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希米亞的自由之風:胡斯黨之亂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
ewingwong 您是第921個瀏覽者
【波希米亞的歷史】
波希米亞(Bohemia)乃指今天捷克斯洛伐克(Czech & Slovakia)共和國西半部的古稱,東半部則為莫拉維亞(Moravia)。對波希米亞這塊土地的命名是因羅馬史家在研究凱爾特(Celt)蠻族時,由日爾曼語中「波耶人(Boii)的故鄉」而聽聞到了這塊土地的存在,從此之後波希米亞這塊地名才登上歷史舞台。
原本波希米亞人就跟普通的凱爾特蠻族一樣,以部落的形態組成鬆散的蠻族聯盟,以抵抗從東方入侵的黃種騎馬遊牧民族與斯拉夫人。但是在長年的交戰之後,斯拉夫人與本土的波耶人逐漸和解,普遍混血之後成為了同一個民族,並且揉合斯拉夫語和凱爾特語的發音,利用羅馬文字創造了捷克文。
在那之後不久,據信在八、九世紀前後,波希米亞遭到查理曼帝國旗下分支的東法蘭克王國(East Frankish Kingdom)所併吞,成為其屬省,並且在以自居為「基督教守護者」的查理曼大帝與其子嗣之武力怖教政策下,改為信奉基督教。
不過波希米亞畢竟在基督教的世界中地處偏僻,為了方便傳教,有不少修士迎合當地的德魯依傳統信仰,創造出許多獨具一格的「地方化基督教」儀式,天高皇帝遠的情形下,本來羅馬教會就很難管理這一帶的信仰詳細內容,自然對這種情況是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十世紀時,鄂圖一世(Otto I)在德意志地方成立既不神聖、國土也不在羅馬、體制更非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並宣佈將波希米亞納為屬地,分封曾謀殺親兄以奪權的「殘酷者」波勒斯拉夫公爵(Boleslav of Bohemia,The Cruel)為領主。稍後、波勒斯拉夫公爵傚法神聖羅馬帝國諸侯的最新時尚,自封波希米亞王。在那之後,波希米亞王國(Kingdom of Bohemia)遂誕生。
【胡斯黨之亂發生的條件】
西元1241年時,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殺入中歐,已經有數百年時間未曾經歷過大規模戰亂的波希米亞人奮勇抵抗,但是在蒙古軍的鐵騎、騎射、火藥之下終告戰敗。但蒙古人來得快去得也快,遠征後迅速的從歐洲消失了蹤影,但是這場噩夢結束之後,波希米亞的居民們很快就發現蒙古人留下了極為珍貴的禮物:火藥的配方。在這接下來的數個世紀,波希米亞的工匠們開始研究火藥的各種用途和可能的衍生利用方式,其產生的成果將動搖整個歐洲乃至於全世界。
1348年,盧森堡大公卡爾四世(法文寫作夏雷斯四世Charles IV、德文與捷克文拼作Karl IV)登基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並且宣佈將波希米亞劃入王領直轄地,自兼波希米亞國王。他在任內推廣教育並大興建設,興辦王立布拉格大學 (University of Prague),使得波希米亞大為繁榮,成為中歐樂土。
在此有必要說明一下波希米亞人民的主要構成與產業形態,據考據當時波希米亞地方的人口在賢君卡爾的治世下達到了五十萬的數字,而且還不斷成長中,想必在進入下一個世紀的胡斯黨之亂時人口還會更多。除了本地的波希米亞人,這裡還包括不少東來的斯拉夫人、波蘭人、北方來作生意的瑞典人,還有作為其母國的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波希米亞本身的農民並不像其鄰近國家的農奴般痛苦,相反的,他們大多都是擁有自己莊園的自由人(Freeman)。他們的生活尚稱小康,糧食產量也過剩,使得供養大批市民階級:如專業技術者、工匠與學者成為可能,當時陷入諸侯混戰的德意志內部,就有不少城堡是僱用波希米亞石匠修建的。為了守衛寶貴的貿易路線,各城鎮的市民與領主也都自組自警團,防止盜賊入侵。
【胡斯黨】
命運的時刻到來,在1400年左右時,波希米亞的天主教神學士約翰.胡斯(John Huss,捷克文寫作Jan Hus)開始於布拉格大學神學系任教,他對羅馬天主教的教義(尤其是聖餐禮、1412年兜售贖罪券部份)提出質疑,並且在課堂上向大學生傳播其思想,他的論點得到中產階級與學生的支持,甚至連王家騎士團中也約有半數的成員讚許他的思想,在波希米亞各地,不分貴賤貧富,在波希米亞與莫拉維亞引發極大迴響;這引起教會的注意。隨後他被神聖羅馬帝國派出的騎士逮捕,送交宗教法庭審判(Council of Constance),判定為異端。波希米亞王家騎士團與貴族院曾寫信向教皇廳請求准許對胡斯的特赦,但遭到了嚴拒。
1415年七月六日,胡斯被處以火刑。這個判決讓布拉格與波希米亞全境的百姓發出抗議與不平聲,而布拉格大學的學生也在波希米亞騎士的槍尖下堅持舉行「胡斯紀念日」的活動,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七月六號胡斯日仍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國定假日。
事情並沒有像教會所想像的那樣把這個中歐第一名嘴宰掉就沒事了;相反的,波希米亞王國全境出現大規模的暴動與示威抗議,這群人高呼胡斯的名字,宣告誓死追隨胡斯的思想,這群信奉胡斯已故在天之靈的群眾,被時人稱為「胡斯黨」(Hussite)。
這種激情持續發燒,1419年七月六日,布拉格的胡斯教眾再度舉行胡斯紀念日活動的集會遊行,不以為意的布拉格當局任其自由發揮,只派遣士兵加以監視。可是出人意料之外的是,這一次胡斯黨人並沒有散場,他們在一位神學士約翰.柴利夫斯基(Jan;elivský)的講道與煽動下,遲遲不肯解散。最後,情緒達到極點的民眾衝進布拉格市政府,把市長與議員等官員抓起來,從陽台扔下去,獲得市民的一致叫好,布拉格陷入無政府狀態。此即為「第一次布拉格之擲」(First Defenestration of Prague)事件,也是胡斯黨之亂的引爆點。
然而教皇的震怒並未被這些百姓的呼聲所勸服,相反的,他下令神聖羅馬帝國作為基督教的一份子,有義務要將異端思想從歐陸的地上抹去。
迫於教皇的壓力之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下令召集諸侯大軍,而波希米亞王家騎士也準備出發鎮壓暴民───但是回營報到的騎士人數不到建制的一半,根本無法出擊。由此可知,約翰.胡斯的魅力在當時的波希米亞造成如何之大的影響力。
同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溫柴爾(Wenzel、另作Wenceslaus)巧合於同一時間點駕崩,使得局勢更加一發不可收拾;由於政府當局並未在第一時間處理,波希米亞的暴亂從布拉格為中心持續擴大,溫柴爾的遺孀蘇菲亞皇后(Queen Sophia)暫代國政,在勤王派主將:瓦騰堡的瑟內克(Cenek from Wartenberg)支持下,下令出動波希米亞當地的王立騎士團與傭兵前往鎮暴,奪回布拉格的控制權,並在各地遭遇胡斯教徒的頑強抵抗。但胡斯黨的抵抗大多都不成氣候,如內克梅會戰(Battle of Nekmirez)的慘敗,超過四千名胡斯教眾慘死在騎士鐵蹄下。多數叛亂都被組織化的騎士團予以擊破,除了一個例外。
胡斯黨眾雖然只是一群老百姓組成的烏合之眾,但是比起他們訓練有素又裝備精良的對手來說,他們至少還有兩大優勢:他們有槍砲,還有傑士卡將軍。
【奇蹟般的逆轉】
約翰.傑士卡(John Zizka、Jan Zizka)將軍是波希米亞地方的沒落士族出身,他是一位身經百戰的傭兵團軍官。在他40歲那年帶著鄉親組成的波希米亞傭兵團,受條頓騎士團之僱隨軍參加聲勢浩大的葛隆伐會戰(Battle of Grunwald,波蘭人與條頓人交戰)時,被弩箭狙擊而失去了他的左眼,從此之後,他被尊稱為「獨眼龍傑士卡」,獲得所有波希米亞人的信賴與尊重。
傑士卡在1419年11月時,曾在內克梅會戰中率領一小部胡斯軍抵抗騎士團的追擊,用十字弓、和少量的步槍擊退了追擊的敵軍,並使他們撤退,但無力挽回兵敗如山倒的態勢,之後遂率領殘部退往胡斯黨起義的堅固據點培曾市招兵買馬加練兵。但是聽聞到勢如破竹的騎士團進兵培曾的消息後,傑士卡把他的軍隊緊急再往更東方撤退。
傑士卡將軍率領一批剛剛受訓不久的馬車火槍部隊,這些既沒馬、也沒盔甲、也沒有充足訓練和武裝,更慘的是開小差了十之八九的四百餘名胡斯黨烏合之眾(出發時是有五千之眾,但大部份都跑路去也)準備撤退到莫拉維亞去,而在他後方追擊的對手是兩千餘名裝備、訓練精良,剛經過內梅克與許多掃蕩戰大勝而士 氣高昂的波希米亞王立騎士。
於是,胡斯黨之亂驚天動地的第一場大勝仗:斯多邁爾會戰在1420年四月二十五日的清晨爆發,當時天空籠罩著薄霧。
波希米亞王立騎士很快就追上並團團包圍胡斯黨的十二輛馬車隊,傑士卡將軍下令所有人在原地用馬車圍成「車城」,並且從馬車上把所有的軍火槍枝拿出來,對準外面的騎士。騎士仗著絕對的兵力差與戰力優勢發動了衝鋒,但他們很快就發現這是一個糟糕的決定。臨時鴨子趕上架的農民火槍兵發揮驚人的威力,在第一波衝鋒中有超過一百名騎士在濃霧與槍林彈雨中仆街,就算能衝到近距離,卻發現馬匹無法跳過蓬車,身穿重甲的騎士又無法迅速的爬過障礙物,而被一一射殺。
騎士團撤回第一波攻勢之後改變戰略,讓騎兵攜帶火把,發動第二波攻擊。這一次進攻為雙方都帶來了極大的戰損,有三輛蓬車被焚燬,兩百名以上的胡斯黨被騎士槍刺殺,車城一度解體,但在傑士卡將軍親自率眾肉搏堵住缺口的勇猛肉搏下,總算穩住陣腳。傷亡上千人的騎士驚愕於這一小撮胡斯殘黨的戰鬥力,於下午撤退了。
傑士卡將軍在此役之後確認到了車城戰術與平民火槍兵的優越性,而他們也把騎士的馬刺與盔甲盾牌剝下,用馬車載到波希米亞各地巡迴展示,大大的激勵了抵抗派的民心士氣,於是結成了十餘萬人的大軍勢,欲反攻布拉格。
這還只是傳說的序幕,並非單一事件的結束。
【第一次教國討伐軍】
1420年四月十七日,皇弟希吉斯蒙德(Sigismund)由於其兄溫柴爾之死,終於正式取得教皇馬丁五世(Martin V)的認可,正式繼承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權柄,而做為交換條件,教皇號令德意志教區諸國,組成第一次胡斯黨討伐軍(The First Anti-Hussite Crusade)。
這一波討伐軍的主力是神聖羅馬帝國旗下的德意志.條頓諸侯騎士,他們約有總勢五萬人(一說是十萬至二十萬,但當時神聖羅馬帝國沒那麼多軍人可以死)的兵力,增援布拉格。
六月十二日,傑士卡率領的胡斯黨眾抵達布拉格城下,他們帶來火砲,展開攻城戰。為了截斷守軍的補給路線,傑士卡派出支隊,在布拉格城東北邊的維特科夫山(Vitkov Hill)上修築據點,用槍砲與弓箭封鎖守軍補給馬車的交通路線,以堅固的野戰工事彌補上一回光靠車城還是被教國軍騎士強行突破出缺口的教訓。
神聖羅馬帝國軍當然沒那麼蠢到眼睜睜看他們就這麼築城的道理,他們派出了重裝騎士加以突擊,但在十二、十三、十四這三天的猛烈突擊中,每一次都遭到胡斯黨的槍彈擊退。此役之後維特科夫山被改名為傑斯卡山(Zizkatov)。
維特科夫山之戰其實只算是一場小規模的戰鬥,但由於這次戰鬥的傷亡數達到懸殊的三百比零(騎士:步兵),使得希吉斯蒙德皇帝的決心產生動搖。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他開始逐步抽調布拉格城的守軍去波希米亞其他地方尋求突破,如皮塞克和威雪德,並有計劃的放棄布拉格與大部份碉堡,最後只留下波希米亞籍的將領波豪斯拉夫死守當地。
傑士卡將軍認為勝負已定,便率領有經驗的主力撤往他處救援另一個被討伐軍包圍的小鎮皮塞克,留下支隊繼續圍城。九月十五日,第二波攻城再開,波希 米亞騎士團長兼守城將領波豪斯拉夫(Bohouslav)在十一月一日承諾如再沒有來自本國的增援就投降,結果支援並沒有來,兩千名守軍遂在翌年一月開布拉格棄械投降,並且就地改旗易幟加入了胡斯黨。
同日,在流經布拉格的伏爾他瓦河(Vltava)上游的威雪德、哈德坎(Hardcany)兩地,傑士卡親自率領的五千名胡斯軍與德意志、匈牙利 地方遠征至此的三千名教國騎士爆發了激烈的戰鬥,戰鬥的結果使教國騎士被擊退,有六百名騎士陣亡,四百餘名騎士被俘,胡斯黨的傷亡與敵軍大略相等;但是那些外國騎士全部都被胡斯黨人殺害,因為他們並不想要向諸侯要求贖金。
這場戰鬥是結束第一次討伐軍的決定性會戰,結果是胡斯軍演出精彩大逆轉,將教國軍騎士全數逐出波希米亞。
【第二、三、四次教國討伐軍】
教皇很快再號召第二次討伐軍,獲得條頓騎士團與教皇軍增援的希吉斯蒙德,於是再次出兵,於1421年12月底侵入波希米亞。胡斯黨在這一年之間已經有了更完善的準備和更充足的軍火,在把討伐軍誘入捷克中部的庫特納.霍拉(Kutná Hora)後,在防衛戰中阻擊討伐軍,把戰局導向僵持戰;並在1422年一月十日,傑士卡於涅梅茲卡.布羅德(Německ& yacute; Brod)主動奇襲由兩千名教國騎士護送的五百車糧草,這一支總勢六萬的遠征軍就在沒經過多少硬戰的情況下,由於補給吃緊而草草撤退收場。
在第三次規模更浩大的討伐軍結成之前,傑士卡所率領的三千名胡斯黨火槍兵與一百五十台馬車,在郝立克會戰(Battle of Horic)擊潰了瓦騰堡的瑟內克所率領的三千名波希米亞保皇軍(主要為騎兵,也有配備胡斯軍的戰車和槍砲),平息了捷克內部的穩定,達成完全統一。
趁著胡斯黨唯一的救星傑士卡死於1424年後,教國軍欲趁此一良機一舉擊潰胡斯教叛亂。1426年,籌備三年的第三次教國討伐軍發動的規模,已經和遠征耶路撒冷的舊十字軍相等甚至更誇張,多達七萬的龐大軍勢自歐陸各地如潮水般湧向波希米亞,主力仍為德意志與條頓騎士。
然而,胡斯黨也在支持者:托洛克親王,希吉斯蒙德.庫裡布特(Prince of Trock ,Sigismund Korybut)和安德烈.普若科布(Andreas Prokop)大將的號召與集合下,糾集了兩萬四千名士兵與四百輛戰鬥馬車。
1426年六月十六日,魏茲陶公爵巴索(Boso of Vitzthum)率領七萬大軍,奉麥森選帝侯菲德烈(Elector Frederick)的命令,前往奪回蘇台德區附近的伍斯提(Ústí)。
這一戰是場硬仗,師承自傑士卡的安德烈將軍在伍斯提高地上築起車城,他把車城分為前中後三段戰線,試圖以庫斯科式的縱深防禦戰抵消教國騎兵的衝擊力,並在車與車之間布下鐵鎖,挖掘戰壕;托洛克親王則把他的四千名驍騎兵(持騎兵刀突擊的輕裝騎兵)埋伏起來,這將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
巴索公爵見到安德烈怖下車城之後,派出持戰斧的徒步工兵,在砲火與十字弓手的掩護下上前破壞第一道防線的鐵鎖和障礙,他們的傷亡很大,但也帶給胡斯黨人很大的殺傷;趁著第一線陷入混亂,隨即下令發動重騎兵仰攻衝鋒。教國騎士在這一仗全部都改為一手持戰戟與戰鎚,另一手持火把,以便焚燒胡斯黨的戰車,破壞他們設置的障礙物。
這個策略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胡斯黨的前兩道車城被特化裝備的重裝騎兵輕易蹂躪,一萬多餘名胡斯教眾陷入與戰藝精湛的教國騎士近身肉搏的不利局勢,紛紛遭到砍殺,在午後兩點,巴索公爵下令投入全力進行總攻擊,教國騎士的士氣達到最高點。
此時,托洛克親王率領四千名赤旗輕騎兵由戰場西側出現,對教國軍的右翼發動猛攻,並且派遣騎兵支隊強襲已無預備隊可守的本陣,斬殺教國軍的主將巴索公爵。見到本陣與後方遭到騎兵強襲之後,教國騎士失去統一指揮,行動陷入混亂,戰況至此而一口氣扭轉為胡斯黨單方面對教國軍的屠殺,躲在第三道防線之後的胡斯教眾用火槍、大砲與十字弓的密集彈幕射殺教國兵,而托洛克親王的驍騎兵則完全阻斷了他們逃生的可能性。最後,只有教國軍左翼部約兩萬人能逃出生天,五萬名教國討伐軍全數被殲滅在伍斯提丘陵南面的山坡上,此戰讓14名伯爵、子爵、男爵人頭落地,遭到殺害的貴族子弟兵與士族不計其數,令德意志南部一帶的不少貴族領地幾乎絕嗣。
1427年,第四次討伐軍再度結成,教國軍在得到上次的教訓之後,也採用了車城戰的新觀念,他們甚至攜帶了超過三千輛馬車前往波希米亞遠征,想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可惜的是,教國軍只是看到了器物方面的設計,卻無看到更進一步的巧思。胡斯黨在手工精湛的波希米亞工匠協助下,設計了真正能用於實戰的「戰鬥馬車改良型」,淘汰了過去隨手揀來用的普通馬車,不但較一般的蓬車輕便、只要用一匹馬就能拉動,方便收納與展開掩體,掩護的範圍較過去更廣,並設置了槍眼,還能在夾板中攜帶大砲與槍彈。
於這一年的八月四日發生的塔霍夫會戰(Battle of Tachov),雖然教國軍嘗試以車城制車城的戰術,但結果因為不夠熟悉怎麼使用這套戰法,而在捷克最西端的都市塔霍夫就吃了鱉,整個遠征僅進行四天,前進不到十公里就宣告以慘敗收場。
【胡斯黨的漫延與消亡】
因為一連串的戰鬥所培養出來的戰鬥信念和豐富經驗,這些胡斯黨的民兵終於不再是民兵,他們發現自己持有的力量之後,決定好好的來利用這股前所未有的強大軍事力───胡斯黨人稱之為「美麗長征」(Beautiful Ride)的軍事侵略行動,從西元1428年開始襲捲北、中、西歐。開始對週遭曾經派遣過討伐軍的國家:西裡西亞(Silesia)、普魯士 (Prussia)、波蘭(Poland)、薩克遜(Saxony)、匈牙利(Hungary)、麥森(Meißen)選帝侯領、但澤自由市(Danzig)等地發動了報復性的逆襲。扛著火槍與大砲的大批胡斯黨徒湧入了周圍的國家,他們的砲火打垮了城堡,他們的槍枝打穿了盔甲,他們的所到之處不再受羅馬教皇管轄。
最後把這群胡斯黨人擋下來的東西居然是波羅的海,他們毫無道理與邏輯可言的大吵大鬧似乎也得到了滿足,就這麼解散回家去了,留下被他們給嚇個半死,卻又對胡斯黨幹過的事情印象深刻的各地居民們,議論紛紛的述說胡斯黨的傳奇故事。
這次大鬧結束之後,捷克人也厭倦了這些年來的戰亂,以中產階級、知識份子、工商業者為主穩健派(Utraquist,聖盃派)開始提倡與天主教會和解,趁著戰勝的有利地位要求自治權與獨立國家地位。可是這種與敵人聯合的行為遭到了以農民為主的激進派(Taborites,塔博爾派)強烈反對,最後 胡斯黨人一分為二,由意見不合演變成武裝衝突,最後成為內戰。
穩健派最後為了取勝,與教國軍聯手對抗安德烈將軍所領導的激進派,於是在1434年五月三十日爆發的利帕內會戰(Battle of Lipany)中,以四萬對兩萬的絕對優勢,一口氣擊垮激進派主力,這場慘烈的內鬥也讓穩健派元氣大傷,最後遭到教國軍的出賣,被鎮壓後完全被剝奪了談判的條件,逐漸從歷史舞台上消失。
剩餘的激進派嘗試在不利的情形下四處轉戰游擊,但於1439年五月三日被波蘭王瓦迪斯勞斯三世(Waldislaus III)率領的波蘭騎兵在捷波邊境布殊科(Busko)附近的格羅妮姬村(Grotniki)團團包圍,這場戰鬥就是慘烈的格羅妮姬殲滅戰。
經此一戰之後,胡斯黨徒全數消滅殆盡,於是胡斯黨之亂遂成為歷史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