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明夷待訪錄 簡介

琰容 2009-11-10 21:20

明夷待訪錄 簡介

明末清初的「人權宣言」

  明末清初,有位大思想家宣佈皇帝是「天下之大害

者」,主張「無君」。他就是近代民主主義思想的啟蒙

者、愛國者黃宗羲。他的代表作《明夷待訪錄》,比盧騷

的《民約論》還要早100年光景,有人稱它為「人權宣

言」。黃宗羲同時代的思想家顧炎武說:「讀了這部書,

可以知道過去歷史上所有帝王制度的弊端。」《明夷待訪

錄》反對君主專則,主張民權,對清末的維新變法運動影

響很大。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一文中說過:「梁啟

超、譚嗣同輩倡民權共和之說,則將其書節抄,印數萬

本,秘密散佈,於晚清思想之驟變,極有力焉。」

  黃氏的民權思想,一直影響到辛亥革命時期的孫中

山、鄒容和陳天華等愛國志士。

  黃宗羲(1610—1695年),字太沖,號梨洲,又號南

雷,浙江余姚人。他父親黃尊素,是有名的「東林黨

人」。黃宗羲14歲時考中秀才,就到北京和父親住在一

起。

  1645年,當清兵大舉南下時,黃宗羲憤而毀家紓難,

和浙東人民團結在一起,展開轟轟烈烈的抗清運動。他組

織起一支抗清的「世忠營」,有3000多人。後來他又聯合

了太湖一帶的豪傑,抗拒清兵達半年之久。當他扼守的四

明山寨被攻破後,宗羲渡海到舟山,和張煌言等繼續搞復

國活動。1664年,張煌言殉難後,宗羲遂改名換姓回到故

鄉,聚眾講學,著書立說。

  黃宗羲學識廣博,研究過天文、地理、算學、音樂、

歷史和哲學等。他留下了許多著作,有《南雷文定》、

《南雷詩歷》、《明夷待訪錄》,《明儒學案》、《宋元

學案》等。在他54歲時,寫下了劃時代的反帝制的光輝著

作——《明夷待訪錄》。《明夷待訪錄》計有《原君》、

《原臣》、《原法》、《置相》、《學校》、《取士

上》、《取士下》、《建都》、《方鎮》、《田制一》、

《田制二》、《田制三》、《兵制一》、《兵制二》、

《兵制三》、《財計一》、《財計二》、《財計三》、

《胥吏》、《奄宦上》、《奄宦下》,共21篇。

  黃氏在《原君》篇中,無情地揭露了封建帝王的罪

惡,指出帝王是唯一的害民之賊。他說:「凡天下之無地

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

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曾不慘然,

曰:我固為子孫創業也。

  其既得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

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曰:此我產業之花息也。然

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

也,人各得自利也,嗚呼!豈設君之道固如是乎!」這些

話在300年前,是沒有人敢說的,黃宗羲卻大聲疾呼:皇帝

是「天下之大害者」、「敲剝者」。因此有人稱讚《明夷

待訪錄》是「人權宣言」。

  他對封建專制進行猛烈的批評,說它是公私不分,權

利義務不平,沒有公法可言。因此他反對「一家之法」,

主張「天下之法」,「有治法而後有治人」(《原

法》)。他為了求得人權平等,主張非廢除秦漢以來的

「非法之法」不可;要求得天下太平,非廢除專制的君本

制度,而改為民本制度不可。

  他理直氣壯地呼籲,現今應當是「天下(人民)為

主,君為客」(《原君》)。他同時也提醒封建時代的臣

僚,不要再是皇帝「敲剝」百姓的服役者,而應該是「為

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天下之治

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他得出這樣的

結論:做官的人如果「不以天下為事,則君之僕妾也;以

天下為事,則君之師友也。」(《原臣》)

  黃宗羲的思想意識中已有責任內閣制的因素,他認為

宰相,一是賢人,二是有職有權的人;而君主的職位不過

是虛名罷了。他在《置相》篇中闡述了這一觀點,他認為

宰相既當責任內閣之權,「四方上書言利弊者……皆集

焉,凡事無不得達」。

  黃氏也有近代代議制的意識,他在《學校》篇中,已

流露出議會政治的萌芽思想。他把東漢的太學清議的歷史

意義理解為近代的議會政治,這是托古改制。黃宗羲的理

想是,在中央政府,天子以至公卿都要在太學祭酒的面前

就弟子之列,祭酒(類似議長)有權批評政治的得失。在

地方政府,郡縣官都要在地方學官的面前就弟子之列,學

官對於地方政事缺失,「小則糾繩,大則伐鼓號於眾」。

  明、清之際,隨著都市經濟的成長,出現了資本主義

的工場手工業,反映到意識形態上,產生了黃宗羲具有資

本主義萌芽思想的市民政治學說。我國封建社會,一向是

「重農抑商」的。而黃宗羲鑒於社會的變動,面對現實,

卻提出「工商皆本」的學說。他說:「今夫通都之市肆,

十室而九,……

  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聖王之所

欲來,商又使其願出於途者,蓋皆本也。」(《財計

三》)在經濟學說上,黃氏也反映市民的要求,主張廢止

金銀貨幣,使用「寶鈔」,而以金銀作為寶鈔的基金。他

這種經濟思想,有利於商品流通,有利於工商業的發展,

並啟發了近代的經濟政策。在黃氏看來,明朝末年是封建

制度崩潰的前夜,此時,「土力日竭」了,市場停頓了,

人民生活的條件被皇帝奪去了,加稅加餉永沒有限制了。

他站在市民的立場,還呼籲減輕軍費負擔,主張實行徵兵

制度;反對募兵制。

  當時農民無地可耕,而土地都被皇室、外戚、閹宦和

地方的豪強所霸佔,賦稅苛役特重,就拿江南一帶來說,

「一困於賦,再困於役,蓋已皮盡而骨存矣」(《復社紀

略》)。黃氏為了減輕農民的負擔,主張減賦稅。為了使

人民能生活下去,他又提出「天下大公」的制度。在黃宗

羲看來,土地制度的改革,其理想是恢復井田制度。所以

他主張「齊之均之」,認為土地應收回為國家所有,然後

再平均分配給農民耕種。他還主張「授田於民,以什一為

則。未授之田,以二十一為則。

  其戶口則以為出兵養兵之賦,國用自無不足。」

(《田制三》)

  宗羲「齊之」而「均之」的改革論,是在土地制度上

的民主主義。他所憧憬的前途是「富民」的世界。他認

為,如果按他的想法去做,這就可以取消封建土地的佔

有,給農民以土地,使之成為自由人。

  《明夷待訪錄》文字的特點是,他對於封建的現狀,

批判很尖銳,而且是披著夏、商、週三代外衣的理想,托

古改制。

  宗羲以勇敢的「異端」精神,批判舊的,設計將來的

新世界,是值得稱讚頌揚的。他不愧是中國近代民主主義

思想的啟蒙者、思想家。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夷待訪錄 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