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omnly 2010-1-6 12:43
凱綏·柯勒惠支
[b]凱綏·柯勒惠支:[/b]
[attach]62267[/attach]
凱綏·柯勒惠支(Käthe Kollwitz 1867年 7月8日 - 1945年 4月22日)是德國表現主義版畫家和雕塑家,20世紀德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
柯勒惠支出生於俄羅斯克尼哥斯堡(現在的加里寧格勒)的一個德裔家庭,原名凱綏·施密特。14歲時即開始學習繪畫,1884年進入柏林女子藝術學院學習,後來又到慕尼黑學習。1889年和在貧民區服務的醫生卡爾·柯勒惠支結婚,1898年開始在柏林女子藝術學院任教。其間幾次遊歷巴黎和義大利。1909年回國後為一個漫畫雜誌Simplicissimus.工作。這時她已經成為一個社會主義者。她的早期作品《織工反抗》、《起義》和《死神與婦女》、《李卜克內西》 、《戰爭》(組畫)等,不僅以尖銳的形式把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階級的悲慘命運和勇於鬥爭的精神傳達出來,而且喚醒人們反對侵略戰爭,要根除戰爭根源,實現世界大同的理想。
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的兒子被征入伍在西線陣亡。1920年她和愛因斯坦等人組織成立了國際援助工人組織。1932年她和其他社會主義者組成反對納粹的陣線,希特勒上台後,她被取消普魯士學院院士的榮譽,雖然她是第一位被選為普魯士學院的女性院士,並禁止她的作品參加展覽。1940年她丈夫去世,1945年他的孫子又在東線陣亡。1943年她的住宅被炸毀,她離開柏林到德勒斯登附近的一個小鎮居住,並在那裡逝世。
她因為和丈夫居住在貧民區,了解普通人民的貧困境遇,她的作品從一開始就反映普通人民的貧苦生活,因此在第一次獲得金獎時,就被當時的威廉二世國王取消。後來她又創作了《悼念卡爾·李卜克內西》和為工人組織創作的一系列招貼。兒子去世後又創作了許多悲傷母親的形象,宣傳反戰思想。她的作品充滿悲傷和凄慘的情緒,如實反映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底層人民的可悲狀況。柯勒惠支還對銅版畫和石版畫的技術有許多改進和創造。
柯勒惠支的作品首次被魯迅先生介紹到中國,對中國現代版畫的發展起了很大的影響。魯迅評價她的作品是:「她以深廣的慈母之愛,為一切被侮辱和損害者悲哀,抗議,憤怒,鬥爭;所取的題材大抵是困苦,飢餓,流離,疾病,死亡,然而也有呼聲,掙扎,聯合和奮起。」
1945年4月22日卒於德勒斯登。
[b]※生平大事記:[/b]
1867年(與諾爾德同年)生於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
1884年在柏林美術學院學習,後又在慕尼黑繼續深造。
1885-1886年在柏林從師施陶費爾-貝爾恩,學習馬克斯·克林格爾的蝕刻組畫。
1890年創作了第一批銅版畫。1891年與「施診醫生」卡爾·珂勒惠支結婚。
後經畫家門采爾推薦,當選普魯士美術學院成員,主持版畫部工作。
1919年從師巴拉赫,改學木版畫。
最初的作品是《紀念李卜克內西》,此後在1922-23年創作了組畫《戰爭》。
1927年應邀訪問蘇聯,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大大鼓舞了她 ,回國後創作的石版畫《遊行示威》、《團結就是力量》、《母與子》等,表明了她對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的新認識,藝術水平也達到一個新的境地。
1931年她的作品被魯迅介紹到中國來,1936年又出版她的作品集,對中國新木刻運動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作為一個勇敢的反納粹女戰士,1933年她憤然離開了普魯士美術學院。
1933年希特勒上台,她雖然受到迫害,仍堅持作畫,代表作《死亡》和《哀悼基督》以粗獷的線條,強烈的黑白對比,描繪了生與死的激烈搏鬥,宣洩了她憤懣的情緒。
1942年「全面開戰「時,她發表了最後一幅木版畫作品《不要把收穫的糧食磨成粉》。
1945年戰爭即將結束時死於德勒斯登附近莫里茨山
1979年北京舉辦《珂勒惠支作品展》,展出了她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11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