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生活資訊] 網路成癮要注意 [打印本頁]

作者: 時空遊    時間: 2009-8-12 07:45     標題: 網路成癮要注意

小志是一名高二學生,由爸爸媽媽陪同到台中醫院心智發展科求診;從爸爸媽媽的口中得知小志原本是一位能夠自我管理,且成績維持全班前五名的好孩子、好學生。但在今年寒假開學後卻發現,孩子的功課逐漸退步、經常埋怨老師對他不公、甚至有幾位老師會針對他找他麻煩,一向人緣良好、性情溫和的他,也變得易怒、人際關係變差、愈來愈沒自信。

爸媽向導師詢問在校情形,老師也表示:「小志開學後變得上課常打瞌睡、較不專心、注意力無法集中,情緒變的焦躁、常和同學起衝突。」另外媽媽還發現;小志常常在半夜幾乎是固定的時間起床,開冰箱、拿食物吃。爸媽擔心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又害怕是功課壓力造成憂鬱症,於是帶孩子到心智發展科門診求診。

經過會談後發現,寒假期間小志的生活作息出了問題。原先小志只是藉由網路搜尋資料,漸漸的入迷於遊戲的內容。加上小志的父母白天上班後,家中僅有小志一人,花在電腦桌上的時間也漸漸增加,經常為了電腦遊戲的分數犧牲睡眠,起初小志的父母也誤認為小志變的更懂事與用功了。開學後,小志沉迷於電玩及網路,作息日夜顛倒的情況,並未改變,反而更老師、父母擔心!經醫師說明,小志與父母了解問題並討論出解決的方法:恢復原有作息並規範使用電腦的時段。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小志自己的動機與認知加上父母的鼓勵,是志脫離網路成癮束縛的力量。

電腦科技與網際網路的進步,增加了許多生活上的便利性,上網幾乎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主要部份,每天花數小時上網的大有人在,而在網咖裡流連忘返者更是與日俱增。在這群人中,有些人甚至到了廢寢忘食,成為生活或生命的第一優先,將家庭、工作或上學拋在一旁,儼然與世隔絕一般!這些人成天打電動、逛網站、與人聊天或談情說愛,結果耗費了大量時間於虛構的網路世界中,反而忽略了現實生活中該負的責任與人際關係。此刻,上網已經像吸食毒品一樣,幾乎每天都要花大部份的時間,坐在電腦面前,否則就會覺得渾身不對勁。因此,有人就稱這些人得了所謂的「網路成癮症候群」。

一旦網路成癮後,可能必須透過更多網路內容或更長的上網時間,才能得到滿足;有時會發生強迫性上網行為,看到電腦便有難以自拔的上網渴望與衝動,一上網便難以脫離電腦,如果突然被迫離開電腦,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生氣、空虛感、注意力不集中等挫敗情緒反應。

社會上網咖盛行,形成一個特殊的現象:“網咖成癮”。此現象以青少年為主,有些甚至出現疑似長期上網而導致靜脈栓塞、腦中風等疾病。這些青少年如果一天沒上網,不僅心神焦慮,脾氣暴躁、甚至手腳都會發抖。

依美國匹茲堡大學心理學家設定的檢測標準,如果有出現下面八種症狀其中的五種以上,那麼就要考慮已經達到網路成癮的程度:

一、全神貫注於網際網路或線上服務活動,並且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的情形。

二、需要花更多時間在線上才能獲得滿足。

三、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網路使用,但總是失敗。

四、當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會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或易怒。

五、花費在網路上的時間總比預期要長久。

六、為了上網寧願冒著重要人際關係、工作、教育或工作機會喪失的危機。

七、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自己涉入網路的情況。

八、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是釋放一些例如無助、罪惡、焦慮等感覺。

「網路成癮症候群」的成因仍未有定論。有些學者認為具有精神疾病特質的人:如焦慮症及情感性疾患,可能和網路成癮是互為因果造成的。原因之一是由於退縮的人格特質,導致在網路世界尋求慰藉;也有可能是過於耽溺上網,造成人際關係退縮。有些學者甚至認為情緒問題、性格自我封閉、社交能力及自律能力較差、或有注意力缺損症者,會過於投入另一個虛擬的世界時,甚至將原本屬於虛擬世界的角色性格帶至真實世界中,因而較易有成癮的現象。有些學者則將網路成癮診療為「衝動控制疾患」的一群;和強迫症、病態性賭博、購物狂及縱火狂同一類型。

「網路成癮症候群」的治療包括:評估是否因為長期上網而出現工作或課業無法應付、座息顛倒的情形、情緒焦慮不安、憂鬱、社交恐懼或失眠等症狀。若有上述狀況,經自我修正還是無法調整過來時,便要就醫尋求諮詢,進行藥物或心理治療。因此處置網路成癮的問題,除了需要請專家做行為或心理治療外,可能也要配合藥物控制上網的衝動。家長、老師們更應該參與孩子們相處,了解他們、接納他們,讓他們在現實世界中就可以得到關心和心靈的滿足,而不用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尋找解決問題的出路。

來源:全國廣播




歡迎光臨 ☆夜玥論壇ק (http://ds-hk.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