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璦戀玖 2013-4-5 22:16
性心理發展
[size=4]近來看弗洛伊德的書[/size][size=4]研究起性心理了[/size]
[size=4][font=Helvetica][/font][/size][size=4]在這裡分享一下好了[/size][font=Helvetica][size=14pt][/size][/font]
弗洛伊德相信個體原慾的發展,如昇華(sublimation)概念所示,為不斷轉換客體。人生來即屬「多相變態」(polymorphously perverse),任何客體都可能成為快感之源。隨不同發展階段,人會固著於特定慾望客體——初為口慾期(oral stage)(如嬰兒因哺乳產生的快感),繼之以肛慾期(anal stage)(如小兒控制腸道產生之快感),隨之為陽具期(phallic stage)。孩童接著經歷固著性慾於母親之時期,即所謂戀母情結,但因此慾望的禁忌本質,必須予以壓抑——較不為人知的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則是性慾固著於父親。
弗氏希冀此模型能放諸四海皆準,故轉求古典神話和當代民族誌以為比較素材。弗氏戀母情結一詞,原名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即取自著名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里斯之名作《伊底帕斯王》 (Oedipus Rex)。弗氏如是言道:「我從自己身上發現對我母親的愛,對我父親的妒。如今我認為此乃孩童遍存之現象。」弗氏嘗試於心理動態層面落實此發展模式。每一 階段均為邁向成人的性成熟期之進程,該成熟期將產生堅實自我,並發展出延遲慾望滿足之能力。(參見《性學三論》(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弗氏視伊底帕斯衝突為性心理發展與啟蒙之型態,藉此指出他所確信人性對亂倫的渴求,與壓抑此慾望之必要。他並轉求文化人類學對圖騰崇拜的研究,主張此崇拜以儀式性演繹,正反映出部落型態之伊底帕斯衝突。
任何對弗氏思想的討論,若不觸及其影響力深遠又爭議不斷,關於女性角色與心理層面之議題,便無以稱之完備。雖弗氏為早期提倡女性自由與教育之健將(參見其〈開化性道德與當代神經失衡〉(Civilized Sexual Morality and Modern Nervousness)),一些女性主義人士辯言,弗氏對女性性發展的看法,不過讓西方文化中女性的進步倒退數十年,向男尊女卑的意識型態靠攏。弗氏相信女人為殘缺之男,必須學習接受自身的毀傷(缺了陰莖),服膺想像的生理誡命。他據此提出如陰莖欽羨與進行閹割等術語,描述意欲於家庭以外場域,展其才學的女性心理,不僅「豐富」了歧視女性的辭藻,更造成1970年代以前,女性教育權的斲傷,並徒增女性進入傳統以來由男性主導之社會場域的障礙。
雖弗氏論點受到關心女性平權人士質疑,然如朱立葉·米契爾(Juliet Mitchell)、南西·查德羅(Nancy Chodorow)、潔西卡·班哲明(Jessica Benjamin)、珍·蓋洛普(Jane Gallop)、珍·弗萊斯(Jane Flax)等女性主義理論家, 認為精神分析理論與女性主義所謀者並不分馳,可如面對如其他理論傳統,將其納為己用,去除其中性別歧視成分。另一女性主義者舒拉米斯·費爾史東 (Shulamith Firestone),也認同弗氏理論對女性主義運動仍有所用。在其〈弗洛伊德主義:誤導之女性主義〉(Freudianism: The Misguided Feminism)一文,論及弗氏論點基本言之可謂正確,除一重要細節須作修正:即弗氏寫道「陰莖」處,都可換為「權力」一詞。
此外值得注意處,為弗氏早先認為歇斯底里症(hysteria),源自孩童時期之性踰矩(sexual abuse),但晚後捨棄此稱為誘姦理論(seduction theory)的說法(參見其〈性踰矩索引〉(The Index of Sexual Abuse)),直言許多案例中均發現,孩童時期性踰矩之記憶,並非出自事實,多源出想像。弗氏轉而重視伊底帕斯理論,斷言人潛意識均希冀與雙親發生性關係。
[[i] 本帖最後由 醉璦戀玖 於 2013-4-6 05:53 編輯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