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新加坡歷史

ewingwong 2009-10-20 18:09

新加坡歷史

新加坡歷史
新加坡早期的歷史記載並不多,使用的名字也各不相同。古時新加坡的馬來語名為Negeri Selat,意為海峽之國。公元3世紀,中國將新加坡叫作「蒲羅中」,即馬來語的「半島末端的島嶼」。《新唐書》稱「薩廬都」,《宋史》稱「柴歷亭」,而後來有華人稱新加坡為石叻,這些名字都是「Selat」(海峽),的對音。史料記載,1320年,元朝派人到「龍牙門」尋找大象,1325年龍牙門派使臣到中國。「龍牙門」就是新加坡南岸的海峽,古稱Selat Panikam,今天的岌巴港(Keppel Habour)。1330年,中國元代航海家汪大淵首次來到新加坡島,在所著《島夷志略》一書中將之稱為「單馬錫」,據他記載當時已經有華人居住。在該書中還記載「近年」速古台王朝曾派七十多艘兵船攻打單馬錫,一月不下。繪製於明代宣德五年(1430年)的《鄭和航海圖》稱新加坡為「淡馬錫」,1365年的《爪哇史頌》也把新加坡叫做「淡馬錫」(Tamusik,海城)的。類似的名字還出現在同一時期的一份越南文獻上。單馬錫、淡馬錫都是馬來文Temasek的對音,來自梵文tamarasa(黃金)。一直到14世紀末,梵文名字Singapura(意為「獅城」)才首次出現。

暹羅(即今天的泰國)以及位於爪哇島的滿者伯夷(Majapahit Empire)曾爭奪著新加坡的控制權。根據馬來文獻《馬來紀年》(Sejarah Melayu)的記載,新加坡在一次與滿者伯夷的戰爭中失敗。但是後來一名巨港(Palembang)的三佛齊王子,殺了當地的暹羅攝政王,並自己宣布成為新加坡的新統治者。五年後,他因暹羅的威脅而逃亡馬來半島上的麻坡(Muar),然後到了馬六甲,建立了馬六甲蘇丹國。新加坡成為該蘇丹國中重要的一部分。
新加坡的開埠
18世紀中葉,英國正在擴張其在印度的版圖以及與中國的貿易。他們急需找到一個能夠讓其船隻停泊、維修的港口,以在與荷蘭人的貿易競爭中取得優勢。因此,他們在檳城(1786年)和新加坡(1819年)建立了貿易站。

1818年末,印度總督哈斯丁勛爵(Lord Hastings),決定授權明古連(Bencoolen)總督史丹福·萊佛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Raffles)在馬來半島的南端建立一個新的貿易港。1819年1月29日,萊佛士在考察了附近島嶼後登陸新加坡。第二天,他就與天猛公簽訂了初步的協定,在當地建立一個貿易港。雖然天猛公是實際的統治者,新加坡仍是柔佛-廖內-龍牙馬來蘇丹國的一部分。柔佛蘇丹阿都拉曼在前一年已經和荷蘭人簽訂了條約,他的王國其實已經處於荷蘭的統治之下。顯然萊佛士面臨的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萊佛士的塑像今天豎立在他當年登陸的地方但是,萊佛士知道柔佛內部對這位新蘇丹的合法性有很大的分歧。阿都拉曼只是前一位蘇丹的小兒子。萊佛士成功地將被流放的長子東姑胡申偷渡回新加坡。1819年2月6日,萊佛士宣布東姑胡申成為受大英帝國所承認的柔佛蘇丹。一份新的正式條約簽署,授權英國在新加坡合法地設立工廠。該舉動遭到荷蘭的馬六甲以及爪哇總督的強烈抗議。

英國政府在1819年8月之前並不知道萊佛士與荷蘭人的衝突。而當他們知曉時,新加坡已經成為英國重要的一塊殖民地。而且,英國曾經在拿破崙戰爭中對荷蘭施與援助。到1820年時,新加坡開始為英帝國產生利潤,三年後,新加坡的貿易額已經超過檳城。1824年,新加坡的殖民地地位進一步地得到確立,2個新的條約正式簽署。

第一個是1824年3月的《英荷條約》(Anglo-Dutch Treaty)。根據此條約,荷蘭撤銷所有對英國佔領馬來亞、新加坡的反對意見,並將他們在馬來半島和印度的所有殖民地讓給英國人。作為回報,英國同意將其在蘇門答臘的明古連讓給荷蘭。兩國在馬六甲海峽中劃出一條分界線,兩國各自取其南北兩端。英國也依此條約從荷蘭手中獲得馬六甲。該條約也有效地削減了柔佛蘇丹國的影響力,它的國土被分成三份:位於馬來半島的柔佛(仍屬蘇丹管轄),新加坡(已經正式屬於英國),和廖內群島(由荷蘭控制,今為印度尼西亞的一部分)。

第二個條約是8月與新蘇丹東姑胡申和天猛公簽訂的,兩個人同意將島嶼的管轄權讓給英國,而因此他們獲得了更多的現金回報。

[編輯] 英屬殖民地時期(1819年~1942年)
新加坡、馬六甲和檳城三個英國位於馬來半島的殖民地,於1826年成為海峽殖民地,受到英屬印度當局的管轄。到1832年,新加坡成為殖民地的政府所在地。1867年4月1日,海峽殖民地正式成為英國的直轄殖民地,由位於倫敦的殖民地辦公室直接管轄。

隨著1860年代中蒸汽船的發展以及1869年蘇伊士運河的開通,新加坡成為航行於東亞和歐洲之間船隻的重要停泊港口。1870年代前後,隨著當地橡膠種植業的發展,新加坡也成為全球主要的橡膠出口及加工基地。到19世紀末,新加坡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繁榮,1873年到1913年間,當地的貿易增長了八倍。經濟的發展也吸引了區域內的移民。到1860年,人口已經增長到80,792,其中華人佔到61.9%,馬來人和印度人分別佔13.5%和16.05%,其他人種,包括歐洲人,則佔到8.5%。

殖民政府採取了許多措施來解決新加坡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政府於1877年委派威廉·必麒麟出任華人保護府,照顧新加坡華族社群的需要,尤其是控制苦力(俗稱豬仔)的非法貿易和阻止婦女淪為妓女。1889年總督史密斯禁止了所有的私會黨。雖然如此,許多社會問題,如住屋短缺和衛生水平地下,一直到二戰時仍未改善。1906年,由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在新加坡設立南洋分會。南洋華僑踴躍的捐款,間接支持該會的革命活動。

新加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唯一一起事件是1915年的印度兵起義。駐紮在新加坡的印度回教徒士兵聽說將被派去攻打奧斯曼帝國後,他們將兵營里的英國軍官全部殺害,準備起義。殖民政府從緬甸和柔佛調來軍隊,才鎮壓了起義。一戰結束後,英國在新加坡斥資五億修建了一個海軍基地。這個海軍基地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船塢,並儲存著能夠支持整個大英帝國海軍六個月的油庫。之後,政府又建了一個空軍基地,協助保護海軍基地。首相溫斯頓·邱吉爾稱新加坡為「東方的直布羅陀」。可惜的是,這個海軍基地並沒有任何戰艦。英國的策略是將英國皇家海軍全部駐紮在歐洲,在新加坡有需要時才遣航過來。

[編輯] 新加坡日治時期(1942年~1945年)
1941年12月7日,日本攻擊了珍珠港,太平洋戰爭開始。日本的目標是要攻佔東南亞,取得這裡的天然資源來應付自己的戰爭需要。新加坡,作為盟軍在東南亞的據點,必須要被日本拿下。英國軍事人員認為日軍無法穿過馬來亞濃密的森林,所以會從南部海域攻擊新加坡。軍方堅信新加坡是座堡壘,能夠承受日軍的攻擊。

珍珠島事件隔天,日軍在馬來亞北部的哥打峇魯降陸。皇家海軍派來了戰艦:威爾斯親王號戰艦,巡洋艦:擊退號和一艘航空母艦:不屈號。


威爾斯親王號被擊沉不屈號在途中擱淺,不得不回航。派來的兩艘船艦在彭亨關丹岸外遭日本空軍擊沉。日軍勢如破竹地用輕型坦克穿過了森林。盟軍節節敗退,最後撤至新加坡,撤退時還將連接新加坡和柔佛的長堤炸毀。1942年1月31日,戰爭開始僅55天,日軍佔領了整個馬來亞半島。

日軍用充氣皮艇渡過柔佛海峽在裕廊登陸,受到了星華義勇軍和盟軍的聯手抵抗。新加坡保衛戰就從這時開始。日軍攻打新加坡最激烈的戰鬥是鴉片山戰役。1942年2月13日,日軍第18師,用猛烈的火力攻打鴉片山。由於日軍第一次攻擊失敗,戰亡400人,所以決定喬裝成英國印度兵。鴉片山上守軍,僅剩42人的第一馬來軍團的阿南·賓·賽迪上士識破了敵人的詐術,對日軍展開攻擊。最後,馬來軍團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阿南上士遭俘虜。日軍為了泄憤,把阿南的四肢砍掉,並將他用麻袋裝起來倒掛在樹上,用刺刀朝他刺了幾十刀。阿南死時僅27歲。

白思華中將(Lt. Gen. Arthur Ernest Percival)在1942年2月15日,農曆新年(春節),向大日本帝國陸軍的山下奉文將軍投降。約130000個印度、澳洲和英國士兵成為戰俘,當中許多遭遣送到緬甸、日本、朝鮮、滿洲國修蓋鐵路。日本將新加坡改名為「昭南島」。日佔時期是新加坡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日軍,尤其是憲兵隊,做出了諸多暴行。為了報復新加坡華人之前支持中國抗日和新加坡的義勇軍,日軍從1942年2月18日至25日,進行了大檢證,又稱肅清。大檢證分在幾個區舉行:大坡、小坡、芽籠、後港、裕廊等。最後被日軍抓走人數達二萬,內閣資政李光耀也曾被日軍抓走。遭帶走的人當中,絕大多數都會被帶到偏遠的海邊集體槍殺。剩下的被送到泰國做苦工,建造「死亡鐵路」。


白思華中將率領士兵向日軍投降日軍還勒索南洋華僑,要華僑交出五千萬元俸納金。山下奉文當時給的理由是:「華僑支持重慶政府抗日,這筆俸納金,是你們想日軍贖罪的買命錢。」日本人成立了南洋華僑協會,要七十多歲的華僑長老林文慶博士擔任會長,並要他以協會的名義去籌錢。新加坡要負責一千萬元。

日佔時期資源嚴重缺乏。米價從一斤五元漲到五千元。日本軍政府於是定量供應糧食,成人每月可領4.8公斤,兒童2.4公斤。許多民眾必須在自家花園裡種植地瓜、番薯、香蕉等農作物。政府也發行新的軍用票,俗稱「香蕉票」,使其與殖民地時代的叻幣同值使用。可是隨著軍政府的濫印鈔票,其價值貶到100叻幣可換2380元軍用票。諷刺的是,日軍投降日是華人的中元節,許多人索性將軍用票當作冥紙,燒給先人鬼魂。

隨著日本投降,新加坡人民無不高興。由於英軍尚未抵達新加坡,這裡仍由日軍管理。但是日本的戰敗導致這些原本作威作福的士兵失去威信,新加坡已經差不多進入了無政府狀態。當年替日本人做漢奸的人都遭到仇殺;商店遭洗劫一空;日本軍營遭焚,民不聊生。最終,1945年9月12日,政府大廈舉行了投降儀式。代表新加坡的是東南亞聯軍總司令路易斯·蒙巴頓將軍,日方則本來是由南方日軍總司令寺內壽一簽字,但是因為他在西貢病倒,所以改由馬來亞區總司令坂垣征四郎代替。

雖然英軍的回來受到人民的歡迎,但是他們的威信已大不如前。在人民的眼裡,他們已經不是那麼至高無上的了。

邁向自治與合併(1945-1962)
1945年9月,英軍回到新加坡,英國軍管開始。到1946年3月,軍管結束時,海峽殖民地也正式解散。1946年4月1日,新加坡成為直轄殖民地,而檳城和馬六甲則於1946年成為馬來亞聯盟的一部分,1948年成為馬來亞聯合邦的一部分。

戰後的新加坡已經與戰前大不相同,人民要求在政府中有更大的發言權。總督的權力被分散,一個由官方人士及被任命的非官方人士組成的顧問組成立。該體系於1947年7月變為兩個分開的行政及立法會議。雖然總督依然擁有很大的權力,但是人民已經有權選出立法會議中的6名成員。

1948年6月,由於馬來亞共產黨企圖使用武力奪取馬來亞及新加坡的政權,新加坡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並持續了長達12年。到1953年底,英國政府任命了一個由藍帶爾爵士率領的考察組重新評估新加坡的憲法地位,並提供相關建議。政府最後接受了藍帶爾的建議,並最終修改新加坡的憲法,賦予新加坡更大程度的自治。

1955年的選舉是新加坡歷史上第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新的登記制度使原本只有75,000人的合格選民增加到三十萬人。而且華人選民的數量首次大幅度增加。最後,勞工陣線取得10個席位。大衛·馬紹爾於1955年4月6日成為新加坡的首任首席部長。他領導的勞工陣線與巫統及馬華公會組成聯合政府。

馬紹爾在作為首席部長期間受到許多困難。1955年5月爆發了福利車廠暴亂。林清祥和方水雙等工會領袖要求福利巴士公司加薪,在公司拒絕後開始了暴亂活動,焚燒車廠內的巴士。這場暴亂還獲得新加坡的華校的支持。最後政府動用了水炮和催淚彈才驅走暴民。在1955年裡,共產黨人共發動了275起示威活動和暴亂。

在與倫敦政府關於新加坡完全自治的憲制談判破裂後,馬紹爾於1956年6月6日辭職,由勞工部長林有福出任新的首席部長。1957年3月由林有福所率領的代表團成功地在倫敦與英國方面達成協議。1958年5月28日,雙方在倫敦正式簽字。協議內容包括讓新加坡成為自治邦和給予新加坡更多權力等。

新加坡在1959年取得完全自治。當年5月新加坡的第一次大選舉行,選舉第一屆完全民選的立法會的51名成員。人民行動黨在選舉中獲得了43席,成為最大黨。6月5日,新加坡最後一任總督顧德爵士宣布新憲法生效,新加坡成立自治政府,他本人擔任首任元首,李光耀成為首任總理。

新政府成立後,李光耀決定釋放被林有福政府關在樟宜監獄的親共政治犯,如林清祥、蒂凡那、方水雙等人。他們在出獄後,都表明接受行動黨現任中央委員會的領導。

1961年5月27日,馬來亞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公布了想把新加坡、馬來亞、汶萊、沙勞越和北婆羅洲(沙巴)聯合起來組成聯邦。這是因為隨著新加坡的政局不穩定,東姑害怕新加坡有朝一日會被共產黨人佔據,利用新加坡作為基地對馬來亞展開行動,使馬來亞之前對抗馬來亞共產黨的成果功虧一簣。

人民行動黨支持合併,但是黨內的親共人士怕合併會對他們不利,所以林清祥等13人脫離行動黨,成立社會主義陣線,反對合併。對此,李光耀決定在1962年9月1日舉行全民投票。選票上有三個選項:

1.我支持合併,新加坡獲得勞工、教育和其他議定事項的自主權,同時新加坡公民自動成為馬來西亞公民。
2.我支持全部及無條件的合併,新加坡應以一州的地位,根據馬來亞聯合邦的憲法文件,與其他十一州在平等基礎上進行合併。
3.我支持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條件應不遜於婆羅洲地區所獲得者。
選票上沒有反對合併的選項,社陣只能要求人民投空白票。最後71%的人支持第一個選項,只有26%的人響應社陣號召,投空白票。1963年9月13日,馬來西亞聯邦成立,領土包括新加坡、馬來亞、沙勞越和沙巴。汶萊因為國內發生叛亂活動而拒絕了合併獻議。

印尼和菲律賓反對合併。印尼總統蘇卡諾對北婆羅洲地區有野心,同時認為馬來西亞的成立是英國帝國主義的表現。1963年1月20日,蘇卡諾開始對馬來西亞展開「對抗」。菲律賓政府認為沙巴是屬於蘇祿管轄,因此應該是菲律賓的領土。菲律賓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後來承認沙巴是馬國的。但是印尼的對抗活動到1966年8月蘇卡諾被推翻後才結束。

走向獨立(1963~1965)
合併後,新加坡開始和中央政府發生矛盾,對治國方針也有不同的看法。新馬政府第一次發生公開的矛盾是在1963年12月21日。總理李光耀批評馬來西亞的年度預算案沒有給予提升社會狀況足夠的預算。新加坡在合併前,和馬來亞政府談判時,就提到了設立單一市場。馬來亞政府當時也同意在合併後逐步實行單一市場政策,條件是新加坡要給沙勞越和沙巴貸款一億五千萬元,在15年內還清。新加坡因此希望在合併後能夠加強貿易。但是,由於印尼實行對抗,使得新加坡的經濟受到很大的影響。馬來西亞中央政府也沒有實行單一市場的進展,於是新加坡決定延遲貸款。雙方都稱對方在拖延時間,不遵守承諾。新加坡的商人也開始投訴中央政府歧視他們,沒有給他們和其他州屬一樣的利益,反而對他們實行固打制。

雙邊經濟的矛盾在1964年12月,中央政府要求新加坡將上繳中央的稅收從40%增加到60%後升溫。當時馬國財政部長陳修信說這是因為印尼的對抗活動而導致軍備預算案增加。新加坡則認為這對自己不公平,因為其他州屬並沒有因此增加繳稅。

同月,中央政府宣布將關閉新加坡的中國銀行的分行,原因是中國銀行在資助馬來亞共產黨的武裝活動。由於該銀行對新中貿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新加坡極力反對。但是,中央政府還是宣布要在1965年7月關閉銀行。

兩地在政治上也有衝突。1963年,由巫統、馬華和國大黨組成的聯盟黨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參加了新加坡州選舉。然而,聯盟黨不僅未添一席,原本控制的芽籠士乃、甘榜景萬岸和南部島嶼這三個選區也被人民行動黨奪取。事實上,這場大選不像是聯盟黨和行動黨的競爭,更像是社陣和行動黨的競爭。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對此表示非常失望,甚至親自來新加坡表達不滿。聯盟黨原先以為新加坡的馬來人會支持他們,結果大失所望。

1964年,行動党參加了聯邦選舉。他們認為既然聯盟黨可以在泛馬來亞的名義下參選,行動黨應該也可以這麼做。從一開始,行動黨只表達了對馬華的挑戰,而不是巫統。行動黨認為他們如果在聯盟黨內會比馬華更有作為。然而,巫統把行動黨的參選看成了對國內馬來人的統治地位的挑戰。最後,行動黨由蒂凡那贏得了一席,成為馬國會最大反對黨(行動黨在新加坡州議席有12個,總共有13個議席)。巫統和行動黨的衝突加深了。

巫統內部一些激進的領袖開始抹黑行動黨,說行動黨的政策導致許多馬來人流離失所,貧困和低教育,是個華族政黨。新加坡的華人和馬來人原來的和睦也開始淡化,種族衝突最後於1964年7月21日,先知穆罕默德的誕辰,在芽籠爆發。當天,25000名馬來族遊行者本來是要沿著芽籠路走到一所清真寺,路上由於有一群人走散了,華族警員於是叫他們歸隊。那群馬來人不滿,就將他痛毆一頓。消息傳出去後,華人開始在街上毆打馬來人,種族暴亂開始。政府開始從中央政府請來鎮暴警察,但是由於警察偏袒馬來人,當解嚴後,有23人死亡,454人受傷。首相東姑阿都拉曼、總理李光耀、副首相阿都拉薩都來新加坡巡視,安撫民心。

然而,1964年9月,由於印尼特務的挑撥離間,新加坡又發生了種族暴亂。印尼特務將一名馬來族三輪車夫謀害後逃走,馬來人認為是華人幹下的,所以展開報復行動。共有12人死亡,109人受傷。巫統內的極端分子將李光耀比喻成馬來西亞的公敵。雙邊關係持續惡化。

1965年5月,行動黨和其他主要的反對黨成立了馬來西亞團結聯盟,要求建立「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巫統黨內激進人士非常不滿李光耀的行為,甚至要求東姑將他逮捕。東姑怕紛爭將會進一步惡化,決定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9日,馬來西亞國會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同意將新加坡驅逐出聯邦。新加坡共和國正式成立,李光耀為總理,尤索夫·伊薩為總統。

獨立後(1965至今)
獨立後,新加坡尋求國際承認,深怕有朝一日會被馬來西亞強行合併或被印尼攻擊(印尼的對抗活動還沒結束),所以於1965年9月21日加入聯合國。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共和聯邦。1967年8月8日新加坡也協立亞細安(東盟)。

作為一個蕞爾小國,世界對於新加坡是否能繼續存在表示疑問。除了主權糾紛,其它重要的問題包括住宅短缺,缺乏土地與天然資源短缺。失業率當時高達12%。社會主義陣線當時也宣布進行民主抗爭,抵制議會,動亂隨時會發生。

新加坡開始一連串的措施,發展工業及經濟。於1961年設立的經濟發展局致力於實行國家經濟發展方針,重視新加坡的製造業。裕廊工業區於1968年成立,除此之外在加冷、紅山和大巴窯等地也建立了輕工業基地。為了吸引外資,政府決定給予外國企業優惠。同年,經濟發展局重組,裕廊鎮管理局以及新加坡發展銀行(現稱星展銀行)也在該年成立。工業化之迅速使得新加坡的製造業在十年內成為世界主要電子產品出口國。作為世界主要的港口,新加坡成功吸引著名的石油公司,如蜆殼石油和埃克森美孚,成為世界第三大煉油國。為了提供更有競爭力的工作團隊,教育部決定使用英語為主要教學媒介語。

住房問題被放在首位。1961年,河水山的平民窟發生大火,多達16000人流離失所。建屋發展局負責建築所有的政府組屋,廉價提供給民眾。直到今天,建屋發展局仍然為新加坡建造組屋和新鎮,高達87%的居民居住在組屋裡。[來源請求]


今日新加坡:繁榮的東南亞金融中心和忙碌的世界港口進入1980年代的新加坡經濟發展迅速,政局穩定。失業率低至3%,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增長8%。這時的新加坡開始將目光轉移到晶片製造業以及其它高科技產物已和鄰國的廉價勞動力抗衡。樟宜機場於1981年開幕,新航也成為區域主要航空公司。旅遊業和服務業蓬勃發展。

然而新加坡政治舞台卻被人民行動黨所主宰。從1966年到1981年,人民行動黨甚至佔據了整個國會。執政黨經常利用各種司法程序,壓制反對派的聲音。比較著名的反對黨政治人物包括了J.B 拉惹勒南(最近由於與人民行動黨多位領袖長年的官司纏身而宣告破產)和徐順全(同樣也因誹謗被判破產)。

2006年5月6日,由總理李顯龍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得勝利,在總共84個議席中獲得82席,另外2個議席仍被新加坡工人黨和新加坡民主聯盟所保留。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加坡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