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西方歷史] 英國國王-亨利八世

英國國王-亨利八世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ewingwong 您是第951個瀏覽者
史上偉人何其之多,大藝術家、大哲學家,諸如孔子、莫札特之類的人物

,在死後數百年、數千年仍會受到人們的無限懷念,甚至在他們的誕辰日舉辦各種紀念活動已追思他們的成就,此並不足為奇;但一國之君,若能在死後數百年

仍享有人們榮寵的,就並不多見了;然而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就是這樣一位流芳至今的偉大君主。

--------------------------------------------------------------------------------

亨利八世(西元一五零九至一五四七在位),是英國都鐸王朝(Tudor dynasty)第二代國王,出生於西元一四九一年。他和女兒伊莉莎白一世,都是英國史上最具影響力,且頗受爭議、褒貶不一的君王。就外貌上來講,亨利八世不像他父親,反而和他母親及其外祖父愛德華四世(Edward IV)有幾分相似,其身材高大魁梧,臉部寬大而扁平,膚色白裡透紅;性格上也和其外祖父極相似,同樣愛好華服美食(也許是因為如此,故亨利八世與其外祖父至老年時,外型都是肥胖臃腫);然而更重要的是,他們二人都具有天生的魅力與明星一樣的特質,不但引人注目,且更善於統馭。

亨利八世未滿十八歲時,便繼承父親亨利七世(Henry VII)登基為王,當時的他,對於政事毫無經驗;然而其善用權謀詐術,加上天生冷酷無情的性格,對於大臣、修道院、妻子,甚至是教皇,只要他們的行舉有妨礙到亨利八世的權力發展,亨利八世無不加以剷除。亨利八世在亨利七世死後繼位為王,父死子繼,表面上看來似乎是非常順利,然而在繼位前卻存在著一場派系鬥爭。一般人認為,亨利七世死於一五零九年四月二十二日,隔日,亨利八世隨即繼位為王,可是根據當時國會出納局局長所做的英王起居注,自二十二日前一、二天起,有一個多禮拜的時間,國王的活動紀錄是一片空白。上述亨利八世繼位前的派系鬥爭,就是在這段歷史空白之中發生的。

經過鬥爭之後,亨利八世順利繼承亨利七世而成為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在其即位第二天,就逮捕了亨利七世生前的兩名得力助手-達德雷(Edmund Dudley)與安普森(Sir Richard Empson),並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們處決,且廢除了亨利七世生前使得人民哀聲四起的課稅政策。然而在這場政治鬥爭中,究竟亨利八世所扮演的,是一位主導者的角色,還是只是派系爭權的工具,至今仍待確認;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當時的政治情勢、某些貴族的有力支持,和顧問委員會(顧問委員會主要協助英王處理政事,成員包括貴族、主教、大修道院院長、武士、律師及教士,國王的命令得先經過顧問委員會副署,始得施行,權力形同攝政)的分裂,對於英王亨利八世的繼位,存在著決定性的影響。

此外,若撇開其他部分,專探討亨利八世的日常生活,表現出著他的個性與生活習慣,與後來演變因婚姻問題與羅馬宗教反目成仇不無關係。例如英王亨利八世在登基之初愛好多種運動,本身又是摔角好手,跳起舞來從不覺得累,鬥起酒來常常能把朝臣全部灌醉,更令人吃驚的是,亨利八世居然是歷史上著名的老饕。亨利八世為國王時,宮中日日夜夜舉行宴,連日常三餐也十分豐富,使他的強健體魄也經受不住。下面是某一天的菜單:第一道菜是幾種沙拉以及「燉麻雀、鯉魚、檸檬汁閹雞、野雞嵌肥肉、鴨子、海鷗、酒、兔肉、鹿肉醬、梨醬等冷盆」;第二道是熱菜,有「鶴、塘鵝、小母雞、鵪鶉、鷓鴣、鮮鱘魚、赤鹿肉醬、酒烤雞、餡餅等」;跟著是許多點心和香料酒。看完這些菜單,你可能會發出驚呼,然而仔細想想看,每日都吃這些山珍海味,會有幾人的身體受的了?也許就是因為太過於營養,故亨利八世在世時,身患腎病、痛風、循環系統疾病和「疼痛難當」的腿潰瘍。如此多的疾病纏身,再加上亨利八世愛好運動,多年來在運動競技中受過傷,使他行動不便,難怪後來會變得癡肥臃腫,也不會令人覺得奇怪了。

我們不難發覺後來的婚姻和許多宗教問題和其有許多的關聯。例如:他鬥起酒來能將朝臣灌醉,這一點一方面襯托出他酒量的超群,一方面也似乎反映了亨利那種能壓倒旁人的驕姿與豪氣,難怪後來羅馬公教後來駁斥他的離婚案時,他非但不放棄,還獨自作主,命令教士及總主教承認其離婚的合法性。除此之外,亨利的精力充沛與好動也能窺知ㄧ二:他愛好多種運動,本身是摔角好手且跳舞從來不覺得累。此也反映出他之所以娶了六個皇后的原因之ㄧ,因為他不但容易喜新厭舊,而且似乎在性這方面得不到滿足,故常常興起續弦的想法。當然,亨利八世孩有許多的作為和其大言行有相關,在此只列舉數例說明,使進而深入亨利八世的生活世界,對他的為人及行事做最適當的批判。

再來,探討亨利八世的婚姻。亨利八世的婚姻,可以說是犯了當時社會的大忌諱,因為他先後結過六次婚,娶了六個老婆,每次都牽動時局的發展,六位太太的命運,也為史家及民眾所津津樂道。他之所以會有這種作風,除了是因為

個人激情使然之外,還夾雜著政治上的考量。

   第一任皇后,凱薩琳(Catherine of Aragon),是西班牙亞拉岡公主,原為亨利哥哥亞瑟的妻子,因為亞瑟於結婚五個月後去世,於是凱薩琳便成了寡婦。於是基於騎士精神,以及龐大陪嫁的費用無法償還,故年僅十一歲的的亨利八世奉父親亨利七世之命,與凱薩琳訂立婚約。一五零九年,亨利與凱薩琳正式完婚,結為夫妻,並生一女瑪麗,是都鐸王朝第四代君王。瑪麗出生於一五一六年,是凱薩琳惟一真正活下來的孩子,但並非是第一個孩子。凱薩琳的第一個孩子只活了幾天就夭折,此後接踵而來的,便是一連串的死胎及流產,直至一五一六年,瑪麗才出生;不幸的,到了十六世紀二零年代末期,亨利八世漸漸有了離婚的念頭。終於,亨利八世於一五一二年正式提出訴訟,並要求羅馬教皇判決他和凱薩琳的婚姻為不合法,因為在此一訴訟案件提出之前,亨利八世早已經愛上另一位女子-安.波琳(Anne Boleyn)。

第二任皇后,安•波琳(Anne Boleyn),是曾在法國受教育的宮中侍女;亨利為她與教廷決裂,自立英國教會。在與凱薩琳離婚之後,亨利八世一直要求凱薩琳退居修道院,然而凱薩琳卻堅持不肯,羅馬教皇亦遲遲不批准。直到一五三三年,因亨利八世任命克倫摩為英國總主教,且安•波琳又有孕在身,亨利八世才如願以償。一五三三年六月,安•波琳帶著身孕正式加冕為皇后,三個月後生一女,即著名的伊莉莎白(Elizabeth),也是都鐸王朝最後一代君王。最後,和凱薩琳一樣,安•波琳遭到亨利八世的厭棄而離婚,然而更慘的是,後來被冠以通姦不貞的罪名,並遭到處決的悲慘命運。

   第三位皇后,珍•西摩(Jane Seymour),和安•波琳一樣,也是侍女出身。一五三六年一月,當凱薩琳病死於金柏頓時,亨利八世也厭倦了安•波琳,轉而看上了宮裡的侍女珍•西摩。安•波琳遭到處決的次日,亨利八世便與珍•西摩訂立婚約;然而不幸的是,珍•西摩雖是亨利的最愛,但這段姻緣只維持了十六個月,一五三六年十月,珍•西摩生子愛德華六世(即都鐸王朝第三代君王)之後即去世。

   第四位皇后,安(Anne),是克勒弗公國(Cleves)的公主,也是一場政治婚姻。亨利八世之所以會和安結婚,純粹是基於聯合新教德國來對抗神聖羅馬帝國的外交考量。亨利八世為了迎接這位素未謀面的新娘,匆匆忙忙地趕到羅徹斯特(Rochester),結果大失所望,直抱怨被她的畫像給騙了。後來,兩人在相處了幾個月之後,這段婚禮就以沒有圓房的名義宣告廢除。亨利八世向她保證,會讓她享有國王姐妹的待遇。因為如此,故安生活在優渥的環境下,於一五五七年老死於英格蘭。

   第五位皇后,凱薩琳•霍華德(Catherine Howard),是貴族姪女。在安逝世一個月後,亨利八世便娶了凱薩琳•霍華德。她只有十七歲,生來年輕活潑又美麗動人,但是在與亨利八世結婚之前,她已經有了心上人;故不到一年,她就和

安•波琳一樣,帶著通姦的罪名,遭到處決。

   第六位皇后,凱薩琳•帕爾(Catherine Parr),是位三十二歲且兩度守寡的女神學家。雖然凱薩琳•帕爾比先前的五位皇后年長,然而他卻具有一種成熟的風韻,且與亨利八世前妻的兒女相處愉快,帶給亨利八世一種家的感覺。凱薩琳活得比亨利來得久,在與她結婚三年半後,亨利八世便逝世,後來在亨利八世死後數月,凱薩琳又嫁給海軍大臣湯瑪斯•西摩(他後來因調戲伊莉莎白公主而被處死),最後,凱薩琳於一五四八年九月逝世,死於分娩。
  


亨利八世以未滿十八歲的英年就任王位,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愛慕虛榮的亨利八世,極渴望能有一番作為,故亨利八世登基之後,變揚棄了先前亨利七世不介入歐洲大陸的和平政策,他要追隨先祖亨利五世(Henry V)的豐功偉業,征服法國。

   因此,他於一五一三年,排除眾議,不顧大臣的反對,進軍法國;然而,亨利八世的成就卻不如亨利五世:當年亨利五世征服了法國一半的領土,而亨利八世卻只佔領了兩座城鎮。亨利五世和亨利八世,一樣都是跨海遠征,一樣都是野心勃勃的君王,但為什麼成就卻有天壤之別?若探討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整個歐洲的權力體系已有了轉變。在百年前,英國是歐洲諸國中權力最集中,行政效率最高的國家;然而在百年後,法國經過英法百年戰爭,王權亦日益鞏固,不再鬆散。此時西班牙也崛起於歐洲社會,成為另一個新強權,法國、西班牙兩個國家不僅領土大過英國,並且著手財政改革與軍隊整建,為君主專制奠下基礎;如此一來,英軍過去的雄風已不再。

   這場英征法的戰爭,最後以言和收場,英國獲得兩座城鎮以及一筆金錢。此後,英法兩國時戰時和,且規模都不大,英國的目的,只是想利用戰爭迫使法國走向談判桌。

此與羅馬教會的決裂,主要原因有二:

  (1)、在亨利八世時期,英國已經發展了强烈的民族意識,人民反對所有外來的统治力量。文藝復興時期,羅馬教皇越來越趨向世俗,對世界的事比對教會的事更感興趣;因此,在英國人眼中,羅馬教皇不過比義大利貴族高一點罷了。顯然英國人還是忠實的天主教徒,但他們卻越來越不满意於羅馬教皇對英國教會的管轄,更不願將羅馬教皇規定的大筆獻金送到羅馬。

  (2)、可上朔至亨利八世的婚姻問題。在娶了西班牙亞拉岡公主凱薩琳之後,亨利八世於一五一二年提出訴訟,要求與凱薩琳離婚,原因是凱薩琳與她結婚十八年以來,所生子女六人,只一女瑪麗尚存。因此亨利八世擔心將來無一子可繼承王位,同時又愛上了安•波琳,於是有了離婚的念頭。然而,因為當初他和凱薩琳的婚姻是由教皇的特赦而成,因此他的離婚也須經由教皇特赦才算合法,可是亨利八世在教皇這方面卻面臨到一道難題。因為凱薩琳的內姪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查理五世,義大利及教皇均在其控制之下,無可厚非的,查理五世一定會反對亨利八世提出的離婚,既然查理五世反對,教皇自然唯命是從。由於教皇遲遲不肯批准離婚案,亨利八世心中便漸漸興起自己做主的想法,故亨利八世於一五三一年要求教士會議承認他是「英國教會的保護人及唯一最高元首」。一五三三年,亨利八世與安•波琳正式成婚,並由亨利八世任命的坎特伯里(Canterbury)總主教克倫摩(Thomas Cranmer)宣佈其為合法。

   兩個月後,國會通過「上訴法」(Act of Appeals),斷絕一切宗教案件到羅馬上訴。又兩個月後,因亨利八世自主,克倫摩判決亨利八世與凱薩琳的婚姻無效。

由於亨利八世是位能幹的國王,善於控制國會,故於一五三四年,它使國會通過所謂的「獨尊法案」或「最高治權法案」(Act of supremacy),正式確認國王是英國教會的最高首領,英國教會正式與羅馬教會分裂。此一「最高治權法案」為英國教會帶來重要的改變,這改變不是在教義上或崇拜儀式上,而是在教會的行政管理上。而且這項改變是國王取代教皇的地位,成為教會元首。

英國國教在教義與宗教儀式上是保守的,但卻是可行的,有利於英國歷史的穩步發展,也符合英國歷史漸進發展的特點。

在改革方面,英國的宗教改革是不徹底的,並沒有滿足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而後導致了清教的結果;同時改革也使得英國建立起民族教會,並實現了教會的國家化,在十六世紀西歐的宗教改革中,卻又是比較徹底的。在這不徹底與徹底之間的相互作用下,英國在整個十六世紀保持了統一和政治的相對穩定,維護了民族獨立。英國資產階級在這穩定的環境下,迅速發展經濟,並加強了自身的經濟地位,又及時利用了議會這一專制王權允許他們活動的舞台,不斷地為自己爭取政治權力,為自身奪取政權作準備。下面可分為三點來論述。

1、提供英國良好的政治環境

當時英國沒有常備陸軍,也沒有強大的海軍,在這種艱苦的情形下,英國國教保留了一些天主教的因素,以此減緩外敵對英國的入侵威脅,對維護英國的民族獨立及保持國內政治穩定起了積極作用。英國的宗教改革從一開始就與歐洲的國際情勢密切相關,改革內容時常圍繞著歐洲局勢的變化而有所改變。英國改革的起因是亨利八世的離婚案,可是不恰巧的是所離婚的對象,卻是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的姨媽,也是西班牙國王斐迪南的女兒,因此英國的宗教改革隨時都會給神聖羅馬帝國帶來入侵的藉口。此時英國內最反對改革的雷金納德•波爾(1500-1558年)被教皇認命為紅衣主教,並作為教皇的特使來力勸法國國王佛蘭西斯與查理五世組織十字軍反對英格蘭的宗教改革,進而號召英國約克家族的勢力來積極維護天主教會的統一。在這情形下,為了對付外來入侵,除了加強備戰之外,另一方面就是爭取盟友和瓦解敵方陣營,而當時唯一能夠爭取的便是日耳曼地區的新教諸侯國。剛好這時在1536年,法國和西班牙正忙於義大利戰爭,無暇顧及英國事務,因此英國便以激進的改革內容換取日耳曼新教諸侯的同盟。不過在1538年,法國與西班牙訂定了為期十年的停戰協定,教皇保羅三世趁機建議雙方聯合進攻英國。為了對付此一危機,亨利八世改變了一部份的策略,在國外則連同日耳曼新教諸侯建立廣泛的關係,甚至與其一諸侯之女安娜結婚;在國內則對保守派做出一些讓步,制定了保守的《六條信綱》,一方面是為了維護英國教會的統一,避免英國在政治上的分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歐洲天主教國家看到英國國教的正統性,以此分化國際上的敵對勢力。因此英國達到了對歐洲天主教勢力分化的作用,也贏得了發展時機,這雖說符合君主的主觀願望,但也為英國資產階級的壯大,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環境。

2、加速了英國資產累積

宗教改革給資產階級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條件,而實際上則是在特定條件下,展開了一場初步的資產階級土地革命。

英國宗教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解散修道院,沒收其土地和財產,強迫其還俗。此時的修道院所擁有的土地是非常巨大的,幾乎佔有全國領土的1/5至1/4,多數英國人也認為修道院是英國頭號的地主與財富的擁有者。1536年和1539年國王通過議會的兩次決議案,將英國所有修道院的土地和財富盡入王室的名下。亨利八世原本想利用這筆巨大財富來解決日益窘困的王室財政,可是因他那不切實際的夢想,使英國發生了一連串對外戰爭所造成的財政危機,為了支付戰費而於1543-1547年將全部修道院的土地賣出了2/3。而因這次土地的多次轉手,引發了土地所有權的變化,由國王的贈賜轉讓,以及出租和出售修道院土地的條件來觀察,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地私有化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修道院的土地被沒收後,並且經過大量出售,由王室轉手出去的土地多為地方鄉紳所得。地方鄉紳會購買這些土地的原因是他們是租種這些土地的人,或者修道院的這些財產對他們投資具有特別吸引力,亦或是與他們的土地相鄰,購買之後可以環繞在其地產周圍。就某種意義來說,鄉紳即是採用資本主義方式經營土地的資產階級,也是十六世紀主要的圈地者。鄉紳將向王室買來的土地大都改為牧場,他們拆毀房屋,驅走農戶並雇牧人為其養牛、羊等牲畜。不過在這時被解散的修士和修女共約七千人,而靠修道院生活的人,包括修道院的管理者和受雇的佣人約有三萬五千多人,這些人之中的修士和修女如能得到妥善照顧的話,那麼另外三萬五千多人的命運就不得而知了。那些充當修道院總管、管事,或審計員的鄉紳,可以很容易取得修道院的土地,而其他的人則隨著土地所有權和佔有權的變化,卻被拋向無產者的行列。上述這些種種的改變促成了社會經濟性質的轉變、經濟型態的轉型和生產力的發展。

因此英國宗教改革,尤其是修道院的解散及其土地的再分配,對封建關係的瓦解起了重要作用,既為鄉紳們提供了擴大地產的大好時機,又為其圈地提供了方便,更加速了英國資產累積的進程。

3、改革的不完全

英國的宗教改革可說是英國新舊貴族間、英格蘭王權與羅馬教廷之間、形成中的英格蘭民族國家與外國侵略勢力之間矛盾與衝突的產物。改革的成功也是專制王權及近代民族精神的勝利,更是整個英格蘭國家的勝利,其動搖了包括教會貴族在內的封建貴族的特權地位,加強了積極推動宗教改革的新貴族勢力。這場改革使英格蘭社會各階層精力了思想意識和宗教信仰上的大震撼,從而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創造了有利於資產階級思想意識發展的社會氣氛。因此,宗教改革不僅反映了成長中的資產階級和其他中下階層人民群眾的利益,而且奠定了資產階級推翻封建專制制度的思想基礎。從本質上來說,英國宗教改革並非是單純的宗教意義上的變革,而是披上宗教外衣的資產階級革命。

英國宗教改革雖有其保守不徹底的一面,但由於在一定程度上是代表民族利益的國王領導,並以維護國內穩定為出發點,才沒有像日耳曼地區那樣引起國內分裂,民族教會名副其實,羽翼未豐的資產階級在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中才有所發展,這是同時代歐洲其他國家的宗教改革所不具備的。      

亨利八世本來是教皇的支持者,當路德發動改革,將七項聖禮簡化為兩項時,亨利八世便寫了一篇攻擊路德的文章,名為《為七項聖禮辯護》(The Seven Sacraments)。不過他支持教皇,似乎是有很重要的政治目標。英國與法國長久處于敵對狀態中,亨利八世要利用教皇的權勢及西班牙的軍力來支持他,起碼使法國孤立。在宗教上,亨利八世的改革並不是要廢除宗教,更不是拋棄天主教,其終極目的只是取得英國宗教最高首腦地位。離婚案公開後,亨利利用英國人對教廷的不滿提出了一連串的質疑,但他同時仍聲明嚴守正統主義其行為只是遵循“信奉天主教的人能可以批評教廷的制度”的原則。西元一五三一年,教廷起草了革除英王教籍的文件,迫使英王向教廷全面開戰,宗教改革的明朗化。西元一五三六年,在克倫威爾的領導下,英國教會廣泛搜集修道院內種種罪証,然後頒布一項解散法令,將很多修道院解散,土地歸為國家所有。
   此時,越來越多的人要求亨利實行真正的改革。亨利便制訂了《十條信仰原則》,這十條信仰原則基本上仍是肯定天主教的傳統信仰,只在一些地方上作了修改,例如有關聖餐的變質說便完全不提,雖然肯定功德的重要,卻高舉因信稱義的道理,同時以聖經以及三條初期教會的信條為信仰最高的權威,否定煉獄的存在,否定敬拜圖象、聖經遺物的迷信。這原本是了一非常好的開始,假若改教派不是操之過急,相信改教運動會穩步進展。但他們催促亨利作更多的讓步,亨利憤然抗拒,於西元一五三九年定下《六條信綱》,肯定聖餐的餅和酒變質,不准信徒在守聖餐時自己執杯,聖職人員要嚴守獨身,不得反悔修道的誓約,教會可為信徒舉行私人彌撒,並且肯定告解的重要性。凡否定此六條的第一條,即否定變質說,便會被定死罪,否定其他五條的,財產充公和監禁。幸好他頒布此諭令後不久便去世,改革派才不致受太大的打擊。

我們大致可以了解英國宗教改革的重點完全放在組織及權力架構,神學及教會生活方面的改革並無太大改變,亨利八世的改革只是想以王權取代神權的最高統治權,因此他認為沒有必要改變英國人本來熟悉的宗教信仰,也無意於教義的爭論和探索。

TOP

(一)改革背景

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在維登堡教堂的正門上貼出了「九十五條論說」,此後宗教改革的浪潮席捲整個歐洲大陸,而此時偏處一隅的英國卻相對平靜,英王亨利八世還因積極反對路德學說而被教皇敇封為「信仰保衛者」(Defender of the Faith),英國被視為天主教得堅強堡壘。然而,僅僅過數十餘年,英王亨利八世卻發動了自己的宗教改革,確立了國教在英國的地位。究竟有什麼原因使英國從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國家走上了新教之路?其改革背景包括如下:

1、二元結構的危機(國家與教會)

宗教改革前的英國處於都鐸王朝(Tudor dynasty)的統治之下,都鐸王朝是由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鐸憑武力開創的,他在1485年8月的博斯沃思原野一戰中擊敗了英王查理三世,成為新的國王,即為亨利七世,不久他與敵對的約克王族繼承人伊麗莎白公主結婚,使其統治力更為穩固。[14]

   隨著都鐸王權的加強,國王確立了自身對貴族的權威,並與們一起統治著國家。然而,當時還存在著另一股可以和王權相抗衡的力量,那就是英國的教會。英國教會整體上考察屬於羅馬教會的一部分,羅馬教會在當時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它把整個封建西歐(盡管有著各種內部戰爭)聯合成為一個大的政治體系。」英國教會並未因鐸王朝的建立而受到什麼影響,亨利七世本人就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16世紀初在英國大約有12000名修士、修女和行乞修道士,教會勢力在這勒禮得到了穩定的發展。[15]

   英國的教會與國家雖然在天主教信仰及反宗教改革上達成了共識,但二者之間在本質上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一)專制政體的加強意味著專制君主權力擴大,他可以主宰自己國家中的一切,但是教會並不承認君主的絕對權威,它只承認教皇的絕對權威,專制君主的個人野心必須受到限制,各個國家僅僅是基督教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權力上的二元結構最顯著地呈現在英國的法律上,當時所有的英國人必須同時服從兩種法律,即教會法語國家法,而教會與國家也同都有自己的法庭來保證法律的實施。這些法庭形成了一種等級體制,但在等級構成上兩種法律是不同的,國王是國家法律的最高權威,而教皇則是教會法律的最權威,因此,當國家與教會發生利益衝突時,雙方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二)教會與國家之間的矛盾還表現在雙方經濟利益的瓜分上。英國教會擁有國家分之一的土地,它的年收入在宗教改革前達到270000鎊,而當時的王室年收入只有100000鎊,僅僅是教會的三分之一強。教會除了擁有大量土地外,還擁有那些雄偉壯麗的宗教建築,以及價格不菲的金銀器皿及藝術珍品。對於教會擁有的龐大資產,世俗勢力包括國王、貴族以及紳士等覬覦已久,們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剝奪教會這些財產。國家與教會這種二元統治結構及雙方在政治權力與經濟利益上的矛盾與爭奪構成了宗教改革最深遠的影響。[16]

2、異端傳統

英國的異端傳統由來已久,它們在某些程度上為後來的英國宗教改革先河。反對教會、要求變革的異端最早可以上溯到威克利夫時代。威克利夫出生於1320年,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威克利夫都是那個時代的革命者和異端份子,他接受《聖經》作為信仰的可靠基礎,並要求《聖經》被自由地至於俗人之手,他反對化體說,認為它不具備哲學上的完整性,主張耶穌的血肉在聖餐中的體現僅僅是精神上的、聖經上的、道德上的。他強調剝奪教士的財產,肯定世俗君主的權威。威克利夫之後對英國宗教改革產生重大影響的是羅拉德(Lollards)派的異端活動,它原起於牛津大學,通過貧困傳道逐步擴散到英國各地。羅拉德派對聖禮的否定比威克利夫更為堅決,反對教士介入世俗事務,也否定教皇對世間教會的最高權力,主張英國應該獨立自主,使用英文的《聖經》。但是,羅拉德派過於激進的宗教態度很難獲得英國民眾的支持。羅拉德派產生的影響,第一,當時主教為了鎮壓異端,他們不得不更依賴國王的力量,也因此更屈服於國王,這就是後來國王發起宗教改革條件之一。第二,羅拉德派以一種不完整的、樸素的形式保存了一個個人的、聖經的和世俗統治的宗教,這些內容對日後的新教改革具有預言的性質,也是日後英國脫離傳統天主教、走向新教的一塊踏板。[17]

(一)改革背景

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在維登堡教堂的正門上貼出了「九十五條論說」,此後宗教改革的浪潮席捲整個歐洲大陸,而此時偏處一隅的英國卻相對平靜,英王亨利八世還因積極反對路德學說而被教皇敇封為「信仰保衛者」(Defender of the Faith),英國被視為天主教得堅強堡壘。然而,僅僅過數十餘年,英王亨利八世卻發動了自己的宗教改革,確立了國教在英國的地位。究竟有什麼原因使英國從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國家走上了新教之路?其改革背景包括如下:

1、二元結構的危機(國家與教會)

宗教改革前的英國處於都鐸王朝(Tudor dynasty)的統治之下,都鐸王朝是由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鐸憑武力開創的,他在1485年8月的博斯沃思原野一戰中擊敗了英王查理三世,成為新的國王,即為亨利七世,不久他與敵對的約克王族繼承人伊麗莎白公主結婚,使其統治力更為穩固。[14]

   隨著都鐸王權的加強,國王確立了自身對貴族的權威,並與們一起統治著國家。然而,當時還存在著另一股可以和王權相抗衡的力量,那就是英國的教會。英國教會整體上考察屬於羅馬教會的一部分,羅馬教會在當時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它把整個封建西歐(盡管有著各種內部戰爭)聯合成為一個大的政治體系。」英國教會並未因鐸王朝的建立而受到什麼影響,亨利七世本人就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16世紀初在英國大約有12000名修士、修女和行乞修道士,教會勢力在這勒禮得到了穩定的發展。[15]

   英國的教會與國家雖然在天主教信仰及反宗教改革上達成了共識,但二者之間在本質上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一)專制政體的加強意味著專制君主權力擴大,他可以主宰自己國家中的一切,但是教會並不承認君主的絕對權威,它只承認教皇的絕對權威,專制君主的個人野心必須受到限制,各個國家僅僅是基督教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權力上的二元結構最顯著地呈現在英國的法律上,當時所有的英國人必須同時服從兩種法律,即教會法語國家法,而教會與國家也同都有自己的法庭來保證法律的實施。這些法庭形成了一種等級體制,但在等級構成上兩種法律是不同的,國王是國家法律的最高權威,而教皇則是教會法律的最權威,因此,當國家與教會發生利益衝突時,雙方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二)教會與國家之間的矛盾還表現在雙方經濟利益的瓜分上。英國教會擁有國家分之一的土地,它的年收入在宗教改革前達到270000鎊,而當時的王室年收入只有100000鎊,僅僅是教會的三分之一強。教會除了擁有大量土地外,還擁有那些雄偉壯麗的宗教建築,以及價格不菲的金銀器皿及藝術珍品。對於教會擁有的龐大資產,世俗勢力包括國王、貴族以及紳士等覬覦已久,們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剝奪教會這些財產。國家與教會這種二元統治結構及雙方在政治權力與經濟利益上的矛盾與爭奪構成了宗教改革最深遠的影響。[16]

2、異端傳統

英國的異端傳統由來已久,它們在某些程度上為後來的英國宗教改革先河。反對教會、要求變革的異端最早可以上溯到威克利夫時代。威克利夫出生於1320年,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威克利夫都是那個時代的革命者和異端份子,他接受《聖經》作為信仰的可靠基礎,並要求《聖經》被自由地至於俗人之手,他反對化體說,認為它不具備哲學上的完整性,主張耶穌的血肉在聖餐中的體現僅僅是精神上的、聖經上的、道德上的。他強調剝奪教士的財產,肯定世俗君主的權威。威克利夫之後對英國宗教改革產生重大影響的是羅拉德(Lollards)派的異端活動,它原起於牛津大學,通過貧困傳道逐步擴散到英國各地。羅拉德派對聖禮的否定比威克利夫更為堅決,反對教士介入世俗事務,也否定教皇對世間教會的最高權力,主張英國應該獨立自主,使用英文的《聖經》。但是,羅拉德派過於激進的宗教態度很難獲得英國民眾的支持。羅拉德派產生的影響,第一,當時主教為了鎮壓異端,他們不得不更依賴國王的力量,也因此更屈服於國王,這就是後來國王發起宗教改革條件之一。第二,羅拉德派以一種不完整的、樸素的形式保存了一個個人的、聖經的和世俗統治的宗教,這些內容對日後的新教改革具有預言的性質,也是日後英國脫離傳統天主教、走向新教的一塊踏板。[17]

(一)改革背景

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在維登堡教堂的正門上貼出了「九十五條論說」,此後宗教改革的浪潮席捲整個歐洲大陸,而此時偏處一隅的英國卻相對平靜,英王亨利八世還因積極反對路德學說而被教皇敇封為「信仰保衛者」(Defender of the Faith),英國被視為天主教得堅強堡壘。然而,僅僅過數十餘年,英王亨利八世卻發動了自己的宗教改革,確立了國教在英國的地位。究竟有什麼原因使英國從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國家走上了新教之路?其改革背景包括如下:

1、二元結構的危機(國家與教會)

宗教改革前的英國處於都鐸王朝(Tudor dynasty)的統治之下,都鐸王朝是由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鐸憑武力開創的,他在1485年8月的博斯沃思原野一戰中擊敗了英王查理三世,成為新的國王,即為亨利七世,不久他與敵對的約克王族繼承人伊麗莎白公主結婚,使其統治力更為穩固。

   隨著都鐸王權的加強,國王確立了自身對貴族的權威,並與們一起統治著國家。然而,當時還存在著另一股可以和王權相抗衡的力量,那就是英國的教會。英國教會整體上考察屬於羅馬教會的一部分,羅馬教會在當時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它把整個封建西歐(盡管有著各種內部戰爭)聯合成為一個大的政治體系。」英國教會並未因鐸王朝的建立而受到什麼影響,亨利七世本人就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16世紀初在英國大約有12000名修士、修女和行乞修道士,教會勢力在這勒禮得到了穩定的發展

   英國的教會與國家雖然在天主教信仰及反宗教改革上達成了共識,但二者之間在本質上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一)專制政體的加強意味著專制君主權力擴大,他可以主宰自己國家中的一切,但是教會並不承認君主的絕對權威,它只承認教皇的絕對權威,專制君主的個人野心必須受到限制,各個國家僅僅是基督教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權力上的二元結構最顯著地呈現在英國的法律上,當時所有的英國人必須同時服從兩種法律,即教會法語國家法,而教會與國家也同都有自己的法庭來保證法律的實施。這些法庭形成了一種等級體制,但在等級構成上兩種法律是不同的,國王是國家法律的最高權威,而教皇則是教會法律的最權威,因此,當國家與教會發生利益衝突時,雙方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二)教會與國家之間的矛盾還表現在雙方經濟利益的瓜分上。英國教會擁有國家分之一的土地,它的年收入在宗教改革前達到270000鎊,而當時的王室年收入只有100000鎊,僅僅是教會的三分之一強。教會除了擁有大量土地外,還擁有那些雄偉壯麗的宗教建築,以及價格不菲的金銀器皿及藝術珍品。對於教會擁有的龐大資產,世俗勢力包括國王、貴族以及紳士等覬覦已久,們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剝奪教會這些財產。國家與教會這種二元統治結構及雙方在政治權力與經濟利益上的矛盾與爭奪構成了宗教改革最深遠的影響。

2、異端傳統

英國的異端傳統由來已久,它們在某些程度上為後來的英國宗教改革先河。反對教會、要求變革的異端最早可以上溯到威克利夫時代。威克利夫出生於1320年,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威克利夫都是那個時代的革命者和異端份子,他接受《聖經》作為信仰的可靠基礎,並要求《聖經》被自由地至於俗人之手,他反對化體說,認為它不具備哲學上的完整性,主張耶穌的血肉在聖餐中的體現僅僅是精神上的、聖經上的、道德上的。他強調剝奪教士的財產,肯定世俗君主的權威。威克利夫之後對英國宗教改革產生重大影響的是羅拉德(Lollards)派的異端活動,它原起於牛津大學,通過貧困傳道逐步擴散到英國各地。羅拉德派對聖禮的否定比威克利夫更為堅決,反對教士介入世俗事務,也否定教皇對世間教會的最高權力,主張英國應該獨立自主,使用英文的《聖經》。但是,羅拉德派過於激進的宗教態度很難獲得英國民眾的支持。羅拉德派產生的影響,第一,當時主教為了鎮壓異端,他們不得不更依賴國王的力量,也因此更屈服於國王,這就是後來國王發起宗教改革條件之一。第二,羅拉德派以一種不完整的、樸素的形式保存了一個個人的、聖經的和世俗統治的宗教,這些內容對日後的新教改革具有預言的性質,也是日後英國脫離傳統天主教、走向新教的一塊踏板。

亨利七世開創了都鐸王朝,作為一個具有政治眼光的君主,他充分利用子女的聯姻來加強英國的政治地位。西班牙和法國在當時是全歐洲最強大的國家,1489年,亨利七世與西班牙簽訂了一個合約,一起結盟對付法國,以便從法國得到更多的領土和貢金,而合約中還包括讓亞瑟(Arthur Tudor)與凱薩琳(Catherine of Aragon)定「娃娃親」。
英西兩國從此協力保證他們從法國得來的戰利品,西班牙獲得法國的土地,亨利七世則每年得到貢金,其數量相當於王室正常收入的五分之一。在1502年,亞瑟王子與凱薩琳成婚,但不幸的亞瑟王子於次年病故。

1509年亨利八世繼位,為了保住與西班牙的聯盟,他與其兄的遺孀凱薩琳成婚,但是這樁婚姻的合法性卻遭到人們的懷疑–一個人可不可以娶其兄弟的遺孀?中世紀的人們一向從權威的《聖經》中為自己的行為尋找根據,然而在此他們卻陷入了困境,因為《聖經》上對於這種情況存著兩種不同的說法:(一)在《聖經.舊約.申命記》中說:「兄弟同居,若死了一個,沒有兒子,死人的妻不可出嫁外人,她丈夫的兄弟當盡兄弟的本分,娶她為妻,與她同房。」這種說法無疑合於亨利的情況。(二)但是,《聖經.舊約.利末記》中卻聲稱一個人若是取了他兄弟的遺孀將無子女。當時的教會法政事根據第二種說法來禁止人們這類型的婚姻,亨利七世爭得當時的教皇朱利烏斯二世(Julius II)的同意,又將凱瑟琳許給次子亨利八世。1503年的教皇特許世這樣寫的:「鑒於凱瑟琳和亞瑟婚後沒有房事,在法律上,凱瑟琳不是亨利亡兄的寡妻,亨利可以同她結婚。」然而,在此也同樣留下了懷疑的餘地,那就是教皇有無權力對這種有違《聖經》的舉動與以恩准,這一切都為日後埋下了危機。

至凱薩琳38歲以前,亨利八世一直對她情有獨鍾,並受到她的管束。王后雖說不上丰姿綽約,光彩照人,可是品行端正,虔誠有禮,幫國王處理不少國事。

但至1527年,這樁婚姻的出現了危機,表現在四個方面:(一)王位繼承問題:凱薩琳為亨利八世生了六個女兒,但只有瑪麗存活下來(公主是否可以繼承王位在英格蘭的法律並無明顯的規定),到1525年產下王子的所有希望似乎都破滅了,因為凱瑟琳已經四十歲,並且已經七年未曾懷過孕,這樣都鐸王朝在王嗣問題上面臨危機。(二)凱薩琳干政:凱薩林曾在1514年為了維護其父王西班牙斐迪南的利益,而干涉其父王西班牙斐迪南(Ferdinand)的利益,而干涉亨利的對歐政策,引起亨利的不快,(三)亨利移情別戀:亨利八世愛上了宮中一位貴婦安娜.波琳,安娜.波琳原是英國王后的女侍,倫敦一位富商的女兒,很有教養,在法國受過教育,又有音樂才能,在她周圍有一批路德教的追隨者,當她發現自己受到亨利的青睞時,便決心採取一切手段成為王后。(四)《聖經》警告:亨利八世本人既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又是一個熟悉神學的業餘神學家,這時他自然會想起《聖經》上的詛咒,並且對自身婚姻的有效性產生懷疑,因而有離婚的念頭。


基督教(含天主教)如今在世界各地都有其蹤影,而其宗教觀,深深的影響著歐洲各國的歷史,尤其是16紀一連串宗教改革。喀爾文教派與西歐資本主義的形成;英國國教與人民國家概念的形成,使英國在政體上有更完整的獨立性。如今說到「日不落帝國」,第一個想到的國家就是英國,英國是如何從國王結婚都沒自主的情況下演變成為歐洲第一強權?必定要說到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和伊麗莎白一世的對外政策。尤其是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使英國踏出國家自主的第一步,使英國後來的在位者能在沒有宗教包袱的情況下,進行一連串的改革,讓英國逐漸步入盛世。而英國宗教改革背景包括:二元的政體結構、人文主義出現、異端在英國的興起、喀爾文教派的傳入,最後才在婚姻為由的情況下,使亨利八世與羅馬教廷割袍斷義,改革後使英國更符合專制王權應有的政體政體–政教合一,也使人民能更專一於英國,加強人民的國家意識形成,並且英國國王在此權力下,能有更穩定的財政收入。而在宗教合一的情況下,使人民在這之中產階階級逐漸壯大,慢慢形成一股強大勢力,導致後來能夠抗衡專制王權,因此宗教改革可算是中產階級的第一次革命。此後都鐸王朝的君主都相當注意宗教問題,作風手段各有不同,在這時期也出現了所謂「清教徒」,皆是因宗教改革而產生的重大影響,而後這批人遠渡北美洲,建立了英國的殖民地北美十三州,最後獨立為美國。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12-5 10:10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50874 秒, 數據庫查詢 8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