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西方歷史] 芙烈達·卡蘿

芙烈達·卡蘿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qoomnly 您是第999個瀏覽者
芙烈達·卡蘿:



芙烈達·卡蘿(西班牙文:Frida Kahlo,1907年7月6日-1954年7月13日),墨西哥女畫家。本名是Magdalena Carmen Frieda Kahlo y Calderón,她出生在墨西哥城南部的科瑤坎(Coyoacan)街區。父親是德裔猶太畫家與攝影師,家族來自羅馬尼亞的歐拉地Oradea(二戰前是匈牙利屬地)。

一、生平:

(一)病痛:

6歲時芙烈達得了小兒麻痺。18歲那年的秋天(1925年9月17日),芙烈達出了嚴重的車禍,造成下半身行動不便,而且不孕,經過多次手術之後,甚至失去了右腿,於是芙烈達在苦痛中用繪畫來轉移注意力,畫出了許多她對於病痛的感受和想像,她的作品經常充滿了隱喻、具象的表徵、讓觀者震驚於一個女人所承受的各種痛苦。她畢生的畫作中有55%是一幅又一幅的、支離破碎的自畫像(如器官分離、開刀、心臟等具體的表徵、代表畫家的痛苦),此外,芙烈達也深受墨西哥文化的影響,她經常使用明亮的熱帶色彩、採用了寫實主義和象徵主義的風格。

(二)戀情:

芙烈達的畫作吸引了墨西哥很有地位的著名壁畫家迪亞哥·利弗拉(Diego Rivera)注意,造成了他們兩個糾纏的婚姻,芙烈達初時與迪亞哥學畫,後來陷入熱戀,隨即結婚。婚後,迪亞哥風流的行為並沒有因承諾而收斂,芙烈達卻因為深愛他而一再容忍,直到迪亞哥犯下讓她最痛心的過錯——染指她的親生妹妹才分居。這段期間芙烈達到巴黎辦個展,才發現自已對丈夫的愛已勝過愛自己,迪亞哥卻提出離婚的要求。

後來兩人又走在一起,迪亞哥重新向芙烈達求婚,直到卡蘿的生命終點,迪亞哥一直陪在她身邊。

芙烈達·卡蘿同時也是墨西哥社會運動的支持者,流亡的蘇聯革命領袖里昂·托洛斯基來到墨西哥後,曾受迪亞哥·利弗拉招待。當時托洛斯基因為被蘇聯領袖史達林驅逐出境,而流亡到墨西哥。托洛斯基夫婦先是住在芙烈達的家中,傳說中托洛斯基與卡蘿有一段情,因此托洛斯基夫婦搬到了幾條街之外的科瑤坎另一處房子,之後在那裡遇刺。

(三)逝世:

在托洛斯基死後不久芙烈達轉變想法,支持史達林的蘇聯政權。1949年之後她對毛澤東讚譽有加,稱毛領導的中國是「社會主義的新希望」。

芙烈達的死至今仍眾說紛雲,最普遍的說法是她在1954年7月13日病故,但也有人推測其為自殺。她被葬在科搖坎,目前芙烈達的故居「藍房子」(La Casa Azul)已成為了博物館。其中至今仍陳列著她臨死之前的遺物,包括杭州刺繡廠出品的馬恩列斯毛的繡像,和一幅在畫架上尚未完成的毛澤東畫像。

二、紀錄片:

1982年,德國曾以芙烈達為主角拍過同名的自傳性紀錄片。

1984年,另一部電影Frida, naturaleza viva由導演Paul Le Duc推出,由墨西哥女演員Ofelia Medina飾演芙烈達。

2002年,電影商米拉麥斯(Miramax)發行了《揮灑烈愛》(Frida,港譯《筆姬別戀》),由墨西哥女演員莎瑪·希恩飾演芙烈達。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動漫熱點』

『動漫畫家資料館』

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5 05:40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36053 秒, 數據庫查詢 7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