琰容 2009-12-15 21:26
祭祀萬世師表:釋奠禮
祭祀萬世師表:釋奠禮
中國古代的祭祀對象,最引人注目的有兩類,一類是天
地、日月等,屬於自然崇拜;另一類是血緣親屬,屬於祖
先崇拜。但還有一類祭祀對象,既非自然神衹,也非血緣
親屬,而是是文明的先驅,如農業、蠶桑、醫學等科學領
域的始創人,給人類以無限的福祉,可惜大多不知其姓
名,祭祀時只能用"先農"、"先蠶"、"先醫"等來代稱。稍有
例外的是對"先師"的祭祀,人們不僅確知受祭者是孔丘,儀
式也最為隆重。
一、學行與生平
孔丘,子仲尼,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生於魯國
陬邑(今山東泗水縣東南)。孔子的先世,可以上推到殷
朝末年的賢臣微子,武王伐紂之後,封微子於宋(今河南
商丘),數傳之後有孔防叔,因避難而來到魯國,遂以孔
為氏。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魯國的大夫,但在孔子三歲
時就死去,故孔子少年時代很貧窮,他自謂"吾少也賤,故
多能鄙事。"(《論語·子罕》),當過管倉庫的小官"委
吏",也當過飼養牛羊的"乘田",對社會下層的情況相當瞭
解。孔子以"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態度,虛心向一切人學習。
他十五歲就立志成為一名博學多才、道德高尚的君子。三
十歲左右,學業有成,開始招生授業。當時,學術由官府
掌握,只有貴冑弟子才有資格學習,即所謂"學在官府"。孔
子以個人之力開創私學,打破了文化壟斷,使學術下移到
民間,推動了思想文化的普及和繁榮,堪稱萬世之功。孔
子實施"有教無類"的方針,只要交給他"束修"(十條乾肉)
作為學費,就可以成為他的學生。相傳他有三千弟子,其
中學業優秀的有七十二人。孔子以文、行、忠、信為"四
教",要求學生文章、道德兼備,並且貫徹到行動之中。他
還提出了因材施教、學思並重、啟髮式教學等教學原則。
孔子的一生,"學道不倦,誨人不厭,發憤忘食,樂以忘
憂,不知老之將至"(《史記·孔子世家》)。後世把孔子作
為偉大的教育家,絕非過譽。
孔子提倡仁愛,希冀實現"大同世界"的理想,為此而周遊列
國,可惜春秋衰世,諸侯力政,暴力相凌,弒篡迭起,孔
子的學說受到冷遇,"斥乎齊,逐乎宋、衛,困於陳、蔡之
間"(《史記·孔子世家》),到處碰壁,無奈之餘,回到魯
國。孔子慨歎禮樂廢弛,文獻缺失,於是專心整理
《詩》、《書》、《禮》、《易》、《樂》、《春秋》
等"六經",並用它作教材來教育學生。"六經"是中華文明的
精華,也是最寶貴的原典,它能流傳千古,聲播海外,孔
子之功居首。
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四月已丑,孔丘卒,葬於
魯城北泗上,弟子及仰慕孔子的魯人隨之搬到墓邊居住的
多達一百多家,當時人稱之為"孔裡"。次年,魯哀公下令將
孔子生前居住過的三間房改為祀廟,人們又將孔子使用過
的衣冠、琴、車、書籍等收藏於內,以志紀念。每年四
時,人們都會自發地到孔子墓前祭祀,儒生們則在墓側講
論孔子倡導的鄉飲酒禮、大射禮等等。這一盛況,跨越戰
果,到司馬遷時依然如此。
司馬遷對孔子十分崇敬,認為他是天下罕有其匹的"至聖"之
人。司馬遷用《詩經》"高山仰止,景行行之"的詩句容自
己"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的心情。他親往曲阜參觀祭祀孔
子的廟堂和車服禮器,目睹儒生在此習禮,無限感慨,以
至"低回留之不能去"。(《史記·孔子世家》)
二、釋奠說略
祭祀孔子原本屬於個人行為,祭祀者以孔子後裔為主,主
要形式是"四大丁祭"。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稱
為孟月、仲月、季月。古代用干支紀日,每月不超過三十
天,所以甲乙丙丁等天干一般會出現三次,祭孔用第一個
丁日,稱為上丁。四大丁祭,就是在四季仲月上丁日舉行
的祭祀。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近代。
此外,從漢代開始,共有十一位帝王、十八次到曲阜孔廟
祭祀過孔子。開此先河的是漢高祖劉邦。據《漢書·高祖本
紀》,漢高祖劉邦即位十二年,從淮南返回京城經過曲阜
時,用太牢之禮祭祀孔子。
到了東漢,除了曲阜孔廟繼續祭祀孔子之外,人們開始在
各郡縣的學校祭祀孔子。據《後漢書·禮儀志》,明帝永平
二年三月,各郡縣舉行鄉飲酒禮,禮畢,在當地學校祭祀
先聖周公、先師孔子,以犬作為祭牲。
在學校中把孔子和周公放在一起祭祀,是因為《禮記·文王
世子》說過:"凡始立學者,必釋奠於先聖、先師。"意思是
說,凡是建立學校,一定要用"釋奠"的禮儀祭祀"先聖"和"先
師"。根據漢代經學家的解釋,先聖是指周公,先師是指孔
子。所以,周、孔合祭的做法,通行於漢魏。但也有不同
的處理方法,如隋大業以前,以孔子為先聖,顏淵為先
師。唐初依然在國學同時祭祀周公、孔子。武德二年(61
9),唐高祖詔令國子學立周公、孔子廟。五年後,高祖親
行釋奠禮,以周公為先聖,以孔子配。
這種祭祀對像混亂的狀況,直到到唐太宗時才有了改觀。
貞觀二年(628),房玄齡等提出,周公、孔子固然都是聖
人,但國學應該祭孔子。得到太宗的首肯,於是罷周公,
以孔子為先聖,顏淵配享。到高宗永徽年(650-655)間,
一度又又以周公為先聖,孔子為先師,不過非常短暫,高
宗顯慶二年(657),禮部尚書許敬宗等奏議,認為周公踐
極攝政,輔助成王治國,功比帝王,應該配享成王才是,
釋奠禮仍當祭祀孔子。高宗從其說。從此以後,孔子在國
學祭祀中的獨尊地位再也沒有變化。
唐太宗為推進全國各地的祭孔之禮,還作出過兩個大的舉
措。貞觀四年(630),唐太宗又命令各地州學、縣學都要
建孔子廟,以敦行儒學。這是我國州、縣普遍建立建孔廟
的開始,祭孔的儀式隨之推行到各地。此其一。
州、縣學如何祭孔?例如,由誰主祭?一年祭幾次?每次
在什麼時間?等等,都沒有成例可循。釋奠的次數,鄭玄
認為是每季一次,故魏晉太學也是四季各祭一次。隋制,
國子寺每歲以四仲月上丁釋奠於先聖先師。唐高祖武德年
間,國子學也是四時致祭。唐初州縣之學多仿照魏晉故事
祭四次,主祭者多由學官自己充任。貞觀二十一年(64
7),唐太宗規定,釋奠於春、秋的仲月舉行。釋奠儀式,
當有規格,國學釋奠,以國子祭酒為初獻,祝詞稱"皇帝謹
遣",司業為亞獻,國子博士為終獻。州學,以刺史為初
獻,上佐為亞獻,博士為終獻。縣學,縣令為初獻,縣丞
為亞獻,主簿及縣尉等為終獻。太宗這一國學遣官釋奠、
州縣由守令主祭的規定,提高了釋奠的規格,為後世所沿
用。如果是皇太子親自釋奠,則規格更高,皇太子自為初
獻,國子祭酒為亞獻,司業終獻。
我們在前面已經提到,"釋奠"一詞源於《禮記·文王世
子》。那麼,釋奠禮究竟是怎樣的呢?《文王世子》本身
並沒有對此作出說明。鄭玄為之作的注說:"釋奠者,設薦
饌酌奠而已,無迎屍以下之事。"由鄭玄的解釋可知,釋奠
禮與一般的祭祀的最大不同點在於不設"屍",僅僅"設薦饌
酌奠而已"。唐人孔穎達在鄭玄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解
釋,認為釋奠是"直奠置於物,無食飲酬酢之事"。意思是
說,只是將祭品直接放在神主之前,禮畢,致祭者之間不
需要酬酢。可見,這是一種相當簡略的儀式。相傳古代祭
祀先師、先聖之禮還有一種稱為"釋菜"的儀式。有學者說,
釋奠有音樂而無屍,釋菜則連音樂也沒有,僅僅在神主之
前放一些蘋、蘩之類的菜。可惜釋菜禮在唐宋之際亡佚,
今天已經無法考證。
隨著歷代政府對祭孔的提倡,釋奠禮變得越來越複雜。劉
宋元嘉初建立國學,討論釋奠禮的規格,裴松之提議加入
舞隊,用"六佾"。佾(yi)是古時舞隊的行列,以八人為一
佾,佾的多少,依等級而定,如天子用八佾,諸侯用四
佾。裴松之建議用六佾,實際上是用諸侯的等級。由於金
石器樂準備不足,未能實現。到南齊武帝永明三年,立國
學時,再次討論釋奠的禮樂。尚書令王儉主張用軒懸之
樂、六佾之舞,得到允許。到唐朝,皇太子親釋奠時,迎
神、太子行、登歌奠幣等儀節都有了專門的樂章,稱為承
和、肅和、雍和、舒和等。宋紹興十年(1140),京城的
釋奠禮由原來的中祀升為大祀,籩豆用十二之數,祭祀規
格與社稷相同。到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釋奠禮由
六佾升為八佾,籩豆等禮器的數目盡與天子等同。
此外,孔子的封號,也不斷增益。孔子原本布衣,生前沒
有做過幾天官,但卻有身後之榮。唐開元年間,追諡孔子
為"文宣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加謚"至聖文宣
王"。元武宗大德十一年,加謚 "大成至聖文宣王"。明世宗
嘉靖九年(1530),改稱"至聖先師孔子",清人因之。在春
秋以後兩千多年的歷史中,獲得如此聲譽,而且世世享祀
不絕的,孔子一人而已。順便要提到的,是孔子的弟子顏
淵、曾參等等,也都獲得了相應的封號,限於篇幅,此不
贅述。
三、四配
上古有以德配天的傳統,行祭天大禮時,夏後氏以黃帝配
享,殷人以帝嚳配享,周人以後稷配享。這種形式也為祭
孔禮儀所倣傚,孔廟以四位最傑出的孔門弟子顏淵、曾
參、子思、孟軻配享,稱為"四配",但四人進入配享的時間
有先後。
最早得到配享殊榮的是顏回。顏回,字子淵,習稱顏淵,
與其父顏路都是孔子的學生。顏淵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
樂",一心向學;又有"聞一知十"(《論語·公冶長》)的能
力。孔子以德行、言語、文學三個科目評價學生,德行以
顏回為首。有一次魯哀公問孔子,弟子中誰最好學?孔子
說"有顏回者好學",又說,顏回死了以後,"未聞好學者
也"(《論語·雍也》)。顏回終身不仕,一直追隨孔子,親
如父子,"顏回之於孔子也,猶曾參之事父也"(《呂氏春秋
·勸學》)。所以,後人把他看作是孔子最親近的弟子。三
國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年)春二月,齊王使太常以太牢祭
孔子於辟雍,以顏淵配。這是以顏淵配享孔子之始。
第二位進入配享行列的是曾參。曾參,字輿,也是孔子最
優秀的學生,與父親曾點也都先後師從過孔子。曾子是著
名的孝子,主張對父母"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
之以禮"(《孟子·滕文公上》),唐人皮日休說"曾參之孝
感天地,動鬼神,自漢至隋不過乎"(《宗聖志》卷七)。
曾子又是一位剛毅超群的人,"辱若可避,避之而已。及其
不可避,君子視死如歸!"(《春秋繁露·竹林》)"可以託
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孔
子·泰伯》)等名言都出自曾子之口。所著《大學》為《四
書》之一,被譽為"儒學綱領"、"入德之門"。唐睿宗太極元
年(公元712年),釋奠以曾參配,是為曾參列入配享之
始。
第三位是孟子。孟子受業於子思子的門人,是繼孔子之
後,儒學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尊為僅次於"至
聖"孔子的"亞聖"。孟子將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
說,在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孟子還提出了"君輕民
貴"、"性善論"等頗具影響的觀點,他的心性學說,開啟了
宋明理學的先河。所著《孟子》七篇,在宋代列入《十三
經》和《四書》,影響至巨。宋神宗元豐七年(公元1084
年),孟子開始進入配享行列。
最後一位是子思,即孔子的孫子孔伋。子思幼年喪父,故
一直與孔子一起生活。成年後曾為魯穆公師,在學術上很
有建樹,後人曾將他的二十三篇二十三篇彙編為《子思
子》一書,可惜除《中庸》一篇因被收入《禮記》而得以
流傳至今外,其餘均亡佚於隋唐之際。《中庸》在中國哲
學史上居有重要位置,韓愈認為其重要性與《易經》、
《孟子》等同。程顥、程頤視之為"孔門傳授心法"之作。朱
熹將其列入《四書》,從此成為士子必讀的經典之一。宋
度宗鹹淳三年(公元1267年),子思開始進入配享行列。
1126年,金人虜徽、欽二帝,北宋亡。高宗南渡,在臨安
建立南宋政府。孔子第四十八代孫孔端友等南遷到衢州,
並在當地建孔廟祭祀,成為孔脈的南宗,而留在曲阜孔廟
的稱為北宗。鹹淳三年(1267年)春正月戊申,度宗詣太
學,謁孔子,行捨菜禮,以顏淵、曾參、子思、孟軻配
享。顧炎武非常稱讚理宗將顏、曾、思、孟配享孔子:"自
此之後,國無異論,俗無異習,歷元至明,先王之統亡,
而先王之道存,理宗之功大矣。"(《日知錄》卷十八,
《配享》)
四、十二哲
如果說"四配"是祭孔時陪祭的第一等級,那麼"十二哲"就是
其第二個等級了。據《論語·先進》,孔子曾經用德行、言
語、政事、文學四科評定他的學生的優長:"德行,顏淵、
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
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因此,這十人被公認為孔子的好學生。開元八年(公元720
年),唐玄宗詔令國學祭祀孔子時,以這十人為"十哲"配
享。
孔孟之後,儒學最傑出的功臣是朱熹。朱熹(1130-120
0),字元晦,號晦庵,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生
於福建南建(今福建南平)尤溪縣。朱熹是程頤三傳弟子
李侗的學生,於學無所不窺,經史、文學、釋道,乃至自
然科學,無不精研。在貫通百家的基礎上發展了宋代理
學,成為理學的集大成者。所撰《四書集注》,水平超
絕,故被元、明、清三朝科舉考試的官定文本,對中國的
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朱熹又是偉大的教育家,一
生從事教學活動,並提出了一套富有特色的教育思想。鑒
於朱熹對儒學的傑出貢獻,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
年),增補朱熹為第十一哲。
乾隆三年(1738),清人又增補有若為第十二哲。有若的
事跡,文獻記載很少,後人對他瞭解不多。但有兩件事很
值得注意,一是《論語·學而》錄有三段有若的言論,而且
孔門中唯有有若與曾參兩人稱"子";此外,孔子死時,魯哀
公誄之;有若死時,魯悼公吊之;可見有若在孔門的聲
望。二是《孟子·滕文公上》記載,子夏、子張、子游等認
為有若的言行、氣質與孔子相像,打算用侍奉孔子之禮事
來侍奉他。孔門弟子對於有若的推許,也由此可知。因
此,南宋鹹淳三年,因顏回升為"四哲",擬從孔門弟子中遞
升一人進入十哲,儒臣多推有若,最後祭酒上書力詆,只
得遞升子張入十哲。直到乾隆三年,有若終於成為第十二
哲。
五、先賢、先儒從祀
在孔廟中從祀,但級別又低於四配、十二賢的,稱為"先
賢"、"先儒"。
先賢主要是指孔門弟子。東漢永平十五年(72),明帝到
曲阜祭孔,並祭孔門七十二弟子。此後,習慣上將七十二
弟子畫在孔廟兩側的牆上,但不祭祀。唐開元八年(72
0),以十哲配祀,其他弟子從祀。南宋理宗時,周敦頤、
張載、程顥、程頤、朱熹從祀。今日孔廟所見從祀的先賢
共有七十九人,供奉於大成殿兩側東西廡的北端,除孔門
弟子外,還有與孔子同時代的子產、遽伯玉,以及上面提
到的五位宋代理學大師。
先儒是指在歷史上對儒學有傑出貢獻的學者。最早推出這
一舉措的是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太宗下詔,每年太學
祭祀時,將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穀梁赤、伏勝、高
堂生、戴聖、毛萇、孔安國、劉向、鄭眾、杜子春、馬
融、盧植、鄭玄、服虔、何休、王肅、王弼、杜預、范
寧、賈逵等二十二位為《春秋》、《詩》、《書》、
《禮》、《易》等作過出色的註釋的學者,作為傳播儒學
的功臣配享,以表彰其傳注之功。宋神宗元豐七年(108
4),又將荀況、揚雄、韓愈等三位在儒學史上有傑出貢獻
的學者列入從祀的名單。此後,從祀先儒的名單不斷增
加,最後達七十七人,供奉於兩廡的南端。與四配、十二
哲不同的是,從祀的先賢、先儒,都只有牌位,沒有塑
像。
六、祭祀孔子的文化意義
在歷史上,孔子是中國文化的象徵。中華文明所及之處,
無論南北,還是台灣、海南,都有孔廟的存在。在古代漢
文化圈內的朝鮮、日本、越南等地,也無不如此。撇開袁
世凱為復辟而祭孔不談,因為那是另一回事;應該說,釋
奠禮所要表達的,是對古老的中華文明的敬意,具有鮮明
的提倡文教的意義。在古代中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不
在少數,但都奉孔子為正之宗,惟其如此,歷史上不論政
權如何更迭,中華文化始終綿延不絕。這裡可以舉一個很
有典型意義的例子。據《遼史·宗室傳》,神冊元年(91
6),遼太祖立長子為皇太子。太祖問周圍的侍臣:"作為受
命之君,應當事天敬神,我想祭祀有大功德者,應該首先
祭誰?"侍臣都說應該祭佛。太祖不同意這種建議,說:"佛
教不是中國之教。"這時皇太子說:"孔子大聖,萬世所尊,
應該首先祭祀。"太祖大悅,決定立即建孔子廟,命皇太子
春秋行釋奠禮。我們常說,中國文化具有很強的凝聚力。
我想構成這一凝聚力的因素很多,但孔子作為中華文化的
代表、受到廣泛的認同,應該說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釋奠禮是在國學或者州縣學等學術機構舉行的,因
此,釋奠禮往往與學術活相動伴隨。從文獻記載來看,至
遲從魏晉時期開始,皇帝、皇太子每通一經,都要行釋奠
禮。如《晉書·禮志》記載,魏正始二年(241)二月,齊王
講《論語》通,五年五月講《尚書》通,七年十二月講
《禮記》通,"並使太常釋奠,以太牢祀孔子於辟雍"。晉武
帝泰始七年(271),皇太子講《孝經》通;咸寧三年(27
7),講《詩》通,太康三年(282)講《禮記》通。晉惠
帝元康三年(293),皇太子講《論語》通。東晉元帝太興
二年(320),皇太子講《論語》通。凡此,太子都"親釋
奠,以太牢祀孔子"。東晉鹹康元年(335),成帝講《詩》
通。昇平元年(357),穆帝講《孝經》通。寧康三年(37
5)七月,孝武帝講《孝經》通。"並釋奠如故事"。類似的
記載,史不絕書。
學者為帝王講論儒家經籍,也每每安排在孔廟。例如《隋
書·禮儀志》記載,後齊為皇帝講經,先在孔廟選定經書,
並確定講經的人選。講經之日天明之時,皇帝戴通天冠,
穿玄紗袍,乘象輅來到國子學,在廟堂上聽講。講畢,行
釋奠禮。又如,《舊唐書·禮儀志》記載,貞觀十四年二月
丁丑,太宗親臨國子學,觀看釋奠禮,然後由祭酒孔穎達
為之講《孝經》。類似的記載,不勝枚舉。各地州縣學的
情況,大抵也是如此。
孔廟中的受祭者,包括了歷代學術精英,奉祭者所看到
的,實際上是一部濃縮了的中國學術史;此外還包括像諸
葛亮、韓琦、李綱、文天祥、陸秀夫、黃宗羲、王夫之、
顧炎武等有名節、卓行者,站在這群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
名人面前,不能不在多方面受到激勵和教育。這是它的正
面意義之所在。為了證明這一觀點,我們不妨再舉一個少
數民族帝王的例子。據《金史·熙宗紀》,皇統元年(114
1)二月戊午,金熙宗到孔廟行再拜之禮。禮畢,他無限感
慨地對侍臣說:"朕幼年游佚,不知志學。歲月逾邁,深以
為悔。孔子雖無位,其道可尊,使萬世景仰。"由於在孔廟
受到的激勵,熙宗幡然改過,從此刻苦學習《尚書》、
《論語》,及《五代史》、《遼史》等書,"或以夜繼焉"。
七、釋奠禮在今日韓國
在歷史上,朝鮮半島是除中國本土之外,儒家化最為徹底
的地區。時至今日,儒家思想在韓國的影響,依然隨處可
見,其中最具象徵意義的是成均館的釋奠禮。
"成均"一詞,出自《周禮·春官·大宗伯》,後人多用它泛指
國立學校。成均館是朝鮮的國學,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中國的官立學校包括國學(太學)和州學、縣學。從格局
上來說,它們一般包括廟和學兩部分,廟是祭祀孔子之
處,學是讀書之處。今日韓國的南北各道,尚有300多所古
代儒林留存的"鄉校",每校也都有廟和學兩部分。成均館的
格局與北京國子監略有不同,國子監是左廟右學太學;成
均館則是前廟後學,前廟稱"大成殿",後學稱"明倫堂",當
年明朝使節朱之藩所書的明倫堂匾額,一直保留至今。明
倫堂前面為廣場,兩側為養賢齋,乃當年學生的居室。
成均館的釋奠禮儀,完全遵從古代中國的習慣。由於全國
從上到下許多地方都要祭孔,時間上必須錯開。故規定成
均館用上丁日,各道用中丁日,鄉校用下丁日。成均館的
釋奠,每年春、秋仲月的上丁日準時舉行,是對人文之祖
的膜拜,故不售門票,歡迎參觀,成為漢城著名的文化景
觀之一。成均館釋奠用八佾舞,樂舞生由禮儀學校的學生
擔任,他們手持籥翟,在鐘磬之聲中翩翩起舞。前往外國
遊客甚眾,競相攝像或拍照,表現出對東方儒家文化的極
大興趣。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成均館祭孔的儀式,包括服
裝、樂曲、禮器等,都是明朝時傳去的,至今沒有變化。
祭孔的樂曲,朝鮮王朝曾經加以記錄,故保存至今,而中
國已經失傳,故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經過明、清的變
故,北京、曲阜兩地孔廟的祭孔服裝是清朝的式樣。
中國古代的國學,除春、秋仲月例行的釋奠禮之外,還有
朔日行禮。從後齊開始,每月朔日,國子祭酒要帶領博士
以下及國子諸學生以上,太學四門博士、升堂助教以下,
太學諸生,到大成殿的階下"拜孔揖顏"。成均館則是以每月
朔日為焚香日,此日還邀請學者前往講論《四書》、《孝
經》等,用焚香和讀書來紀念孔子。
各地鄉校的祭孔典禮,規模雖然要比成均館小得多,但卻
是一絲不苟。參加儀式的人,都自豪地稱自己是"儒林"中
人,每人都有專門的祭服,稱為"儒巾服",據說也是從明朝
傳去的。祭祀中的各項儀式,從初獻、亞獻、三獻,到監
禮、司香、司巾等等,都各有專司,並寫在長長的紙上,
公諸於眾。令人汗顏的是,韓國祭孔,仍沿用古代的名稱
稱釋奠禮;而中國稱為"祭孔表演","釋奠"一詞,即使在北
京和山東也很少有人知道。
香港以孔子的生日作為教師節,雖然沒有釋奠的儀式,但
表達了廣大教師對中國的第一位教師、堪稱萬世的師表的
孔子的敬意,值得稱道。
qoomnly 2009-12-16 13:22
對阿,每年教師節祭孔大典非常盛大,
雖然沒參觀過,只在電視上看過,
一直覺得非常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