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倩倩 2010-1-12 18:26
1989年羅馬尼亞革命
[img]http://img268.imageshack.us/img268/1152/200pxromanianflagwithho.jpg[/img]
革命時反對派把羅馬尼亞原國旗上的舊國徽挖掉,可謂這場運動最簡單明了的象徵
1989年羅馬尼亞革命(羅馬尼亞語:Revoluţia română)指1989年發生在羅馬尼亞的共產主義政權倒台的政權更迭。除前南斯拉夫外,其可說是東歐劇變中唯一以流血形式完成的政變。
背景
冷戰時期的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進行與蘇聯和其他東歐國家保持一定距離的自主外交。這得益於羅馬尼亞的產油國地位,使其無需過分依賴蘇聯來獲得資源和外匯。但這種「獨立」也為齊奧塞斯庫的個人獨裁統治創造了條件。
進入1980年代,羅馬尼亞和其他東歐國家一樣,經濟陷於停滯,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在此情況下國內反齊奧塞斯庫的動向日益高漲,1989年臨近一些國家先於羅馬尼亞的變革,無疑也給羅馬尼亞國內帶來了很大影響。
經過
導火線:蒂米什瓦拉事件
1989年12月16日,蒂米什瓦拉發生警察與當地居民的激烈衝突,結果警察對居民開槍,造成數人傷亡。該衝突事件引發了羅馬尼亞境內大規模反政府的遊行和示威活動,並有「蒂米什瓦拉事件死傷人數近萬」的傳聞。
革命爆發
12月21日,在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共產黨總部前廣場舉行集會,近10萬人被動員參加。齊奧塞斯庫在集會上講話,試圖引導人們站在他的角度上譴責蒂米什瓦拉事件是「鬧事」。就在演講過程中後排有人點燃爆竹(當事者被警察槍殺),造成現場混亂;同時現場出現喇叭大聲聲稱保安部門正向人群射擊,一場「革命」已經開始云云。在一些大學生和部分市民的參與下,集會轉變為一場反對齊奧塞斯庫的抗議示威。一場「革命」就這樣在齊奧塞斯庫的眼皮底下爆發。
保安部門向人群開火,造成傷亡,此場景又被電視直播,被全國的觀眾看到,這一切更激起了人們的不滿。齊奧塞斯庫深感不妙,當日召見被他稱為「推煤車工」的國防部長瓦西里•米利亞,要求動用軍隊鎮壓抗議民眾。但米利亞堅持「人民的軍隊為人民」,予以拒絕。第二天米利亞就被發現死亡。
第二天,羅馬尼亞國家電台報導米利亞為「自殺」。此舉激怒了軍方,軍隊與齊奧塞斯庫決裂。當夜,軍隊與廣場上聚集的民眾一道,開始佔領各政府機關。各地都出現了齊奧塞斯庫的保安部隊和反對齊奧塞斯庫的軍隊激烈交火的場面。
齊奧塞斯庫政權的倒台
12月22日齊奧塞斯庫嘗試下戒嚴令,但無濟於事。他意識到他已不能控制局勢,便和妻子埃列娜嘗試乘直升機脫離羅總統府。這一切都被已倒戈的羅馬尼亞國家電台向全世界播出。同日,各反對派和共產黨內反齊勢力結成救國陣線評議會。
12月23日齊奧塞斯庫夫婦被救國陣線逮捕。
12月25日軍事法庭判決齊奧塞斯庫夫婦犯有屠殺罪和非法擁有大量來源不明財產罪,並於當日執行槍決。羅馬尼亞共產黨政權正式倒台。
• 此前秘密警察曾試圖闖入關押齊氏夫婦的軍事基地以救出他們,為此發生過激烈槍戰。有鑒於此原本預定的正常審判被改為軍事審判。另外齊奧塞斯庫夫婦死後,為了杜絕「齊奧塞斯庫夫婦未死」一類流言,齊氏夫婦的屍體被公開。
結果
救國陣線取得了政權,對羅馬尼亞進行了民主化改革。1990年5月,羅馬尼亞舉行大選,救國陣線獲得勝利,隨後伊利埃斯庫當選總統。
影響
其他東歐國家在東歐劇變後原共產黨在議會或多或少還都能保留幾個席位,唯獨羅馬尼亞例外:共產黨被勒令解散(後撤回)。儘管如此,仍有一些人以「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工人黨」的名義在暗中活動。
民主化並沒有馬上帶來羅馬尼亞經濟的好轉,由於處向市場經濟轉型期,失業率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沒有提高。至今還會有人懷念齊奧塞斯庫時代或向其墓獻花。
但是到2006年羅馬尼亞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成為中高收入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