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陳洪綬畫水滸 武松變矮胖子

時空遊 2009-11-15 10:24

陳洪綬畫水滸 武松變矮胖子

中國時報【邱祖胤/台北報導】

《水滸傳》一○八條好漢,到底生成什麼模樣?十七世紀明朝大畫家陳洪綬所畫的《水滸葉子》,以白描手法勾勒梁山人物,傳遍大街小巷,成為當時最搶手的「漫畫」。然而,陳洪綬竟把打虎英雄武松畫成武大郎般的矮短身材,排名僅次於宋江的盧俊義成了胖子,花和尚魯智深則化為慈眉善目的有道高僧。《話說水滸人物》作者吳桃源表示,儘管陳洪綬筆下的梁山好漢,表情動作、裝扮都是誇張古怪,卻能傳達出人物性格的特色。

好漢裝扮古怪 能傳達人物性格

有趣的是,當時陳洪綬只畫了一○八條好漢中的四十人,增刪的標準,也可看出畫家本人對這些「好漢」的評價。《水滸傳》是明初小說家施耐庵的著作,十六世紀末才有插圖出現,其中陳洪綬的《水滸葉子》最有名。陳洪綬生於一五九八年,明朝滅亡後剃髮為僧,擅長人物、花鳥畫,不喜墨守成規,古拙的「方折」筆觸獨樹一格。

陳洪綬非常喜愛水滸故事,十九歲就畫《白描水滸葉子冊》,十年後又畫成《水滸葉子》。所謂的「葉子」,指的是賭博或行酒令用的紙牌,原本是為了替友人度過難關,以四個月時間完成,沒想到深獲市井小民喜愛,還出現四種木刻版本,廣為印刷流傳。

當年畫葉子冊 陳為友人度難關

如武松是打虎英雄,也是手刃西門慶、潘金蓮的復仇者,還血濺鴛鴦樓、一口氣殺了十五人的殺手,最後以帶髮修行的頭陀裝扮行走江湖,陳洪綬選擇最後一個身分來表現。但武松的體態顯然往橫向發展,五短身材乍看下還以為是兄長武大郎,目露凶光,眉間帶著殺氣,背後暗藏長劍,表達武松恩怨分明的性格。

花和尚魯智深,每次出場都伴隨大鬧的場面,雖然個性扶弱濟貧,其實也是社會的亂源。但陳洪綬卻選擇魯智深最後頓悟得道、慈眉善目的老僧容顏,身上的袈裟紋路千迴百折宛如迷宮,說明魯智深潛心向佛,也象徵令人迷惑的世道。

梁山泊一○八條好漢中排名第二的盧俊義,在陳洪綬的眼中,只是虛有其表的胖子?吳桃源表示,盧俊義出身豪門,但好大喜功,個性偏執,連入「梁山集團」,都是被拐騙入夥,陳洪綬恰好畫出了這樣的感覺。

魯智深如老僧 畫出他頓悟向佛

此外,專賣人肉饅頭的孫二娘,竟成了低頭做女紅的良家婦女?故事中,孫二娘從一開始黑店女老闆,變成平亂的巾幗英雄,陳洪綬兩者都不採用,改以刺繡的正面形象替代,儘管這可能顯示畫家的厚道,但吳桃源認為,不論黑店女老闆或巾幗英雄角色,在當時保守社會應仍不被肯定。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陳洪綬畫水滸 武松變矮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