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的外交手腕
•羅吉甫•
俾斯麥(1815~1898)是德國史的VIP,他深謀遠慮,意志堅毅,在縱橫捭闔間展開一流的外交能力,一手促成德國的統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的建立。使普魯士由老邁的小邦,躍為新興帝國﹔使柏林由邊陲小都,變成國際會議場所。
執政二十八年的俾斯麥,功不可沒,他只費時八年,就打造出一個歐洲新帝國。他被譽為十九世紀下半葉歐洲第一人,不是浪得虛名的。
俾斯麥的個性強烈,態度強硬,作為強勢,強敵環伺於外,政敵阻擾於內,都不能撼動他的意志,不能妨礙他的大業,靠的是那股強悍大無畏的精神嗎﹖對,也不對,因為俾斯麥是個能進能退,能剛能柔的人,他的外交謀略便以此為基調。
1815年, 拿破崙垮台,俾斯麥誕生,就在那一年,德意志聯邦成立(稱做日耳曼聯邦也可以),共有三十八個邦,奧地利是其中最大邦,至於俾斯麥所屬的普魯士,只是個新興小國,但國民純由德意志人組成,不像奧國那麼雜。
這三十八個邦,各吹各的調,政治、經濟混亂無序,俾斯麥一心一意完成統一大業,建立強大的德國。
統一德國最大的障礙,在於必須排除奧、法兩國在德意志聯邦的勢力。於是他精心設計普奧、普法戰爭。
俾斯麥一手挑起對奧戰爭,普魯士軍隊也頗爭氣,連戰皆捷,直逼奧都維也納。軍方主張乘勝追擊,攻入維也納,不料俾斯麥反對。
好不容易就要取得徹底的勝利,為何喊停呢﹖說打也是他,說不打也是他,人緣不好的俾斯麥,成為眾矢之的。
原來,俾斯麥另有盤算。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俾斯麥清楚,對奧之戰後,還得面對強大的法國,若逞一時之快,羞辱了奧國,未來奧國必然和法國聯手,普魯士將兩面作戰,十分不利。
因此,俾斯麥採取寬大措施,不割地,不賠款,只要奧國勢力退出德南。
俾斯麥擊潰奧國後,擔心他們復仇,因此又發揮外交長才,拉攏俄羅斯。奧國見到德、俄合作,哪敢妄動﹖基於「打不過就加入」法則,奧國也靠向德、俄。
沒有奧國掣肘,普魯士攻打法國,更加勇猛,法國全然不是對手,又割地,又賠了巨款。法國後來想報仇也難,因為俾斯麥除了拉攏奧、俄,和義大利也建立同盟關係,法蘭西被孤立了,根本沒力量反撲。
總歸俾斯麥的戰略思想,看起來似乎很好戰,其實戰爭只是他外交的工具,目的是追求德意志的繁榮,並以和平為手段,這是俾斯麥眼光高遠的地方。
孫子兵法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最高明的戰術,是謀略戰,最好不動一兵一卒,便能獲勝﹔其次是外交戰,藉著外交的合縱連橫,取得利益。俾斯麥是外交戰場的常勝軍,能硬能軟,能戰能和,外人猜不透他心裡想什麼,常耍得國際間團團轉。讓人不禁聯想,如果俾斯麥生在現代的台灣,和中國展開外交競爭,他會怎麼做﹖
【小智典】
鬥爭的困難,不在進攻而在退卻﹔政治家的困難,也不在鬥爭,而在協調。
日本作家鶴見祐輔在為俾斯麥寫傳時,用這一段話來闡述「退讓」與「協調」的政治哲學,並肯定俾斯麥的彈性作法。
頭綁布條,像神風特攻隊那樣,殉死殉難,固然困難﹔折衝協調,穿梭外交,卻能堅守原則更難。(必須強調最後一句,否則軟骨頭而無格者,豈不成神成聖﹖)動心忍性需要更大的自制力、耐性和智慧。
以柔克剛,以退為進,柔弱勝剛強,這些古話俗語,都說明了好戰派不見得高明,強硬派不一定偉大。該退時退,該軟時軟,才是藝術﹔勇往直前,有勇無謀的,只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