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都市趣聞] 爹娘窩居兒變宅男

爹娘窩居兒變宅男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黑暗帝王 您是第422個瀏覽者
作者: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9月3日 上午12:05
研究發現,若希望孩子能不要宅在家裡,要如何增加孩子的運動量?那就是父母們自己必須多加運動才行。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要孩子多運動,不如就陪他一起,運動不管對我們的身體或心理都會有幫助。他以自己為例,有時候他會利用空閒的傍晚和孩子一起慢跑或是去游泳,共同設定一個目標,不管是跑3000公尺還是游1000公尺,讓兩人一起達成,甚至鼓勵孩子去超越自己,那種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感覺,其實就是增進親子間情感的好方式,而運動時的談天,更是改善家庭溝通問題的有效潤滑劑。
該研究由美國猶太健康醫院醫學助理教授KristenHolm主持,此研究方案囊括了83個家庭,目的是協助年齡介於7到14歲有過重或肥胖問題的孩子控制體重。該方案鼓勵父母和孩子透過每天走路超過2000步來增加運動量。整個過程皆以計步器追蹤。
結果發現,當某些日子母親們走路達到或超過2000步時,孩子們平均走路超過2117步。當母親沒有達到目標時,孩子則僅多走1175步。研究者指出,在方案開始後,先前活動量較低的孩子反而走得比先前活動量較高的孩子來得多。
整體而言,研究者發現,當母親多走1000時則孩子們會多走196步。類似的結果也出現在父親和孩子之間。
父母和孩子的活動量是有關的,而此次研究證實了當父母的活動量增加,孩子的活動力也變強。這樣的影響在周末更是特別明顯。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運動會幫助產生好心情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的,董氏基金會在2011年進行的「台灣五大都市國、高中學生運動狀況、壓力源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結果得知,當受訪學生的父母常運動者,受訪學生有運動習慣的比例高於沒有運動習慣者,且達顯著,這呼應了該研究,父母的運動習慣也會帶動孩子。另外,發現有17.3%的國高中生會因情緒不佳而運動,運動後有84.2%覺得心情會變好。也已證實運動會產生腦內啡,幫助人們產生愉悅感,這都提醒我們對於運動,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該研究發表於7月號「身體活動與健康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的研究中。
  
有眼無珠與白目之人畜全都去死   無資格活在這個世界上
勿惹黑闇雙王  雙王勝為王  敗者為寇  敗者唯有死孰贖罪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3 23:04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28683 秒, 數據庫查詢 7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