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從天而降的天使」-波蘭翼騎兵

ewingwong 2009-11-3 15:58

「從天而降的天使」-波蘭翼騎兵

13世紀波蘭人面對的主要敵人有兩個:西北面的條頓騎士和東面的蒙古人。面對東線開闊的地形和機動的蒙古騎兵,波蘭軍不堪一擊,1241年連當時的首都克拉科夫都讓蒙古人給洗劫一空。從14世紀起波蘭的主要敵人是西邊的條頓騎士,15世紀的13年戰爭是波蘭崛起的開始。透過這場戰爭,波蘭不僅驅逐了條頓勢力,同時也鍛煉了一支軍隊。
15世紀波蘭軍隊的組成情況(典型的幾種作戰單位):

  1、騎士:裝備全身甲,戰馬也披甲。與當時西歐各國騎士裝備相當。
  2、槍騎兵:裝備半身甲,戰馬不披甲,輔助騎士進攻。
  3、弩手:裝備胸甲。
  4、劍士:裝備頭盔和盾牌。
另外還包括大炮等火器部隊,用於打攻堅戰。

大約在1526年波蘭人成立了一支專門用來對付韃靼蒙古突騎的常備軍,到1563年,這支軍隊已經發展到超過4000人,而且絕大多數是騎兵。到1576年時騎士就僅占騎兵部隊的7%了。除了由Hussar和騎士組成的重騎兵外,騎兵部隊還包括中型和輕型騎兵(哥薩克),他們裝備火槍和複合弓。 西吉斯蒙德三世(1589-1631)期間,爲了維持國防需要,除了隸屬國王的常備軍外,還有其他幾種類型:大貴族的私人軍隊,這在當時還不少;另一種軍隊是哥薩克,在南方他們的隊伍超過了四萬人,是波蘭常備軍的一個重要補充,因爲波蘭給哥薩克註冊的問題也常引起矛盾。只有經過註冊的哥薩克士兵才被軍隊接受領到軍餉,這就引起未註冊者的不滿,註冊者對其中的很多約束也不高興,所以儘管哥薩克長期爲波蘭服役,但叛亂卻經常發生。

17世紀初,波蘭的軍隊主要由騎兵跟他們的指揮官組成. 而 Towarzysz Pancerny 就是指這樣的貴族,他們這些貴族所領的薪餉是根據其所轄軍隊規模的大小。波軍的戰術風格顯得很豪放,注重在野戰環境下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在攻堅戰中解決敵人(顯然這是因爲這個目的騎兵占了軍隊的多數)。而Pancerny一詞到後來則變成了波蘭坦克部隊的代名詞
"1683年"

傳奇般的波蘭翼騎士在最前線首先突破土耳其陣線

擊破鄂圖曼土耳其大軍20萬

波蘭翼騎士大躍動!!
翼騎兵的翼飾彷效自土耳其德利騎兵翼飾,但其樣式是波蘭自己的獨創,其主體是一根漆成紅色或者裹著深紅色天鵝絨,並包著銅皮的直木條,在木條上鑽上一排大小適中的洞眼,羽毛就插在這些洞眼裡形成一隻巨大的翅膀。

1576年被選舉為波蘭國王的特蘭西瓦尼亞公爵巴托里(StephenBatory)對波蘭軍隊進行了深入而有效的改革。巴托里對翼騎兵部隊改革的结果是建立了一支靈活機動而又具備極高紀律性的新軍。

翼騎兵穿著輕盔、鎖子甲和穿在外面的輕型半身甲,或僅著半身甲和鎖甲護臂、帶有濃重東方風格的專用馬鞍馬鐙,以及長頸馬刺。

馬刀還是翼騎兵主要的近戰武器,但現在除了馬刀之外翼騎兵又常常在馬鞍旁再繫上一把重軍刀,馬鞍前的槍套裡插著兩把輪燧手槍或一把輪燧馬火槍。

長騎槍前端掛上了長長的矛旗,在衝鋒時,無數拍打飄揚著的鮮豔小旗在敵人的眼裡是一幅既壯麗而又可怕的畫面。

在典型的狀況下翼騎兵從375公尺處開始衝鋒。頭75公尺是用走的(walk, stepie)接著的150公尺小跑步(trot, klusem),然後是慢跑(canter, cwale),然後爆發著進入疾馳(gallop)。最後30公尺則是慢跑,完成整個衝鋒的過程。

翼騎兵騎矛的製造方式與中古時代的騎矛不同,翼騎兵的騎矛挖空了中央以減輕重量,而且也比其前身要來得長──許多在5.5公尺以上,但仍然比西方的騎矛要輕便。(有些仍留存至今)在同時,西方的長矛兵矛長度有縮減的傾向。因此翼騎兵能在座騎被刺穿前先刺倒長矛兵。

除此之外還在戰馬前加裝一片擋槍板,防戰馬被刺穿。然後翼騎兵再宰殺沒長矛兵保護且當時效益非常有限的架桿火槍兵。

1656年華沙之役,波蘭強大的翼騎士曾兩度打敗俄羅斯,攻佔莫斯科。並大破援助俄羅斯的瑞典軍。

有歷史學者曾如此形容瑞典軍慘敗的情形「我們看到了…。翼騎兵們放馬疾馳而來。神啊,真是太震撼了!他們穿過煙硝,馬蹄聲震耳欲聾,猶如上千名鐵匠擊打他們的錘子。我們看到了…。天啊~聖母瑪莉亞

翼騎兵精銳部隊的騎矛(lance)像麥桿一般折斷,像是被風暴給掃平了,為了榮耀!炮火在他們之前閃爍著!他們衝向了瑞典人!他們衝進了瑞典騎兵當中…。壓倒了他們!他們衝進了敵人的第二團當中──徹底壓倒!抵抗崩潰、瓦解,他們前進之容易,有如在林蔭大道上遊行。他們已經毫不費力的切開了整個敵軍!

下個目標:騎兵衛隊,瑞典王的所在之處。而敵人衛隊已經動搖了!」

1676年,波蘭被迫將烏克蘭割讓給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一時間,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重振雄風,對鄂圖曼土耳其征服的恐怖情緒又開始在歐洲各國彌漫。

1683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宰相穆斯塔法起二十萬大軍向維也納發動了驚天動地的進攻。維也納城中只有一萬餘守軍,危在旦夕,正在危急關頭,波蘭國王索別斯基率2萬大軍日夜兼程趕來援救哈布斯堡帝國。

1683年9月從各國集結的7萬基督教聯軍在傳奇般的波蘭翼騎士領導下在最前線首先突破土耳其陣線,擊破鄂斯曼土耳其大軍20萬。波蘭翼騎士歷史上的最輝煌時代。
越過焦土的波蘭騎兵-1939年
1920年,蘇聯騎兵和波蘭騎兵揮舞著馬刀在廣闊的原野上進行了一場歐洲歷史上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的空前慘烈的騎兵會戰。霸氣十足、豪氣衝天、剽悍粗獷的哥薩克騎兵遭到了蘇聯成立之後的第一次慘敗。

而在十幾年後,已不裝著翅膀如演古裝片的英勇波蘭騎兵也遭到了一次慘敗。1939年,納粹德國閃擊波蘭。在德軍圍殲波軍的作戰中,被圍的波軍顯然還不瞭解坦克的性能,以為坦克的裝甲不過是些用錫板做成的偽裝物,是用來嚇唬人的。於是波蘭騎兵蜂擁而上,用他們手中的馬刀和長 矛想像著和以往一樣,用它痛宰敵人向德軍的坦克發起猛攻。

當波蘭騎兵舉著雪亮的馬刀像潮水一樣向德軍的坦克集群衝來的時候,德軍都被嚇呆了,竟然忘記了開炮。德軍很快就清醒過來,毫不留情地用坦克炮和機槍向波軍掃射,用厚重的履帶碾壓波軍。波蘭騎士想像中的戰場決鬥化 成了一場實力懸殊的屠殺,唐吉訶德的笑話被愚蠢地再現。這是歐洲歷史上騎兵的悲壯的絕唱。

其實二戰時義大利媒體加入波蘭騎兵傳說色彩報導,又被德方媒體加油添醋、大吹特吹,想表示波蘭一方有多愚蠢「看,他們波蘭人居然腦殘到拿長槍來衝刺我們的坦克!」。傳奇化之後又被波蘭方當作證實己方英勇過人的表現,也是自戀宣傳性質居多

「看,我們波蘭人居然神勇到拿長槍來衝刺他們的坦克!」

翼騎兵在1683年參與維也納會戰抗擊入侵的土耳其人時,便因此被譽為


「為懲罰土耳其異教徒,而從天降臨的天使」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從天而降的天使」-波蘭翼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