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英格蘭王國

雷倩倩 2010-1-3 17:50

英格蘭王國

英格蘭王國(英語:Kingdom of England,927年-1707年3月26日)是位於西歐的一個國家,在大不列顛島的南方,包含了現今的英格蘭與威爾斯。皇室的首要居住地原本是位於漢普郡的溫切斯特(Winchester),但倫敦和格洛斯特被授予同樣的地位 - 特別是倫敦,從12世紀初開始已成為「事實上」的首都。倫敦成為王國的首都直至1707年(參見《1707年聯合法案》),並繼續保持英格蘭首要城市的地位。該市亦是大不列顛王國(1707年–1801年)和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801年–1922年)的首都。今日仍然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的首都。




[img]http://img5.imageshack.us/img5/6596/210pxharold2.jpg[/img]

哈洛德二世是最後一個盎格魯-撒克遜王朝的英格蘭王




英國的現任君主,伊莉莎白二世,是英格蘭國王及女王的現任繼承人。英格蘭女王(及國王)的頭銜其實自1707年來已未被正式使用,但在法律上,這個被廣泛使用的名稱並不正確。她這個稱號可以追溯至1千年前的威塞克斯國王稱號。





歷史


英格蘭王國並沒有正確的成立日期。英格蘭王國可以追朔到七國時代,這七個小國家分別是肯特、東盎格利亞、諾森布里亞、麥西亞、埃塞克斯、蘇塞克斯、與韋塞克斯。




阿佛列大帝在公元8世紀時期,威塞克斯王朝日漸興盛,其統治權也漸漸的壓過其它在英格蘭的王國,這種情況則持續到公元9世紀。阿佛列大帝是第一位威塞克斯王朝的國王稱呼自己為英格蘭國王。他的兒子長者王愛德華在軍事成就上超越他的父親,在丹麥區(Danelaw)建立起自己的統治權。918年愛德華姊姊艾爾芙達的死,導致他919年從他的外甥女艾爾夫韋安中奪取了對麥西亞的統治權。927年中世紀早期英格蘭的最後一個王國,諾森布里亞王國,被長者王愛德華的兒子,威塞克斯國王埃塞爾斯坦攻滅。埃塞爾斯坦是統治整個英格蘭的第一人。他並不是法律上第一個英格蘭國王,但事實上卻是第一個。




英格蘭仍舊保持著政治上的統一,然而,在公元10世紀末期,丹麥的維京人開始入侵英格蘭王國。埃塞爾雷德二世在1002年下令屠殺所有在英格蘭境內的丹麥人來作為響應。這隻是引起了斯萬一世和挪威的注意和戰爭行動。斯萬一世於他餘下的生命之中對英格蘭籌劃了四次全面入侵。1013年斯萬被宣稱為為英格蘭國王,與埃塞爾雷德二世抗衡。斯萬於1014年2月2日逝世。他的兒子克努特一世大帝繼續對英格蘭作戰。埃塞爾雷德二世於1016年4月23日逝世。他的兒子愛德蒙二世很快就被克努特打敗。



克努特同意與愛德蒙共治英格蘭,但很快後者於1016年11月30日逝世,令英格蘭置於丹麥的統治下。丹麥王朝的統治直至1042年6月8日哈德克努特逝世為止。他是克努特一世大帝與埃塞爾雷德二世前妻,寡婦諾曼第的埃瑪的兒子。哈德克努特沒有自己的繼承人,由埃塞爾雷德二世的兒子,他哥哥懺悔王愛德華繼位。威塞克斯王朝復辟,英格蘭王國再度獨立。





1066年1月4日/1月5日時,懺悔王愛德華駕崩,他並沒有留下任何子嗣,王位由他的內兄弟哈羅德二世繼承。而懺悔王愛德華的表弟諾曼第公爵威廉立即宣稱自己擁有王位繼承權。威廉開始發動入侵英格蘭並且在1066年9月28日在薩塞克斯地方登陸。哈洛德二世與他的軍隊在約克的史丹福德橋之戰獲得勝利(1066年9月25日)。他們行軍穿過整個英格蘭來對抗諾曼第公國的入侵,兩軍在黑斯廷斯戰役取得了重要的結果(1066年10月14日)。哈洛德二世不幸兵敗陣亡,而威廉獲得最後的勝利。威廉並沒有計劃將王國與諾曼第公國合併一起。不過身為諾曼第公爵,威廉仍然缺乏對法王腓力一世有效忠之心。獨立的英格蘭王國可以讓他的統治不受到干擾,他在1066年12月25日加冕為英格蘭國王。




哈洛德二世是最後一個盎格魯-撒克遜王朝的英格蘭王英格蘭王國與諾曼第公國在1204年仍然保持著共主邦聯的模式。征服者威廉的第四代孫英格蘭王約翰失去掉整個諾曼第公國在法國的廣大領地,公國領土只剩下海峽群島,而廣大的法國領地則由法王腓力二世兼并。




約翰仍然保有亞奎丹公爵的封號以及領地。他的孫子愛德華一世在1282年擊敗了威爾斯末代王子盧埃林,但是仍然未征服威爾斯。他在1301年將威爾斯親王的封號賜給了他的長子愛德華二世,從此以後,威爾斯親王成為英國皇太子的封號。




愛德華三世為了爭奪法國王位的繼承權,而引發了百年戰爭,這場戰爭從1337年至1453年,這場戰爭最後的結果是英國在法國的領地只剩下加萊市,法國收復其它所有領土。




英格蘭王國在戰後尚未恢復元氣,緊接著為了王位爭奪戰的玫瑰戰爭(或薔薇戰爭)爆發(1455年-1487年)。這是一場以蘭開斯特家族(House of Lancaster)和約克家族(House of York)的支持者為了英格蘭王位而發生的內戰,而且這兩個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的分支。內戰的結果是蘭開斯特家族的女系男性後裔亨利七世與約克家族的長女約克的伊莉莎白結婚而結束戰爭。亨利七世與她的王后約克的伊莉莎白是英國都鐸王朝的創始者,都鐸王朝統治王國的時期是1485年到1603年。




期間,威爾斯保持了由13世紀晚期愛德華一世設立的一個獨特法律與行政系統。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亨利八世,以《1535年-1542年威爾斯法案》(Laws in Wales Acts 1535-1542)將威爾斯併入英格蘭。從此,威爾斯再不成為英格蘭國王的個人采邑,而被併入英格蘭,並派遣威爾斯代表參加英格蘭議會。



在亨利八世統治期間,1541年愛爾蘭議會宣布亨利八世為愛爾蘭國王,這也為愛爾蘭王國與英格蘭王國形成共主邦聯的形式。



在瑪麗一世統治的時期,亨利八世的長女,於1558年1月7日吉斯公爵佔領加萊。1603年3月24日都鐸王朝最後一位國王伊莉莎白一世逝世,都鐸王朝完結。她的繼承人是蘇格蘭的詹姆士六世,登上英格蘭王位稱為詹姆士一世。英格蘭及蘇格蘭兩個王國仍然維持共主邦聯的關係,直至1707年。




在1707年,英格蘭及蘇格蘭兩個王國在《1707年聯合法案》通過後,共組大不列顛王國(1707年-1801年)。安妮女王是英格蘭王國的最後一位女王,亦是大不列顛王國的第一位女王。英格蘭與蘇格蘭的議會亦合併成大不列顛議會,議會位於倫敦西敏市的西敏區。在這個時候,英格蘭王國終止以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存在,從此再沒有國立的政府。但是在法律上,大不列顛王國的司法權只能管轄英格蘭及威爾斯(因為蘇格蘭仍然繼續擁有自己的法律和法庭),於1800年後所組成的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之後仍然如此。





共和時期與護國公

英格蘭王國自從927年到1707年聯合法案通過後一直都是君主專制的國家,除了在1649年到1660年中間這11年,因為英國內戰的關係,英格蘭王國出現短暫的共和體制。



在國王查理一世被處死後,英格蘭成為共和政體,這段期間稱為「英格蘭聯邦」(1649年–1653年)。共和時期有位顯著的將軍奧利弗·克倫威爾設法將英格蘭共和政府的統治權擴張到愛爾蘭與蘇格蘭。




在成功的佔領蘇格蘭和愛爾蘭後,克倫威爾實際掌握大權,他解散了國會,並任命自己為護國公,其任期為終身職,在這段時間他實施了獨裁統治。直到1658年9月3日克倫威爾過世後,由兒子理查·克倫威爾接任護國公之職。然而,理查無法控制政府,只好宣布辭職黯然下台。共和政府再度成立,但是無法有效的控制整個國家。只好在1660年將亡命法國的查理·斯圖亞特召回倫敦即位,為查理二世,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英格蘭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