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
gxqzyx 您是第987個瀏覽者
我太后知后觉了,今年才听说这部小说,然后圣诞节放假在家,就花了几天时间读完了《三体》三部曲。
書名:三体
作者: 刘慈欣
出版日期:2002/07/12
語言:简体中文
“宇宙黑森林”是个乍看有理实则非常狭隘的理论,当然作为科幻小说,是可以理解的,否则认真起来刘慈欣得去写论文。我并不觉得这个理论揭示了什么宇宙的本质。这种社会学理论,不是像数学一样凭几个公理就能推导出来的。社会学理论本质都是研究生命群体的行为,在这之前,必须对生命个体有个起码的了解。但宇宙黑森林的理论体系,是基于把各种宇宙智慧生命都抽象成数学上的一个个点,这就隐含了另一个假设:宇宙中的各种智慧生命体都是同质的。这个假设一看就知道站不住脚,难道宇宙中就没有文化差异了?宇宙其他智慧生命体的形式,其实是远远超乎刘慈欣的想象的。而刘慈欣笔下的宇宙生命体,似乎都是高科技战争机器,我看看和机器人也没什么区别(三体文明就是个例子)。其实如果真正按照刘慈欣说的公理来推导,“生存第一”,也绝对站不住脚。如果只是生存的话,没必要这么险恶,宇宙之大,即使质量总和真的不变,生命消耗的那么点资源,早就绰绰有余了,没必要去和别人抢。即使说很多智慧生命可能都有扩张野心,有对很多资源的疯狂需求,难道他们都没有反省机制?难道对这种疯狂的扩张不会厌倦?生命之复杂,就在于非机械性和无法预测性,我们自己人类就是个例子,左脑致力于科技发展等理性思维,同时右脑致力于艺术审美哲思,两脑互相促进,也互相抑制,这种复杂的头脑活动就产生了“文明”。人类就已如此复杂,宇宙其他智慧生命形式,更是远远超乎于我们的想像。有些生命体可能甚至都不携带“政治基因”,有些甚至都不是“群居动物”,它们或许没有攻击其他文明的野心,但也有一套自己的生存和思维方式。
其实有时候了解点天文学,了解点宇宙大尺度的大概念,了解作为人类的局限性,反而会让一个人乐观起来,有点类似古人的“出世”,然后带着这种心态再“入世”,就如闲云鹤野般了。其实人类了解宇宙的局限性,就在于我们始终在以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描绘和探索这个宇宙,即使是我们的宇宙社会学,也始终带着人类历史社会经验的烙印,这些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有时,我们也没必要过于相信自己的理论(比如框死在“宇宙黑森林”困境中),再过几个世纪,科学有所发展,甚至和外星文明有所接触后,又是另一番想法了
说实话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并不是抱着太大希望,想先看几页再说。我对科幻片科幻小说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之前没看过任何国内的,主要是怕看到一些披着科幻外衣的感情戏人文戏。
结果第一幕就是什么1967年文革,太雷人了根本提不起兴趣,勉强看下去,看到叶教授和红卫兵关于物理学的讨论,乍看还有点见解,于是就继续看了下去。
大部头的书,就这么断断续续看完了,说实话,确实是本好书,因为又一次引起了我连续几天兴奋的思考,虽然我根本不认同刘慈欣的宇宙观,也没有因为这本书产生什么人生观的动荡。不过以我的标准来说,能活跃起我思维的书,就是好书了。
技术层面:其实我觉得与其说刘慈欣想象力丰富,还不如说理论物理学已经有所发展。其实像什么二维四维十一维,在理论物理学里是很普通的概念,都是用数学工具推导和描述的。刘慈欣所做的,就是试图visualize这些概念,好让我们这些缺乏数学背景的门外汉有个形象的理解,其实你随便找个理论物理学家谈谈,他们的宇宙世界,可能比刘慈欣精彩多了,只不过他们都是用数学来理解这些超越人类直觉范围的概念。
不过这部书硬科幻成分还挺多,很多地方至少做到了表面上的“说得通”,也满足了一个科幻迷的最低标准。但全书我最最不相信的一个地方,就是“二维化太阳系”那个过程,我不知道理论上是否可以实现,刘慈欣也没讲清楚。要知道二维平面可是从各个方向上无限延伸的,要像小说里那样像个推土机一样推下去,不止太阳系整个宇宙都得二维化。我想像中的“二维化”,就是应该像一只巨掌把整个太阳系压成一张二维平面,一瞬间的事。瞬间大家都二维化了,然后可能因为三维物体无法在二维空间中存在,都以能量形式散射掉了。至于二维生命形式(这个小说里后面又承认了),应该不会像程心说的那样,看出去的东西全都是“线段”,你眼睛都二维了,你还能看到啥?总之这个生命形式应该超乎想象,但理论上可以存在。
[ 本帖最後由 gxqzyx 於 2015-2-8 12:09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