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國文學] 山海經介紹

山海經介紹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琰容 您是第931個瀏覽者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一般認為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動物、植物、礦物、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山海經》原來是有圖的,叫《山海圖經》,魏晉以後已失傳。《山海經》記載了許多詭異的怪獸以及光怪陸離的神話故事,長期被認為是一部荒誕不經的書[1]。有些學者則認為《山海經》不單是神話,而且是遠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鳥獸,「通過此書可以看出人類社會由原始蒙昧向高級階段漸次前進的發展總過程」[2]。


作者

《山海經》一書的作者和成書時間都還未確定。過去認為為大禹、伯益所作。現代中國學者一般認為《山海經》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時間大約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楚,巴蜀,山東及齊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漢校書時才合編在一起。其中許多可能來自口頭傳說,司馬遷說:「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清初紀曉嵐編《四庫全書》,乾脆將《山海經》歸於志怪小說一類。陳槃從《周禮》疏中找到:「古山海經鄒(鄒衍)書」之說[3]。清朝學者畢沅考證其「作於禹益,述於周秦,行於漢,明於晉」。袁珂在《中國神話研究和山海經》一文中說:「《山海經》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經過多人寫成的一部古書,作者大概都是楚地的楚人。」

《山海經》現在最早的版本是經西漢劉向、劉歆父子校刊而成,並表示「山海經者,出於唐虞之際。」趙樺從其說[4]。晉朝郭璞曾為《山海經》作注,考證註釋者還有明朝王崇慶的《山海經釋義》、楊慎的《山海經補註》、吳任臣的《山海經廣注》、清朝吳承志的《山海經地理今釋》、畢沅的《山海經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經箋疏》,民國以後以袁珂的《山海經校注》最流行,研究《山海經》者必讀袁書。

內容

《山海經》全書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共約31000字。記載了100多個邦國,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產等訊息。《山海經》中對於動物的記載,據統計有277種之多,有虎、豹、狕、熊、羆、狼、犬、兔、豬、馬、猴、猿、猩、犀、牛、彘、鹿、麂、類、豚、禺、羚、羊、象、螻、猥、訾、駝、獺、狐、糜、麈等,還有猼訑、畢方、帝江、何羅雨、鳥焉、狌狌[5]。郭璞認為狌狌就是猩猩。其中《山經》所載的大部分是歷代巫師、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記錄,經長期傳寫編纂,多少會有所誇飾,但仍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在〈山經〉中保存大量祭祀神衹的祭禮,原本都與《周禮》所載紀錄對照研究,現在才發現可與新出土的戰國簡帛《包山楚簡》、《望山楚簡》及《新蔡楚簡》中的祭禱紀錄對比研究。


女媧古代中國神話的基本來源就是《山海經》,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誇父追日、女媧補天、后羿射九日、黃帝大戰蚩尤、共工怒觸不周山從而引發大洪水、鯀偷息壤治水成功、天帝取回息壤殺死鯀以及最後大禹治水成功的故事。

除此之外,《山海經》還以流水帳方式記載了一些奇怪的事件,例如據說吃了狌狌的肉,有健步的作用,對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

該書按照地區不按時間把這些事物一一記錄。所記事物大部分由南開始,然後向西,再向北,最後到達大陸(九州)中部。九州四圍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圍。這種南西北東的順序與後代從東開始,東南西北的順序習慣不同,據研究與古代帝王座北朝南以及天南地北的空間觀念有關。

古代中國也一直把《山海經》作歷史看待[6],《隋書·經籍志》裡《山海經》列史部地理類,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將《山海經》置於《經籍考·史考》中地理書之首[7],是中國各代史家的必備參考書,由於該書成書年代久遠,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山海經》記神靈四百五十多個,多用精米(糈),與巫術相似。魯迅曾言:「山海經乃古之巫書。」魯迅還專門寫有一篇《阿長與〈山海經〉》,記敘了家中僕人長媽媽為他買來一本《山海經》,給他帶來的那份驚喜,還兩次特別提到「九頭的蛇」。

廖平認為《山海經》是《詩經》的傳注[8]。

中國學者張明華認為《山海經·大荒北經》中的燭龍是指北極極光[9],「人面蛇身,赤色,身長千里,鐘山之神也。」符合燭龍形象的極光。有學者據此實地勘察,發現了中國古人早已到達美洲[10]。更有人指出:《海外東經》記載的「湯谷」「扶桑」「黑齒國」等,必是美洲,因有其它典籍可參照,如《東夷傳》載:「倭國東四千餘里,有裸國,裸國東南有黑齒國,船行一年可至也。」[11]


編排

《山海經》共有18卷,分為山經五卷及海經十三卷。

山經
第一卷 南山經-鵲山 招搖山 堂庭山 猿翼山 杻陽山 柢山 但爰山 基山 青丘山
第二卷 西山經
第三卷 北山經
第四卷 東山經
第五卷 中山經
海經
第一卷 海外南經
第二卷 海外西經
第三卷 海外北經
第四卷 海外東經
第五卷 海內南經
第六卷 海內西經
第七卷 海內北經
第八卷 海內東經
第九卷 大荒東經
第十卷 大荒南經
第十一卷 大荒西經
不周山、寒暑泉、濕山、幕山、禹攻共工國山、淑士國、女媧之腸、石夷、狂鳥、白民國、長脛國、西周國、叔均、赤國、雙山、方山、櫃格松、先民國、北狄國、芒山、桂山、榣山、太子長琴、凰鳥、鸞鳥、鳳鳥、蒬蟲、車沮玉門山、靈山、十巫、西王母山、海山、壑山、沃國、大鵹、少鵹、青鳥、龍山、三淖、女丑屍、女子國、桃山、虻山、桂山、乾土山、丈夫國、弇州山、鳴烏、軒轅國、弇茲、日月山(吳姬天門山)、噓、天虞、常羲、玄丹山、青鴍、黃驁、孟翼攻顓頊池、鏖鏊鉅山、屏蓬、巫山、壑山、金門山、黃姬屍、比翼鳥、白鳥、天犬、崑崙山、崑崙神、弱水、炎火山、西王母、常陽山、寒荒國、女祭、女薎、壽麻國、夏耕之屍、吳回、蓋山國、朱木、一臂民、大荒山、三面一臂人、夏啟、互人國、靈恝、魚婦、鸀鳥、大巫山、金山
第十二卷 大荒北經
第十三卷 海內經

山海經古圖

古山海經有圖,陶淵明有「流觀山海圖」詩句。畢沅在《山海經古今本篇考》中指出:「山海經有古圖,為漢所傳,有梁張僧繇等圖」。

但山海經漢古圖已失。今山海經圖繪於明清,有如下幾種版本:

(現代)廣陵蔣應鎬繪圖《山海經圖繪全像》
(明)胡文煥《山海經圖》
(清)《增補繪像山海經廣注》
200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馬昌儀,從現存的九種山海經圖本中選出1000幅山海經圖,配合山海經文字,著《古本山海經圖說》。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一般每條目附二圖,有的條目多達四圖,每條附詳細解說,是當前最完備的山海經圖本。

註釋

1《史記·大宛傳》:「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杜佑認為:「《禹本紀》、《山海經》不知何代之書,恢怪不經。夫子刪詩書後,尚奇者先有其書。如詭誕之言,必後人所加也。」胡應麟則說「山海經,古今語怪之祖。」「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莊》、《列》、《離騷》、《周書》、《晉乘》以成者」(呂子方《讀〈山海經〉雜記》,第2頁)
2 段瑜:《中國〈山海經〉討論會爭議的問題》,《新華文摘》1985年第4期
3 陳槃《論早期讖緯與鄒衍書的關係》,1948年,中研院史語所集刊二十、上
4 趙樺《吳越春秋》:「禹……巡行四瀆,與益、夔共媒。行到名山大澤,召其神而問之山川脈理、金玉所有、鳥獸昆轟之類,及八方之民俗、殊國異域、土地裡數,使益疏而記之,名日山海經。」
5 《南山經》:「招搖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者善。」
6 《孔子家語·執轡篇》有「子夏曰:商聞《山書》曰:地東西為緯、南北為經」一語,呂子方指出,「在《家語》成書時人們已承認《山海經》是一部地理書了」(呂子方:《讀〈山海經〉雜記》,第5頁)
7 《文獻通考》卷204
8 《〈山海經〉為〈詩經〉舊傳考》(載《地學雜誌》14卷第3期、第4期,1923年)
9 《山海經新探》(成都市:四川省社會科學院,1986),頁308-314。後收錄《學林漫錄》第8集
10 連雲山著《誰先到達美洲》:「美國學者墨茲博士研究了《山海經》,根據經上所說《東山經》在中國大海之東日出之處,他在北美,試著進行按經考察,經過幾次失敗,他一英里一英里地依經上記過的山系走向,河流所出和流向,山與山間的距離考察,結果勝利了。查驗出美國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脈,內華達山脈,喀斯喀特山脈,海岸山脈的太平洋沿岸,與《東山經》記載的四條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動植物、山與山的距離完全吻合……」
11葉雨蒙:〈《山海經》與美洲〉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5-10 07:10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49921 秒, 數據庫查詢 7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