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西方歷史] 鐵血宰相俾斯麥

鐵血宰相俾斯麥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ewingwong 您是第929個瀏覽者
鐵血宰相俾斯麥

------------------------------------------------------------------------------------------


  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1815年4月1日出生在普魯士一家大貴族地主家庭。他在父親的莊園裡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後來入大學學習,在學習期間,他強暴蠻橫、凶悍粗野,曾與同學作過27次決鬥。大學畢業後,他回到家鄉管理自己的兩處領地。

  1848年,德國爆發革命,俾斯麥在自己的領地上組織起軍隊,準備武力鎮壓革命。1851年—1858年,他擔任普魯士邦駐德意志聯邦代表會的代表,1859年任駐俄大使,1861年改任駐法大使,1862年他出任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由以上介紹可以看出,俾斯麥是一個主張使用武力的頑固分子,而且很了解俄、法統治者的內心想法,這就使他當上宰相後深知該如何使用武力去對付敵人。

  俾斯麥當上宰相的第一周,就在邦議會上發表了他的首次演說,他非常激動地說道:「當代的重大政治問題不是用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所能決定的,而必須用鐵和血來解決。德國所指望的不是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是他的武力!」這就是「鐵血宰相」的由來。那麼他這番演說用意何在呢?

  原來,許多世紀以前,德國就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之中,這種群龍無首的情況名聞歐洲。1815年,各封建國家在維也納召開會議,建立了「德意志邦聯」,它包括力量較強的奧地利、普魯士和其他小國共34個國家和4個自由城市。但這個邦聯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各小國仍然具有完全獨立的主權,有各自獨立的政府和軍隊,有各自不受侵犯的疆域、不同的關稅政策以及不同的發展水平。實際上,所謂組成邦聯,只不過徒具形式而已。

  但是,各小國互相主動聯合,說明了一個重要問題,即:分裂不利於經濟發展。為了全體德意志小國的共同利益,他們寧願聯合起來。

  願望是好的,可以說,德國的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怎樣統一?由誰來統一?這個問題顯然非常難辦。光靠這種鬆鬆垮垮、無任何約束力的「邦聯」是不行的。這樣,到了19世紀五六十年代,德意志的統一問題就提到了各小國的議事日程。各個封建小國都在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

  形勢顯然對當時具有較強的兩個大國有利,那就是奧地利和普魯士。

  奧地利想以自己為中心來統一德國,並希望把普魯士與別的小國一樣,包括在內。而普魯士則不同,他們計劃要統一的國家中,排除了奧地利。

  就這樣,雙方展開了鬥爭。

  50年代初,雙方勢均力敵。1850年春,奧地利主動發起攻勢。5月,奧地利在法蘭克福召集全德代表會議,會議決定恢復全德議會,並由奧、普輪流擔任主席。但是,普魯士予以斷然拒絕。結果,雙方談判告終。

  50年代末,普魯士開始反攻。它首先與許多德意志小國發展了經濟聯繫。並利用1859年法、意與奧地利打仗的機會,企圖迫使全德議會交出領導權。1960年春,普魯士開始軍事改革,大大加強了軍事力量。

  1862年9月,俾斯麥擔任首相之職時,正是普魯士軍事力量處於上升時期,這正好為他的鐵血政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俾斯麥深知,議會裡的資產階級議員只會吵吵嚷嚷,他們懦弱無能,根本沒有實力對抗政府,所以,為了更有效地實行「鐵血政策」,他乾脆一腳踢開議會,在議會指控政府「違背憲法」的情況下,他不但不害怕,反而公開揚言:「衝突在所難免,在衝突中最有力量的方面,一定獲勝!」一副挑戰者的姿態。同時,他還知道,一旦自己的「鐵血政策」得到最後勝利,取得了全德的統一,那麼,這些嘰嘰喳喳的資產階級議員就會立刻拜倒在他的面前。

  俾斯麥「鐵血政策」的第一步,就是向丹麥進攻。1863年末,丹麥合並了屬德意志緯聯的施勒斯維希小公國。次年初,俾斯麥聯合奧地利對丹麥作戰。俾斯麥之所以要聯奧抗丹,原因是既解除了後顧之憂,又能共同對外。奧地利馬上同意了普魯士的要求,普奧聯合向丹麥發出最後通牒,隨即開始戰爭。丹麥以4萬士兵對6萬敵人,結果戰敗。普魯士得到了施勒斯維希。奧地利也得到了另一小公國何爾斯泰因。「鐵血政策」的第二步,就是挑起對奧地利的戰爭。打敗丹麥後,俾斯麥調轉槍口,對準了奧地利。但打敗奧地利並不像打敗丹麥那樣容易。於是俾斯麥先聯合意大利,意大利因威尼斯地區一直受奧地利欺凌,所以馬上答應了普魯士的請求,雙方結成反奧聯盟。然後,俾斯麥三次親往法國,假意許諾拿破侖三世,打敗奧地利後,讓法國得到一份領土報酬。這樣,穩住了法國。

  做好了這些後,俾斯麥對奧地利一再挑釁,要求奧地利將不久前從丹麥手中得到的小公國何爾泰因讓給普魯士,同時提出改革德意志聯邦法案,以期排除奧地利在整個德意志的影響。奧地利當然不答應,於是就聯合不少德意志小國對普魯士進行「制裁」。於是普奧戰爭爆發。

  1866年6月,奧軍28萬人對付普軍25萬人,7月3日,雙方集結於薩多瓦村附近展開決戰,俾斯麥下決心一舉擊潰奧軍,並自帶毒藥,準備一旦失敗就服毒自殺!

  結果,普軍大獲全勝。10天後,俾斯麥逼近奧地利都城維也納。在有人提議一舉佔領奧地利全境時,狡猾的俾斯麥沒有聽從,他估計到法國會出面干預,另外,他可能還會利用奧地利。

  果然,拿破侖三世出面進行了調停,雙方達成協議。奧地利宣布退出德意志,並將四個邦國和一個自由市讓歸普魯士。

  這樣,普魯士就統一了德國整個北部和中部地區,建立起了一個北德意志聯邦。這時只有德意志南部緊鄰法國的四個小邦國仍舊保持著獨立。俾斯麥想兼並這四個小國,但他知道,法國也有同樣相法,而法國是這樣的強大,不打敗他,德國的統一將不可能實現。同時,俾斯麥對法國境內富裕地區阿爾薩斯和洛林也很感興趣,早已垂涎三尺。

  所以,俾斯麥「鐵血政策」的第三步,就是進行普法戰爭,打敗法國。

  於是,他經過充分準備,於1870年發動普法戰爭,次年大獲全勝。普魯士軍隊開進巴黎附近的凡爾賽,並在凡爾賽宮,宣布以普魯士為首的德意志帝國成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為德意志帝國皇帝,俾斯麥為首相。德意志的統一完全實現。

  這就是「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鐵血政策」,他採用這種政策,終於使德國走上統一。

  客觀地說,德國的統一是歷史的必然,它有助於德國經濟的發展,是進步的。但是,統一後的德國實力逐漸強大,可能是這種「鐵血政策」的不斷影響,德國逐漸成為世界戰爭的策源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

TOP

俾斯麥的外交手腕

•羅吉甫•

俾斯麥(1815~1898)是德國史的VIP,他深謀遠慮,意志堅毅,在縱橫捭闔間展開一流的外交能力,一手促成德國的統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的建立。使普魯士由老邁的小邦,躍為新興帝國﹔使柏林由邊陲小都,變成國際會議場所。

執政二十八年的俾斯麥,功不可沒,他只費時八年,就打造出一個歐洲新帝國。他被譽為十九世紀下半葉歐洲第一人,不是浪得虛名的。

俾斯麥的個性強烈,態度強硬,作為強勢,強敵環伺於外,政敵阻擾於內,都不能撼動他的意志,不能妨礙他的大業,靠的是那股強悍大無畏的精神嗎﹖對,也不對,因為俾斯麥是個能進能退,能剛能柔的人,他的外交謀略便以此為基調。

1815年, 拿破崙垮台,俾斯麥誕生,就在那一年,德意志聯邦成立(稱做日耳曼聯邦也可以),共有三十八個邦,奧地利是其中最大邦,至於俾斯麥所屬的普魯士,只是個新興小國,但國民純由德意志人組成,不像奧國那麼雜。

這三十八個邦,各吹各的調,政治、經濟混亂無序,俾斯麥一心一意完成統一大業,建立強大的德國。

統一德國最大的障礙,在於必須排除奧、法兩國在德意志聯邦的勢力。於是他精心設計普奧、普法戰爭。

俾斯麥一手挑起對奧戰爭,普魯士軍隊也頗爭氣,連戰皆捷,直逼奧都維也納。軍方主張乘勝追擊,攻入維也納,不料俾斯麥反對。

好不容易就要取得徹底的勝利,為何喊停呢﹖說打也是他,說不打也是他,人緣不好的俾斯麥,成為眾矢之的。

原來,俾斯麥另有盤算。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俾斯麥清楚,對奧之戰後,還得面對強大的法國,若逞一時之快,羞辱了奧國,未來奧國必然和法國聯手,普魯士將兩面作戰,十分不利。

因此,俾斯麥採取寬大措施,不割地,不賠款,只要奧國勢力退出德南。

俾斯麥擊潰奧國後,擔心他們復仇,因此又發揮外交長才,拉攏俄羅斯。奧國見到德、俄合作,哪敢妄動﹖基於「打不過就加入」法則,奧國也靠向德、俄。

沒有奧國掣肘,普魯士攻打法國,更加勇猛,法國全然不是對手,又割地,又賠了巨款。法國後來想報仇也難,因為俾斯麥除了拉攏奧、俄,和義大利也建立同盟關係,法蘭西被孤立了,根本沒力量反撲。

總歸俾斯麥的戰略思想,看起來似乎很好戰,其實戰爭只是他外交的工具,目的是追求德意志的繁榮,並以和平為手段,這是俾斯麥眼光高遠的地方。

孫子兵法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最高明的戰術,是謀略戰,最好不動一兵一卒,便能獲勝﹔其次是外交戰,藉著外交的合縱連橫,取得利益。俾斯麥是外交戰場的常勝軍,能硬能軟,能戰能和,外人猜不透他心裡想什麼,常耍得國際間團團轉。讓人不禁聯想,如果俾斯麥生在現代的台灣,和中國展開外交競爭,他會怎麼做﹖


【小智典】

鬥爭的困難,不在進攻而在退卻﹔政治家的困難,也不在鬥爭,而在協調。

日本作家鶴見祐輔在為俾斯麥寫傳時,用這一段話來闡述「退讓」與「協調」的政治哲學,並肯定俾斯麥的彈性作法。

頭綁布條,像神風特攻隊那樣,殉死殉難,固然困難﹔折衝協調,穿梭外交,卻能堅守原則更難。(必須強調最後一句,否則軟骨頭而無格者,豈不成神成聖﹖)動心忍性需要更大的自制力、耐性和智慧。

以柔克剛,以退為進,柔弱勝剛強,這些古話俗語,都說明了好戰派不見得高明,強硬派不一定偉大。該退時退,該軟時軟,才是藝術﹔勇往直前,有勇無謀的,只是技術。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11-1 09:29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61671 秒, 數據庫查詢 6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