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西方歷史] 阿道夫·希特勒 [打印本頁]

作者: 雷倩倩    時間: 2010-8-23 13:20     標題: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奧地利裔德國政治人物,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工黨(納粹黨)黨魁,1933年被任命為德國總理;1934年至1945年作為德國元首,為德國極權統治獨裁者。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兼任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他被公認為是二戰的主要發動者。



1919年,希特勒因軍隊任務而認識納粹黨在之後不久加入,1921年成為納粹黨黨魁。1923年因啤酒館政變被捕入獄之後,他以泛德意志民族主義、反猶主義、反資本主義及反共主義等宣傳手段得到支持。1933年成為德國總理之後,快速的將德國變為一黨專政的國家。希特勒極欲建立納粹霸權於歐洲,為達到目的,他以外交政策主張德國人的生存空間及德國再武裝。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在之後的三年裡,德國及其他軸心國佔領了大部份的歐洲、北非、東亞及太平洋諸島嶼。然而1942年之後,盟軍開始反攻,德軍漸居劣勢。至1945年,盟軍已反攻解放遭德軍佔領的大部分地區。而在戰爭之中,歐洲猶太人遭受到種族滅絕。1945年4月,蘇聯紅軍逼近柏林之時,希特勒與其女友愛娃·勃勞恩結婚並在二日內自殺。



童年


孩童時期希特勒生於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因河畔布勞瑙(Braunau am Inn)的一個海關文職人員家庭,父親「阿洛伊斯·希特勒」曾經當過鞋匠,後來才轉為海關文職人員。希特勒年幼隨父親加入天主教成為信徒,可是日後受基督教原教旨主義影響,曾立志要成為牧師。



希特勒的童年很不愉快。目前有歷史學家指出,希特勒小時候曾遭到學校同學的虐待,這段「童年陰影」導致後來希特勒的強烈報復思想。他很愛他的家人。他曾學習過繪畫,但中學時期學習成績非常差,因此未畢業就退學了。他曾經兩次報考維也納美術學院,但都被以「不適合繪畫」為由被拒絕取錄。父母雙亡之後,他的生活日益窘迫,不得不流浪到維也納街頭行乞,靠賣畫為生,有時被雇傭來掃雪、扛行李。




希特勒早在中學時就接觸了狂熱的民族主義思想,來到維也納之後又閱讀了大量宣傳種族優越的書籍,更加痴迷於其中。他發誓要「為德國復興而奮鬥」。在他1925年出版的自傳《我的奮鬥》(Mein Kampf)中,他表露了他對日耳曼民族的優越性的確信、對猶太民族的仇恨,並且為日後走上納粹主義這道路埋下了伏筆.




進入政界--- 加入納粹黨


戰後,由於德國曾爆發以猶太人為首,與蘇聯第三國際聯手的共產革命,德國陸軍一方面要避免共產思想在軍隊中蔓延,一方面又對如雨後春筍成立的各種新政黨頗有興趣,於是成立了一個調查局。希特勒因為這個調查局符合他的反共理念而應徵並獲得錄用。在慕尼黑大學,他對被遣返戰俘的演說,其演說才能讓教授與戰俘們同樣地留下深刻印象。




布呂寧時期


1919年,在執行任務旁聽德國工人黨(即後來的納粹黨)會議的時候,希特勒起身痛斥一個鼓吹巴伐利亞分離運動者是中了猶太人「要把德國分裂成兩個國家」的奸計,德國工人黨主席德萊克斯勒對此演說印象深刻並邀請了希特勒入黨。不久後希特勒成為主席團委員,3年後即1921年出任黨魁,並正式將黨名更名為「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簡寫為NSDAP),並雇傭了一批打手成立了國民衝鋒隊。




希特勒的政治生命轉捩點,經濟大恐慌致命的打擊了1930年的德國。使得納粹黨在國會的席次在1928年5月的12席,至1930年9月獲得107席,成為國會的第二大黨[24]。在獲得了國會的前所未有的支持下,1932年希特勒打算參選總統。同年1月27日的杜塞道夫,希特勒在工業家俱樂部的演講獲得德國大多數有影響力的工業家廣泛的支持[25]。雖然希特勒自1913年離開奧地利,但他至今仍未是德國公民,也因此無法參選。同年2月,有納粹黨參與的布朗斯威克邦政府任命希特勒為非主要的行政官員並因此在1932年2月25日取得布朗斯威克邦的公民權,在之後幾天,其它邦也給予他公民權,如此一來便自動擁有了德國公民權並能讓他參選總統[27]。 在兩輪選舉中,希特勒皆得到約35%的第二高票,但都敗給總統保羅·馮·興登堡,雖然競選失敗,但其實仍有其它替代路線可以獲得政治權力



帕彭與施萊謝爾時期


1932年6月,總統興登堡任命保守右派的帕彭為新一任總理,但帕彭在國會僅獲得德國國家人民黨的支持,但1932年7月的德國國會選舉,納粹黨獲得230個席次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帕彭知道內閣繼續執政必須得到納粹黨的支持,因而企圖說服希特勒答應接受副總理此職位,希特勒認為自己適合總理一職,但遭到興登堡的拒絕。



而後對帕彭內閣的不信任案獲得84%國會議員的支持。11月國會重新選舉,納粹流失了部份選票但仍為國會第一大黨。




帕彭建議興登堡解散國會無限期推遲國會選舉,起初興登堡答應了他,但之後失去施萊謝爾與軍方的支持,而興登堡改由施萊謝爾接任總理。施萊謝爾想利用格里哥·斯特拉瑟來分裂納粹黨,但並不成功。隨後,施萊謝爾又遭逢倒閣危機,建議興登堡動用緊急命令以解散國會、推遲國會選舉,但興登堡並沒答應。





成為總理


帕彭為了向政敵施萊謝爾報仇,而與德國國家人民黨黨魁阿爾弗雷德·胡根貝格、亞爾馬·沙赫特和福茲·梯森等德國企業家共同籌劃一個陰謀,他們經濟上資助了負荷龐大選舉花費而在破產邊緣的納粹黨,企業家積極向興登堡說服任命希特勒為總理[29]。最後,興登堡勉強同意任命希特勒為總理,由納粹黨與國家人民黨共組聯合內閣。帕彭為副總理、胡根貝格為經濟部長,威廉·弗利克為內政部長及戈林為不管部部長等。1933年1月30日於興登堡總統辦公室,希特勒以簡單的儀式宣誓成為德國總理。



第三帝國



把軍隊和教會之外的所有政治社會機構都「納粹化」。在執政期間,希特勒廢止威瑪共和國,將德國改稱為納粹德國或德意志第三帝國;並解散國會,取締其他一切政黨和團體,迫害和屠殺天主教會、自由派別基督教會、民主黨人、共產黨人和猶太人,宣布納粹黨和第三帝國合為一體,開始了他的獨裁之路。在第三帝國初期階段,他的經濟措施使得德國經濟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陰影,也因此獲得低下層民眾的支持。希特勒承諾「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與麵包」,而且他的承諾在第三帝國初期(1933年—1938年)已實現了,從而使更多人擁護希特勒。所以戰後有人這樣評價他:「元首在1938年之前是偉人,1938—1940年之間是暴君,1940之後則是個徹底的瘋子。」




大屠殺


其中的希特勒的種族淨化政策的基礎來自法國戈比諾(Arthur de Gobineau)的優生學、種族主義及社會達爾文主義。最先的受害者是生理殘缺或發展障礙的兒童,這些殺戮以 Action T4行動為名。




1939年至1945年間,黨衛隊在傀儡國及佔領下的領土有系統的殺了1100萬至1400萬人,包含在集中營、猶太區的600萬猶太人,除了毒氣、許多死於飢餓與疾病,或死於過度勞動。除了猶太人外,部份波蘭人、共產黨人、政治反對者、抵抗組織、同性戀、吉普賽人、肢體障礙者、智能障礙者及蘇聯戰俘、耶和華見證人、基督復臨派、工會份子及精神病患等。最大的屠殺中心是奧斯威辛集中營,據所知,希特勒從無巡視集中營及公開談論屠殺的明確詞語。




猶太人問題最終解決方案是由納粹領導高層希姆萊與海德里希在實行計畫中扮演關鍵角色。雖無希特勒授權大屠殺的明確命令文件,但已有文件表示他批准了在波蘭及蘇聯的別動隊指示,且瞭解他們的行動。



為了使最終解決方案更有統合性的實行,在1942年1月20日柏林附近舉行萬湖會議,十五位主要官員舉會,由海德里希與艾希曼領導。會議記錄提供了大屠殺最明確的證據。





宗教觀




希特勒在羅馬天主教的雙親下成長,但自離家後就無參加過彌撤及領聖餐。希特勒在趨近自己的目標方面上贊同抗議教派的觀點。同時,他採用了一些要素在他政治制度上,如天主教教會的層級組織、儀式及口號。自搬到德國之後,希特勒並無離開他的教會或拒絕給付宗教稅,在名義上因此歷史學者史格文-歌路(Steigmann-Gall)認為希特勒可能是個天主教徒 ,然而他也指出名義教徒在信仰虔誠度是不可靠的。




在公共場合,希特勒常讚揚基督教傳統、德國基督教文化,並公開宣稱信奉反抗猶太人的亞利安人耶穌的信仰[76]。在他的演講及書藉,說明了基督教與他反猶思想中心的關係,表示「身為一個基督徒,有責任讓自己不受欺騙,但我有責任是作為真理和正義的戰士。希特勒的私下談話,說明他是一個基督教的批評者,表示這宗教只適合奴隸,雖然希特勒欣賞教廷的權力,但嚴重敵視他的學說[79]。希特勒覆倡尤利烏斯·施特萊歇爾(Julius Streicher)對基督教在創立時與猶太人聯手的說法攻擊天主教。



約翰·S·康威(John S. Conway)及部分歷史學者質疑希特勒持有與基督教會的根本對立面[81],在希特勒私下談話的多個來源大大降低它們的可信度,赫爾曼·勞施寧(Hermann Rauschning)的希特勒的談話被大部分歷史學者認為是杜纂
然而在與德國教會的政治關係上,他立刻採用了「合適他的政治目的」的策略[81]。希特勒的具體計畫,在掌權之前摧毀國內的基督信仰,希特勒青年的領袖曾說道「基督教的毀滅被明確認知是國家社會主義運動的目標」,但從一開始,衡量這種表達極端立場是不可行的,直至戰爭結束也無法消滅基督教的影響力。




希特勒有段期間向德國人推行「正向基督教」宗教系統,消除他所反對的基督教傳統及融合了種族主義的元素。然而直至1940年,他放棄推行包含正向基督教的整合宗教構想。希特勒維持著「宗教中的恐怖主義」,簡單的說明,是猶太人的信條在基督教普遍化,而他的效果是在人們的思想散播了煩惱。」



希特勒曾說:「我們不想要有其他高於德國本身的神袛,必要性在於擁有對於德國的狂熱信仰、希望與愛。




與神秘主義


一些作家認為希特勒與其他納粹理論者相較,並無堅持秘傳的思想、神秘主義或雅利安秘學(Ariosophy)[79],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中嘲弄這些信仰[87][92]。僅管如此,其他作家相信希特勒年少時受到深刻的影響,特別在他的種族觀點上,如活躍的德意志人優等種族的神秘活動中的具神秘色彩的反猶雜誌 Ostara,相信該出版商Lanz von Liebenfels的主張,並誇獎他的成果[93]。歷史學者對此可信度有不同的看法[94],尼古拉·古德里克-克拉克( Nicholas Goodrick-Clarke)認為Lanz的說辭可靠,布里吉特·哈曼(Brigitte Hamann )公開了問題和伊恩·克肖(Ian Kershaw )則是極度懷疑.
.
作者: 雷倩倩    時間: 2010-8-23 13:32

再補充一些關於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的資料...



**猶太人經濟上的成功,使納粹德國產生了圖財害命的嫉妒心理。

眾所周知,猶太人大多是出色的商人,善於經營,經濟活動相當成功。眾所周知,猶太人大多是出色的商人,善於經營,經濟活動相當成功。 如19世紀的猶太人羅思柴爾德家族對歐洲的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如19世紀的猶太人羅思柴爾德家族對歐洲的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倫敦的羅思柴爾德在英國廢除奴隸制後,拿出2000萬英鎊補償奴隸主的損失,1871年支付一億英鎊為法國向德國交納戰爭賠款。倫敦的羅思柴爾德在英國廢除奴隸制後,拿出2000萬英鎊補償奴隸主的損失,1871年支付一億英鎊為法國向德國交納戰爭賠款。 維也納的羅思柴爾德幫助奧地利建造鐵路。 維也納的羅思柴爾德幫助奧地利建造鐵路。 在法國他們控制了北方鐵路。




在法國他們控制了北方鐵路。 這也是有其必然性的,猶太人沒有自己的國家,過著漂泊的生活,沒有歸屬感,因此對於金錢的寄托格外突出,所以歷來有猶太人貪財的說法。這也是有其必然性的,猶太人沒有自己的國家,過著漂泊的生活,沒有歸屬感,因此對於金錢的寄託格外突出,所以歷來有猶太人貪財的說法。 莎翁筆下就曾有過夏洛克這樣貪財吝啬的猶太商人形象。莎翁筆下就曾有過夏洛克這樣貪財吝嗇的猶太商人形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戰敗國德國的經濟很困難,社會危機相當嚴重,而當時在德國從事商業和金融業的猶太人卻相當富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戰敗國德國的經濟很困難,社會危機相當嚴重,而當時在德國從事商業和金融業的猶太人卻相當富裕。 比如經營大規模商業的百貨公司在德國被看作是猶太人的“專業”,引起德國廣小店主的恐懼。比如經營大規模商業的百貨公司在德國被看作是猶太人的“專業”,引起德國廣小店主的恐懼。 納粹德國出於嫉妒心理和經濟上的需要,煽動反猶情緒,排猶屠猶,侵吞猶太人的財產,得到了不少經濟上的好處。 納粹德國出於嫉妒心理和經濟上的需要,煽動反猶情緒,排猶屠猶,侵吞猶太人的財產,得到了不少經濟上的好處。 1938年11月9日,納粹黨徒在一夜之間,焚燒並搶竊猶太人在德國開的商店。 1938年11月9日,納粹黨徒在一夜之間,焚燒並搶竊猶太人在德國開的商店。



本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爆發了世界性經濟危機 ,嚴重打擊了德國,使其工業生產倒退到了上世紀末的水平,國力漸衰。本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爆發了世界性經濟危機 ,嚴重打擊了德國,使其工業生產倒退到了上世紀末的水平,國力漸衰。 深刻的經濟危機不僅激化了國內的階級矛盾,而且刺激了壟斷資產階級對外擴張的野心。深刻的經濟危機不僅激化了國內的階級矛盾,而且刺激了壟斷資產階級對外擴張的野心。




“德意志民族必須從掠奪的土地和生產空間中尋找出路”,希特勒的這一爭霸世界的主張,得到了德國壟斷資產階級的擁護和支持。 “德意志民族必須從掠奪的土地和生產空間中尋找出路”,希特勒的這一爭霸世界的主張,得到了德國壟斷資產階級的擁護和支持。 然而,實施建立一個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國的罪惡計劃需要巨額資金提供財力保證。然而,實施建立一個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國的罪惡計劃需要巨額資金提供財力保證。 在國力衰落的情況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猶太人成為了他們的理所當然。在國力衰落的情況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猶太人成為了他們的理所當然。


**納粹政權認為猶太人比較傾向革命


馬克思主義是“國際猶太財團”的政治學說,因而把反猶同迫害祖國萬歲和社會民主黨聯系起來,以穩固其法西斯統治。 馬克思主義是“國際猶太財團”的政治學說,因而把反猶同迫害祖國萬歲和社會民主黨聯繫起來,以穩固其法西斯統治。 在歷史上猶太人參加革命的確是比較積極的。




在歷史上猶太人參加革命的確是比較積極的。 19世紀時俄國內政大臣普列韋說過,革命幾乎是一種猶太現象。 19世紀時俄國內政大臣普列韋說過,革命幾乎是一種猶太現象。 雖然猶太人在俄國人口中所以占的比例率不到百分之五,但在俄國革命中卻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猶太人。雖然猶太人在俄國人口中所以佔的比例率不到百分之五,但在俄國革命中卻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猶太人。 有不少著名的共產主義革命者都出身於猶太人家庭。有不少著名的共產主義革命者都出身於猶太人家庭。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猶太人在歐洲各地的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比如俄國的托洛茨基 、斯維爾德洛夫、加米涅夫, 匈牙利的貝拉庫恩,長期在德國生活的波蘭人盧森堡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猶太人在歐洲各地的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比如俄國的托洛茨基 、斯維爾德洛夫、加米涅夫, 匈牙利的貝拉庫恩,長期在德國生活的波蘭人盧森堡等。 在納粹統治時期的德國,猶太人由於備受歧視也積極參加了革命活動,因而希特勒聳人聽聞地散布猶太人正在暗中顛覆全世界,法西斯政權自然也就將反對猶太主義和反對共產主義聯系起來。


在納粹統治時期的德國,猶太人由於備受歧視也積極參加了革命活動,因而希特勒聳人聽聞地散佈猶太人正在暗中顛覆全世界,法西斯政權自然也就將反對猶太主義和反對共產主義聯繫起來。 而納粹政權也就順理成章的把反猶和反對共產主義聯系起來。而納粹政權也就順理成章的把反猶和反對共產主義聯繫起來。



**納粹政權對天資聰明的猶太人無形之中產生了嫉恨。



居住在歐洲各地的猶太人,較之於其他民族而言,不僅富有,而且天資聰明,素質也很高。居住在歐洲各地的猶太人,較之於其他民族而言,不僅富有,而且天資聰明,素質也很高。



猶太人在經濟、科學和藝術等方面湧現出一大批傑出的人才。猶太人在經濟、科學和藝術等方面湧現出一大批傑出的人才。 幾十年來, 諾貝爾獎的得主,猶太人所占的比例遠比其他民族高。幾十年來, 諾貝爾獎的得主,猶太人所佔的比例遠比其他民族高。 面對這樣一個民族,希特勒及其黨徒們,既感到仇恨,又覺得膽怯。面對這樣一個民族,希特勒及其黨徒們,既感到仇恨,又覺得膽怯。 在他們的心中,猶太人這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是他們實現“第三帝國”美夢的嚴重威脅。在他們的心中,猶太人這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是他們實現“第三帝國”美夢的嚴重威脅。 這些,無疑加劇了希特勒對猶太人的仇恨和政治嫉恨。這些,無疑加劇了希特勒對猶太人的仇恨和政治嫉恨。 加上當時德國社會政治生活完全


處在一種極端瘋狂的症狀之中,使希特勒的仇猶反猶觀點不僅有了適當的社會環境,且得以迅速瘋狂起來。加上當時德國社會政治生活完全處在一種極端瘋狂的症狀之中,使希特勒的仇猶反猶觀點不僅有了適當的社會環境,且得以迅速瘋狂起來
作者: qooas9888    時間: 2013-2-14 14:23

謝謝版主的分享
在下受益良多
之前買到的希特勒自傳{我的奮鬥}
我一直看不懂
現在已經大致上可以了解希特勒的想法了




歡迎光臨 ☆夜玥論壇ק (http://ds-hk.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