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英帕爾戰役

雷倩倩 2010-3-24 16:05

英帕爾戰役

英帕爾戰役(Battle of Imphal,日軍代號:ウ號作戰),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從緬甸對英屬印度所發動的戰役之一,戰役從1944年3月開始,至同年7月結束,最後以日軍的慘敗收場。





由於英帕爾為英軍在阿薩姆地區的主要據點,早在1943年8月,日軍第15軍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將就已經提出攻略英帕爾的構想,其目的在於徹底切斷同盟國對中國軍的補給,進而作為佔領印度的準備;但從緬甸到印度,必須穿過重重的叢林地帶、渡過湍急的欽敦江,還要翻越2000多公尺高的阿拉干山脈,不僅攻勢難以進展,補給也是一大問題,故日軍大本營對於作戰一直抱持保留的態度。







隨著日軍在太平洋上的戰局節節敗退,為了提振全軍的士氣,大本營在1944年1月批准了牟田口的作戰計畫。同年3月8日,日軍糾集了第15師團、第31師團、第33師團以及印度國民軍等部隊共計9萬兵力,分別由三個方向朝英帕爾地區進攻。由於當地惡劣的地形完全不利於輜重車輛行進,牟田口異想天開的提出了所謂的「成吉思汗作戰」,也就是動員3萬頭的牛、羊等動物來擔任補給物資運輸的工作,在物資缺乏時亦可就地把牛羊宰殺後食用。但如此大大的降低了行軍的速度,而且許多的動物在行軍的途中走失,更糟糕的是,有大批動物隨行的部隊,正好是英國皇家空軍最明顯的攻擊目標,反而使得補給更為困難。





即使如此,日軍在作戰的初期進展仍然尚稱順利,3月28日,第33師團推進到英帕爾西南的比辛布爾、第31師團也推進到了英帕爾北部的柯希馬、第15師團則攻佔了英帕爾與科希馬間的密宣,英帕爾的南北通道都被日軍所封鎖。4月,日軍碰上了緬甸的雨季,而英軍此時已經在美國陸軍航空隊與皇家空軍的協助之下,在英帕爾週邊地區完成了15萬軍隊的集結,也對日軍發動了陸上及空中密集的攻擊,日軍在泥濘不堪的叢林當中,連基本的行軍都有困難,遑論發起有效的攻勢,戰死、餓死、病死不計其數,各師團長紛紛要求撤退,但牟田口非但沒有下令撤退,反而要求在4月29日天皇誕生日前拿下英帕爾。






日軍第31師團在條件極其惡劣的環境下,還是辛苦的佔領了的柯希馬,但師團長佐藤幸德在評估了整體戰力之後,認為繼續作戰下去只是徒增無謂的傷亡,5月底,佐藤幸德決定違抗牟田口司令官的命令,通令第31師團全軍撤退。




往後的日子裡,日軍一直向英帕爾地區的英軍發起攻擊,但攻勢不僅沒有進展,士兵卻一個接著一個因為感染痢疾、瘧疾而倒下。7月3日,日軍終於下令中止英帕爾作戰,疲憊不堪的日軍部隊在英軍的炮火下開始撤退,出征的9萬部隊最終僅生還1萬2千人,在陣亡的7萬多人當中,絕大部分官兵都是餓死或病死,真正戰死的大約只有3萬2千人。



從事後來看,日軍對於英帕爾的作戰計畫並沒有整體的分析與判斷,更嚴重忽視了後勤補給的觀念,只是一味的朝目標進攻而已,在日本已然成為「有勇無謀」的代名詞。而英帕爾的敗北,也大大的削弱了日軍在緬甸的軍事力量,從此日軍在緬甸戰場上節節敗退,直到無條件投降。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英帕爾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