琰容 2010-2-24 16:53
竹林七賢 ─ 王戎 介紹
王戎(234—305)
字濬沖,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西晉大臣,「竹林七
賢」之一。生於大富之家 ,幼穎悟,神采秀徹。善清談,
與阮籍、嵇康等為竹林之遊,戎嘗後至,籍曰:「俗物已
復來敗人意。」他是「七賢」中最庸俗的一位。在七賢當
中,王戎的年紀是最輕的,他比山濤小二十九歲,比阮籍
小二十四歲,比嵇康小十一歲。王戎云:「與嵇康居二十
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可以得知,在嵇康受刑而死的
時候,王戎二十九歲,則王戎九歲的時候便認識嵇康,同
時還交往甚密。王戎之認識阮籍是在十五歲的時候,他的
父親王渾,官任上書郎與阮籍是同事並有親交。王戎也跟
著父親住在尚書郎的官捨中,阮籍每一次來拜訪王渾,談
不到幾句話,就轉到王戎的房間,這對忘年之交,一談就
是大半天。阮籍這樣對王渾說:「濬沖清俊絕倫,不是你
比得上的。與阿戎說話,比與你說話來的有趣多了。」雖
然這樣,但王戎畢竟在氣質上,抱負上與阮籍、嵇康有很
大的不同。 晉武帝時,歷任吏部黃門郎、散騎常侍、河東
太守、荊州刺史,進爵安豐縣侯。後遷光祿勳、吏部尚書
等職。惠帝時,官至司徒。戎苟媚取寵,熱衷名利,立朝
無所匡諫。性極貪吝,田園遍及諸州,聚斂無已,每自執
牙籌,晝夜算計,恆若不足。戎家有好李,常賣之,但恐
別人得種,故常鑽其核而後出售,因此被世人譏諷。在七
賢當中,王戎的年紀是最輕的,他比山濤小二十九歲,比
阮籍小二十四歲,比嵇康小十一歲。
【排調篇】
在這一篇文章中,可以得知,王戎比起這幾位前輩
中,王戎少了他們的思想家,文學家的氣質風度,相反的
卻充滿了世俗的官宦之志,所以阮籍譏諷他為俗物。可是
王戎也反駁的說像你們這樣的人,還有誰可以掃你們的興
呢?可以知道阮籍、嵇康等,這些人不管任何事情其實對
他們而言都是無所謂的,也許我們可以知道王戎的性格中
可能不是這樣的人,在王戎的生長背景中,他是一個富家
子,他有理想的抱負,他要晉陞仕途,可以得知多少家庭
的背景給了王戎影響。
【入世入仕】
1、宦海生涯,與世浮沉
生在門閥世家,有深厚的家庭背景,自幼又被視為神
童的他,又有官宦之志,很自然的便走入官場。魏甘露二
年(西元二五七年),王戎二十四歲時,被司馬昭爭為相
國櫞(宰相的屬官),而推舉他的,就是那位司馬昭前的
紅人鍾會,鍾會是明理派清談的代表人物,基本上是反對
七賢的,也就是他是嵇康走上死亡之路,而身為「七賢」
之一的王戎竟然接受他的舉薦而為官,從這裡,我們可以
看出王戎的世俗性,使他在波瀾起伏的政界中,幾次化險
為夷,而升到司徒的貴顯地位,終以老官僚結束一生。
2、由出仕看王戎
對於王戎的出仕,其實也是不用過於訝異的,因為從
王戎的生長背景來看,生於官宦之家的王戎,從小可以說
是耳濡目染,應該也可以說是接受不少父親的思想,同時
也可以說是他看多了所謂的官場冷暖,因此王戎有他一套
特殊的保身方法在這個浮浮沈沈的官海之中,也因為這
樣,王戎的避禍思想,也就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有著很大的
影響。
【百善孝為先】
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王雞骨支床,和
哭泣備禮。武帝謂劉仲雄曰:「卿數省王、和不?聞和哀
苦過禮,使人憂之!」仲雄曰:「和嶠雖備禮,神氣不
損;王戎雖不備禮,而哀毀骨立,。臣以和嶠生孝,王戎
死孝;陛下不應憂嶠,而應憂戎。」
【德行篇】
在這一段記載中,我們可以知道和嶠雖然遵守禮制服
喪,但是比起王戎而言,王戎可以說是在精神上比和嶠更
加的悲傷,王戎的悲傷雖然不一定符合禮制,但並不是這
樣就是說他不夠悲哀,反而在精神層面上,更勝過和嶠一
層。是一種精神上的極大悲哀,也就是說他的悲傷已經到
了不能用行為去表現出來,甚至已經到了所謂的哭不出來
的地步,或許樣說有些的悲哀,可是在世說中的記載中我
們可以知道,的確是悲傷的過度。
框世虛名與實至名歸。
在魏晉的風潮中,我們可以知道因為九品官人法的影
響,因為有許多想要晉陞仕途的士子,有很多的人,都有
所謂的假孝、假慈、假悲、勝至於假義,已博取是世間的
名聲,來作為自己晉陞仕途的途徑之一。因此我們可以知
道王戎這個人是一點都不做作,毫不虛假的放開自己的情
感,不為世俗的眼光。
王戎喪兒萬子,山簡往省之,王悲不自勝,簡曰:
「孩抱中物,何至於此?」王:「聖人忘情,最下不及
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簡服其言,更為之慟。 我們
可以看的出來,王戎是個重情感的人,不管對於初生之
子,儘管初生之子對於王戎是沒辦法有所謂的感情可言,
但是王戎卻依舊對其子有深刻的感情,由此可知王戎是一
個重情之人。
【儉吝】
王戎儉吝,其從子婚,與一單衣,後更責之。
王戎有好李,賣之,恐人得其種,恆鑽其核。
王戎女適裴頠,貸錢數 萬,女 歸,戎色不說,女遽
還錢,乃釋然。
司徒王戎,既貴且富,區宅僮 牧,膏田水碓之屬,洛
下無比,契疏鞅掌,每與夫人燭下散籌筭計。
由這四則記錄中,我們可以知道王戎極端的吝嗇。
明哲保身的老官僚
元康九年(西元二九九年),王戎六十六歲,由於賈
後想要專權,以致於發生了愍懷太子的廢立事件,貴為太
傅的王戎卻始終保持沈默。第二年,趙王司馬倫等又起而
殺賈後,這時被視為賈後同黨的數十個高級朝廷官員,也
同時受到牽連而被誅殺,王戎的女婿尚書左僕射斐頠也是
其中之一,王戎因此受到牽連,但是由於他的明哲保身,
所以僅是辭職下野,而沒遭到生命的危險。此後的八王之
亂發生,晉王室面臨著空前的危機,王戎雖然也被捲入這
政治的漩渦中,但他卻是學習著古代君子伯玉的榜樣,盡
量避免捲入這場風暴中,虛與委蛇周旋著。
王戎一生,官運亨通,平步青雲,位高爵顯,身當國
家重任,但卻對朝政一無貢獻,只是一味的逃避求榮,阿
諛求全。對於王戎這個人而言,可惜的是他的以前的政治
抱負,在他掌握大權時,卻因為一味的避禍,而對國家、
對人民,並沒有做到貢獻,十分可惜;但是我認為,這也
許也是在亂世中一種生存的方式吧!就竹林七賢而言,王
戎是有些愧於一個「賢」字的。因為王戎之於山濤皆為入
仕之人,山濤雖有後人評:「貳臣」,但他為官盡責、選
賢與能,此番作為是有利於老百姓的,在這樣的時代裡,
許多人在朝為官只為享受榮華富貴,而他願意為老百姓的
福祉努力實在令人感動,至少為魏晉政治這個黑暗期帶來
一絲的光亮;所以,相較之下,我是比較欣賞且認同山濤
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