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生活知識] 高血壓是吃出來的 [打印本頁]

作者: 藍桉    時間: 2013-5-19 11:02     標題: 高血壓是吃出來的

要預防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血壓」,然而知易行難,根據國民健康局的調查,高血壓患者中可以將血壓控制在目標範圍內的比率,男性僅21%,女性僅29%。
無法良好控制血壓,其中很大的原因在於「生活型態」沒有適當地調整。根據一項著名的美國國際預防高血壓第7次會議報告(JNC7)的建議,維持理想體重、採用高鉀高鈣的飲食原則、減少飲食中的鈉、增加身體活動量、避免過量飲酒等,具有降低血壓的功效,不但一般人可以依此來預防高血壓,已經服藥控制高血壓的患者,可以使降壓藥物效果更好,甚至可以降低藥物劑量。
一項國際性的高血壓保健飲食原則臨床試驗(Dietary Approach to Stop Hypertension trial,DASH trial,1997年)更證實了改變飲食內容,不管對於血壓正常的人,或是已罹患高血壓的患者,都具有獨立降低血壓的功效。在這嚴謹的試驗中發現,DASH飲食原則的降血壓效果甚至可以達到降低收縮壓10mmHg以上,功效已相當於使用一種降壓藥物。
一般來說,一旦被診斷有高血壓,醫師會先建議從減重、改善飲食及規律運動等生活型態進行調整,如果血壓仍無法控制在目標值以內,才會開始加入藥物,這就是現代醫學針對高血壓的標準治療流程。因此,怎麼「吃食物」和「吃藥物」,是控制血壓最重要的關鍵。
高血壓會不會找上你?
如果你的家族中有人有高血壓,或是有心血管疾病、中風病史者,恐怕很難逃脫高血壓的威脅。就算你現在血壓正常,也該提高警覺,因為稍一輕忽,高血壓就會找上你!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表示,在所有高血壓患者中,有高達95%為遺傳體質所致,這些人多半在25~55歲之間會開始發生高血壓現象。
很多人被診斷出高血壓,會問醫生:「為什麼我會有高血壓?」事實上,即使在現今進步的醫療技術下,仍有高達96~99%的高血壓患者無法明確地找出血壓升高的原因,這一類的高血壓稱為「本態性或原發性高血壓」,絕大多數是遺傳原因,加上環境因素(熱量攝取過多、鈉離子攝取過多、飲酒過量、抽菸、缺乏運動、心理社會因素)等引發;至於可以確定原因的為「續發性高血壓」,像是因使用藥物造成、主動脈縮窄、懷孕、內分泌異常、腎臟疾病等,這類高血壓有些可以找出原因去除病因後,血壓就可回復正常,也不用長期吃抗高血壓藥物,有些則要以外科手術來控制血壓。
一般來說,血壓會隨著年齡而升高,根據國民健康局的調查,血壓在18~30歲以前較平穩,30歲之後就會逐漸上升,65歲以上國民的高血壓盛行率更高達56.6%,幾乎每2人就有1人。
既然遺傳為高血壓的最主要因素,加上現代人飲食不節制,絕大多數的人都可能面臨高血壓的威脅,那麼,就把「控制血壓」及「在家量血壓」當作全民運動吧,不論是否已有高血壓,大家都應該從改善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加以預防。
別以為你沒有高血壓!
控制血壓,必須了解自己的血壓狀況。
有些人會說:「我又沒有症狀,應該沒有高血壓吧!」;有的人則說:「我的血壓才120/80mmHg,距離高血壓還有一段距離吧!」
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王宗道指出,高血壓有無症狀因人而異,有些人血壓140/90mmHg就會出現頭脹、肩頸緊繃等症狀,也有人血壓飆到160mmHg完全沒有感覺,這也就是為什麼有高達50%的高血壓患者不知道本身患有高血壓。「控制高血壓第一個步驟是發現高血壓,不要憑感覺判斷,而是要確實量血壓。」王宗道強調。
此外,如果你的觀念還停留在「血壓到140/90mmHg才需要控制」,可就要大大的更新你的想法了。
醫學界發現,血壓值從115/?75mmHg開始,每增加20/10mmHg,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就增加1倍。王宗道提醒,血壓在120/80mmHg以上的成年人,即使並未達到高血壓的定義,但日後演變成高血壓的機會及發生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塞、心臟衰竭、中風及腎臟疾病)的危險性仍會增加。
因此,根據JNC7在2003年的最新定義,高血壓是指收縮壓高於或等於140 mmHg,舒張壓高於或等於90mmHg。成人正常血壓值的定義則為收縮壓低於120 mmHg且舒張壓低於80mmHg。血壓介於正常和高血壓之間的稱為「高血壓前期」。
值得注意的是,對50歲以上的人來說,收縮壓偏高(大於140 mmHg)是遠比舒張壓升高更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王宗道表示,收縮壓會隨著年齡而增加,但舒張壓在55歲以後會有「假性下降」的現象。「千萬不要以為收縮壓偏高、但舒張壓正常便不要緊!」,王宗道表示,一旦輕忽,反而會增加中風的機率。
改變你的飲食習慣
前面提到,控制血壓最好的方法就是調整你的生活型態,這是最好的非藥物治療。已經有研究證實,肥胖者每減重10公斤,可降收縮壓5~20mmHg。要健康減重,不外乎運動及飲食控制,改變飲食習慣對血壓值的影響很大,但也是最難做到的。
根據目前全球醫界及營養界公認具有控制血壓效果的高血壓保健飲食原則(DASH)臨床試驗,是將飲食由一般美式飲食,改變為富含蔬菜、水果及低脂食物,增加乳品與堅果類的飲食;同時避免食用含高脂、高飽和脂肪酸及高膽固醇的食品。進一步的分析更發現,將食物中脂肪總量減少,尤其是避免飽和脂肪酸的這一項改變,對於降低血壓,效果最為重要顯著。
王宗道表示,分析DASH的飲食成分,發現這種飲食中鉀、鈣、鎂的含量比一般飲食型態高出許多;此外,更富含纖維質及蛋白質。在選擇食物種類方面,原則上以增加蔬菜、水果、低脂食物、堅果類及榖類攝取,而避免高脂食物及甜食、零食等,肉類方面則以魚類、白肉取代紅肉。
由於這個研究是在非常嚴格控制受試對象的飲食狀況下施行,試驗效果一定比較好,一般人在日常實踐時可能會有困難度,像是經常外食者就不容易做到,因此會影響其功效。不過,想要好好控制血壓,仍應該以此飲食原則為方向。
該吃藥的時候就得吃
許多人會問:「高血壓,一定要吃藥嗎?」一般經過飲食調整及規律運動後,如果血壓仍然無法控制在目標值之內,用藥是必須的。
王宗道表示,只要一開始出現高血壓現象,代表中風風險、心血管疾病風險將產生,為避免危險,此時會先用藥物降低血壓,如果配合飲食、運動等控制得不錯,甚至可以考慮逐步減少藥量或停藥。王宗道強調,「重點是要在家量血壓,這樣才知道究竟血壓控制得如何。」
也有人會擔心降壓藥物服用之後,一輩子都得服藥,或是藥物會不會愈吃愈沒效?王宗道說,降壓藥物不會有耐受性及習慣性問題,藥效也不會因為長時間服用而降低。醫師會根據患者狀況調整藥物種類及劑量,比較擔心的是有些患者不按醫師指示規律用藥,擅自判斷加減藥量,因而造成血壓的不穩定,更加危險。





涵要遠離高血壓~所以要調配飲食習慣??




歡迎光臨 ☆夜玥論壇ק (http://ds-hk.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