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沙利文的焦慮理論 一、人是人際的存在

暗影魂 2007-6-15 11:58

沙利文的焦慮理論 一、人是人際的存在

作者:轉載   
  

  在沙利文看來,人是人際的存在。人在本質上是離不開人際情境的,人只有在人際情境中才能生存,才能發展。沙利文借用了生物學的三個原理說明了這一點。
(1)共同生存原理,指生命離不開它所必需的生存環境,有機體的生存有賴於同環境不停地進行能量交換。但沙利文指出,人不同於植物和動物,人的生存所必需的環境包括文化環境,而文化是從屬於人的抽像,人與文化的關係實際上就是人與人的關係,所以,人的生存離不開人際關係。
(2)組織結構原理,是指生命體的靜態構成和變異重組。這是指人的身體構造適合於同環境進行能量交換,共同生存。
(3)機能活動原理,指生命體在環境中的複雜反應。根據以上三個原理,沙利文認為,不應該像弗洛伊德那樣孤立地研究人的心靈,而應該研究個體與必需的生存環境的關係,研究人際關係。須特別指出的是,沙利文所說的人際關係既是個人與真實的他人的關係,也是指個體與幻想的心象的關係,沙利文以為,應該從際關係著手去探究焦慮和精神病的根源。
  沙利文認為,人有滿足的需要和安全需要。滿足的需要包括軀體的需要和與他人進行情緒性接觸的需要。有些滿足的需要是生來就有的;而大部分滿足的需要則是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出現的。安全的需要主要是指逃避焦慮的需要,安全需要主要是人際的、心理的、而身體的、個人的。這種需要受到文化的制約,與求得讚許和特權的需要有關。人只有通過與他人的相互作用,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如嬰兒因飢餓而哭叫,引發母親的柔情,同時激起乳汁的分泌。這時,母嬰的需要是互補的,嬰兒需要吸吮乳汁,母親則需要嬰兒來吸吮,這樣母嬰之間成功地實現了能量交換,使嬰兒的需要得到了滿足。母嬰之間這種需要互補、相互滿足的關係謂之「一體化」(integration)。沙利文認為,人所有的滿足需要都是通過「一體化」得到滿足的。因此,沙利文認為「嬰兒的每一種需要,一開始就是一種人際需要」。
  同樣,人的安全需要也只有在人際情境中才能得到滿足。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沙利文的焦慮理論 一、人是人際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