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溫馨勵志] 《我不再沉默》作者:洛莉.荷茲.安德森

《我不再沉默》作者:洛莉.荷茲.安德森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深邃的微笑 您是第98個瀏覽者
我不再沈默
Speak

作者:洛莉.荷茲.安德森
原文作者:Laurie Halse Anderson
譯者:呂玉嬋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0/03/04


內容簡介
眼淚融化了喉嚨裡的最後一塊冰,融化了心裡那片凍結的沉默,碎冰流下來,在陽光下消失無蹤……
.暢銷國外十餘年的經典作品,中文唯一正式授權版本
.美國圖書館協會「普立林茲文學獎」銀牌獎
.台北市立圖書館「好書大家讀」推薦讀物
.紐約市立圖書館推薦好書


  進入晴和高中的第一天起,米蘭達就知道自己是個沒有朋友的孤鳥。

  在「告別暑假」的狂歡派對中,發生了某件事。她在無助之下,選擇打電話報警,徹底毀了那場派對,也毀了自己在學校的交友圈。從此以後,米蘭達將自己封閉起來,以沉默面對周圍的謊言與偽善。但是,她的內心卻得不到相對的平靜,有一件事情盤旋在心裡,揮之不去,她不願回想;即使努力想要遺忘,回憶仍舊如影隨形,令她痛苦萬分。

  米蘭達在學校找不到歸屬,回家只見父母荒謬的爭吵戲碼,唯有美術課是她的避風港。當身邊所有人都認為她得了喉頭炎,加上精神出了問題,必須接受心理輔導,她選擇了「沈默」作為反抗;而美術老師彷彿看出她心中的祕密,引導她用無聲的方式,在期末作品中釋放不能說的心情。終於,米蘭達決定不再沈默,說出那天晚上所發生的事……

本書特色
  這是一個高中女孩的成長故事,彷彿一頁頁私密的青春期日記……

  .本書出版之初,便獲得眾多獎項,除了題材獨到,文字功力亦是一大特點。作者運用日記般的第一人稱敘述,以主角米蘭達的眼光,觀看高中生的多樣生活,字裡行間暴露的黑暗與醜惡,讓人不寒而慄。米蘭達把她唯一的朋友形容為沒大腦的狗,更直指校園生活的假象;她將父母的行為視為男女主角搶戲的表演;一語道破老師愚昧的教學;而她同時也自我憎恨,嘲弄自己矯情的偽裝……

  .作者用米蘭達的眼睛及心靈,將一位遭遇不幸的少女的心理變化,不著痕跡地表現出來。故事最終,米蘭達不願說出的「那件事」讓讀者感到震撼,但敘述卻充滿洋溢青春期少女的叛逆與奇想,在嘲諷現實之際,帶有活潑的筆觸。

作者簡介
洛莉.荷茲.安德森Laurie Halse Anderson
  一九六一年生於紐約州北部、鄰近加拿大邊境的小鎮。國小二年級時接觸了日本俳句,其獨特的創作形式,成為日後寫作的啟蒙。洛莉小時候喜歡歷史小說,青少女時期沈醉於科幻與奇幻文學的世界,而從小到大皆深感興趣的領域,則是外國文化和語言。
  高中二年級時,她離家展開十七歲的冒險,到丹麥的養豬牧場當交換學生,為期十三個月。回到美國後,曾在一家服飾店做最低薪資的工作,之後才繼續進修,畢業於美國奧內達加社區學院後,又取得喬治城大學的學士學位,主修語言學。
  寫作一直是洛莉的興趣,但一直到擔任自由撰稿記者後,才漸漸展開以寫作維生的職業生涯。她曾嘗試各種類型的創作,也收集了不少出版社的退稿信件,直到一九九六年,才陸續出版圖文書《奔跑的納迪多》(Ndito Runs)、《土耳其天花》(Turkey Pox)與《沒時間過母親節》(No Time for Mother’s Day)。
  一九九九年,洛莉出版了第一本小說《我不再沉默》,隨即入圍國家書卷獎決選,並獲得美國圖書館協會「普林茲文學獎」銀牌獎;並持續創作,出版了《黃熱病1793》(Fever 1793)、《第三街的大起司》(The Big Cheese on Third Street)等作品。她期待往後能在漫長的下雪冬夜,賴在火爐旁繼續創作。
譯者簡介
呂玉嬋
  生於台北,藝術碩士。喜愛戲劇、文學及旅行。


讀者感想
都說「沈默是金、雄辯是銀」,主角因為內心的傷痛
和繪本《蝴蝶朵朵》的小女孩一樣被暴風雨打濕了飛翔的翅膀
原本萬里晴空到地方也被濃厚的烏雲封閉了自己的內心
在她轉變成現在這個狀態 之前不是沒有試圖求救
但父母不以為意的爭執、同儕異樣的眼光和閒言閒語
都讓這個女孩一步步加厚烏龜殼 隔絕與外界的聯繫
很多當事人並非跟主角一樣都有一個善用引導傾聽的美術老師,還有鼓勵支持的大衛同學
只能抱著這個難堪的過去活著,直到傷口腐爛流膿帶到棺材方終止
書籍的文章分類讓我糾結很久,最後還是選擇勵志那欄

[ 本帖最後由 深邃的微笑 於 2023-11-3 12:56 編輯 ]
那一月,我轉動所有的經輪,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倉央嘉措

TOP


推薦導讀
大聲說出來---《我不再沉默》
  《我不再沉默》(Speak)是一本討論中學性侵犯的作品。根據媒體報導,美國每六分鐘就發生一件性侵犯事件。以性侵犯為故事主題,並非突出罕見,但這本書最令人讚賞的是作者的敘述手法與情節安排。 
  故事並不複雜,主角米蘭達以近乎日記的方式,記錄她進入九年級後的生活瑣事。開始時,作者先製造懸疑,主角已成為被好友遺棄、其他同學在背後指指點點的被棄者。她覺得越來越難開口說話:「每次想跟爸媽或老師說話時,我就開始結結巴巴,不然就是說不出話來。我是怎麼啦?好像是得了某種間歇性發作的喉頭炎。」讀者「傾聽」她的緩慢回溯,終於了解她深藏內心的祕密:在高年級「告別暑假」的派對中,她喝醉酒,慘遭強暴。震驚加上畏懼,她報警,毀了派對,成為所有同學的公敵。這件事對她來說有如擺不脫的夢魘:「我在走廊看見『它』,『它』就讀晴和高中,和啦啦隊的奧伯莉走在一起,『它』是一場惡夢,讓我無法醒來,看到我還對我微笑,又眨了眨眼睛。幸好我嘴唇已經一針一針縫起來了,不然我一定會吐。」 
  所有學校的一切生活都會讓她聯想到這件不愉快的往事。上英文課,她想像與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紅字》(The Scarlet Letter)中女主角海絲特一起在森林生活:「她帶著A的符號,而我則帶著S的符號。S代表沉默(silence),愚蠢(stupid),害怕(scared)、糊塗(silly),也代表羞恥(shame)。」完全沒有正面的想法。 
  米蘭達的學校生活是種重大負擔,她哀傷、逆來順受、自怨自艾。她失去發言權,也不想講話,卻以一種冷嘲態度觀察同儕、師長和雙親。她蹺課逃學被發現後,校長約見。面對校長,雙親和輔導老師,她依然拒絕發言,冷眼觀察這幾位長輩的言談舉止,腦海裡浮現了荒謬的畫面,心中想的卻是坐車逃離到他州要多久。
  她功課退步,唯一讓她肯投入的只有美術課,因為在美術課堂裡,她能找到短暫的避難感覺。老師費里曼是位外表古怪但了解學生的好老師。在他的協助下,米蘭達慢慢走出陰影。他告訴她:「下次畫樹的時候,心裡別想著樹,想想愛、恨、快樂或是憤怒,想想任何讓妳有感覺的事物,會讓妳手心冒汗或是縮起腳趾的事,專心去想那種感覺。」這些話等於間接鼓勵她說出心中想說的話:「我想妳有很多話想說,我願意聽妳說。」她終於找到願意聽她說話的人。 
  另一個讓米蘭達產生開口勇氣的是班上男同學大衛。她決定寫份有關婦女參政權的報告交給老師,但不願在班上做口頭報告,只要求大衛把影印本發給同學,結果成績是丁等,還得到悔過室報到。她無法接受,大衛說:「提倡婦女參政權的目的,是要女性為自己的權利大聲說話,保持沉默不會讓妳的權利被說出來,這樣一來壞人就贏了。如果爭取婦女參政權的女性都不說話,那麼女性會到現在都還沒有投票權。」這些話同樣是鼓勵她「說」出「真相」,再加上想像三位知名談話節目主持人對她被強暴一事的看法,她終於有勇氣以筆談方式,把事實告訴正與曾侵犯她的「它」交往的瑞秋,使「它」再現侵犯她。她大聲說出「不要!」同學趕到,壞人得到了報應。 
  作者洛莉.荷茲.安德森(Laurie Halse Anderson)初次參與少年小說創作行列,有些非凡成就,相當不易。細讀全文,讀者當能感受出作者擅長運用象徵。從寒冬進入暖春,象徵了女主角克服身心創痛的艱辛過程;種子的散播方式以及她創作「樹」的經過亦具象徵意義。
  作者的細膩刻畫了瀰漫於當前中學裡的殘酷和邪惡。作者利用女主角嘲諷的口吻重述了她的過去與現在經驗,甚至偶爾現類似簡潔雅致小品文般的敘述,使讀者領受到她「聲音」的清晰、不凡與真實,並且以近乎怪誕般的情節來洞察現實黑暗面。情節安排引人入勝,角色生動感人,但讓讀者難以忘懷的是,作者不加修飾與雕琢的手法來觀看中學生活的變化。最可佩的是,作者可以讓讀者進入女主角的內心世界。敘述語言與生動獨白使讀者感受被性侵犯少女的痛苦、惶惑。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張子樟教授
那一月,我轉動所有的經輪,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倉央嘉措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5-3 15:01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50772 秒, 數據庫查詢 7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