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香港街道名稱的由來

plok10 2011-2-24 17:06

香港街道名稱的由來

通菜街和花園街是旺角區兩條主要的內街.兩條街平衡地自南向北伸展,都是南起於登打士街,而北段到界限街止,形成一對姊妹式的街道.

通菜街和花園街的英文路名都是照中文路名音譯的.可見是先有中文路名,然後譯成英文.這兩條街道近旺角道的一段,從前芒角村的菜田和花圃.

通菜街在芒角村時代的地勢較低,屬於水田地帶.村民利用低窪地帶種植通菜.

通菜為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通菜不耐寒,因此在夏天生長最茂盛,但到了秋天即告凋謝.農民常將通芓與西洋菜在水田更替種植.秋後水田種植西洋菜,到了替春季之後,改種通菜.

通菜街是將通菜田填平而建成的街道,這是通菜得名的緣由.

通菜街之西的西洋菜街,也是昔日芒角村的水田地帶.由於水田地帶廣闊,開發成兩條街道時,只好將一條命名為通菜街,另一條命名為西洋菜街.其實通菜街昔日一帶並非只種通菜,西洋菜一帶亦非只種西洋菜.

花園街地勢較高,過去屬旱田地帶,舊日芒角村民利用該地種植時花.由於花農習慣將自己的花田稱為花園,當開發該處為街道時,便名花園街.



洗衣街在旺角區,南起豉油街,北至界限街.這條街道在未開發前是芒角村一條主要用於灌溉的小溪.芒角村的菜田和花圃都靠這條小溪灌溉.至於這小溪的發源地,是來自筆架山下的一條大水坑.

二十年代芒角村的田地平整後建築樓宇,這條小溪還未覆蓋於地底,有很多人在這條小溪上洗滌衣物,洗淨的衣物就在溪畔的草地上晾曬.這些洗滌衣物的人並非洗滌自己的衣服,而是替別戈洗滌的.

二十年代找工作不容易,生活艱難,為了維持生活,有些住在這條小溪附近的婦女,上門接洗衣物,價錢比洗衣店便宜,而且方便快捷.每天她們接到衣物回來,就在這條小溪上洗衣,衣物晾乾後,回家用熨斗熨好,晚上將衣物送上門,又接另一批衣物.她們就是靠洗衣維生.因此這條小溪,每隔若干家,便有多位婦女在洗衣.當時附近街坊都叫溪畔的小徑做洗衣街.

三十年代初,當局將流入洗衣街的水源在界限街截斷,裝設地下水渠作為下水道,又將洗衣街的小溪覆蓋地下,闢成街道.由於居民習慣把溪畔的小路稱為洗衣街,在覆蓋小溪,擴闊路面之後,仍稱它為洗衣街.

現時洗衣街近界限街的一段街道,有一條水渠道,英文寫作Nullah Road,就是當時將流入洗衣街小溪的水源在界限街運動場截斷,溪水流入的水渠.



旺角道是指示地區的街道,看到道路名稱,就知道位於旺角區.這條路自西而東,西段自塘尾道起,東至洗衣街止.

旺角道的旺角,英文寫作Mong Kok.其中Mong字,是望字的音譯,這是水上人的口音,至今水上人口語上仍叫旺角為「望角」的.

旺角從前有一條鄉村,名叫芒角村,該村的位置在今日洗衣街附近,村民屬雜姓,以種菜、種花、養豬及養雞為生.香港開埠後,村民將種植的蔬菜和鮮花和飼養的禽畜運到香港出售.他們乘坐蜑民的船隻渡海.絡繹不絕,於蜑民有專門往來港島至芒角的船隻.由於蜑民呼芒為望,英國人依照蜑民的口,將芒角叫作Mong Kok.

一八六一年一月,九龍半島自界限街以南劃歸香港政府管治的時候,由於芒角是一條小鄉村,當時並沒有將旺角視為一個區域.直到九廣鐵路興建時,仍視該區為油麻地區的一部份,因此稱芒角村附近的火車站為油麻地站.這個車站到七十年代才正式改名旺角站.

當該區發展起來的時候,投資地產的發展商以芒角村已經不存,為了希望該區旺盛,故將芒角改寫作旺角.但是英文地名因地政規劃早已用Mong Kok命名,是以沒有追隨中文新名更改.

由於旺角道近洗衣街的一段是從前芒村在地,是以將這條道路命名為旺角道.



廣東道是一條橫跨九龍尖少咀、油麻地、旺角和深水埗四區的道路,起點在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口,向北伸展玉深水埗荔枝角道.但到了油麻地佐敦道處被佐治五公園阻隔.查這一段廣東道本來是直通的,因七十年代開闢渡船街時,把尖沙咀至油麻地的一段廣東道和渡船街相椄,將原本連椄油麻地廣東道的一小段擴建為佐治五世公園的兒童遊樂場,於是油麻地一段廣東道,便由佐敦道作起點.

最先開發的一段廣東道,是尖沙咀區位於九龍倉的一段.該段道路開發時是一八七零年麥當奴道爵士(Sir Richard MacDonnell)擔任第六任港督.麥當奴爵士為對付海盜,加強本港水警的實力,設水警總部於廣東道側的小山上.因此最初的廣東道用麥當奴爵士命名,名麥當奴道.

到一九零九年,當局因九龍已飛躍發展,重新規劃九龍各區的街道,才將麥當奴道改為廣東道.原來當時港島半山區已開闢一條新路,用麥當奴爵士命名.這就是今日的麥當奴道.

在一九零九年以前的街道名冊上,並沒有廣東道的名稱,只有麥當奴道.一張十九世紀的明信片背面上發行的地址,是九龍麥當奴道七號義和盛(PublishedbyYee Wo Shing,7Macdonnell Road, Kowloon)可以作證.

廣東道的英文路名使用Conton一詞,這個字本來是指廣州而不是廣東的.大抵當年譯員以為廣州是廣東省會,把這條原以廣州命名的街道譯為廣東道,於是就與其他同時期命名的該區街路名不一致了.因為在一九零九年重新規劃尖沙咀區的道路名稱時,將與香港有貿易關係的城市命名若干街道.區內的漢口道、河內道和海防道都是用與香港有貿易的城市命名,故麥當奴道改為改為廣州(Canton)道,都被譯成廣東道.



彌敦道是九龍半島自南至北的一條跨三個地區的街道,其南端的起點與尖沙咀的梳士巴利道連接,跨越油麻地地區、旺角和深水埗區,末端與大埔道連淁.它與大埔道的交淁點在界限街.

彌敦道是九龍半島最早築成的康莊大道,由一八六零年夏天開始由英軍工兵修築.原來在《北京條約》還未訂立時,九龍半島已獲當時兩廣總督勞榮光以租賃方式,將九龍半島以每年五百元租給香港政府.因此英軍工兵便開紿在半島上修築這條路,直到界限街.

當初這條康莊大道名為羅便臣道,因為一八六一年一月十九日下午三時,當時港督羅便臣爵士代表香港政府接管九龍半島,是以當初的彌敦道是用羅便臣道命名的.

到了一九零四年,彌敦爵士(Sir Matthew Nathan)就任香港第十三任港督時,九龍半島迅速發展,九龍鐵路英段的工程更積極進行.彌敦爵士並在九龍半島東西兩邊進行填海計劃.他又鼓勵歐西人士移民尖沙咀區,並特別劃出若干地段作為西人住宅區.因此,便將原名羅便臣道的康莊大道易名為彌敦道.

將這條路重新命名為彌敦道的另一個原因,是港島方面已有一條羅便臣道,為免重複,同時又為了紀念彌敦爵士任內開發九龍半島的功積,是以將該街易名.



水坑口街最初名命波些臣街,按照1894年的街道名冊上的街名,中文確是寫「波些臣街」的,這是將英文街名音譯而成,因英文街名是寫上Possesion Street的.

「波些臣」意譯為佔領,意即「佔領街」.當1841年1月25日,義律根據和琦善所訂的《穿鼻條約》命令海軍軍官卑路乍率領英軍乘艦隊登陸香港作先遣部隊,英國海軍測量人員早已測定香港西面有一突出的高地,平坦而臨海,可作初期紮營地方,這塊高地位於一條流出海港的大水坑附近.卑路乍將軍率英軍登陸,即由工兵開路通往這座高地,並紮營於其中一塊高地,就是今日位於水坑口街西面的大笪地.先遣部隊為正式佔領香港安排一切.

1月26日,英遠東艦隊支隊司令伯麥(J.J.G.Bremer)乘座駕艦高爾合Calliope號來港,正式舉行升旗儀式.英艦在海面鳴炮,表示正式佔領香港.

由於這條路是英軍佔領香港時開闢的道路,後來英軍的軍營從大笪地遷往中區,這一帶建築民房,闢成街道,故英文寫作「佔領街」中文則譯為「波些臣街」

由於這條街旁邊有一條水坑流出大海,華人初期到這條水坑出口的地方取水,因此華人不稱這條街為「波些臣街」而稱為「水坑口街」. 

水坑口街的中文路名是在該街的妓院遷往石塘咀之後,拆去妓院改建民居時,才將「披些街」的中文名稱改正為「水坑口街」的,但英文的名稱依然沿用佔領街Possession Street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港街道名稱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