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巴巴爸爸》出中文圖書引鞠萍回憶

r3431323 2010-1-12 09:21

《巴巴爸爸》出中文圖書引鞠萍回憶

[b]《巴巴爸爸》出中文圖書引鞠萍回憶[/b]
[size=2][color=SlateGray]來源:新京報   編輯:LU動漫新聞群組[/color][/size]


[attach]62900[/attach]
“巴巴爸爸”系列動畫片是許多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生人的童年記憶。

[b]《巴巴爸爸》出中文版圖書 [/b]

法國經典漫畫首批引進五本,鞠萍希望重溫動畫片

“可裡可裡可裡,巴巴變”,還記得這個熟悉的話語嗎?只要說完這句話,巴巴爸爸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改變身體形狀。在動畫片來到中國的22年後,昨日,《巴巴爸爸》同名圖書終於由接力出版社引進。

[b]五本圖書首期出版 [/b]

首期推出的五本書分別是《巴巴爸爸的誕生》、《巴巴爸爸找爸爸媽媽》、《巴巴爸爸建新家》等。

談起首期引進的這五本姍姍來遲的圖書,在首發式現場的鞠萍尤其感慨萬千。她從1985年開始 在中央電視臺主持節目,到1988年《七巧板》開播,每週日晚上放《米老鼠和唐老鴨》,週四晚則放《巴巴爸爸》。“那個時候《巴巴爸爸》是由慕尼克聯盟送 給我們免費播的,每集只有5分鐘,但是在一系列小故事裡總有一些淺淺的小道理。告訴我們要愛社會、愛爸爸、愛媽媽,做有意義的事情。”

鞠萍說,20多年過去了,這套書終於也來到了中國,自己希望動畫片也能再次在中國播放。她還在現場用巴巴爸爸的聲音說起了經典的一串“巴巴爸爸、巴巴媽媽、巴巴祖、巴巴拉拉……”

[b]引進版權頗費周折[/b]

接力出版社社長白冰說,把這套書帶到中國也是頗費周折。七年前他們曾經試圖從日文版翻譯引 進,但最後還是沒有拿下版權。後來出版社版權部的一個小姑娘在法國留學時,知道作者泰勒夫婦很喜歡去一家咖啡店,於是常常在店裡守株待兔,遺憾的是始終沒 有等到。咖啡店裡的店員被她的行為打動了,於是把這個小姑娘留下的紙條轉交給了泰勒夫婦,最終促成了這套書的中國行。

[b]- 《巴巴爸爸》知多少[/b]

一、誕生於1970年

《巴巴爸爸》第一本書“出生”於1970年的法國,巴巴爸爸剛一問世就獲得了文藝評論界權威 的讚譽,並在同年的博洛尼亞書展上受到廣泛好評。於是,巴巴爸爸很快就在歐洲全面發行。1975年,聯邦德國將巴巴爸爸改編成卡通片,並於1981年在美 國首播。很快,四十多個國家的觀眾就從電視機裡結識了巴巴爸爸一家。

巴巴爸爸從土裡長出來,但他不是一棵植物,而是一個動物。巴巴爸爸是粉紅色的,他有一個漂亮的妻子,因為彩虹有7個顏色所以他們有7個孩子。他們最神奇的本領就是可以隨意改變身體的形狀,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

二、靈感來源於棉花糖

巴巴爸爸的形象是法國漫畫家德魯斯•泰勒根據棉花糖的形狀而創作出來的。泰勒先生回憶說,巴 巴爸爸的形象跟他家附近的一家咖啡館有關,他和他的夫人安娜特•緹森經常光顧這家咖啡館。那天,夫人和朋友們在那裡喝咖啡聊天,他就在咖啡館的一角,隨手 畫畫。這時,他看到一位媽媽領著一個孩子,孩子手上舉著一個粉紅色的棉花糖。受到棉花糖的啟發,泰勒勾勒出了“巴巴爸爸”的雛形。“巴巴爸爸”在法語裡是 “爺爺的鬍鬚”的意思,而鬆軟像鬍鬚的棉花糖也叫做“巴巴爸爸”。因為法國的棉花糖都是粉紅色的,所以巴巴爸爸也是粉紅色的。

qoomnly 2010-1-13 11:41

沒看過這一部,感覺應該蠻適合年齡層小一點的人看。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巴巴爸爸》出中文圖書引鞠萍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