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國文學] 什麼「曇花」才「一現」

什麼「曇花」才「一現」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琰容 您是第1914個瀏覽者
什麼「曇花」才「一現」



一、猜一猜



「曇花一現」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成語,用來比喻事物乍現乍逝,難得一見,出現的時間短暫。您知道成語中的「曇花」究竟是哪一種花嗎?



二、霧裡看花



翻查了數本的成語辭典或辭海後,才發現原本應是非常簡單的問題,卻愈看愈是「霧裡看花」,有關「曇花」的說法不是語焉不詳,就是莫衷一是,答案竟然不只一種呢!坊間一般的字辭典及成語典,大部分都將「曇花」解為「月下美人」,這是我們一般的認知。若再翻查一些資料較豐富的辭典,就會發現關於「曇花」的解說有數種講法。對於這樣的結果,連自己都覺得驚訝,因為在翻查資料之前,從未懷疑過「曇花」就是台灣一般所俗稱的「瓊花」的正確性。



三、追根究底



(一)、「曇花一現」一詞的起源



據《漢語成語考釋辭典》:「曇花一現」為一外來語,原作「優曇缽花一現」,比喻高超的人或事物難得一時出現。「優曇缽花」是印度梵語「優曇缽羅花」(udumbara)的簡稱,在成語中略稱為「曇花」。此成語之起源首見於佛經之中:



《長阿含經•遊行經(下)》:「須跋固請,乃至再三:吾聞如來時一出世, 如優曇缽花時時乃出,故來求見,欲決所疑,寧有閒暇暫相見不?」

《長阿含經•遊行經(下)》:「〈佛〉告諸比丘,汝等當觀,如來時時出世,如優曇缽花時一現耳。」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花時一現耳。」



據《佛學大辭典》、《佛光大辭典》及《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所言,「優曇缽羅」梵語為udumbara,巴利語同,音譯又作「烏曇婆羅、優曇婆羅、優曇波羅、優曇跋羅」,或簡稱「優曇缽、優曇、烏曇」。意譯作靈瑞花、空起花、起空花。諸經論中,多以此花比喻值佛出世之難得: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人身無常,富貴如夢,諸根不缺,正信尚難。況值如來得聞妙法,不為希有如優曇花?」

《法華經•方便品》:「譬如優曇華一切皆愛樂,天人所希有,時時乃一出。」

《法華經•同化城喻品》:「昔所未曾睹,無量智慧者,如優曇缽羅。」

《法華經•同妙莊嚴王品》:「佛難得值,如優曇缽羅華。」



佛經中亦有以優曇花比喻人身難得之例:



《大般涅槃經》卷二:「人身難得,如優曇花。」



由此可見:「曇花一現」原應作「優曇缽花一現」,而「曇花」就是佛經中所說的「優曇缽羅花」的略稱,這是可以肯定的。而在佛經語言的滋潤下,以「優曇花一現」來比喻事物之難得也為古人所習用:



唐•李吉甫〈杭州徑山寺大覺禪師碑銘序〉《文苑英華》:「初,大師宴居山林,人罕接禮,及召赴京邑,途經郡國,譬若優曇一現。」

宋•黃庭堅〈聽崇德君鼓琴〉《山谷外集詩註》二:「妙手不易得,善聽良獨難;猶如優曇花,時一出世間。」

而後世多作「曇花一現」,比喻人或事物存在的時間短暫,一出現很快就消失。又作「一現曇花」,也省作「曇現」:

宋•陸九淵〈與程帥書〉:「開闢以來,能自表見于世若此者,如優曇花,時一現耳。曾無幾時,而篇帙寢就散逸。」

清•趙翼《甌北詩鈔•七言律一•哭亡兒耆瑞》:「早知不是我家兒,何事曇花現暫時?」

清•吳講《小螺庵病榻憶悟•題詞》:「一現曇花竟杳然,忍教老淚落尊前。」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四•韻蘭》:「桃開千歲,人間為短命之花;曇現剎那,天上乃長生之樹。」



在確定了「曇花一現」的成語起源及意義後,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目前有關「曇花」的各種說法,將有助於瞭解「曇花」究竟是什麼花?



(二)、關於「曇花」(優曇花)的說法



1. 優曇花為祥瑞靈異之天花,世間無此花,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

《法華文句》四上:「優曇花者,此言靈瑞。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

《慧琳音義》卷八:「優曇花,梵語古譯訛略也。梵語正云烏曇跋羅,此云祥瑞靈異。天花也。世間無此花。若如來下生、金輪王出現世間,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現。」

《慧琳音義》卷二十六:「此云起空,亦云瑞應。」

《法華玄贊》三:「烏曇缽羅,此云瑞應。」

《南史》曰:「優曇花乃佛瑞應,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



2. 優曇缽羅,樹名,有樹無花,瑞應乃發,多時乃一開。

《慧苑音義》下:「烏曇花,此云希有也,此花多時乃一開也。」

《法華義疏》:「河西道朗云,此云靈瑞花,又云空起花。天竺有樹而無其花,若輪王出世,此花則現。」



3. 曇花為「無花果」類植物,無花而結實,有花而難值。

《玄應音義》:「烏曇跋羅花,舊言優曇波羅花,或作優曇婆羅花。此葉似梨,果大如拳,其味甘,無花而結實,亦有花而難值。故經中以喻希有者也。」

《廣志》:「狀似枇杷,不花而實。」



4.《滇志》等書所載「優曇花」為幹如木樨,葉似枇杷,春開花如蓮十二瓣,一開即斂。



5. 雲南地區稱常綠喬木「山玉蘭」為「優曇花」。

「山玉蘭」為雲南八大名花之一,常綠大花喬林,夏日開花。因其花“青白無俗艷”被尊為佛家花,其花習性夜開晝全,又名為「優曇花」、「雲南含美」。



6. 曇花為台灣庭院中常栽植的「月下美人」,俗稱「瓊花」。

此種曇花,花為白色,花型極大,只在晚上開,晚上七、八點鐘的時候開始開放,午夜時盛開,然後就凋萎了,因此叫「月下美人」,一般人也稱它為「瓊花」。台灣一般庭院中栽種的,都是瓊花。因其開花時間在晚上,且開花時間短暫,因此,一般人便將此花視為「曇花一現」的主角。



7.「美人蕉」之別名為「曇華」。

美人蕉,曇華科。多年生常綠草本,但在寒地,有經冬枯斃者。莖高四、五尺。葉大,長橢圓形,長約尺許,與芭蕉葉相似,葉柄包莖,夏秋之候,莖頂開紅色美花,花不整齊,萼片及花瓣皆為三片,雄蕊一乃至五個,其中一個具葯,其他成花瓣狀,種子圓形黑色。在台灣栽植得很廣,有人叫它「曇華」或「蕉蓮」。



以上有關曇花的各種說法何者才是較正確可信的,就讓我們來仔細琢磨一番吧!



(三)、論花非花



採第一種說法的人,相信曇花「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的傳說,不可能是一般人所指稱的任何花卉樹木,故採曇花為「天花」之說。又依神話傳說,認為此花生長在喜馬拉雅山麓及錫蘭,三千年才開一次花,而且很快就凋謝。



對於此種說法,個人覺得姑且不論「三千年一現」之說是否得以應驗,若依「曇花一現」出現在佛經中的用意,乃設譬取喻,云值佛出世得聞妙法之難,既是取譬,以取譬的對象而言,當為世人所熟悉、理解之物,應非凡眼不曾看過或抽象之「天花」。



在佛經中多有以文學手法來敷教之處,使用譬喻法之處更是屢見不鮮,如以「盲龜在大洋中遇浮木孔」來比喻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龜」即是一般人所熟悉之物。從《長阿含經》年百二十歲的須跋以優曇缽花為喻,希望求教於世尊,可知在當時的社會中,優曇花應為一般人所熟知。又,佛經中所論及的各種花木非常繁多,多為當時生活中所熟見,今可查考者,若依優曇花在經中出現次數之繁,此花在當時應為一般人所熟知,在取喻時方能為人所接受。



再者,據《中阿含卷二十六優曇婆羅經、尼拘陀梵志經》所載,尼拘陀梵志,初為在家事梵之外道,嘗於王舍城優曇婆羅林與五百梵志聚於一處,高論國事。由此事之記載,可見「優曇婆羅」乃當時習見之樹木,猶如「菩提樹」一般。故筆者較採信第二種說法,認為「優曇缽羅」有樹無花,花乃瑞應而現,平常不易見之說。這就好比我們常用「竹子開花」、「鐵樹開花」來比方事物之難得的用意是一樣的。至於此樹究竟是哪一種樹,是否真的不會開花,則有待繼續查證。



根據目前有關「優曇花」的種種說法,在查考各大辭典、百科全書、外來語辭典、辭海、辭源,以及植物圖鑑等書之後,筆者嘗試從比較中找到較可靠的說法:



1.據《佛光大辭典》從經中所示,在佛教過去七佛成道之道樹各有不同,優曇跋羅樹即為第五佛拘那含牟尼如來成道之菩提樹。印度自吠陀時代至今,用其粗葉作護摩木,亦即作為祭祀時之薪木。對此木的說明如下:



屬於桑科中之隱花植物,學名Ficus glomerata。產於喜馬拉雅山麓及德干高原、錫蘭等處。樹高三公尺餘,葉有兩種,一平滑,另一粗糙,皆長十至十八公分,尖端細長。雌雄異花,花扥大者如拳,小者如拇指,十餘個聚生於樹幹,雖可食用而味不佳。蓋因其花隱於壺狀的花扥之中,人眼難見其花,有花而難值,故常被誤以為無花植物,由此而產生各種傳說、臆測。



認為曇花即「無花果類」植物者即據此立說,目前的佛學辭典多採此說。筆者從其產地及特色來判斷,亦較贊同此說。



2.對於《滇志》及雲南地區所稱之「優曇花」,雖有「一開即斂」、「夜開晝全」的特徵,但其花期有一定季節,民眾欲見其花並非難事,以此指稱「曇花一現」之主角似乎並不恰當。



3.至於台灣所習見的「曇花」別名為「月下美人」,一般閩南方言稱之為「瓊花」。屬仙人掌科肉質植物。原產巴西、墨西哥。花期初夏或深秋。因其開花時間在夜間,開花時間又不長(從開始綻放到凋萎約有十小時的時間),故一般人誤以為它就是「曇花一現」成語中的主角,依此解釋而不疑有它,甚至坊間成語辭典未作查證亦作此解,故而有所誤導。其實從其原產地及其花期而言,皆不符合佛經所述,此說當為訛誤。



4.至於美人蕉全年均能開花,以夏季最盛開,其特徵完全不符合佛經所述,可能是因別名為「曇華」而誤導了一些人,可以肯定此說是不正確的。



四、結論



「曇花一現」之成語源出於佛經,「曇花」肯定為經中所說之「優曇缽羅花」。至於台灣一般習稱「月下美人」即是「曇花一現」之主角,應是純以生活中所習見之花卉類比其相似點,而未追究成語出處而得之誤。至於「優曇花」究竟是何種花木?筆者認為「無花果」類的隱花植物甚符合取譬之意,以有花難值喻事物之難得,故較採信此說。



以上純為筆者個人之淺見,請不吝指教。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5-1-11 22:38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38234 秒, 數據庫查詢 6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