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帝福臨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
cc1233 您是第953個瀏覽者
清世祖章皇帝愛新覺羅·福臨,6歲登極,是清代歷史上有名的少年天子。年號順治:順,意順利﹔治,意治理。就是順利治國,華夏一統的意思。
少年福臨的命運,真如同他的名字一樣:“福”從天上降“臨”。為什麼這樣說呢?
第一,大清皇位,從天而降。
如前文所說,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夜亥刻,皇太極帶著“儲嗣未定”的遺憾猝死。皇太極在白天還處理政務,夜裡就離開人世。
他死之前,沒有留下任何遺言,也沒有交代由誰繼位。由於事出突然,諸王貝勒也沒有一點准備。經過一段時間的忙亂和哀悼,一場激烈的皇位爭奪戰在皇宮崇政殿打響。
那一天是八月十四日,也就是皇太極死后的第六天。
努爾哈赤有遺詔,規定皇位的繼承要滿洲貴族來討論。
當時主要有七個人的意見舉足輕重:四個親王,就是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還有三位郡王,就是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和穎郡王阿達禮。當時,最有希望奪得大位的是肅親王豪格和睿親王多爾袞。
豪格(1609∼1648年)的有利條件主要是:
第一,為皇太極長子,35歲(比多爾袞年長3歲),正值壯年﹔
第二,人才出眾,史稱他“容貌不凡,有弓馬才”,“英毅,多智略”﹔
第三,久經戰陣,屢獲軍功﹔
第四,皇太極生前親掌的正黃、鑲黃和正藍三旗大臣擁護豪格繼位,尤其是兩黃旗貝勒大臣更是誓死效忠。
多爾袞(1612∼1650年)的有利條件主要是:
第一,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時年32歲﹔
第二,受到父親的鐘愛。史載,努爾哈赤曾留下遺言:九王子(多爾袞)當立而年幼,由代善攝位。而代善鑒於當時情勢,轉而擁立皇太極﹔
第三,多爾袞兄弟為正白旗和鑲白旗的旗主貝勒,這兩個旗支持多爾袞﹔
第四,有二位胞兄弟阿濟格和多鐸的支持,在上述七王中,多爾袞兄弟佔了三個席位﹔
第五,多爾袞多次統軍出征,“倡謀出奇,攻城必克,野戰必勝”,屢立大功。
八旗甲冑從實力對比看,豪格有正黃、鑲黃和正藍三旗的支持,多爾袞有正白、鑲白兩旗的支持。那麼,其余三旗——代善父子掌管的正紅和鑲紅兩旗、濟爾哈朗掌管的鑲藍旗——的意見就至關重要。
十四日黎明,兩黃旗大臣在大清門盟誓,擁護豪格繼承皇位,並部署兩黃旗巴牙喇(即護軍營,為禁軍中護衛皇帝的部隊)張弓挾矢,環衛崇政殿。
圖爾格、遏必隆又傳令其牛錄下的護軍,備好甲冑弓矢,護衛大清門。議商皇位繼承人的貴族會議在崇政殿的東廡殿舉行,由年紀最長(61歲)、地位最高的禮親王代善主持。
黃旗索尼和鄂拜首先倡言“立皇子”,多爾袞以其資歷不夠,令他們退下。索尼和鄂拜雖然退出,但兩黃旗巴牙喇包圍了宮殿。兩黃旗暫時佔了上風。但兩白旗並不示弱,豫郡王多鐸、英郡王阿濟格弟兄發言,力勸多爾袞即帝位。多爾袞見形勢緊張,正在猶豫。
多鐸聲言:“你如果不答應,應當立我。我的名字在太祖遺詔!”
多爾袞不同意立多鐸,說:“肅親王(豪格)的名字也在遺詔裡,不獨王(多鐸)也!”
多鐸又說:“不立我,論長當立禮親王(代善)!”
禮親王代善表示自己老了,提出豪格為“帝之長子,當承大統”。豪格覺得有兩黃、正藍和兩紅旗的支持,大局可定。
於是,表示謙辭,說:“福少德薄,非所堪當!”他本來是假意謙讓,想讓眾人“堅請不已”,然后順勢登上皇帝寶座,這樣不是顯得既謙恭又眾望所歸嗎?但是,兩白旗並不相讓。他內心憤懣,隨即暫退。
在爭執激烈的氣氛下,兩黃旗大臣佩劍向前說:“我們這些人吃先帝的,穿先帝的,先帝對我們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兒子,我們寧可以死追隨先帝於地下!”這時,禮親王代善見形勢不對,以年老不預朝政而離席,英郡王阿濟格隨后以不立多爾袞而退出,豫郡王多鐸沉默不發一言。這就出現“定議之策,未及歸一”的僵局。
在這劍拔弩張、互不相讓的緊要關頭,表面憨厚而內心機敏的鄭親王濟爾哈朗,提出一個折衷方案:讓既是皇子、又不是豪格的福臨繼位。多爾袞權衡利弊:如果自己強行繼位,勢必
引起兩白旗與兩黃旗的火並,其后果可能是兩敗俱傷﹔讓豪格登極,自己既不甘心,還怕遭到豪格報復﹔而讓年幼的福臨繼位,則可收到一石三鳥之利——打擊豪格,自己攝政,避免內訌。所以,多爾袞說:“我贊成由皇子繼位,皇子當中豪格提出他不繼位,那就請福臨繼位。福臨年紀小,鄭親王濟爾哈朗和我輔政。”豪格也不好反對。
於是,6歲的福臨意外地坐上了大清國皇帝的寶座。這有點像天助神佑,但也並非找不出事理的根據來。正如一位哲人說過的,在權力爭奪的平行四邊形諸力中,兩條邊的兩個不同方向的分力,斗爭的結果,既不是這條邊的力,也不是那條邊的力,而是對角線的力,就是兩個分力所產生的一個合力。福臨,幸運地成了這條權力斗爭中的“對角線”。
第二,遷鼎燕京,從天而降。清順治元年即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帶領農民軍下太原、佔大同,陷宣府、破居庸,掠昌平、焚皇陵。三月十九日黎明,李自成軍攻陷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瘋狂殺死、殺傷自己的妻女之后,在煤山(今景山)自縊而死,276年的大明皇朝滅亡。
李自成攻佔北京城的軍報,傳到大清的都城盛京。多爾袞急召智囊范文程等決策。范文程分析了明崇禎帝死后軍事與政治的形勢,建議利用忠於明朝的官吏、縉紳、儒士、百姓對農民軍的不滿,興師入關,逐鹿中原。他起草宣諭官吏百姓的布告說:
我們的軍隊是為你們的皇帝報仇的,不是來殺你們的百姓的。現在我們要誅滅的,隻有闖賊!官吏歸順我們,還是官復原職﹔百姓投奔我們,還讓你們重操舊業。我們的軍隊有嚴格的軍紀,肯定不會加害你們!
於是,攝政睿親王多爾袞於四月初九日領大將軍印,統率八旗滿洲、蒙古、漢軍等共約14萬大軍,奔向山海關。
這時,山海關聚結三大軍事集團:第一個是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所統領的明軍﹔第二個是李自成親自帶領討伐吳三桂的20萬大軍﹔第三個便是多爾袞所率領的清軍。他們代表三種政治勢力——大明、大順、大清。這三個軍事集團,反映了當時中國最強大的軍事力量。
從二十一日到二十三日,展開山海關大戰。吳三桂降清,與清軍聯合。經過激戰,李自成大敗。
多爾袞取得山海關大捷后,以吳三桂軍為先導,率領八旗軍向北京進發。沿途官兵,獻城投降,奉表稱臣。李自成則於四月二十六日敗歸北京,四月三十日,匆匆稱帝,放火燒毀紫禁城一些宮殿,棄京西走。
五月初二日,多爾袞率領清軍,從朝陽門進北京城。多爾袞進紫禁城,臨武英殿御政。
多爾袞御政中的一件大事,就是定都的問題。睿親王多爾袞建議遷都北京,但英郡王阿濟格表示反對:“初得遼東,不行殺戮,故清人多為遼民所殺。今宜乘此兵威,大肆屠戮,留置諸王,以鎮燕都。而大兵則或還守沈陽,或退保山海,可無后患。”多爾袞以太宗皇太極遺言回答了其胞兄:“先皇帝嘗言,若得北京,當即徙都,以圖進取。況今人心未定,不可棄而東還。”
年方7歲的順治帝,自然採納多爾袞遷都的意見。同年十月初一日,順治帝因皇極殿(今太和殿)被李自成焚毀,便在皇極門(今太和門)張設御幄,頒詔天下,“定鼎燕京”。
祖、父28年奮爭未能實現遷鼎燕京,7歲的福臨卻實現了。他在多爾袞的輔佐下,“入關定鼎,奄有區夏”。所以,福臨身后得到的廟號是“世祖”,而他的父親皇太極的廟號僅是“太宗”。
這一切都來得太突然,甚至於令人來不及思索﹔這一切又來得太輕易了,讓人不能不懷疑這是“天福降臨”。
福臨戲劇性地登上了政治舞台,並在這個舞台上活動了18年。這18年,他做了8年傀儡,其間主要是攝政王多爾袞在發號施令﹔后10年才逐步實現乾綱獨斷,當上了主角。順治朝的18年:剃發、易服、圈地、佔房、投充、逋逃,是其六大弊政﹔定鼎北京,保護皇宮﹔攻佔南京,統一中原﹔廢除三餉,興利除弊﹔親善蒙古,治理西藏﹔懲治貪官,整頓吏治﹔崇文興教,傾心漢化,則是其六大功績。歷史學家對這段歷史的評價可說是毀譽參半。
福臨在人生的舞台上活動的時間十分短促,24歲時就匆匆謝幕。福臨的人生,短暫卻絕不平淡,他的親情,他的愛情,甚至他的死,都讓人褒貶不一,一言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