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倩倩 2010-5-4 15:37
克羅埃西亞
克羅埃西亞(克羅埃西亞文:Hrvatska,國際音標:/xrvatska/),全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是位於歐洲東南部的共和國,處於地中海及巴爾幹半島潘諾尼亞平原的交界處。克羅埃西亞在1991年從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宣佈獨立,首都為札格雷布。
歷史
自史前時代起克羅埃西亞就有人類居住,迄今已發現尼安德塔人於舊石器時代中期的化石。鐵器時代時古伊利裡亞人和古凱爾特人也相繼進入。
公元前168年,羅馬帝國征服了該地區。羅馬帝國衰弱後,此地區相繼由匈奴人、東哥德人、以及拜占庭帝國征服。斯拉夫人(即現代克羅埃西亞人的前身)於7世紀時進入此地區。9世紀時克羅埃西亞已基本改信天主教。
托米斯拉夫為第一位統一的克羅埃西亞國王,於925年登基。王國在Petar Krešimir IV(彼得·克雷西米爾四世?)的統治下達到頂峰。
1102年克羅埃西亞與匈牙利簽訂條約,同意讓匈牙利國王擔任克羅埃西亞君主,自此克羅埃西亞即成為匈牙利的一部分。匈牙利於1409年把達爾馬提亞地區(即克羅埃西亞的沿海部分)賣給威尼斯共和國。
1526年,奧斯曼帝國軍隊北上歐洲,在莫哈次戰役(Mohacs)擊敗匈牙利,匈牙利亞蓋沃王朝(Jagiellon)隨之崩潰,匈牙利大部分地區由奧斯曼所兼併。匈牙利剩餘地區由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接管。在19世紀初,經歷過法國拿破崙的征服,及後哈布斯堡王朝(1867年後為奧匈帝國)漸漸收復了原匈牙利王國的大片領土,19世紀時今克羅埃西亞(包括達爾馬提亞地區)已全部由哈布斯堡王朝所取得。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匈帝國戰敗,旋即崩潰。克羅埃西亞成為了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的一部分。王國於1929年更名為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克羅埃西亞成為了軸心國的傀儡國,稱為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戰後克羅埃西亞又重新成為由狄托領導的南斯拉夫的一部分。
1980年代後期,克羅埃西亞的政治局勢日趨緊張,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維亞人之間的矛盾不斷升溫。1990年克羅埃西亞第一次全民投票中,主張自治的克羅埃西亞民主聯盟的勝利更加激化了民族之間的矛盾。
1991年5月19日,克羅埃西亞進行獨立公投。在塞族人的抵制下,獨立一方以絕對優勢勝出。6月25日克羅埃西亞宣佈獨立。克塞二族之間立即爆發流血衝突,詳見克羅埃西亞戰爭。美國、歐盟等多方進行調停亦無果。1991年12月19日,塞族地區正式成立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該共和國控制克羅埃西亞與波赫邊境的塞族地區。武裝衝突一直持續到1995年。該年8月,克羅埃西亞政府軍佔領了塞族共和國大部分地區,12月各方簽署岱頓協定,衝突正式結束。1998年,所有塞族地區重歸克羅埃西亞。
戰爭結束後,克羅埃西亞經濟得以復甦,2000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克羅埃西亞正在爭取加入歐盟,2005年未能成功的加入歐盟,僅與歐盟接壤。
政治
克羅埃西亞實行議會民主制。克羅埃西亞總統(克羅埃西亞語:Predsjednik Republike)為國家元首,任期為5年。立法機構為克羅埃西亞議會(Hrvatski Sabor),實行一院制,由160民選代表組成,任期為4年。
克羅埃西亞行政權由克羅埃西亞總理所領導,另外有2位副總理以及14名部長。司法權分為最高法院、縣級法院、鎮級法院三級。
行政區劃
克羅埃西亞分為20個縣、1個直轄市。
地理
克羅埃西亞位於中歐、南歐、西歐交界處,國土狹長而曲折,鄰國有斯洛維尼亞、匈牙利、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波赫等國。克羅埃西亞西臨亞得裡亞海,隔海與義大利相望。
克羅埃西亞大致上可以分成四個地區:
斯拉弗尼亞地區-位於克羅埃西亞東北部。
克羅埃西亞中央區-位於首都札格雷布附近。
伊斯特拉地區-位於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附近。
達爾馬提亞地區-位於克羅埃西亞的西南部,該地區東部為迪納拉山脈,西部則是曲折多山的海岸線。此地區島嶼、半島、港灣眾多,有利耶卡、斯普利特、杜布羅夫尼克等多個港口。
達爾馬提亞地區南端的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地區被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的出海口涅姆(en:Neum)給隔開成為飛地,為了要避免到達此處一定要通過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所以從杜布羅夫尼克伸展出來的佩爾傑沙克半島和克羅埃西亞本土之間,開始建立了一座「佩爾傑沙克大橋」。
克羅埃西亞北部和東北部屬於多瑙河中游平原,有平原及丘陵,多瑙河流經國家的最東端。這個地區的主要河流有薩瓦河及德拉瓦河,都是多瑙河的支流。由於地形複雜,各地氣候也不盡相同。沿海地區為地中海型氣候,山區有高原氣候特徵,北部內陸地區有溫帶大陸性氣候特徵。
人口
克羅埃西亞人口
克羅埃西亞主要民族為克羅埃西亞族(89.9%),少數民族有塞爾維亞族(4.5%)、波士尼亞族、匈牙利族等。克塞兩族的爭端為1990年代中期內戰的直接原因,內戰期間,塞爾維亞族人口急劇下降,塞族人聲稱是種族清洗政策的結果。目前塞族在與波赫、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交界處的多個地區佔多數,此外,克國法律偏袒克族,因此仍有許多內戰前居住克國境內的塞族無法重返故地。
克羅埃西亞族主要信奉天主教,塞爾維亞族主要信奉東正教,波士尼亞族主要信奉伊斯蘭教。克羅埃西亞語為官方語言,該語言屬於南斯拉夫語支,和塞爾維亞語和波士尼亞語大同小異(比漢語內部差異小得多),但由於政治、民族感情等原因,三種語言都有各自的標準語,其中克羅埃西亞語和波士尼亞語使用拉丁字母,塞爾維亞語使用西裡爾字母。
克羅埃西亞經濟
克羅埃西亞經濟以第三產業為主,第二產業為副。旅遊業是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02年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為9800美元,略低於歐盟平均水平的一半。
克羅埃西亞原屬南斯拉夫,經濟處於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期。獨立初期由於內戰,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影響,近年來有所復甦,但失業率依然高居不下,2002年度為21.7%。
文化
克羅埃西亞文化
在有著13個世紀的歷史克羅埃西亞內,擁有許多歷史遺址和誕生不少傑出人物的城市。克羅埃西亞擁六個世界遺產和八個國家公園。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來自克羅埃西亞並有特斯拉等許多重要發明家和著名人物。值得一提的是鋼筆最早使用於克羅埃西亞。
特產
領帶——相傳是克羅埃西亞人最早發明領帶。現時在克羅埃西亞仍然有以傳統手工製作的領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