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簡介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
琰容 您是第1777個瀏覽者
儒林外史簡介
中國的白話長篇小說,自《水滸》、《三國演義》等不朽巨著問世以後,在知識分子及 市民階層中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小說鋪陳歷史,演述英雄豪傑、才子佳人,成為明清二 代普遍的文化現象,小說家的地位因此而得到奠定。但後世作品,除了不多幾部能與《水 滸》、《三國》並駕齊驅外,大多數在反映社會的深度上或在人物的刻劃上沒有很令人滿意 的成就。直到清代康、乾時,才出現了《紅樓夢》與《儒林外史》這兩部在小說史上有劃時 代意義的作品。《紅樓夢》把筆觸瞄準封建豪門大院﹔而《儒林外史》則把鋒芒射向社會, ──寫秀才舉人、翰院名士、市井細民,而且是客觀的、寫實的,這在中國小說中是不多見
的。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康、乾年間名人吳敬梓。吳敬梓(1701一1754),字敏軒,一 字粒民,晚號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他出身於歷代顯宦之家,十八歲中秀才,乾隆元年 (1735)安徽巡撫薦應博學鴻詞,他托病不就。生平除著有《儒林外史》外,尚有《文木山 房集》。《儒林外史》所表現的正是吳敬梓親身所歷所聞,也寄托了他看重文行出處、鄙視 功名富貴的高尚情操。
《儒林外史》是一部諷刺小說,是一幅活生生的社會面貌圖。正如惺園退士所說,它摹 繪世故人情,真如鑄鼎象物,魃魅魍魎,畢現尺幅﹔而復以數賢人砥柱中流,振興世教。其 寫君子也,如睹道貌,如聞格言﹔其寫小人也,窺其肺腑,描其聲態,畫圖所不能到者,筆 乃足以達之」。臥鬧草堂刻本評說:「慎勿讀《儒林外史》,讀竟乃覺日用酬酢之間,無往 而非《儒林外史》。」由此可見,《儒林外史》以生動形象的筆墨,逼真地反映了社會。正 因為如此,考據家們曾經把書中的人物一一與歷史上真人真事相比照,推斷出書中人物的藝 朮原形。還有人特地跑到茶館中去體驗現實,名之為「溫習《儒林外史》」。這一切,都充
分說明了《儒林外史》的成功與偉大。
由於吳敬梓具有高深的文學修養,又有豐富的社會閱歷,所以才能把那個時代寫深寫透 。他把民間口語加以提煉,以樸素、幽默、本色的語言,寫科舉的腐朽黑暗,腐儒及假名士 的庸俗可笑,貪官污吏的刻薄可鄙,無不恰到好處,謔而不苛,不墮落暴露小說的惡趣之中 。在藝朮結構上,它沒有貫穿到底的人物,而是分階段地展開,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如集 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這種體制,對清晚期小說有很大影響,如 《海上花列傳》、《官場現形記》等,均模擬《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的版本,現存最早的刻本是嘉慶八年(1803)臥閑草堂刊本。此後有清汪 浦禮閣本、藝古堂本、蘇州群玉齋本、申報館排印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