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真正的「下剋上」先驅--朝倉敏景

ewingwong 2009-10-17 10:19

真正的「下剋上」先驅--朝倉敏景

朝倉敏景〈英林孝景〉〈1428-1481〉

朝倉氏是開化天皇的後裔,原姓日下部,平安時期居住在但馬國朝倉這個地方,所以稱為朝倉氏。南北朝時期,朝倉廣景身為斯波氏的被官,跟新田義貞等南朝將領作戰有功而受到注目,室町初期作為斯波氏宿老受封於越前[土反]井郡,成為越前一國中頗有力量的國人眾;朝倉氏歷經幾代的辛苦經營,至朝倉敏景這一代,才有了重大的轉變。

那個時期,日本國內暗潮洶湧,先是六代將軍足利義教被侍所別當〈幕府職位〉赤松滿祐暗殺〈嘉吉之變〉,幕府失去了權威,繼之而來的是越前斯波氏的內訌、田山氏的家督之爭、伊勢一族跟山名宗全〈即應仁之亂中西軍的山名持豐〉的權力抗爭等等,到後來發展成大規模的內戰〈應仁.文明之亂〉......朝倉敏景,就是在這個動盪的環境中長大。

朝倉敏景,生於正長元年〈1428年〉,父為朝倉家景。幼名小太郎,元服後改稱左衛門尉教景、敏景、孝景。

剛元服時,拜受了六代將軍足利義教的偏諱,取名教景。享德元年〈1452年〉,教景與越前、遠江守護代甲斐常治合力擁立大野氏的斯波義敏成為斯波家第十代當主,此後拜受了義敏之偏諱,改名「敏景」。實際上,這個守護的權力卻落在甲斐常治手上,義敏當然有所不滿,他籠絡了甲斐常治之弟甲斐近江守,向幕府控訴甲斐常治的專橫,卻沒有成功,自此斯波義敏跟甲斐常治的關係日益惡化。

長祿二年〈1458年〉,斯波義敏跟甲斐常治正式決裂。按照常理來看,朝倉敏景既然拜受了義敏的偏諱,自然是支持義敏一方了,不過,事實上敏景跟守護代甲斐氏卻是同一伙的。斯波義敏派出大將堀江石見守利真攻打甲斐常治和朝倉敏景,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把他們逐出越前國境;這段期間,幕府向斯波義敏下達了出兵討伐前鎌倉公方足利成氏的命令。

斯波義敏遂前往京都,接受幕府的命令,領兵前往鎌倉;大軍行至近江,已是長祿三年〈1459年〉初,這時朝倉敏景聯合甲斐常治盤據在敦賀城,與堀江利真對峙,斯波義敏察覺到形勢不妙,立即令大軍改變方向,攻擊敦賀城,卻遭逢大敗,朝倉敏景與甲斐常治取得優勢後,轉攻越前,時為長祿三年五月;這場以敦賀城為主戰場,大小共二十一回的戰事,稱為「長祿合戰」。而斯波義敏因為違反幕府命令,翌年被下令隱居,由其子松王丸接替守護一職,而義敏逃到大內氏領地周防國,密謀東山再起,但這是後話,暫且按下不表。

自從朝倉敏景跟甲斐常治擊敗斯波義敏後,雙方呈現緊張局面。這時的朝倉氏,勢力已凌駕於守護代甲斐氏之上,其實力亦在長祿合戰中得到肯定。

此時,因斯波義敏下台,朝倉敏景遂放棄了「敏景」這個名字,回復了「教景」這個舊名。這個年頭,適逢日本國內出現極嚴重的大饑荒〈史稱「長祿.寬正大饑饉」〉,而教景禁止了控制越前的莊園的興福寺眾向領民徵收反錢〈莊園收入〉,此舉得罪了一眾興福寺僧徒,「教景」這個名字,遂成為興福寺眾詛咒的目標;教景有見及此,唯有再度改名,成為「朝倉孝景」。

寬正二年〈1461年〉,朝倉孝景和守護代甲斐敏光聯手,把當上家督之位還不足一年的義敏之子松王丸從守護這個寶座上扯下來,而擁立澀川氏的斯波義廉成為斯波氏第十二代當主。這個出自澀川氏的斯波義廉,是山名宗全的外孫,擁有極大的勢力。而朝倉敏景亦積極擴展自己在越前的勢力,經過和田合戰、鯖江新庄合戰、?山合戰等等戰事,把守護代甲斐氏和二宮氏的力量都壓了下來,相對地,朝倉氏在越前的聲望日隆。

回說逃亡到周防的斯波義敏,一直與政所執事伊勢貞親等將軍義政的近臣保持聯絡,謀求東山再起。寬正六年〈1465年〉,得到幕府的赦免,這邊廂的斯波義廉感到守護之職受到威脅,遂聯同山名宗全圖謀舉兵,此舉被幕府知悉,遂被罷免了家督之位,翌年〈文正元年,1466年〉由義敏上台;可是隨即被斯波義廉和山名宗全反擊而下野,史稱「文政之變」;斯波義廉復位,並被任命為管領。

就在斯波義敏和義廉雙方相互傾軋的同時,京都爆發了應仁之亂,斯波義敏投到以細川勝元為首的東軍;而斯波義廉因為是山名宗全的外孫,順理成章投到西軍,朝倉孝景亦因為支持斯波義廉,所以也投到西軍麾下。在戰爭初期,朝倉孝景大破阿波守護細川成之、若狹守護武田信賢,戰功卓絕;同時足利義視投向西軍,斯波義廉於自宅近接,當上了以足利義視為將軍的西幕府的管領。處於劣勢的東軍細川勝元,以重金聘請農民組成「足輕」隊,令大將骨皮道賢率領,登時令西軍陷入苦戰。

朝倉孝景作為西軍的重要力量,果然不負眾望,討取了骨皮道賢,西軍士氣大增。文明三年〈1471年〉,東軍的細川政元〈細川勝元之子〉決定授予朝倉孝景越前守護一職,以拉攏孝景為己方;由於在當時並沒有從守護代以下的身份擢升至守護一職的前例,所以政元這個決定確實令人震驚。

朝倉孝景遵守協定,毅然倒戈,留下兒子朝倉氏景在京都做政治上的支援,而自己隨即率軍脫離戰場,返回越前,並以一乘谷為本據地,全力掃蕩周圍的勢力,並把守護代甲斐氏驅逐出國;如此一來,朝倉孝景佔據了越前一國,正式轉化為戰國大名。

朝倉孝景既佔領了越前,卻惹來原本的越前守護斯波義敏的紅眼,他聯合了甲斐氏和二宮氏攻打朝倉,企圖奪回他對越前原有的支配權。經過長年的爭戰,在文明十三年〈1481年〉,五十三歲的朝倉孝景在戰陣中逝世。死後得到一休禪師授予法名「英林宗雄」。

 

朝倉孝景無疑是軍、政兩方面的人才,假如他沒有敏銳的政治觸覺,不懂選擇向背的話,將不會得到如此成就。他生前著有《朝倉孝景十七條》,是戰國最早出現、由大名獨創的分國法,制定了朝倉家在越前的支配法則〈詳見下文〉,以後各代俱遵守此法則,營造了越前一乘谷的百年盛世。

順帶一提,這一位一乘谷初代當主朝倉孝景,跟一乘谷第四代當主朝倉孝景〈末代朝倉義景之父〉是同名,後世史家為區別兩者,都以他們的法名來作辨識--第一代朝倉孝景,稱為「英林孝景」〈或採用「朝倉敏景」這個名字〉;第四代朝倉孝景,其法名為「大岫宗淳」,故稱為「大岫孝景」或「宗淳孝景」。

在此附上「朝倉孝景十七條」。這是他成為大名後所制定的家訓,內容大致如下:〈資料來源:[url]http://yonaga.51.net/ze/box/ccang.htm[/url]〉

一、身為朝倉家臣,須注重自身的器量和忠節;

二、大將和奉行的職位不得世襲;

三、要在各地遍佈眼線,留意各地所發生的事情;

四、與其購一柄名刀,不如購一百枝槍給一百名士兵裝備,如此方能提高軍隊的作戰能力;

五、不得讓京都的人到越前國表演猿樂,這些費用倒不如讓猿樂高手上洛去學習,藝成後,往後能夠看到的就是那個人所學得的猿樂了。此外,晚上不得在城內表演能樂;

六、持有任務而出使伊達白川家的使者,不得要求好馬和鷹。此外須對自伊達白川家以外的歸國者要多加留意。

七、凡姓朝倉者,初出仕的時候上裝要用布料,並配上朝倉家紋。如果說是有錢就做豪華的衣服的話,便會出現崇尚好衣服的風氣,一旦在正式場合沒有好衣服就難以出席,因此而稱病不任事,如果還有二、三年不任事的話,那就無人為朝倉家效力了;

八、外表醜陋但意志堅定的人可以付以重任,外表得體但內心懦弱的人則可為侍從,如果兩方面都不濟的話,那麼給他賞賜、領地也是浪費;

九、如果勤奮的人和懶惰的人所得到的報酬都一樣,那就沒有人會願意多幹活了;

十、除緊急情況外,不得由他國浪人為代筆;

十一、無論任何人,只要是有一點可取之處的人,都不能離開本國。但一些恃才傲物,且不願效忠朝倉家的都不在此限;

十二、戰鬥或攻城時,哪怕是吉日還是凶日,地形、情勢對我軍是有利還是不利,只是仔細、有效地利用虛實之道,隨機應變執行謀略,還是可以必勝無疑;

十三、任命正直不阿的人一年最少三次進行對領內的視察,聽取民聲,改善政治不足之處;

十四、在國內不得築城,重臣一律移居到一乘谷,支配地只可留下代官;

十五、視察民情時,認為好的地方就該表揚,不好的地方就指出來。如此一來,不知情的人也可以從主公的口中得知情況而對症下藥,進行改良,而好的地方就愈來愈好。君民必須同心,才能把城鎮建設好;

十六、當主在作出審判、裁決的時候,必須公正嚴明,不能徇私。一旦姑息縱容,導致國內目無法紀之得氣盛行,則易為他國所攻;

十七、身為當主,需像不動明王和愛染明王一樣,具有慈悲為懷的心腸,須先行良策,刑罰為最後才用。善惡好壞要公平處理,哪怕殺生也是心懷慈悲。另外,即使讀得聖賢書,身懷絕技,但不得性情乖僻。假使在論語中看到君主若輕浮則無威嚴的內容,就以為行事必須嚴肅,這是不對的。一張一馳,文武之道,適時而用是很重要的。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真正的「下剋上」先驅--朝倉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