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佛經故事】最喜歡!《楞嚴經》里的一個故事

Sunflower 2016-1-28 20:09

【佛經故事】最喜歡!《楞嚴經》里的一個故事

我很喜歡《楞嚴經》里的一個故事。

  有一位月光童子,他在久遠劫前曾經跟隨水天佛修習水觀,以進入正定三昧。

  月光童子先觀照自己身中的水性,從涕淚唾液,一直到津液精血、大小便利,這些在身內循環往複的水,性質都是一樣的。然後知道了身體內部的水性與世界內外所有的水分。甚至香水大海等等都沒有差別。逐漸地,月光童子成就了水觀,能使身水融化為一,但還沒有達到無身空性的最高境界。

  有一天,月光童子在室內安禪,他的小弟子從窗外探視,只看見室中遍滿清水,其他什麽都沒看見。小弟子不知道是師父坐禪,就拿了一片瓦礫丟到室內的清水里,撲通一聲,以遊戲的心情看了一會兒就離開了。

  月光童子出定以後,覺得心里很痛,他想到:“為什麽今天忽然生出心痛這樣的疾病,難道是我的修行退步了嗎?正在疑慮的時候,小弟子來看他,說出了剛剛看見滿室清水丟入瓦礫的事。

  月光童子聽了,對弟子說:“以後我入定的時候,如果你再看見滿室清水,就立即開門走進水中,除去瓦礫。”後來他入定的時候,弟子果然又看見水,那片瓦礫還清晰宛然留在水里,弟子走進去把瓦礫取出,丟掉了。月光童子出定後,感覺到身心泰然,身心恢複如初。

  此後,月光童子跟隨無數的佛學習,一直到遇見山海自在通王佛,才真正忘去身見,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因此他認為修行水觀法門,是求得圓滿無上正覺的第一妙法。

  這個故事出自《楞嚴經》卷五,原來是佛陀要二十五位修行香道的菩薩弟子報告自己修行的過程與方法,每一位都不相同,月光童子就是從水觀而得到成就的。

  月光童子的水觀修行甚深微妙,我們是很難體會的,不過,從凡人的角度來看,這故事給我們帶來一些清新的啟示,如同我們走到林下水邊,面對著澄潭清水或湛藍汪洋,大部分人都可以自然得到安靜的心境,並且感覺到身心得到清洗。反之,如果我們走到汙濁的水溝邊,或看到垃圾在河中奔竄,必然也使我們覺得身心受到汙染,這不僅是感覺問題,而是我們身心中有水性,與外界水性的感應道交。

  此外,我們也應該知道,自己和外界的關系十分密切,一個人如果有身體,即使他是修行很高的人,也容易受到隔空飛來瓦片的傷害,因為自己雖能心無片瓦,這世界還是到處都有飛動著的瓦礫,當被瓦礫擊中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即開門把它取出。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我們由於無知拋擲給別人的瓦片,或者只是毫無目的的遊戲,都會造成別人,乃至整個世界的傷害。而這世界的水性一氣流通,別人所受的傷害,正是我們自己的傷害呀!

  法性像清水一樣,其實不難領會,在佛經里有許多開示,我們抄錄幾段來看:“天下人心,如流水中有草木,各有流行,不相顧望。前者亦不顧後,後者亦不顧前,草木流行,各自如故。人心亦如是,一念來,一念去,亦如草木前後不相顧望。”(《忠心經》)“根清凈故,色塵清凈;色清凈故,聲塵清凈;香、味、觸法,亦複如是。善男子!六塵清凈故,地大清凈;地清凈故,水大清凈;火大,風大,亦複如是。”(《圓覺經》)“佛平等說,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稟各異。”(《法華經》)

  說得最簡明的,是《無量壽經》說法品中的一段:“善男子!法譬如水,能洗垢穢。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渠大海,皆悉能洗諸有垢穢。其法水者,亦複如是,能洗眾生諸惱垢。善男子!水性是一,江河井池,溪渠大海,各各別異。其法性者,亦複如是,能洗塵勞,等無差別,三法四果二道不一。”

  知道菩提心水,就了解使自己的心清明是多麽重要,對那些流過的草木就不要再顧惜了!對那些埋伏在我們心中的瓦礫就趕快取出吧!對那些被塵勞所封凍的身心趕快清洗吧!

  佛陀在《百喻經》中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個人渡海時掉了一個銀器,他就在海水作記號,希望以後去取,經過兩個月,他到了別國,看到一條大河,水的性質與海水無異,他就跑到河水去找他從前所畫的記號,看到的人就問他原因,他說:“我兩個月前在海上丟掉銀器,曾畫水作記,本來所畫的水和這里的水無異,所以來這里找。”大家就笑他:“水雖不別,但你是在那里丟的,在這里怎麽找得到呢?”

  人生不也是如此嗎?留在我們記憶中的艱辛苦厄,我們燭火被吹滅的冷寂,我們蘆葦被壓傷的慘痛,我們舟船迷失時的恐慌,我們情愛與熱誠被踐踏、被蹂躪、被背離、被折斷的錐心刺骨,不都是落在海中的銀器嗎?現在我們到另外的國度,有另外的水,又何必讓水上的記號來折磨我們!在清凈心水里,瓦礫與銀器也是一樣的東西呀!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經故事】最喜歡!《楞嚴經》里的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