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國文學] 中國文字的演變

中國文字的演變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琰容 您是第818個瀏覽者
甲骨文,是商代(公元一四○○)的文字。這些文字因為刻在獸 骨或龜甲上,故名獸骨龜甲骨文。文字是以契刀刻劃的,故又名「契 文」「契刻」。文字的內,除極少數屬於紀事外,大部分是屬於當時 王公問卜的記載,故又稱「卜辭」或「貞卜文字」。此外,因甲骨文 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陽縣,原來是殷代古都,所以又稱為「殷墟 文字」。
  甲骨文的發現最早時間,是在清末光緒二十五年以前。發現地點 ,在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的洹河南岸田莊。村人於耕種時,在土層中 掘出一些龜甲獸骨碎片,其中大部刻有奧難辨的文句。當時,村人當 作龍骨轉售藥店為藥村。直至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經考古學 家王懿榮發現,確定了它在研究歷史資料上具有珍貴的價值後,就開始被介紹到了學 術界。復經劉鶚、孫詒讓、羅振玉、王國維、葉玉森諸家的先後搜集考究,其中羅振 玉更瘁全力以為提倡,始奠定了「甲骨學」的地位。

  甲骨學的著述,最早問世的是劉鶚的「鐵雲藏龜」,時在清光緒二十九年(一九 ○二)出版,續有孫詒讓的「契文舉例」、羅振玉的「商卜文字考」、「殷墟書契考 釋」、「待問編」。商承祚的「殷墟文字類纂」、王國維的「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 考」及「續考」、王襄的「簠室殷契類纂」、葉玉森的「殷契鉤沉」、「說契」、「 研契譚枝」、朱芳圃的「甲骨文字編」、孫海波的「甲骨文編」、董作賓的「甲骨文 斷代研究例」、「甲骨文字集釋」、金恆祥的「續甲骨文編」、嚴一萍的「殷商編」 、「甲骨文 斷代研究新例」、繞宗頤的「甲骨文續編」、「殷墟文字甲乙編」。更有 歐美傳教人士及日本學者等,亦先後於民國十七年中央研究院繼續發掘時,在我國搜 購甲骨甚豐,並多有專著發表。

  近三十年來,對甲骨學最有貢獻的,應推董作賓先生。董氏曾親自參與發掘甲骨 出土工作,他據殷代卜辭,將過去甲骨學的研究階段,分成前後兩期,前期從光緒二 十五年己亥,到民國十六年丁卯(一八九九到一九二七),共為二十八,後期自民國 十七年戊辰,到民國三十八年己丑(一九二八到一九四九),共二十二。

  甲骨文字風格衍變:甲骨文字有契刻體與筆寫體兩種書體互用發展所造成,大體 上說,是由契刻體向筆寫體方面發展的。董作賓氏據殷代卜辭,把貞卜人群,分為五 個時。以甲骨文字變化,書體變遷,追錝時代,以十干十二友常用字為例,闡明其字 形。自第一期到第五期的變化過程中,發現了各期甲骨文書寫風格不同,各有其特徵 。


  第一期(武丁時)的書法風格,至為宏放雄偉,以甲骨大版大字為代艱作。此類 大字常是強力的,彫的筆劃很粗壯,並填有朱墨(硃砂、墨)。其中也有工整秀麗的 小字,都極為精彩。這些都是承受中興英主武丁風格,其氣魄之宏放,技術的熟練, 頗為驚人。其書家有韋、永、賓。

  第二期(祖甲、祖庚時代)書風較為謹飭。祖甲、祖庚是繼承第一期武丁的守成 賢君,所以當時的卜師,嚴守規則而少變化。其書家有旅、大、行、即。

  第三期(廩辛、庚丁時)書風轉變,陷於頹靡,前期老書家已經作古,豪放書風 掃地,當期的書家,筆力多幼稚柔弱,甚至筆誤頗多。此期書者,皆未署。

  第四期(武乙、文丁時)的貞人,卜辭上不署書契者的名字,此一期,武乙、文 丁時代新興書家,盡去前期筆力幼弱之敝,作品生動、勁峭、時逞放逸不羈之趣。此 期署名之書家,僅狄一人,其餘尚未發現。

  第五期(帝乙、帝辛時代)的書風、除少數獸頭大字刻辭外,其餘的都異常嚴肅 工整。理由是: 貞卜事項,王必躬親,卜辭的段、行,字都很均整,如蠅頭小楷,文 風丕變,製作一新。其書家有泳、黃。
     
                  
           
           
        中國三代時期流傳下來的古文,除甲骨文外,大都是銘刻在銅器上面的文字。因 銅器為金屬物,故稱為「金文」,「吉金文字」。銅器種類繁多,但以鐘鼎文為最重 之器且有之國以鼎彝為分器者,是故又稱為「鐘鼎文」。又銅器上所刻文字,多凹字 。亦偶有凸字。凹字為識,是以又名為「鐘鼎款識」。  
  銅器的種類繁多,現存者即有數百種,大部分為宗廟禮器或祭祀用。金石考古學 者,如羅振玉、容庚、蘇瑩輝諸氏,各有其不同的分類法。其中蘇瑩輝氏在五十年中 國藝術品赴美展的銅器一文,根據容氏分類法,加以闡釋,條理分明,其分類如下:

  食器類有:鬲、鼎(圓形的兩耳三足、方腹的四足)甗、簠、簋、敦、俎、豆、 七、盧類(主要的熟飪器是鼎、鬲、敦。主要的盛器是簋、豆)。

  酒器類有:斝、爵、角、鐎(以上煮酒器)尊、觶、觚、卣、觥、方彝、壺、罍 、鳥獸形尊、缶、缾、桮(以上盛酒、飲酒器)禁、勺諸類。

  樂器類有:鐃、鉦、(口皆向上、執而擊。)鐘、鎛(皆懸而擊之)鈴、鐸、( 皆有舌,其口向下,持而振之)。錞於、鼓諸類。

  兵器類有:戈、矛、戟、劍、刀、鏃、銊諸類。

  尋常用器類有:匜、盤、鑑、盂、盆、科、(以上水器)奩、區、鑵皿、錠、行 鐙(以上雜類)。(在商周時代的主要尋常用器,為盤、匜、鑑,皆用於盥洗,但盤 亦用於盛食物,鑑可以照臉,而匜有足的,又可以作溫器。)

  殷代金文,極為簡單,一器一字或數字,且多配有象形物,甚至只有一個圖形, 全然沒有文字的。又有既非文字,又非圖畫的,只好說為圖像文字了。這些金文,有 用以表現動物的,有關戰爭與經濟的,有關軍事的,有表現器物的,有王子與舉事的 ,有表現生活的,有以亞字形為要素的。宋代著名金文學家呂大臨,說這種金文中的 圖畫文字,就是漢字的原始字體。(殷)的金文,有商方卣 、商太巳、商鐘、比干 銅盤、散氏盤銘等。其中以商太巳卣為最,章法茂密,周之無專鼎即仿其體。總之殷傳金文,樸質、鮮活,書法亦極流動。

  西周前期金文,仍保貿著殷代多子族卜辭特,書體有流麗的曲線,其代表作為周 公殷,筆劃銳利,始終一貫,其中有肥筆的、粗筆的,更保留殷代金文生機勃發強軔 筆力的特點。字形整齊,結體和諧,流露特有的儼然之勢。由成王入康王時代,字形 雖仍整齊,但其氣魄已失。且進於形式化。獨其中的大盂鼎文字,則發揮了獨特的雄 健筆意。

    西周中期的發文,字形小而整齊,筆劃減瘦,大體上纖細而缺少變化。

  西周後期金文,則已疏密平衡,雍容典雅,如大克鼎,字體略長,納於方格之內 。書體整飭,有條不紊,應為此時期的代表傑作,已略形成大篆的雛形。至於春秋戰 國金文,則大多體長畫細,形成小篆的風格了。
           大篆,從漢代以來,一般人都認為是周宣王(公元八二七年)時 太史籀所造。如漢書藝文志載史籀十五篇,班固註:「周宣王太史作 大篆十五篇。許慎也說:「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 」古文或異者,也就是太史籀就古文加以增損而成,故大篆又稱為「 籀文」。因此後人都認為大篆是古文之後的一種形體了。
  大篆字體,在今日傳世的止石文字,當以石鼓文最具代表性。此 種石器,無疑的是中國最古而又最可信的石刻遺物。   石鼓文之名稱,石鼓共有十個,原高約三尺餘,文字刻於鼓的四 ,以其形狀似,故有此俗稱。實際上,應稱之為碣。再者石鼓的內, 多與狩獵有關,學者間也有稱為獵碣的。唐代的韓愈和宋代的蘇軾, 都有詠石鼓的「石鼓歌」作品留下來,故一般仍然沿用石鼓的俗稱。

  石鼓文的文章,為紀敘漁獸之事,全文原有七百餘字,屬四言體,極類諸經體裁 ,深奧難解,而且文字磨滅之處也很。像韓愈之流的學者,也嘆其「辭嚴義密,讀之 難曉」。自從元代潘迪著「石鼓文音訓」以來,大體上已經能夠解讀,它是歌狩獵的一種韻文。本來,十個石鼓的前後次序,是一定的,可是這也在各家之間發生了不同 的看法,眾說不,可謂繁瑣之至。

  石鼓文最古的拓本為世所知者,是浙江省寧波的范氏天一閣藏宋拓本。清阮元於 嘉慶二(一七九二)曾以石摹刻,之於杭州府學,同十一(一八O六),又摹刻之於 揚州府學。惟天一閣本,於咸豐十年(一八九O)焚燬。現存宋拓本,為明代安國(字民泰,號桂坡,江蘇錫山)舊藏本,不幸流入日本。安氏深愛石鼓文,因自號十鼓 齋,收藏有古拓本十種。其中北宋拓三種,稱之為前鋒、中權、後勁本。現流傳入日 本者,即後勁本,末尼有安國親筆篆書跋文。可為現存石鼓文拓本中之冠,久已由日本二亦社景印問世。

  石鼓文的字體,大致介於周金文與秦小篆之間。可知確是秦始皇以前之物,應當 是屬於籀書的系統。如對小篆而言,則即可稱為大篆,亦即是大篆文字的代表作。其 字體類小篆而較繁複,似宗周彝器而較端整,堪稱為典重嚴整。康有為氏在其「廣藝舟雙楫」一中稱石鼓文為:「金細落地,芝草團雲,不煩整裁,自有奇。體稍方扁, 統觀蟲籀,氣體相近,石鼓既為中國第一古物,亦當為書家第一法則也」。可謂讚賞 之至。石鼓文向為藝林所寶,但北宋以後,帖學大興,少人臨,直至清代中葉以後, 考尊碑之風復熾,石鼓文字,尤為書家推重。吳大澂,能得其典重嚴整韻致。吳昌 碩則發其遒古為雄拔之氣。兩書法,皆雄視當代 為後世所重。   

        何謂小篆:據後漢初期許慎的說文解 字序中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 或異、秦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 胡毋敬作傳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省改 ,謂之小篆」。由此而知,小篆乃是取自 史籀大篆,就籀文中簡化,整齊而造成的 。
  小篆與各體書法:昔人有「非究於篆 ,安能得隸」的說法,因為隸法源出於篆 ,習篆也正是習隸。隸書與楷書字體,首 先講求橫平豎直,正合乎篆書的基本筆法 ,篆書結體貴勻整,隸、楷書也講究勻整, 篆書寫得準、熟練,再寫隸書、楷書,也就自然勻整。寫行書草書要活潑生動,需有 善於畫圓的工夫,篆書多半圓或圓形的筆畫,到了婉通的火候,寫行書草書,格外活 潑生動,曲盡畫圓之妙。是知篆書筆法,為各體書法的基本。如漢隸中的夏承碑,筆 法介乎篆隸之間,仍多畫圓之處,是可證篆通於隸。顏字合篆籀義理,得書壇最高妙 境,所書八關齋,肉骨停勻,筆力平衡,有人說顏出於篆,是可證篆通於楷。黃山谷 的行書,長的筆畫,與篆書連力無異,康有為有「山谷行書與篆通」之句,是可證篆 通於行。懷素的狂草,筆筆中鋒,瘦勁婉通,飛動中見圓轉之妙,包世臣有「醉僧聖 母、律公二帖,導源篆籀,渾雄鷙健,是為草篆」之說,是可證篆通於草。學隸、楷 、行、草各種書法,本來並不一定要先寫篆書,不過倘是能夠先寫篆書再寫隸楷行草 就格外精美得。弘一大師教寫字方法:「須由篆字下手,每日至少要寫五百個,再學 隸,入楷;楷成,學草」,其順序也是先由小篆入手。小篆臨好之後,才可以臨鐘鼎 ,寫甲骨,摹一切古篆,才有筆法和筆力,氣韻和神味。

  小篆特點: 小篆由籀文整理而成,曲線圓寫,筆畫統一勻稱,結體謹嚴,遒勁莊 重,兼而有之。在中國文字及書法藝術上,都有極大的影響,後漢許慎編著「說文解 字」十五卷,即以「小篆」為主要文字依據。故知小篆是一切篆體的正軌,相沿至今 ,正研求文字的由來,也得作篆書。篆字窴為民族性之所寄託,歷史文化之所產生, 學書法者,更負有發揚光大的責任。

       隸書是由古文篆文漸次演變而來,始成於秦人程邈。普通稱「隸書」有「秦隸」 與「漢隸」之別。「秦隸」結體渾圓,相近與篆文,多用方筆,又稱之為「古隸」。 「八分」則變圓曲為方直,結體寬扁,逆筆突進,波磔呈露,此種字體,因演變成於 漢,故又稱為「漢隸」。茲分別述之於後:   
          自秦至西漢,乃至東漢初,為「古隸」通用時期,傳世碑刻文字,有秦量、秦權 、漢代陶陵鼎蓋鉻、魯靈光殿走刻、五鳳二年刻、萊子侯刻、杜陵壼、祀二公山碑、 開通褒斜道刻、山太室石闕鉻、裴岑紀功碑等。           

         後漢二百多年間,是「八分」體的全盛時,在此期間,所之碑碣,多採「八分」 字體,難以勝數。傳世的完善拓本,約有一百餘種,世人又稱「八分」體為「漢碑」 ,也就是東漢年代所之的碑。如石車頌、乙瑛、禮器、鄭固、孔宙、華山、史晨、西 狹頌、郙閣頌、喜平石經、韓仁、尹宙、曹全、張遷諸碑,這些碑的體,有縱長茂者 、有寬平疏落者、有樸茂雄萬者、有駿爽疏宕者、有高渾凝整者、有華艷秀麗者、有 豐厚溫潤者,無不各極其態,琳螂滿目,蔚為大觀。但如僅就「八分」規矩來說,應 以乙瑛、史晨、禮器、曹全諸碑較為嚴謹,郙閣頌、張遷、石車頌為隸中的篆、楷、 行三體代艱作。以上諸碑,皆為世人所愛臨。   
                           
          宋宣和書譜:「漢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書,降及三國鍾繇者,乃有賀剋 捷艱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由此而知,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是由古隸演變 而成。據傳:「孔子墓上,子貢植的一株楷樹,枝幹挺直而不屈曲。」楷書本筆畫簡 爽,必須如楷樹之枝幹也。

  初期「枇書」,仍殘留極少的隸筆,結體略寬,橫畫長而直畫短,在傳世的魏晉 帖,如鍾繇的宣示表、賀剋捷表、薦季直表、王羲之的黃庭經、曹娥碑等,可為代表 作。觀其特點,誠如翁方綱所說:「變隸書之波畫,加以點啄挑趯,仍存古隸之橫直 」。

  東晉以後,南北分裂,書法亦分為南北兩派。北派書體,帶著漢隸的遺型,筆法古拙勁正,而風格質樸方嚴,長於榜書,就是所說的魏碑。南派書法,多疏放研妙, 長於啟牘。南北朝,因為地域差別,個人習性、書風過然不同。北書剛強,南書蘊藉 ,各造峰真,無分軒輊,而包世臣與康有為,卻極力推崇兩朝書,尤重北魏碑體。康氏舉十美,以強調魏碑的優點。

          唐代的楷書,亦如唐代國勢的興盛局面,真所謂空前。書體成熟,書家輩出,在 楷書方面,唐初的虞世、歐陽詢、褚遂良、中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其書法均 為後世所重,奉為習字的模範。   
                  
        明豐道生學書法說:「學書須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顏為法,中楷以歐 為法,中楷既熟,然後斂為小楷,以鍾王為法」。若根據國內各實驗學校實驗研究之 結果,初學寫字,亦不宜太大的字,中楷比較適合。   初唐三大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書,都最適宜作中楷的臨摹範本 。茲分別簡介如後:

        歐陽詢的正楷,源出古隸,以二王體為基礎,參以 六朝北派書餘,結體特異,獨創一格,權威尤,其勢力 深入社會,幾為學書的標準本。究其書特點是,用筆剛 勁峻拔,筆畫方潤整齊,結體開朗爽健。他的楷書碑帖 代表作有九成宮醴泉鉻、化度寺碑、溫彥博碑等。

      虞世南的楷書,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禪師的遺軌, 為車派的嫡系。雖源出魏晉,但其外柔內剛之,沈厚安 詳之韻,卻一掃魏晉書風之怯懦病。其楷書代表作,當以夫子廟堂碑為最。
   
        褚遂良的楷書,以疏瘦勁練見稱,雖祖右軍,而 能得其媚趣。其字體結構看似非常奔放,卻能巧妙的 調和著靜謐的風格,開創了前人所未到的境地,其楷書代表作,當以雁塔聖教序為最。
   
      小楷,顧名思義,是楷書之小者,創始於三國魏 時的鍾繇,他原是位隸書最傑出的權威大家,所作楷 書的筆意,亦脫胎於漢隸,筆勢恍如飛鴻戲海,極生 動之致。惟結體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仍存隸分的 遺意,然已備盡法,實為正書之祖。到了東晉王義, 將小楷書法更加以悉心鑽研,予以藝術化之琢磨,終 於使之到達了充分完美的境域,亦奠立了中國小楷與 行、草書體、優美的標準。

  一般說來,寫小字與寫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則上是:寫大字要緊密無間,而寫小字必要使其寬綽 有餘。也就是說:寫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 寫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故古人所謂「作大字 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蘇東坡論書有「 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有餘」的精語。 以上這些話怎麼講呢?因為我們通常寫大字時,以為 地位(面積)寬闊,在任意揮摯之結果,字體變成了 鬆散空闊。寫小字則正相,因為地位,擔心踰越,難 免要盡力局縮,往往局縮過當,反而變成蜷促。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現,極易觸犯 的毛病。所以蘇公「大小難能」這句話,正是針對這種神情而發,更是經驗老到之談 。

  寫小字的重心與筆畫的配合,則與大字無大差異。至於運筆,則略有不同。小字 運筆要圓闊、娟秀、挺拔、整齊;大字要雄壯、厚重。大字下筆時用逆鋒(藏鋒), 收筆時用回鋒; 小字下筆時則不必用逆鋒,宜用尖鋒,收筆時宜用頓筆或提筆。譬如 寫一橫,起筆處要尖而收筆處要圓; 寫一,起筆收筆都要尖,上半略,而下半漸瘦。 撇筆則起筆肥而收筆瘦,捺筆則起筆瘦而收筆肥,同時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使生 動而有筆致。點欲尖而圓,剔欲尖而銳,彎欲內方外圓,戈欲半曲半直。尤其是字畫 ,要筆筆不,個個一樣,一行字寫出來,要由頭一直貫串到底,這全在注意到橫監筆 的看齊。其方法是:一行中凡有長監的監畫,皆要在一直線上,一行中凡有長橫的字 ,橫畫皆相平衡,如是則行氣自然貫串,望之一片神行。

  小字寫得小而又好的,後漢師宣宜官方寸千言,後周時應用能在一錢上寫心經一 篇,又能在芝麻粒上寫「國泰民安」四字。清朝翁方綱在芝麻上寫小字即本於。又有 人能於小桃核上,或銅墨盒蓋子上和摺扇邊骨上,刻出陋室,桃花源記,阿房宮,前 後出師,字如芝麻粒般,比蠅頭還要小,而間架筆法都好。這除了寫小字有深刻的工 夫外,還要目力勝人。

  小字為日用必需的書法,以前科舉應試時,閱卷的人大半是先看字,然後再看文 章。字如不好,文章再好也要受影響。朝考狀元、翰林,尤注重書法。是故凡狀元、 翰林的小字,都是精妙的。一般讀書,也都善寫小字,如今國文考試,以及著作之表 現,書牘之往來,如小字佳妙,亦易為人歡迎欽敬,所以凡公教人員者,都宜於小字 ,加工練習。而於小學及中學時,能先之下基礎,裨益終身,受用不盡。

  小字帖甚多,傳世的墨拓中,要以晉唐小楷的聲名最為烜赫。其中通常包括了魏 時鐘繇的宣示帖,白騎帖、力命帖、戎路帖、薦季直表,晉時魏夫人帖、東晉時王義 之的樂毅論、畫像讚、曹娥碑、黃庭經、王廚之的十三行、唐虞世南的破邪論,褚遂 良的陰符經、靈寶渡人經、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柳公權的度命經等若干種。

  鍾繇書法,具古樸風格,惟傳世作品,無一確實者,多為後人傳模或儰作。由好的摹拓本,可以想見其書風。
  
          行書的起源,相傳有兩種說法:
  一、據張懷瓘書斷說:「行書者,乃後漢潁川劉德升所造,即正書之小訛,務從 簡易,故謂之行書。」由是說而知:「行書」是「正書」轉變而成的。

  二、據王僧虔古來能書人名云:「鍾繇書有三體: 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 曰章程書,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押書,相聞者也。河東衛凱子瓘,採張芝法 ,以凱法參,更為草蒿。草蒿是相聞書也。」由是而知行書亦稱行押書,起初當由畫 行簽押發展而來。相聞者,係指筆札函牘之類。

  行書的優點:張懷瓘書議說:「行書非草非真,在乎季孟之間;兼真者謂之真行 ,帶草者謂之草行街宣和譜亦說:「自隸法掃地,真幾於拘,草幾於放,介乎兩者之 間者,行書有焉。」行書既沒有像正書那樣規矩繁難,也沒有草書那樣狂放難認的弊 病,因具有「不拘不放,易認好寫」的優點,所以筆札函牘,皆使用,兼以古今人學書,亦特別重視此體。久之已成為在主會上流行最普遍,在日常生活中最切實用的字體。在應用價值上來說,其威可算得是最為偉大的。故能自後漢相傳至,歷久而彌新 。
   
      「草書」的起源,亦如行書,或其他書 體,無法確指始於何。史記說:「戰國時, 楚懷王使屈原造憲令,草蒿未上,上官氏見 而欲奪之,蓋草書之祖起於。」據此故有草 書緣起於草蒿之話,可見戰國時即已有草書 的形成。因為起草蒿的字體,為了發揮速寫 功能,較為省略草率,自然不能工整,草草 寫成,顧名思義而為草書。但此種草書,僅 能說是古篆(當時使用的字體)的草蒿,真 正草書的開始發見,則始自漢初,其演變過 程,自應是先有「章草」,而後又有「今草 」,再又有「狂草」等三種字體了。   
                  
          「章草」是「隸書」速寫而成,故源出於隸。傳說西漢元帝 時黃門令史游所創,四庫書目提要說:「所謂章書者,正因游作 是書,以所變草法之,後人以其出於急就章,遂名章草者。」急 就章字體,乃簡省隸書筆畫,以便速寫之用者。另一說則謂由杜 度(字伯度)所作,因漢章帝的愛好而得。章誕說:「章草者, 漢齊相杜度援蒿所作,因章帝所好名耳。」兩說都由章草的章字 附會言之,自不能得其。此外,張懷瓘書斷說:「建初,杜度善 草,見稱於帝,上貴其跡,詔使草書上事。魏文帝亦令劉廙通草 書上事。蓋因奏章,後世謂之章草。」宋黃庭堅亦說:「章草, 言可以通章奏。」又宋趙彥衛雲漫鈔更為詳考說:「宣和,陝古 人發地得木簡,字皆章草,乃永初二,發夫討叛羌檄。米元章帖 言:章草乃章奏之草。今考之既用於檄,則理容施於章奏。蓋小學家流,自古以降, 日趨於簡便故大篆變小篆,小篆變隸;比其久也,復以隸為繁。則章奏文,悉以章草 從事,亦自然之勢;故雖曰草,而隸筆仍在,良繇去隸未遠也。」此說章草因通於章 奏得,其說較為可信。

  「章草」字體,雖已「隸書」簡約,但仍略帶波磔,若從漢初木簡書跡,可見初 期的「章草」,實際上就是應急的粗率「隸書」變體。故其筆法與結體,無有一定規 範可循,一直到了東漢的張芝,章草字體,才臻成熟,至魏晉而登峰造極。其中著名 的書家,如魏時的韋誕、吳時的皇、晉時的索靖,都稱為一代章草的宗匠。

  「章草」傳世的法帖,計有史游玉煙堂急救章、淳化閣帖中張芝書、皇象所書「 急救章」、索靖的月儀帖、出師頌等。雖傳刻至今,但法度端凝,體勢堅勁,有獨立 自強之特,仍足供為後人臨摹研究的最佳資料。

  「章草」的特、筆畫略帶隸書的波磔,而字字獨立不相連帶;利用符號,一筆萬 同,係漢隸行書之變體。
   
          「今草」,即現今所通行的草書,通稱為草書,傳說為後漢 張芝(伯英)所創始。韋誕說:「芝學杜度,轉精其功,可謂草 聖,超前絕後,獨步無雙。」張懷瓘書斷說:「自杜度妙於章草 ,崔瑗、崔實,父子繼能。伯英得崔杜之法,故知新,因而變之 ,以成今草。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而血脈不斷;及其 連者,筆脈通其隔行。惟王子敬深明其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繼 前行之未,世稱一筆書起自張伯英,即此也。」又說:「章草之 書,字字別。張芝變為今草,上 下牽連,或上字之,而為下字之 上。呼史游草為章草,因伯英草而謂也。」由是而知,「今草」 與「章草」不同之處:章草字字獨之,係速寫隸書而成,而「今 草」則省去「章草」的波磔,上下牽連,是速寫「章草」而成的 。於右任先生標準草書自序說:「其為法:重形聯,去波磔,符 號之用加,使轉之運益;大令所謂窮偽略之理,極草之致者,最為得之。」按「重形 ,去波磔。」二語,可說是「今草」的特,也是「今草」益趨簡捷的所在。

  「今草」書體由後漢張芝創起,至東晉而達完成的境遇,尤以王羲之父子,最善 此體,所謂「一形眾,萬字皆別」。其姿態之美,變化多端,真是不可方物,已至登 峰造極之絕妙佳境。

  「今草」傳世的法帖,自後漢的張芝,東晉的王羲之及歷代 的大書家,兼壇草書,故法帖書蹟,流傳極,指不勝屈。初學草書者,幾乎不知由何 入手。
            
           「狂草」:今草到了王獻之,可說 是已經發揮得盡致,且已達其父王之未曾 達到的境界。張旭、懷素雖都出自二,但 都能擺脫魏晉傳統的草法,創出新面目, 於今草體格之外,益加狂肆,將今草進入 更新的境界──以狂草著名於世。

  「狂草」的得名,據傳是由於張,在 每次作書前,多酒引發情緒,或助自然界 的現象來觸發靈感,醉後呼叫狂走,再下 筆作書。世人以張顛呼之。而懷素在他所 書的「自敘帖」,曾引李御史丹云: 「 昔張旭之作也,時人謂之張顛,今懷素之 為也,余實謂之狂僧,以狂繼顛,誰曰不可。」由上可知,「狂草」,一方面是由於 所書時的疾速與詭奇,一方面是張、赤所表現出來的顛狂態度而得。

  本來草書是足以表現個人的性靈、氣度、學養與創造新的意境,但狂草的詭奇疾 速、姿意縱橫、用筆之活、變化之能,於意境更多所啟發,韓愈形容張旭草書說:「 喜怒、宭窮、憂悲、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 於物,見於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 歌舞戰鬥、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草著到此境界,己經心物一如、 神而化之,但也脫離了實用意義,只能當作一種高度的美術品賞鑒罷了。

  張旭傳世的狂草墨跡不,計有千字文(墨蹟及刻本)、肚痛帖、晚復、患差二帖 (以上集帖及單刻本)、自言帖(墨跡)數種而己。

  懷素的狂草與張旭齊,號顛張醉素,懷素善以中鋒筆純任氣勢作大草,如「驟雨 旋風,聲勢滿堂」,到「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的境界。雖然如是疾速 ,但懷素卻能於通篇飛草之中,極少失誤。以視張顛之千文幻怪至不可識,實在高明 得多。是知懷素的狂草,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終不離魏晉法度。這確實要歸功他 從極度苦修中得來。(自小以蕉葉與漆盤漆板練字,及至盤板皆穿的工夫。)懷素傳 世的書蹟較:計有千字文、清淨經、聖母帖、藏真帖、律公帖、腳氣帖、自敘帖、苦 筍帖、食魚帖、四十二章經等。

  就以上懷素作品加以研究,其風格並非全部相同,大到可分為三種: 一是尚未完 全擺脫前人作風的:如聖母、食魚、苦荀、藏真、諸帖,保留晉法甚多,聖母帖且多 有顏真卿作風。二是他自成一家本領作風,如清淨經、四十二章經、自敘帖(堪稱標 準的懷素書)。三是循和平澹的書風,如小草千字文,與其狂肆作風,大異其趣,完 全換過一番面目,也可說是他過人之處。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5-10 13:18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36599 秒, 數據庫查詢 6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