因此佔領整個武藏,名震關八州。

 

川越城之戰成為關東的關鍵一戰;此戰後,已再無任何關八州之大名可以對抗北條。氏康乘川越城一戰之餘威,狙擊關東管領山內上杉憲政,並且攻克上野平井城,憲政逃亡投靠長尾景虎。天文二十三年(1554),氏康攻克古河城,立外甥足利義氏為古河公方,成為傀儡,自此北條基本控制關東。

 

氏康為了一報失去駿河之仇,於同年再攻駿河,但久持不下,最後由武田信玄出面調定,相約於善得寺成立「甲駿相三國同盟」(善得寺會盟)。此會盟奠定了東海道三國鼎立的穩定局面,氏康也因此專注於經濟發展及家規,永祿二年(1559),制定「小田原眾所領役帳」;同年把家督之位讓予長子氏政,退至第二線,稱為「御本城大人」,仍然主理大事。

 

永祿三年(1560),今川義元於桶合間奇襲戰被討死,今川氏領地漸為武田信玄及松平元康所吞。正當氏康想趁機拿下駿河之際,受關東管領上杉憲政所托的長尾景虎於永祿四年(1561)攻打小田原城,關東大名聞訊紛紛來投,長尾勢勢如破竹,快速到達小田原城,開始圍攻之際。氏康多番研究景虎的戰法,決定全軍死守小田原,準備兩年的糧食,並加強防禦工事,等候景虎之臨;氏康更請武田信玄出兵上野牽制景虎以爭取時間。關東大名聞訊被嚇壞不敢前進,景虎再三命令下,才正式圍攻小田原,但當時已儼如一座峻山,難以攻破,加上上杉勢遠來疲累,糧草補給也十分困難,十五日後,景虎望著小田原歎然退兵,到鎌倉繼任關東管領,然後撤回越後,據說謙信曾歎道:「北條氏康真不是浪得虛名!」

 

永祿七年(1564),氏康於國府台之戰大破里見義堯、義弘,關東大名再度降伏於小田原之下。永祿十二年(1569),氏康與謙信和睦,達成「相越同盟」。同年十月,武田信玄因相越同盟轉攻小田原城,武田軍來勢洶洶,氏康命令全軍退守籠城,縱使信玄大罵大嚷,耀武揚威,但氏康仍然休閒自得與臣下下將棋,氏政見此大表憤怒,以為氏康怯怕武田「風火山林」之勢。圍城半月後,武田信玄以為氏康懼怕不出,輕描淡寫的退兵,氏康聞訊後憤翻棋盤,大喝道:「吾等就在此時把多日之悔恨盡情發洩吧!吾等一定要讓那武田小子畢生難忘,令他知曉我北條之力量!」氏康遂親率兵馬追擊武田信玄至甲斐邊境才撤離,此戰令武田信玄狼狽不堪,歎道:「相模之獅真的名不虛傳!」信玄也從此再不敢輕言進攻相模。小田原城也被稱為「天下第一堅城」。

 

元龜二年(1571)十月三日,一代智將北條氏康於小田原城病逝,享年五十七歲,生前敘任從五位下相模守,死後氏政遵守其與甲州親善的遺訓。但由於氏政才智平庸,向為氏康所擔心。雖然長篠之戰後,北條與德川家康瓜分武田領地,但隨著本能寺之變後,豐臣秀吉快速掌握天下,開始指向不肯臣服的北條氏政、氏直父子,天正十八年(1590)一月,二十萬大軍包圍小田原城,氏政想重做父親的故技,全兵退守籠城,但事與願違,由於北條氏邦投降,防線崩潰,七月全城投降,氏政、氏照被秀吉迫令切腹,氏直在德川家康求請下流放高野山。叱吒關東百年的北條從此滅亡,「天下第一堅城」的小田原城終為秀吉所有。

 

值得一提的是氏康的教子能耐;氏康有子七人,但從無爭嗣的問題,連以性情激烈出名的次子氏照,都忠心的輔助氏政,其實後北條百年來,都無如伊達天文大亂或上杉御館之亂的爭嗣亂事(早雲、氏綱都只有兩、三個兒子),乃是日本戰國史上的唯一,說明氏康的智謀可謂內外兼備,諸子的團結足可媲美薩犘島津四兄弟,實在是氏康之教育了得之功。

 

另外,史家對氏康的評價都近乎完美,氏康不僅是軍事、政治及外交之能手,他的文才、和歌藝術也是繼承至北條家(如北條幻庵)的優良傳統而名重關東,「文武相兼之武將」、「關東唯一的名將」等史家評價實是當之無愧。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代智將---北條氏康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