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背景
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在維登堡教堂的正門上貼出了「九十五條論說」,此後宗教改革的浪潮席捲整個歐洲大陸,而此時偏處一隅的英國卻相對平靜,英王亨利八世還因積極反對路德學說而被教皇敇封為「信仰保衛者」(Defender of the Faith),英國被視為天主教得堅強堡壘。然而,僅僅過數十餘年,英王亨利八世卻發動了自己的宗教改革,確立了國教在英國的地位。究竟有什麼原因使英國從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國家走上了新教之路?其改革背景包括如下:
1、二元結構的危機(國家與教會)
宗教改革前的英國處於都鐸王朝(Tudor dynasty)的統治之下,都鐸王朝是由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鐸憑武力開創的,他在1485年8月的博斯沃思原野一戰中擊敗了英王查理三世,成為新的國王,即為亨利七世,不久他與敵對的約克王族繼承人伊麗莎白公主結婚,使其統治力更為穩固。[14]
隨著都鐸王權的加強,國王確立了自身對貴族的權威,並與們一起統治著國家。然而,當時還存在著另一股可以和王權相抗衡的力量,那就是英國的教會。英國教會整體上考察屬於羅馬教會的一部分,羅馬教會在當時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它把整個封建西歐(盡管有著各種內部戰爭)聯合成為一個大的政治體系。」英國教會並未因鐸王朝的建立而受到什麼影響,亨利七世本人就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16世紀初在英國大約有12000名修士、修女和行乞修道士,教會勢力在這勒禮得到了穩定的發展。[15]
英國的教會與國家雖然在天主教信仰及反宗教改革上達成了共識,但二者之間在本質上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一)專制政體的加強意味著專制君主權力擴大,他可以主宰自己國家中的一切,但是教會並不承認君主的絕對權威,它只承認教皇的絕對權威,專制君主的個人野心必須受到限制,各個國家僅僅是基督教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權力上的二元結構最顯著地呈現在英國的法律上,當時所有的英國人必須同時服從兩種法律,即教會法語國家法,而教會與國家也同都有自己的法庭來保證法律的實施。這些法庭形成了一種等級體制,但在等級構成上兩種法律是不同的,國王是國家法律的最高權威,而教皇則是教會法律的最權威,因此,當國家與教會發生利益衝突時,雙方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二)教會與國家之間的矛盾還表現在雙方經濟利益的瓜分上。英國教會擁有國家分之一的土地,它的年收入在宗教改革前達到270000鎊,而當時的王室年收入只有100000鎊,僅僅是教會的三分之一強。教會除了擁有大量土地外,還擁有那些雄偉壯麗的宗教建築,以及價格不菲的金銀器皿及藝術珍品。對於教會擁有的龐大資產,世俗勢力包括國王、貴族以及紳士等覬覦已久,們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剝奪教會這些財產。國家與教會這種二元統治結構及雙方在政治權力與經濟利益上的矛盾與爭奪構成了宗教改革最深遠的影響。[16]
2、異端傳統
英國的異端傳統由來已久,它們在某些程度上為後來的英國宗教改革先河。反對教會、要求變革的異端最早可以上溯到威克利夫時代。威克利夫出生於1320年,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威克利夫都是那個時代的革命者和異端份子,他接受《聖經》作為信仰的可靠基礎,並要求《聖經》被自由地至於俗人之手,他反對化體說,認為它不具備哲學上的完整性,主張耶穌的血肉在聖餐中的體現僅僅是精神上的、聖經上的、道德上的。他強調剝奪教士的財產,肯定世俗君主的權威。威克利夫之後對英國宗教改革產生重大影響的是羅拉德(Lollards)派的異端活動,它原起於牛津大學,通過貧困傳道逐步擴散到英國各地。羅拉德派對聖禮的否定比威克利夫更為堅決,反對教士介入世俗事務,也否定教皇對世間教會的最高權力,主張英國應該獨立自主,使用英文的《聖經》。但是,羅拉德派過於激進的宗教態度很難獲得英國民眾的支持。羅拉德派產生的影響,第一,當時主教為了鎮壓異端,他們不得不更依賴國王的力量,也因此更屈服於國王,這就是後來國王發起宗教改革條件之一。第二,羅拉德派以一種不完整的、樸素的形式保存了一個個人的、聖經的和世俗統治的宗教,這些內容對日後的新教改革具有預言的性質,也是日後英國脫離傳統天主教、走向新教的一塊踏板。[17]
(一)改革背景
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在維登堡教堂的正門上貼出了「九十五條論說」,此後宗教改革的浪潮席捲整個歐洲大陸,而此時偏處一隅的英國卻相對平靜,英王亨利八世還因積極反對路德學說而被教皇敇封為「信仰保衛者」(Defender of the Faith),英國被視為天主教得堅強堡壘。然而,僅僅過數十餘年,英王亨利八世卻發動了自己的宗教改革,確立了國教在英國的地位。究竟有什麼原因使英國從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國家走上了新教之路?其改革背景包括如下:
1、二元結構的危機(國家與教會)
宗教改革前的英國處於都鐸王朝(Tudor dynasty)的統治之下,都鐸王朝是由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鐸憑武力開創的,他在1485年8月的博斯沃思原野一戰中擊敗了英王查理三世,成為新的國王,即為亨利七世,不久他與敵對的約克王族繼承人伊麗莎白公主結婚,使其統治力更為穩固。[14]
隨著都鐸王權的加強,國王確立了自身對貴族的權威,並與們一起統治著國家。然而,當時還存在著另一股可以和王權相抗衡的力量,那就是英國的教會。英國教會整體上考察屬於羅馬教會的一部分,羅馬教會在當時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它把整個封建西歐(盡管有著各種內部戰爭)聯合成為一個大的政治體系。」英國教會並未因鐸王朝的建立而受到什麼影響,亨利七世本人就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16世紀初在英國大約有12000名修士、修女和行乞修道士,教會勢力在這勒禮得到了穩定的發展。[15]
英國的教會與國家雖然在天主教信仰及反宗教改革上達成了共識,但二者之間在本質上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一)專制政體的加強意味著專制君主權力擴大,他可以主宰自己國家中的一切,但是教會並不承認君主的絕對權威,它只承認教皇的絕對權威,專制君主的個人野心必須受到限制,各個國家僅僅是基督教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權力上的二元結構最顯著地呈現在英國的法律上,當時所有的英國人必須同時服從兩種法律,即教會法語國家法,而教會與國家也同都有自己的法庭來保證法律的實施。這些法庭形成了一種等級體制,但在等級構成上兩種法律是不同的,國王是國家法律的最高權威,而教皇則是教會法律的最權威,因此,當國家與教會發生利益衝突時,雙方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二)教會與國家之間的矛盾還表現在雙方經濟利益的瓜分上。英國教會擁有國家分之一的土地,它的年收入在宗教改革前達到270000鎊,而當時的王室年收入只有100000鎊,僅僅是教會的三分之一強。教會除了擁有大量土地外,還擁有那些雄偉壯麗的宗教建築,以及價格不菲的金銀器皿及藝術珍品。對於教會擁有的龐大資產,世俗勢力包括國王、貴族以及紳士等覬覦已久,們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剝奪教會這些財產。國家與教會這種二元統治結構及雙方在政治權力與經濟利益上的矛盾與爭奪構成了宗教改革最深遠的影響。[16]
2、異端傳統
英國的異端傳統由來已久,它們在某些程度上為後來的英國宗教改革先河。反對教會、要求變革的異端最早可以上溯到威克利夫時代。威克利夫出生於1320年,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威克利夫都是那個時代的革命者和異端份子,他接受《聖經》作為信仰的可靠基礎,並要求《聖經》被自由地至於俗人之手,他反對化體說,認為它不具備哲學上的完整性,主張耶穌的血肉在聖餐中的體現僅僅是精神上的、聖經上的、道德上的。他強調剝奪教士的財產,肯定世俗君主的權威。威克利夫之後對英國宗教改革產生重大影響的是羅拉德(Lollards)派的異端活動,它原起於牛津大學,通過貧困傳道逐步擴散到英國各地。羅拉德派對聖禮的否定比威克利夫更為堅決,反對教士介入世俗事務,也否定教皇對世間教會的最高權力,主張英國應該獨立自主,使用英文的《聖經》。但是,羅拉德派過於激進的宗教態度很難獲得英國民眾的支持。羅拉德派產生的影響,第一,當時主教為了鎮壓異端,他們不得不更依賴國王的力量,也因此更屈服於國王,這就是後來國王發起宗教改革條件之一。第二,羅拉德派以一種不完整的、樸素的形式保存了一個個人的、聖經的和世俗統治的宗教,這些內容對日後的新教改革具有預言的性質,也是日後英國脫離傳統天主教、走向新教的一塊踏板。[17]
(一)改革背景
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在維登堡教堂的正門上貼出了「九十五條論說」,此後宗教改革的浪潮席捲整個歐洲大陸,而此時偏處一隅的英國卻相對平靜,英王亨利八世還因積極反對路德學說而被教皇敇封為「信仰保衛者」(Defender of the Faith),英國被視為天主教得堅強堡壘。然而,僅僅過數十餘年,英王亨利八世卻發動了自己的宗教改革,確立了國教在英國的地位。究竟有什麼原因使英國從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國家走上了新教之路?其改革背景包括如下:
1、二元結構的危機(國家與教會)
宗教改革前的英國處於都鐸王朝(Tudor dynasty)的統治之下,都鐸王朝是由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鐸憑武力開創的,他在1485年8月的博斯沃思原野一戰中擊敗了英王查理三世,成為新的國王,即為亨利七世,不久他與敵對的約克王族繼承人伊麗莎白公主結婚,使其統治力更為穩固。
隨著都鐸王權的加強,國王確立了自身對貴族的權威,並與們一起統治著國家。然而,當時還存在著另一股可以和王權相抗衡的力量,那就是英國的教會。英國教會整體上考察屬於羅馬教會的一部分,羅馬教會在當時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它把整個封建西歐(盡管有著各種內部戰爭)聯合成為一個大的政治體系。」英國教會並未因鐸王朝的建立而受到什麼影響,亨利七世本人就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16世紀初在英國大約有12000名修士、修女和行乞修道士,教會勢力在這勒禮得到了穩定的發展
英國的教會與國家雖然在天主教信仰及反宗教改革上達成了共識,但二者之間在本質上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一)專制政體的加強意味著專制君主權力擴大,他可以主宰自己國家中的一切,但是教會並不承認君主的絕對權威,它只承認教皇的絕對權威,專制君主的個人野心必須受到限制,各個國家僅僅是基督教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權力上的二元結構最顯著地呈現在英國的法律上,當時所有的英國人必須同時服從兩種法律,即教會法語國家法,而教會與國家也同都有自己的法庭來保證法律的實施。這些法庭形成了一種等級體制,但在等級構成上兩種法律是不同的,國王是國家法律的最高權威,而教皇則是教會法律的最權威,因此,當國家與教會發生利益衝突時,雙方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二)教會與國家之間的矛盾還表現在雙方經濟利益的瓜分上。英國教會擁有國家分之一的土地,它的年收入在宗教改革前達到270000鎊,而當時的王室年收入只有100000鎊,僅僅是教會的三分之一強。教會除了擁有大量土地外,還擁有那些雄偉壯麗的宗教建築,以及價格不菲的金銀器皿及藝術珍品。對於教會擁有的龐大資產,世俗勢力包括國王、貴族以及紳士等覬覦已久,們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剝奪教會這些財產。國家與教會這種二元統治結構及雙方在政治權力與經濟利益上的矛盾與爭奪構成了宗教改革最深遠的影響。
2、異端傳統
英國的異端傳統由來已久,它們在某些程度上為後來的英國宗教改革先河。反對教會、要求變革的異端最早可以上溯到威克利夫時代。威克利夫出生於1320年,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威克利夫都是那個時代的革命者和異端份子,他接受《聖經》作為信仰的可靠基礎,並要求《聖經》被自由地至於俗人之手,他反對化體說,認為它不具備哲學上的完整性,主張耶穌的血肉在聖餐中的體現僅僅是精神上的、聖經上的、道德上的。他強調剝奪教士的財產,肯定世俗君主的權威。威克利夫之後對英國宗教改革產生重大影響的是羅拉德(Lollards)派的異端活動,它原起於牛津大學,通過貧困傳道逐步擴散到英國各地。羅拉德派對聖禮的否定比威克利夫更為堅決,反對教士介入世俗事務,也否定教皇對世間教會的最高權力,主張英國應該獨立自主,使用英文的《聖經》。但是,羅拉德派過於激進的宗教態度很難獲得英國民眾的支持。羅拉德派產生的影響,第一,當時主教為了鎮壓異端,他們不得不更依賴國王的力量,也因此更屈服於國王,這就是後來國王發起宗教改革條件之一。第二,羅拉德派以一種不完整的、樸素的形式保存了一個個人的、聖經的和世俗統治的宗教,這些內容對日後的新教改革具有預言的性質,也是日後英國脫離傳統天主教、走向新教的一塊踏板。
亨利七世開創了都鐸王朝,作為一個具有政治眼光的君主,他充分利用子女的聯姻來加強英國的政治地位。西班牙和法國在當時是全歐洲最強大的國家,1489年,亨利七世與西班牙簽訂了一個合約,一起結盟對付法國,以便從法國得到更多的領土和貢金,而合約中還包括讓亞瑟(Arthur Tudor)與凱薩琳(Catherine of Aragon)定「娃娃親」。
英西兩國從此協力保證他們從法國得來的戰利品,西班牙獲得法國的土地,亨利七世則每年得到貢金,其數量相當於王室正常收入的五分之一。在1502年,亞瑟王子與凱薩琳成婚,但不幸的亞瑟王子於次年病故。
1509年亨利八世繼位,為了保住與西班牙的聯盟,他與其兄的遺孀凱薩琳成婚,但是這樁婚姻的合法性卻遭到人們的懷疑–一個人可不可以娶其兄弟的遺孀?中世紀的人們一向從權威的《聖經》中為自己的行為尋找根據,然而在此他們卻陷入了困境,因為《聖經》上對於這種情況存著兩種不同的說法:(一)在《聖經.舊約.申命記》中說:「兄弟同居,若死了一個,沒有兒子,死人的妻不可出嫁外人,她丈夫的兄弟當盡兄弟的本分,娶她為妻,與她同房。」這種說法無疑合於亨利的情況。(二)但是,《聖經.舊約.利末記》中卻聲稱一個人若是取了他兄弟的遺孀將無子女。當時的教會法政事根據第二種說法來禁止人們這類型的婚姻,亨利七世爭得當時的教皇朱利烏斯二世(Julius II)的同意,又將凱瑟琳許給次子亨利八世。1503年的教皇特許世這樣寫的:「鑒於凱瑟琳和亞瑟婚後沒有房事,在法律上,凱瑟琳不是亨利亡兄的寡妻,亨利可以同她結婚。」然而,在此也同樣留下了懷疑的餘地,那就是教皇有無權力對這種有違《聖經》的舉動與以恩准,這一切都為日後埋下了危機。
至凱薩琳38歲以前,亨利八世一直對她情有獨鍾,並受到她的管束。王后雖說不上丰姿綽約,光彩照人,可是品行端正,虔誠有禮,幫國王處理不少國事。
但至1527年,這樁婚姻的出現了危機,表現在四個方面:(一)王位繼承問題:凱薩琳為亨利八世生了六個女兒,但只有瑪麗存活下來(公主是否可以繼承王位在英格蘭的法律並無明顯的規定),到1525年產下王子的所有希望似乎都破滅了,因為凱瑟琳已經四十歲,並且已經七年未曾懷過孕,這樣都鐸王朝在王嗣問題上面臨危機。(二)凱薩琳干政:凱薩林曾在1514年為了維護其父王西班牙斐迪南的利益,而干涉其父王西班牙斐迪南(Ferdinand)的利益,而干涉亨利的對歐政策,引起亨利的不快,(三)亨利移情別戀:亨利八世愛上了宮中一位貴婦安娜.波琳,安娜.波琳原是英國王后的女侍,倫敦一位富商的女兒,很有教養,在法國受過教育,又有音樂才能,在她周圍有一批路德教的追隨者,當她發現自己受到亨利的青睞時,便決心採取一切手段成為王后。(四)《聖經》警告:亨利八世本人既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又是一個熟悉神學的業餘神學家,這時他自然會想起《聖經》上的詛咒,並且對自身婚姻的有效性產生懷疑,因而有離婚的念頭。
基督教(含天主教)如今在世界各地都有其蹤影,而其宗教觀,深深的影響著歐洲各國的歷史,尤其是16紀一連串宗教改革。喀爾文教派與西歐資本主義的形成;英國國教與人民國家概念的形成,使英國在政體上有更完整的獨立性。如今說到「日不落帝國」,第一個想到的國家就是英國,英國是如何從國王結婚都沒自主的情況下演變成為歐洲第一強權?必定要說到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和伊麗莎白一世的對外政策。尤其是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使英國踏出國家自主的第一步,使英國後來的在位者能在沒有宗教包袱的情況下,進行一連串的改革,讓英國逐漸步入盛世。而英國宗教改革背景包括:二元的政體結構、人文主義出現、異端在英國的興起、喀爾文教派的傳入,最後才在婚姻為由的情況下,使亨利八世與羅馬教廷割袍斷義,改革後使英國更符合專制王權應有的政體政體–政教合一,也使人民能更專一於英國,加強人民的國家意識形成,並且英國國王在此權力下,能有更穩定的財政收入。而在宗教合一的情況下,使人民在這之中產階階級逐漸壯大,慢慢形成一股強大勢力,導致後來能夠抗衡專制王權,因此宗教改革可算是中產階級的第一次革命。此後都鐸王朝的君主都相當注意宗教問題,作風手段各有不同,在這時期也出現了所謂「清教徒」,皆是因宗教改革而產生的重大影響,而後這批人遠渡北美洲,建立了英國的殖民地北美十三州,最後獨立為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