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王國(英語:Kingdom of England,927年-1707年3月26日)是位於西歐的一個國家,在大不列顛島的南方,包含了現今的英格蘭與威爾斯。皇室的首要居住地原本是位於漢普郡的溫切斯特(Winchester),但倫敦和格洛斯特被授予同樣的地位 - 特別是倫敦,從12世紀初開始已成為「事實上」的首都。倫敦成為王國的首都直至1707年(參見《1707年聯合法案》),並繼續保持英格蘭首要城市的地位。該市亦是大不列顛王國(1707年–1801年)和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801年–1922年)的首都。今日仍然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的首都。
英格蘭王國在戰後尚未恢復元氣,緊接著為了王位爭奪戰的玫瑰戰爭(或薔薇戰爭)爆發(1455年-1487年)。這是一場以蘭開斯特家族(House of Lancaster)和約克家族(House of York)的支持者為了英格蘭王位而發生的內戰,而且這兩個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的分支。內戰的結果是蘭開斯特家族的女系男性後裔亨利七世與約克家族的長女約克的伊莉莎白結婚而結束戰爭。亨利七世與她的王后約克的伊莉莎白是英國都鐸王朝的創始者,都鐸王朝統治王國的時期是1485年到1603年。
期間,威爾斯保持了由13世紀晚期愛德華一世設立的一個獨特法律與行政系統。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亨利八世,以《1535年-1542年威爾斯法案》(Laws in Wales Acts 1535-1542)將威爾斯併入英格蘭。從此,威爾斯再不成為英格蘭國王的個人采邑,而被併入英格蘭,並派遣威爾斯代表參加英格蘭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