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科索沃戰爭

雷倩倩 2010-2-19 12:49

科索沃戰爭

「科索沃戰爭」或「科索沃衝突」這個名詞通常是用來描述兩場接續的並且有時相當類似的武裝衝突。在內戰後隨即發生的國際衝突這些衝突分別為:





1996年—1999年: 塞爾維亞和南斯拉夫安全武力和科索沃解放軍(一支追求科索沃省獨立的阿爾巴尼亞人游擊隊)的戰爭。



而「科索沃戰爭」這個名詞多數指示1999年在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科索沃和梅托希亞自治省發生的武裝衝突。





作戰時間:1999年3月23日至6月10日(歷時78日)



參戰兵力:



北約方面: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19各成員國中的13國直接參与戰爭,其餘6國以提供後勤工作支援前線。戰爭起始共投入各式飛機496架和15艘戰艦(包括1艘航空母艦)。戰爭過程中,北約曾三次增兵,至戰爭結束前夕,共有1153架飛機和47艘戰(含3艘航空母艦)艦部署戰區各地。







南聯盟方面: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聯)總兵力約11.4萬人。其中陸軍9萬人,坦克1270輛,裝甲車893輛,火炮1500門,和4部「蛙」式戰術飛彈發射架;海軍7500人,各式艦艇81艘;空軍與防空軍1.67萬人,作戰飛機238架,「薩姆-2」、「-3」、「-6」地對空飛彈380枚,肩射式「薩姆-7」、「-16」地對空飛彈800餘枚,各型高射炮1850門。預備軍40萬人。
1999年3月15日,法國巴黎西南郊的朗布依埃古堡正在舉行一場事關巴爾幹半島未來局勢的會議。美國、北約與南聯就「科索沃問題」開展了第二輪談判。科索沃局勢是戰是和將由會議的結果來決定。




持續了多年的科索沃危機一方面有占科索沃和梅托希亞自治省多數人口的阿爾巴尼亞民族(阿族)強求脫離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塞爾維亞共和國獨立出去,而視科索沃地區為塞爾維亞民族(塞族)發源聖地的南斯拉夫政府則堅決反對以任何形式分裂肢解國家亦反對北約與他國以任何形式干涉內政或侵犯其國家主權。這是一則典型的冷戰後巴爾幹半島的民族國家問題。






一些極端的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族穆斯林(穆民)開始武裝自我,組織了科索沃解放軍,以暴力抗爭的方式騷亂科索沃自治省境內的正常秩序。多數身為塞族並信奉東正基督教的民警與軍警和科索沃自治省境內佔少數的塞族百姓、商人等則成了科索沃解放軍的敵對目標。這個時期冷戰結束不到十年,狄托時代繁榮的南斯拉夫經歷了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和歷時三年的波赫戰爭,其中央聯盟政府已失去了對科索沃自治省大部分縣市的直接控制。自治省境內的塞族百姓因受到歧視和聽到阿族準備在科索沃境內屠殺塞族的流言而紛紛遷離科索沃。






北約、美國與西方的一些國家則認為南聯盟政府對科索沃境內的阿族穆民實行種族歧視政策,認為其政府軍警、民警對阿族反抗分子與科索沃解放軍施行不合法的武力鎮壓和種族屠殺。北約在美國的提議下提出了長達82頁的解決方案。核心內容包括二條:一則要求在科索沃實現實質性的高度自治;二則要求南聯盟政府軍與武警全部撤離科索沃自治省,讓北約的「維和部隊」進駐以確保境內阿族的安全與阿族、塞族間的和平。在第二輪談判中,南聯盟政府代表始終未能接受北約駐軍這個條件,認為這將嚴厲侵犯南斯拉夫在科索沃的主權,讓北約軍隊進駐自治省境內就相當於北約在科索沃自治省實行軍事佔領。





南斯拉夫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之間的戰爭。從3月24日至6月10日[1],當北約攻擊南斯拉夫目標時,阿爾巴尼亞人游擊隊持續與南斯拉夫武力戰鬥,在這段期間,戰亂造成了科索沃的人口大滅絕[2]。 科索沃的情勢造成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關切,為維持歐洲的區域穩定而出面調解,雙方在巴黎進行談判,北約提出的議案,包括同意科索沃繼續自治三年,公民諮詢的方式決定未來政治走向(即邁向獨立 ),並由北約進駐軍隊維持和平。但塞國總統米洛舍維奇以外國部隊進駐南斯拉夫是侵犯主權的行為而予以拒絕,雙方始終沒有達成協議。





在1999年3月23日的最後通牒時效過後,美國柯林頓政府宣告終止外交努力,開始對南聯實施空中攻擊,南聯的回應則是大舉進軍科索沃,以更殘酷的種族淨化政策,驅逐阿裔人民離境,造成歐洲二次大戰以來最大的難民潮。經78天轟炸,南聯遭受相當大的犧牲。





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貝爾格勒大使館被北約的美國B-2轟炸機轟炸(或稱五八事件),北約則曠日費時,面臨是否出動地面部隊的抉擇,雙方相峙不下。最後由聯合國安理會出面斡旋,承認科索沃是南斯拉夫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阿裔解放軍必需解除武裝,停止軍事行動。南聯則從科索沃撤軍,允許阿裔人民回鄉重建家園,並接受聯合國維和部隊的監督(北約可以在聯合國旗幟下參與),於是科索沃戰爭在北約、南聯各自讓步下宣告終止。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索沃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