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倩倩 2010-1-2 23:33
英格蘭歷史
英格蘭是聯合王國四個主要地區中面積最大以及人口最多的地方。之所以會有這種地區上的劃分,可以追溯到5世紀時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到來。而英格蘭地區在政治上的統一則是從10世紀開始的。本篇文章主要就是在敘述這塊地區的歷史。要注意的是,自從1603年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即位為英格蘭國王直到公元10世紀之前,英格蘭的歷史其實是很難和整個不列顛的歷史分割開來的。
羅馬時期以前的大不列顛南部
羅馬時期前的英國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時期(年份皆是近似值):
前8000年,中石器時代開始
前2500年,新石器時代開始
前1600年,青銅器時代開始
前900年,凱爾特人遷徙至此地
前400年,鐵器時代初期
大不列顛島的南部目前有許多羅馬時期以前的遺跡留存下來。大約前15世紀青銅器時代的巨石陣(Stonehenge)就是一個大型的遺跡。在石陣附近的愛維貝瑞(Avebury)則有更早以前巨石圈。在英格蘭北部夏佛爾郡(Sheffield)的溫克班(Wincobank)可以看到鐵器時代的丘陵要塞(hill fort)遺跡,而英格蘭南部也有不少這類的丘陵要塞,從多爾賽郡(Dorset)的大型梅登城堡(Maiden Castle)到位在柏克夏爾郡(Berkshire)小很多的葛林斯貝瑞城堡(Grimsbury Castle)都有,代表了那時已經擁有集中的土木工程系統。位在德文郡(Devon)的達特姆國家公園(Dartmoor National Park)擁有英國最大型的青銅器時代聚落遺跡,那裡存留有大約5000個房屋地基、石柱、石柱群、石棺(kistvaen)、巨石圈和錐形石堆(cairn)。其中有許多的保存狀況非常良好,最有名就是葛林斯龐(Grimspound)聚落。
羅馬時期英國
西元前1世紀左右,強盛的羅馬帝國入侵了不列顛,燦爛非凡的羅馬文明從此改變了不列顛的面貌。
西元前55年,時任羅馬高盧總督的凱薩,帶領數萬軍隊、對不列顛群島發動了兩次武力侵略,卻困於不列顛人的戰術無功而返。西元43年,羅馬第三任皇帝克勞狄終於征服了不列顛地區,納為行省,同時進行軍事統治和軍事移民。西元122年,羅馬皇帝哈德良在不列顛北部建立了100多公里的城牆以防衛北方蠻族,此即知名的「哈德良長城」。之後隨著羅馬帝國勢力衰退,最後一批羅馬軍隊於西元407年撤離不列顛,結束統治。
盎格魯-撒克遜征服
在羅馬人把軍隊從英格蘭調離後,附近的其他民族趁機攻來。不列顛居民因早已習於羅馬人的統治和保護而抵擋不住。一支來自歐洲大陸的日耳曼民族--盎格魯-撒克遜人最後征服了不列顛,建立了許多國家。此後,英國才被稱為「英格蘭」(意即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土地)。
中世紀時期--諾曼王朝
在1066年的黑斯廷斯戰役當中,來自諾曼地的「征服者威廉」(諾曼地公爵威廉)打敗了英王哈羅德二世,建立諾曼王朝。威廉一世下令編輯末日審判書,相當於現在人口、財產普查,透過此書他可以得到甫征服的國家的資訊,以便日後管理英格蘭。威廉一世引入了歐洲大陸的分封土地制度,同時藉由領主效忠、強化了英王王權。
中世紀時期--金雀花王朝
亨利二世改革了英格蘭司法體系,廢去不合時宜的審判方法,採用習慣法並首創陪審團制度。
1215年屢戰屢敗又不得人心的約翰王遭貴族階級強迫簽下限制王權的「大憲章」,是為英國不成文憲法的濫觴。1295年愛德華一世召開議會,確立了包含貴族、騎士和教士的議會制度。
英法百年戰爭
由於領地和王位繼承權的紛爭,西元1337年英格蘭和法國之間掀起了斷斷續續長達116年的戰爭。百年戰爭造成大量平民死傷、流離失所,也引領戰術、武器方面的革新。最終英格蘭幾乎失去了歐陸上所有領地;法國則藉此完成了民族統一。
中世紀時期--蘭開斯特王朝
都鐸王朝時期
1485年玫瑰戰爭結束,亨利·都鐸奪得王位,都鐸王朝開始。其繼位者亨利八世則因離婚問題與羅馬教廷決裂,另創政教合一的英國國教派。1603年,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伊莉莎白一世去世, 都鐸王朝結束。這一百一十八年的都鐸王朝時代是英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
都鐸王朝的統治者包括:
亨利七世,亨利·都鐸,亨利六世侄子(父親是亨利六世同母異父的弟弟)
亨利八世,亨利七世次子
愛德華六世,亨利八世的小兒子
琴·格蕾郡主,亨利七世外孫女的女兒 (在位只有九天,一般不算作英國女王)
瑪麗一世,愛德華六世同父異母的姐姐,外號「血腥瑪麗」
伊莉莎白一世,瑪麗一世同父異母的妹妹
宗教衝突與清教徒革命
當英女王伊莉莎白一世駕崩時,未曾留下任何子嗣,所以由她血統上最接近的男性新教徒的親戚,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成為英格蘭王詹姆士一世,他也是第一個統治整個大不列顛島的國王。詹姆士一世也經歷過一連串的天主教極端份子的意圖暗殺事件,特別是在1603年的主要陰謀(Main Plot)和次要陰謀(Bye Plot),以及最著名的是在1605年11月5日的火藥陰謀。
在1642年,英國爆發了內戰,其原因是查理一世與議會一連串的衝突與紛爭。在1645年6月國會的軍隊戰勝了國王的軍隊,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第一次內戰結束。而在1647年初,國王也成了議會的階下囚。國王在第二次內戰結束後被當眾處決,隨後在1653年克倫威爾成為護國公,而英國成為了英格蘭聯邦,克倫威爾過世後,其子理查·克倫威爾接任護國公之職,但沒多久就被撤職。在1660年,英國王室復辟成功,英王查理二世回到倫敦。
1665年,倫敦爆發大規模的瘟疫,而在次年,倫敦又發生了大火,這場火災連續燒了5天,大概燒毀了15,000棟建築物。
1689年,荷蘭新教的奧蘭治威廉親王取代了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這也是史上著名的光榮革命。
工業革命
18世紀末期和19世紀初期,農業社會被廣泛地轉化為科技化和機械化的工業社會,這次重大的變革被稱為工業革命。非常多的農業生產者轉移到了城市和鄰近城市的郊區進行大規模的集中式生產,以蒸汽動力為基礎的新技術使得經濟規模擴大而得到節約和增加單個工人生產量,從而使得傳統的家庭式手工業被減少,其後的結果就是這些地區擁有很少的底層支持,使得嬰兒死亡率(這一方面,很多以5,6歲學齡前兒童為主的主日學校擁有葬禮社,互相負責葬禮事務安排)、犯罪率和社會剝削大大增高。
這次工業化的變革對工人來說並不是完全無痛苦的,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的生活受到威脅。他們中的一部分常常進行和準備進行對工廠的破壞。這些破壞分子被稱為「盧德分子」。對這些「盧德分子」歷史也應該有不同看法,如E.P.湯普森。(E.P.Thompsom)
近代歷史
漢諾威王朝(House of Hanover),是於1692-1866年間統治德國漢諾威地區和在1714-1901年間統治英國的王朝。1688年,英國發生光榮革命,英王詹姆斯二世和其信奉天主教的後裔被逐離英國。詹姆斯信奉新教的女兒瑪麗和安妮陸續繼位,但不幸二人都駕崩後都無存活子嗣可繼承王位。
在安妮女王長子夭折後,英國國會為避免英國王位再次落入天主教徒手上,通過《1701年嗣位法》,當中規定: 若1689權利法案中所規定的繼承人全部無子死亡後,王位由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孫女,漢諾威選帝侯夫人蘇菲亞和她的新教後代繼承。
這部法律,令當時在英國王位繼承序列頭50名的王室成員都失去王位繼承權。雖然,法案導致數次因王位爭端而起的衝突,但位於王位繼承序列第52名的漢諾威選帝侯,喬治一世(George I),最終於1714年繼位為大不列顛國王及愛爾蘭國王,直至1727年駕崩。而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王國於1801年合併,組成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溫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自1917年統治英國和其海外領地的家族,其前身為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而其家族實際姓氏為韋廷(Wettin)。
溫莎王朝背景
溫莎王朝的父系祖先為韋廷家族,後來其中一個分支被分封到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即今日德國的圖林根州),該分支便自此以國為王朝名,但保留韋廷作為私人姓氏。
該分支的數位王子通過婚姻或獲選多國國王,如葡萄牙、比利時和保加利亞國王等。1840年2月10日,英女王維多利亞和她的大表哥薩克森-科堡-哥達親王阿爾伯特結婚,薩克森-科堡-哥達這個德國姓氏就此帶入英國王室。
1901年1月22日,維多利亞女王駕崩,其長子繼位為愛德華七世,愛德華成為第一位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的君主。
王朝之始──改朝換姓
1914年8月4日,英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但由於經歷多年複雜的聯姻,此時歐洲各國的君主,多是表兄弟的關係。而英國王室帶有德國姓氏,更令英國人覺得不順。為安撫民心,當時在位的英王喬治五世,在1917年7月17日頒布一道樞密院御令,宣佈將英國王室名和王室父系子裔私人姓氏,改為溫莎。「溫莎」一名來自溫莎堡,是英國最古老的王宮之一,遽聞由英王征服者威廉一世選址奠基的。
重要事件
溫莎王朝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兩次皆成功令英國成為戰勝國。而另一方面,大英帝國在二戰後迅速瓦解,殖民地陸續宣佈獨立,令英國在世界的影響力大不如前,陸續失去愛爾蘭國王和印度皇帝等稱號。但通過各種妥協方式,令英國在前殖民地區的影響力依然舉足輕重。這些妥協包括成立英聯邦,和允許一些國家獨立自主。直至今天,仍有15個國家奉英王為國家元首,其中包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等,令英王至今依然為名義上統治最大面積領土的君主。
歷任君主
1910-1936 喬治五世 King George V
1936 愛德華八世 King Edward VIII
1936-1952 喬治六世 King George VI
1952- 伊莉莎白二世 Queen Elizabeth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