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奧斯卡最佳影片入圍《鳥人》

藍晶 2015-2-23 01:20

奧斯卡最佳影片入圍《鳥人》

本片獲得2015奧斯卡九項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男配角、女配角、原創劇本、攝影、音效剪輯及混音獎。
墨西哥名導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力求大破大立,勇於跳脫賴以成名的藝術電影風格,將現今當紅的美漫英雄熱潮與黑色喜劇巧手揉合為一。電影邀得一九八九年原版蝙蝠俠麥可基頓領銜主演,愛德華諾頓、艾瑪史東也都擁有美漫英雄電影演出經驗,片中主角遭遇更宛如麥可基頓演員生涯大起大落的真實寫照,戲裡戲外遙相呼應而更顯唏噓。

他曾經是大銀幕上威風的超級英雄;但歲月不饒人,如今年華老去、頂上稀疏。受限於昔日紅極一時的銀幕形象,人人只視他為被時代淘汰的過氣演員,不再認真看待他的任何嶄新嘗試。百老匯即將開幕的新劇,將是他演藝生涯中最後一次翻身的機會;但是就在他們要開演前一晚的排練中,與他對戲的男演員卻不幸遇到意外受傷,使得他只好找另外一位難搞但有名的男星來救火。

結果雖然有名的男星可以成為票房保證,但是處處要求改戲又排場一堆,另外還有剛出勒戒所的女兒、現任女友與前妻也來攪局,逼得他喘不過氣,如何面對這些終極考驗,這位超級英雄—鳥人要為他的人生奮力一搏。

[youtube]JxP4tzXt5WU[/youtube]

還有其他花絮 這裡就不放了  因為這部個人興趣不大沒看XD

藍晶 2015-2-23 01:23

網路精選評論

【影評】《鳥人》Birdman
cr. 雀雀看電影

[b]人生不是類型片[/b]

當代世界是什麼模樣?

要我說的話,就是資訊爆炸、人人自危與自私,只選擇一些事情去相信並狼狽依附著、深怕自己一下子就沒入人海不被任何人所記住。

我們身處現實,卻從不知道整個世界的完整模樣。我們放大自己的感知,因為這個世界太多人搶著說話,但被自己的思慮與話語淹沒總比被別人的垃圾話攻擊好得太多吧?所以除非你要幫助我的成就,否則我寧願沈溺於自我。

這就是《鳥人》了,

極度魔幻寫實的一部創作人藝人自省之外還要諷刺好萊塢的雙贏之作。

故事講一個曾經演過超級英雄「鳥人」的好萊塢過氣演員,他轉戰百老匯、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齣改編劇,孤注一擲,企圖挽救自己所剩不多的名氣與價值。但百老匯並不好混,從前妻、女兒、女友乃至劇場員工,所有人都在找他麻煩,在舞台劇上演前夕,他也瀕臨崩潰。

[b]當最佳導演遇上最佳男主角[/b]

男主角由米高基頓所主演,眾所皆知的是他在演《蝙蝠俠》(1992)時的大紅大紫,但之後好萊塢捧著上千萬片酬邀他再演大英雄卻都被他拒絕,反而跑去接演一些奇奇怪怪的戲,可惜都沒有成功,名氣一落千丈。所以《鳥人》的故事內容根本就是米高基頓的翻版,而觀眾對於一個過氣明星是否能以這部電影東山再起也都抱有滿檔的好奇心,成了、那好萊塢就又創造一則逆轉勝的影史佳話。若是不成,那麼名聲已經爛掉的米高基頓似乎也沒有什麼損失?

啊,但是,導演伊納利圖不會讓事情失敗。墨西哥導演伊納利圖是坎城影展認證過也被好萊塢願意重用的怪才一枚。他的作品不多就 《愛是一條狗》、《靈魂的重量》、《火線交錯》、《最後的美麗》和《鳥人》這五部,但每部作品都擲地有聲,他最擅長的決技就是好萊塢最不擅長(或說最怕嘗試)的多線交錯敘事法,這東西一旦處理不好、觀眾不但會看不懂而且還會罵你恨你,但弄得好的話你就是天才。目前伊納利圖普遍被認為是後者。

是故,當怪怪的伊納利圖找上愛搞怪的米高基頓一起拍《鳥人》,可謂是命運之神來按鈴,給米高基頓一次怪人接怪片、負負得正的黃金機會。千里馬沒有知音就是匹難馴野馬,但遇上了伯樂就沒啥好擔心的了。

[b]當最落魄的自我遇上最顛峰的自己[/b]

很多導演愛說「當我的電影拍完了、上映了,它就變成我的小孩,有自己的人生旅程要走。」這句話用在《鳥人》身上特別驚悚:男主角雷根因為飾演過「鳥人」,名氣聚焦在那邊,從此他要做什麼事情都被綁手綁腳、無法超越當初的鳥人成就(也可以說是「鳥人緊箍咒」),明明都在演新作了卻乏人問津,只因大眾還是只把他當作鳥人的代名詞。而那個自己曾扮演過的鳥人似乎也不打算放過雷根,以一種人格分裂之姿躍然而現於雷根的眼前,不斷提醒自己「現在的人生是團屎,要不是有我(鳥人),你什麼都不是」。(而除了鳥人如影隨形地跟著主角並發表主角狂妄面向的內心話之外,跟得很緊的,還有無所不在的配樂,片中鼓聲和古典樂的此起彼落,彷彿是「音樂旁白」,註解了主角在現實狀況裡的雷根所有的真實情緒)

而在《鳥人》之前,世人的確覺得米高基頓要不是有演過《蝙蝠俠》,什麼都不是。

所以當他和喬治克魯尼坐在同一架飛機上,覺得要墜機的時候,腦中只能想著「女兒看到報紙會只看到喬治克魯尼的名字」,而喬治克魯尼,正是米高基頓不演《蝙蝠俠》之後的《蝙蝠俠》接班人。這太殘酷了,當《惡鄰纏身》主角還在電影中模仿米高基頓在《蝙蝠俠》的低沈聲音作樂、笑死觀眾大牙的時候,沒人想得到米高基頓還有沒有其他人生代表作?

但煞時間,《鳥人》卻把他之前看似「實驗失敗」的人生經驗作為題材甚至化成養分,讓米高基頓所飾演的雷根這個角色能搭上他的真實肉體與靈魂,為在演藝圈裡所有曾嚐過名氣滋味卻不再風光的演員們上演一場瘋狂的力挽狂瀾嘗試秀。

而如今,金球獎把最佳男主角頒給他、奧斯卡也讓《鳥人》在最佳導演與最佳男主角項目上面雙雙入圍,幾乎已經肯定了他在演藝之路上勇於嘗試的一生。

[b]當女兒遇上父親:父女親情是最傷人的現實刀刃[/b]

在《鳥人》裡,艾瑪史東所飾演的女兒「珍」首度出場就是在視訊對著父親破口大罵,買不到老闆(老爸)交代的花,還反過來抱怨『我恨這項工作!』

剛從勒戒所出來、由於有個過氣但還算有名的老爸所以至少能有一份助理的打雜工作可做,「珍」這個住在紐約的年輕人,生活漫無目標、不滿意自身現況卻也沒法找到更好的人生出口。看著父親的狼狽奔命,她不屑卻也依附在老爸僅剩的光環裡頭在過活,而要是父親膽敢前來招惹,她也不會客氣地反口攻擊,一句「你沒有推特、臉書,你根本不存在」徹底透露她壓根不認同父親的存在感,也透露現在年輕人對於明星名氣的定義方式。

但這樣的女兒,卻又在老爸終於重獲名聲時刻,乖巧地帶著父親想要的花,並平靜地和老爸像家人一樣地坐在那邊閒聊兩句。這女兒幫老爸弄了個社群平台,短短時間內吸引大把人追隨關注,看起來像是從助理升格了。  

最後父女看似和解了,但想想不是很可怕嗎?女兒對父親的鄙視感得以消除,靠的可卻是爸爸那一股不要命了似的的瘋狂啊!

最後艾瑪史東往上仰視父親的畫面尤為玩味:如果雷根真的是跳樓、那麼女兒往房間窗外向下視尋的時候不該沒有找到,以致於她接下來把俯視著的頭轉為仰視。但是,人怎麼可能真的會往上飛呢?

除非她老爸真的是鳥人,會飛。

雷根殉道式的破窗而出,呼應了他在百老匯舞台上以真槍自轟一幕,猶如求真求完美的職人精神、更像是武士的切腹自決,為的,就是盼望至少留住他身為演員的最後一絲尊嚴。

在美國,如果你當不了Family man,那至少得是個能讓子女感到驕傲的Batman/Birdman。這樣的親情關係未免也太過現實,親情這把雙面刃,不論你是要積極進取、或是消極面對,對男人而言,是否終究都得傷身?

[b]當好萊塢遇上百老匯[/b]

在《鳥人》裡,有個活得無味(甚至不舉)的演員,他只有在表演的時刻才能釋放靈魂、才算存在,那個人就是艾德華諾頓。他在舞台上的光芒四射、在舞台下庸俗而茫然。在《鳥人》裡,也有努力拼命、終於在百老匯爭得一角表演空間的小女星(納歐蜜華茲),當然也有素質不差、但你無法確定她能上舞台究竟是因為會演戲還是跟老闆有一腿的演員(Andrea Riseborough)?這些人與百老匯的共生關係緊密,不若曾經扮演過鳥人的主角雷根這麼「跨領域」,他的跨界演出甚至惹怒了紐時知名劇評家,她未看先誓言要在首映日當天去看並且給予這部戲史上最惡評!(因為討厭「名人」玷污「百老匯」就打算這麼做這婦人也太毒)

誰知道最後這位劇評家卻又因為過於嗜血而被舞台劇上的四溢血漿給收服… 總之,不論究竟好萊塢與百老匯到底誰比較有深度?誰培養演員誰又生產明星?誰愛向誰偷師?誰在消費誰?在這些爭論文化藝術與庸俗商業明明想要充分合體卻又故作清高的表演工作者的狼狽眾生相裡頭,《鳥人》至少還是讓我看清楚了三個現實得吃緊卻又真誠無比的人的臉孔:一是飾演女配角的女兒,二是劇評家這個媒體角色,三就是戲裡追逐著拍「鳥人」的、以及戲外被《鳥人》唬得一愣一愣但總之願意給予本片最大掌聲的「觀眾」一如你我。

單看預告,《鳥人》既爆破又搖滾,怪的一塌糊塗,逼死影迷腦子裡住的那隻好奇的貓。而待到電影終於上映了,衝去電影院看片的我們雖然發現《鳥人》的彈藥與場面根本就只有預告拍的那一些(而已),但看完電影你卻又不會覺得後悔,甚至會滿意這部電影的表現(就算之前被騙,可能以為這是一部「較為另類的超級英雄片」)。《鳥人》是一部用動作類型電影預告所包裝起來的純劇情片,妝點以奇幻迷藥,但你知道,這些全部都並不重要。

人生不是類型片,當一部電影打算和你聊人生,卻用超越了類型片的格局,和你講得更多、更複雜,那是不是更接近你我的人生了?

【評論來自網路,所有權屬於原作者,純屬分享,若有冒犯請告知,將立即撤除】


[b][color=Magenta]看完影評覺得更加沉重了:111: [/color][/b]

[[i] 本帖最後由 藍晶 於 2015-2-23 01:28 編輯 [/i]]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奧斯卡最佳影片入圍《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