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春聯的由來和演變

琰容 2010-2-6 15:35

春聯的由來和演變

這裡有很多種的由來~
請大家慢慢看~

1。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貼春聯,為什麼呢?

春聯最早是由避邪的桃符演變而來的。相傳古代有一兇暴甚於鬼的人叫后

羿,被桃枝打死,人們就相信在門楣上懸掛桃枝可以驅鬼;後來又盛傳山

林裡住著「神荼」、「鬱壘」兩位神仙專門吃鬼怪,人們就把桃枝刻成這

兩個神的模樣懸掛在門上,期能永久平安,這就是所謂的桃符。

後來桃符漸漸簡化,以方形紅紙畫個桃形,再寫上神荼、鬱壘的名字代

替。到唐朝以後,又在這紅紙寫些吉祥話,再修飾對仗,慢慢就形成今天

的春聯。

從早期的避邪求平安,到文人述志展文才,春聯一直是社會的縮影與人文

現象的表徵,是創作者與所有人的心理投射與職業生活的顯象。因此,瀏

覽一地的春聯,就是了解民情的捷徑。

2。很久以前,東海上有做度朔山,又叫桃都山。山頂上有顆神奇的大桃

樹,桃樹上站著一隻雄雞,每天清晨,當第一線陽光衝破黑暗,照射在大

桃樹上時,大雄雞就開始引吭啼叫,這時千家萬戶的雄雞也跟著啼叫起

來。但是,度朔山上來了一群妖魔,專門啃吃桃樹,使得大雄雞沒有啼叫

的地方,因此讓世界上的雄雞都不知何時要啼叫,嚴重影響人民的生活。

  玉皇大帝知道後非常生氣,派「神荼、鬱壘」兩位神仙去捉拿妖魔。

「神荼、鬱壘」兩位神仙到了度朔山便將所有的妖魔捉起來,並且捉去餵

老虎。「神荼、鬱壘」日夜在桃樹下旬奪,妖魔都不敢來搗亂了。人們漸

漸在心中默認「神荼、鬱壘」是管理天下眾鬼的「鬼王」了。

  後來,從周代開始,人們都在除夕這天,用桃木雕刻的「神荼、鬱

壘」立在門口,以求平安。又有人直接將「神荼、鬱壘」寫在桃木牌上,

這就是「桃符」的由來,流行於南北朝時期。演變至五代十國時期,蜀國

后主孟昶寫的「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這兩個句子就成了最早的春

聯。

  據說,普遍張貼春聯是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的。有一天,明太祖

於除夕傳旨:無論公卿士庶,門上都須張貼春聯。並且在傳旨以後,又親

自書寫春聯,分賜大臣。當年明太祖在推行張貼春聯習俗的時候,曾經在

南京流傳一段頗饒趣味的佳話。

  因為太祖出身平民,凡事仍保持著他往日躬親體察的作風。所以,他

於傳旨普遍張貼春聯後,就微服出宮,到民間私訪觀察去了。在古代,皇

帝傳旨,有誰敢怠慢。所以太祖一出宮門,就看到滿街滿巷,家家戶戶都

貼上了美麗悅目的春聯。接著他又到處看看那些春聯的文字,發現都是歌

功頌德、鼓舞昇平的佳語,不由滿心歡喜。就在這個時候,他在一處淺門

窄戶的陋巷裡,發現有一家門戶沒有貼上春聯。於是他就隨手叩門,探究

原委。主人告訴他,因為是以閹豬為業,不曾寫字,雖然也準備筆墨,但

是沒人替他寫,只有靜候官家前來追究了。主人一面說著,一面拿出了紙

和筆,表示非常惋惜。太祖聽了主人的話以後,馬上靈機一動,立刻要主

人磨墨展紙,提起筆來,為這位平民寫了一幅春聯:「兩手分開乾坤路,

一刀截斷是非根。」當這春聯貼出以後,很快的就被發覺這是皇帝的御

筆,遂傳遍全城,而成為民間流傳的一項美談了。從此,春聯就成為過年

不可或缺的一項裝飾了。

  目前春聯是台灣新年習俗中,最重要的表徵,人們都於除夕之日,在

門口、窗前、米缸、雞舍、豬圈以及家中其他適合張貼之所,貼上鮮紅的

春聯,一方面表示新年到來,同時也可以討喜氣和吉祥。

3。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

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舖紙潑墨揮春,將

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

門神,傳說是能捉鬼的神茶鬱壘。東漢應劭的《風俗通》中引《黃帝書》

說:上古的時候,有神?、鬱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

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

人間,便將其綁了餵老虎。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茶、鬱壘的

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講的「桃

符」。

  南朝.梁.宗憬《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戶,

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右郁壟,俗謂門神。」然而,真正

史書記載的門神,卻不是神茶、郁壟,而是古代的一個勇士叫做成慶的。

在班固的《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

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

遲敬德所取代。

  《西遊記》中敘述就更加詳細於:徑河龍王為了和一個算卜先生打

賭,結果犯廠夭條,罪該問斬。玉帝任命魏徵為監斬官。徑河龍王為求活

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應了,到了斬龍的那個時辰,便宣召魏徵與之

對奕。沒想到魏徵下著下著,打了一個脯兒,就魂靈昇天,將龍王斬了。

龍王抱怨太宗言而無信,日夜在宮外呼號討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將秦叔

寶貴道:願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太宗應允。那一夜果然無事。太

宗因不忍二將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畫二將真容,貼於門上。後代人相沿

下來,於是,這兩員大將便成為千家萬戶的守門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舊

式門樓的兩扇大門上,我們還可以見到神茶、鬱壘或者兩員雄赳赳的戰

將,形象似乎一樣,但是仔細觀察,其中一位手執鋼鞭,另一位手執鐵

鑭。執鞭者是尉遲敬德,執鑭者是秦瓊。
  
門聯同樣也是從桃符發展而來的。原來人們用桃木板畫神□、鬱壘畫像,

掛在兩扇門上。後來,畫像又改成只寫字的「門目」。但門目上兩邊各寫

兩字,表達內容有限,人們覺得不過瘤,便又在大門兩側再掛上兩塊桃木

板(後改用紙),寫上了字數較多、能充分反映心願的對子。
  
據《宋史.蜀世家》載:蜀後主孟旭命學士為題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筆

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據說這便是中國最早的一對春聯。

明代朱元漳建都南京後,曾令各家貼對聯,並將門聯改名為春聯,一律用

紅紙書寫。傳說有一次,朱元璋親自到民間察看,只一戶人家沒貼春聯。

一問,原來這人家是閹豬的,不識字,於是親自動筆為他寫了一聯:「雙

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由於歷代大力提倡,春聯在中國長盛

不衰。很多中國人,如潮汕人,對春聯更是重視,買一副春聯往往要琢磨

很久。

  從各家各戶所貼的春聯看,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

以往,潮汕對聯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明朝潮州才子林大欽撰寫的「天增歲

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堂」一聯。傳說,林大欽早年曾當過私塾先生。

有一年正月初一日,東家夫人過生日,請來先生撰寫春聯、壽聯。只見林

大欽提筆沾墨,不假思索便寫出此聯。

春聯的正確貼法

通常春聯有兩幅直聯,每幅的最後一個字有平、上、去、入等聲韻,正確

的貼法是:

平聲(國字注音第一、二聲)在左邊,

上聲、去聲(國字注音第三、四聲)及入聲字在右邊。

其中入聲字的判別方法是用台語發音,音短促而重者即是。所以如果兩幅

的最後一字都是第一、二聲,就必須用台語唸看看是否為入聲字哦!

下面舉幾個例子:

天增歲月人增壽(右)

春滿乾坤福滿堂(左)

生意興隆通四海(右)

財源茂盛達三江(左)

爆竹聲中辭舊歲(右)

梅花香裡報新春(左)

天賜平安福祿壽(右)

地生金玉富貴春(左)

源運昌隆增百福(右)

富業振興獲千祥(左)

leungmon 2010-2-6 15:44

香港的家庭很少掛春聯了~:s7

MONMON多數見到喜聯~

cynthia77 2010-2-6 18:54

如果沒記錯的話...
我們高中教的由來是第二種

原來香港已經很少在貼春聯啦?
在台灣很多家庭都還有在貼春聯
過年快到了
貼春聯要分辨左右聯真的好麻煩
還好現在買的春聯都有附上左右聯

leungmon 2010-2-6 19:03

回應 cynthia77 第 3 篇文章

香港多數貼揮春~
[img]http://f20.yahoofs.com/hkblog/X__DOT__ta35uQFRlh98bErGygo4QkTl7fCcA-_47/blog/ap_20100204054557811.jpg?ib_____D01.85QEf[/img]
[img]http://f20.yahoofs.com/hkblog/QfQlcxqcF052IS6ChQ--_1/blog/ap_20090125114152647.jpg.jpg?ib_____Db17OOFv3[/img]
[img]http://vspace.cyberctm.com/attachments/2008/01/7807_200801192349091.jpg[/img]

cynthia77 2010-2-6 19:27

回應 leungmon 第 4 篇文章

是喔~
我們這邊是兩種都有在貼
一個過年貼個十來張
整面牆看起來都是紅的

angelyu 2010-2-6 21:40

在哥家
看到這帖
順便給小朋友们看
機會教育:110:
琰~ 介紹的很詳細喔##495#

琰容 2010-2-13 12:46

回應 angelyu 第 6 篇文章

呵呵
有幫到忙就好~
還有什麼想要知道的?

angelyu 2010-2-16 12:40

回應 琰容 第 7 篇文章

嗚~我自己也不知道耶~
老實說
我一直覺得琰家有好多知識
倩倩的那些神話帖
也都好讚
但是  好像沒有太多時間來看的說##478#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聯的由來和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