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西方歷史] 比利時歷史 [打印本頁]

作者: 雷倩倩    時間: 2010-4-21 13:33     標題: 比利時歷史








無論是地理上還是文化上,比利時都處於歐洲的十字路口,在過去的2,000年內,其見證了各種種族與文化的興盛與衰敗。也正因為這樣,比利時是歐洲真正的種族熔爐,凱爾特人、羅馬人、德意志人、法國人、荷蘭人、西班牙人和奧地利人在此都留下了文化的痕迹。






早期歷史(1830年前)




前54年,被羅馬共和國將軍凱撒征服,當時主要由凱爾特人居住。公元一世紀羅馬人建立高盧比利時行省,其領域涵蓋了當今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以及德國西部、法國東北部一部分。行政中心在蘭斯。





公元五世紀羅馬帝國崩潰後,日耳曼人大舉入侵,其中的一支法蘭克人隨後建立了墨洛溫王朝,其領土包括了現在的比利時。墨洛溫王朝之後由卡洛林王朝取代。在今比利時地區,形成了佛蘭德伯國





公元843年,卡洛林王朝查理曼大帝的孫輩們簽署了《凡爾登條約》,將統一帝國瓜分為東、中和西三個部分。佛蘭德伯國的斯海爾德河以西部分歸屬法蘭西,以東部分歸屬神聖羅馬帝國。這也是當今比利時法語區與德語區分別的由來。





1405年,佛蘭德領地女繼承人瑪格麗特三世與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二世結婚,佛蘭德遂併入勃艮第公國。到1433年的時候,比利時以及盧森堡、大部分荷蘭地區是勃艮第公國的一部分,後來因勃艮第女公爵瑪麗嫁給馬克西米利安一世,這一地區從而變成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土。以後又因哈布斯堡王朝的聯姻與分家,這一地區又被西班牙統治。




1795年,比利時為法國的一部分,拿破崙一世法國戰敗後,比利時併入荷蘭。




獨立


1830年,比利時爆發比利時獨立運動,從荷蘭統治下獨立,成為世襲君主立憲制王國,並選擇了一位德國貴族,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的王子利奧波德作為比利時的第一任國王。




比利時立國後奉行中立政策,但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被德國佔領。二戰以後,比利時放棄中立原則,參加了北約。後來又參加了歐洲經濟共同體。






殖民主義時代



比利時歷史上有一個主要的殖民地:比屬剛果,即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比屬剛果於1885年由柏林會議贈給當時的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利奧波德將此地命名為剛果自由邦,並收為自己的私人領地,進行殘酷的統治,同時大量種植橡膠,以滿足當時世界對橡膠輪胎的需求。




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利奧波德於1908年放棄了對剛果的私人統治,把剛果交予比利時政府。後來比屬剛果於1960年獨立。





比利時與中國


1902年比利時在中國天津獲得一塊租界,1929年聲明退還中國,1931年正式舉行儀式退還中國。





現代比利時



一戰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8月3日德國對法宣戰,同時佔領宣布中立的比利時,由此來進攻法國。8月4日英國因德國對比利時宣戰,隨即向德國宣戰。





二戰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5月德國入侵比利時,由此進攻法國。




戰後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比利時作為一個現代化、高科技的歐洲國家而興盛,它同時也是北約和歐盟的成員國。但是北半部說荷蘭語的法蘭德斯人和南半部講法語的瓦隆人之間長期的緊張關係,最終導致了近些年來的憲法修正案,賦予比利時南北兩半正式的自治權,因此比利時現在是一個聯邦國家。



2007年6月10日,舉行聯邦議會選舉。




歡迎光臨 ☆夜玥論壇ק (http://ds-hk.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