琰容 2011-4-8 15:47
臺灣古代名稱和臺灣近代的名稱
臺灣的名稱在西方世界只有一個叫「Formosa」但是在中國的文
獻上卻有許許多多的名稱。最古老的名稱如記載在前漢書中的
「東鯷」,臨海水土志的「夷州」,隋書的「流求」等。
這些古代的名稱檢討如下:
一. 東鯷:在二千年前,漢朝的「前漢書地理志」中記述:
「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所以
有部份學者 推測這個「東鯷」就是臺灣。 但我們以現代的觀
察,二千年前的中國是以中原即在黃河流域的長安、洛陽為主
要活動區,漢朝對華南勢力僅及長江下游而已。若要到更南的
福建、廣東是很希罕的,若要橫渡大海到臺灣更是困難重重。
所以古代漢人當他們到達長江下游並見到海洋時,把所能看到
的島嶼一概稱為「東鯷」。所以東鯷是泛指海上的眾多島嶼,
所以稱有二十餘國,依此可証東鯷單指是臺灣的論點是不正確
的。
二. 夷州:在三國時代吳國丹陽太守的「臨海水土志」中曾記
戴「夷州在浙江臨海郡的東南,離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
木不枯,四面皆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
石也。…部落間互不相屬,各號為王,分劃土地、人民……種
植五榖,釀粟為酒,魚肉亦多。善織細布,喜在布上刻圖紋
飾……」。但是「夷州」這個名稱在中國古代是屬於不能確定
倒底是指何處的名稱如「亶州」。在吳志孫權傳說:「夷州亶
州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將男童女數千人入
海,求蓬萊及仙藥,止此不還…」。從上可知在三國時的夷州
並不是單指臺灣,況且在山海經中「甌在海中閩在海中」就解
釋清楚當時從長江流域到福建是要乘船。所以夷州極可能是對
散居於華南沿海各島。
三. 流求:到了隋朝時,隋煬帝派遣朱寬、陳稜率軍至流求並
把數千名男女捕回中國。 在隋代的琉求又稱?求,可能是指今
日的沖繩群島(即琉球群島),它極有也將臺灣的北部含括在內。
以上是古代中國對臺灣可能名稱。由以上名稱之分析可知當時
對臺灣所知是一片空白。如果將古時中國與臺灣強湊在一起,
大概是屬於有政治企圖的人所聯想的講法。
隋代(公元五八一年至六一七年)以後到宋代(公元九六○年至南宋
的一二七八年)中的六百年間,在所有的中國文獻上幾乎都沒有
涉及臺灣的任何文獻,也就是空白了六世紀之久。元朝(一二七
一年至一三六八年)是蒙古人所建立的王朝,其對海外的興趣大
大超越過漢民族,所以以後海外島嶼才又出現。較近代的名稱
在明初的「東西洋考」、「閩書」、「世法錄」,將臺灣稱為
「東蕃」,以有別於「東夷」。閩人周嬰在其所著「東蕃記」
中稱「臺員」為東蕃之地,何喬遠的「閩書、島夷誌」稱為
「大員」,張燮的「東西洋考」則稱為「大圓」,後來何喬遠
在「鏡山全集」改稱為「臺灣」,沈鐵的奏折中稱為「大灣」
等等。其他尚有福建沿海居民稱臺灣南部為「毗舍耶」,在中
原的漢人把北部臺灣稱為「小琉求」。
雖然臺灣的名稱有如此眾多,但是澎湖在元朝時即收入大元版
圖,當時的名稱為「平湖」即今日的澎湖,設立巡檢司,隸屬
泉州晉江縣,並向鹽民課稅。
明太祖時琉球群島,被稱為大琉球,臺灣稱為小琉球。明中葉
以後對臺灣又有多種不同稱呼—小東島、小琉球、雞籠(山)、北
港、東番等等。宋元時代,泉州地方的漁民與海盜渡海來到澎
湖,當時稱臺灣的北部為琉球,南部為被稱為「毗舍耶」。
「毗舍耶」它可能是菲律賓群島的一個海島及其原始族的名
稱。也很有可能是指在臺灣南部所稱為傀儡蕃之名,也就是今
日的「排灣族」。
在地理位置上十分靠近臺灣的中國對臺灣的名稱有大約有如下
的叫法:
東蕃 、毗舍耶、臺員、大員、大圓、臺灣、大灣、東鯤、埋
冤、琉球、島夷、東夷、海夷、夷州、東鯷、大灣,大宛等。
為什麼近在只呎的中國對臺灣的稱呼有這麼多種呢? 究其原因是
漢民族在十七世紀以前尚無經緯度的觀念。海圖的製作若沒有
經緯度的界定,則同一個島因記述人的不同,各自取名,也沒
有人敢認定同屬一島。這就是臺灣有許多名子的原因,換句話
說當時的漢人對臺灣並不認識。
歐洲人稱臺灣為Formosa
歐洲的文藝復興(Renaissance)是以義大利為中心所掀起的西歐
新文化思想運動,大約自十四世紀持續到十六世紀。當時地圓
之說尚未獲得哥白尼 (Nicholaus Copernicus 一四七三~一五四
三)的証實,而哥倫布深信地圓之說,所以在一四九二年發現新
大陸,其後在一五一九年葡萄牙人麥哲倫出發周遊世界,一五
二○年繞過南美洲南端海峽,進入太平洋,在一五二二年完成了
周遊世界一周。
到了公元一五五七年葡萄牙人,由北太平洋沿日本、琉球、到
達臺灣。看到臺灣島嶼十分美麗,於是稱為「Iiha Formosa」就
是美麗之島之意。葡人就製作了臺灣地圖,這種地圖有經緯度
的標明,從此以後所有的西方人再訪臺灣時,沒有任何一位將
Formosa(臺灣)取其他的名子,這就是有經緯度的標明所致。
中國是陸權的國家,對海洋是排斥的,到了十六、十七世紀中
國漢民族,仍然不知地球是圓的,更不知道如何繪製海圖,所
以若有一人來到臺灣,他的紀錄是文字,非海圖。數年後或數
十年後第二位又出海,他的記錄,因無經緯度來判斷,所以他
知是否與以前的訪者來到同一島,所以另取一名為解決之道。
所以這就可以解釋為何漢民族對臺灣有許多名稱,其原因就是
沒有經緯度的標示,也就是不認識臺灣,所以無法証明是同一
島嶼,於是各取各的名子。況且但直到十七世紀荷蘭人佔據臺
灣後,才有大量的漢人移民來臺,但是臺灣的名稱仍沒有統
一。 以前漢人無法移入的原因是因為原住民對入侵臺灣的人都
給予殲滅性的打擊,使其無法生存。直到了有強大的武力以為
後盾後,漢人才得移居臺灣。
將臺灣繪成三個島
歐洲人在繪製臺灣島的地圖發生錯誤,自一五五七年葡萄牙人
將臺灣取名為FORMOSA後,在世界地圖上所展現的臺灣島是
分為三個。臺灣人的臺灣史自序
菊町 2012-1-21 19:51
補充一點
另外,日本那邊的人也會把台灣稱呼為"高砂"或"高山國"喔!!
徐朱菀 2014-10-20 22:37
回應 菊町 第 2 篇文章
我是正港的台灣小孩(笑)
我都不曉得台灣有這麼多稱呼哩,
不過,大員和福爾摩沙到是清楚,
喔,還有,台灣也被戲稱"蕃薯"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