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當文字成為布拉格──愛爾蘭作家班維爾的至高虛構 文╱耿一偉
漣漪越來越強烈,演變成了巨浪。 ──班維爾《哥白尼博士》
二00五年曼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可說是高潮迭起,約翰?班維爾(John Banville)與石黑一雄又再度對上。上次是一九八九年,班維爾以《證據之書》(The Book of Evidence)進入決選名單,卻還是敗給《長日將盡》。十六年後,決選名單刪到只剩下這兩位名家的作品,在評審團主席蘇特蘭(John Sutherland)的拍板定案下,最後由班維爾的《大海》(The Sea, 2005)勝出。
繼承愛爾蘭文學傳統的豐碩成果
班維爾是愛爾蘭作家,一九四五年生於都柏林附近的海港小城韋克斯福德(Wexford)。
故鄉的童年經驗對他創作影響頗大,《大海》便有童年影子在裡頭,對此他說:「我們都需要給自己造出一個生活的模子,於是我們吸收了自己在幼年時的經歷,然後便開展對生活的想像。」
於是海的意象成為班維爾小說中經常出現的修辭符碼,甚至是探索他創作奧秘的重要線索。在《哥白尼博士》(Doctor Copernicus,1976)一書扉頁,他引用了美國詩人華勒斯•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的一段詩:「你須再度變成一個無知的人,用一無所知的眼睛再度看著海,在海的意念裡,清晰的看見海。」(時報,2005)
此段出自史蒂文斯的詩集《給至高虛構的短箋》(Notes Toward a Supreme Fiction, 1942),他認為詩人透過想像賦予生活「至高虛構」。有賴這種虛構,詩人不僅能看清世界,甚至洞悉其本質。班維爾的「科學革命三部曲」(The Revolutions Trilogy ),正是透過最高虛構的想像,給予我們重塑歷史、體驗靈魂的機會,也強調了小說的獨特性所在。
「科學革命三部曲」為班維爾帶來了文學聲譽,《哥白尼博士》獲得布萊克紀念獎(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克普勒》(Kelper,1981)抱走衛報小說獎(Guardian Fiction Prize),至於《牛頓書信》(The Newton Letter: An Interlude,1982)則以《回憶》(Reflections)為名,被改拍成影片在英國商業電視台第四頻道(Channel 4)上播放。
這三本書在國內出版後,即便是中譯本,也可以見到班維爾的文學特色。首先,他用字精確,句法繁複,並善於用典。這都顯現他的博學多聞與見多識廣,或許與他早年曾在愛爾蘭航空工作,後來又在愛爾蘭時報擔任文學編輯有關(他長期也是紐約時報副刊的書評撰稿人)。雖然班維爾強調自己最喜歡的作家是貝克特,不過喬伊斯的意識流手法與俄裔文學家納博科夫的華麗文采,更是他行文特色。前兩者因是愛爾蘭作家,自然合理性充足;至於納博科夫,也非毫無跡象可循,納博科夫早年小說《黑暗中的笑聲》(Laughter in the Dark/Kamera Obskura,1932),其二00六年新版導論,即由班維爾操刀。
如今,班維爾不但獲獎連連,更是世界各大文學節的常客。從一九七0年首部短篇小說集《人魔龍狼金》(Long Lankin)出版以來,他已寫了十九部小說,最新一本是用筆名Benjamin Black寫的犯罪小說《克莉絲汀驚魂記》(Christine Falls,2006);二00三年的旅遊文學《布拉格畫像》,則透露他更多個人的創作經歷與幽默睿智的一面。
愛爾蘭文學傳統依舊在班維爾作品身上留下印記,他早年的小說《柏奇伍德》(Birchwood,1973),繼承了愛爾蘭大宅小說(Big House Novel)的傳統,以地主莊園的興衰來微觀社會變遷,在《牛頓書信》中,也可以觀察到類似手法。
《劍橋愛爾蘭文學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ish Literature)認為:「想像與差異的再現,構成班維爾第二部三部曲的核心,它們分別是《證據之書》、《鬼魂》(Ghosts,1993)、《雅典娜》(Athena,1995)。在這幾部小說中,焦點轉移到藝術,尤其繪畫上頭,故事線不是在處理想像力的構成作用,而是想像力面臨創造失敗所產生的失序上。」三部小說都牽涉到真假偽作的問題,前兩部主角是偷畫的殺人犯蒙哥馬利(Freddie Montgomery),後一部則藝術史家加馬羅(Morrow)。《證據之書》不但入圍布克獎最後決選名單,其義大利譯本還獲得晏尼歐.佛拉諾獎(Premio Ennio Flaiano)
一九九七年的《不可碰觸者》(Untouchable)是真人真事小說(roman ? clef),題材選自轟動英國的間諜案。這不免又讓我們想起納博科夫,因為他一樣擅長選擇通俗的聳動題材,透過想像力,將其提煉到藝術高度。《不可碰觸者》甚至獲得一九九七年惠特比獎(Whitbread Fiction Prize)。
另一項專業:戲劇
除了小說之外,班維爾也繼承愛爾蘭文學傳統,對於戲劇保持熱情關注。他特別偏好德國浪漫主義作家克萊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的作品,如《破甕記》(The Broken Jug)便經過他的妙手改寫,重新賦予在英語世界的舞台生命。二000年的都柏林國際戲劇節,也上演過他改編自克萊斯特《安菲特昂》(Amphitryon)的《上帝的贈禮》(God’s Gift)。
不論克萊斯特或是史蒂文斯,浪漫主義對想像力的推崇,形成推動文字的一波波文字連漪,最後演變成一本本小說。不論其主題是科學或藝術(《海》的主角是藝術史家),都呈現了男性知識份子在面對想像與現實的分裂,力圖找回平衡的努力。
知名班維爾研究專家約瑟夫•麥克米恩(Joseph McMinn)形容:「或許班維爾作品最值得稱許之處,是建立在它對整體佈局的體悟,這也暗示著,最終來說,唯有敘事作品才能帶來真正的安慰,也是唯一經得起考驗的知識形式。他的作品讀來像是一本意義深遠的悲觀小說,戲劇化的描繪了遭受其心靈背叛的一連串角色,而對這些背叛的說明,卻又展現了細緻的想像力與創造性。」
虛實交織的布拉格
目前讀者手邊這本《布拉格畫像》,比起他的小說作品,我們可以更明顯感受到班維爾的個人風格與幽默感。同樣的,想像與差異的再現,依舊構成這本旅遊文學的主題。班維爾在完成本書之際,共造訪過布拉格四次。《布拉格畫像》就是由對這四次短暫造訪的追憶。回憶是構成旅遊文學的催化劑,在追憶的眼光背後,想像力偷偷地對旅遊經驗加工,最後往往作者也搞不清楚,他筆下的世界到底是真實還是虛構。《布拉格畫像》全書都貫穿著這種疑惑,甚至在第一章,作者還以他的小說《克普勒》作為例子,提出虛構也會入侵真實的看法。
同樣的,班維爾最關心的歷史與藝術,加上他自己的文學家角色,形成了這本書的主要風景。《布拉格畫像》從個人經驗出發,在主題安排上,看似隨意的內容背後,其實有著巧思加工。第一章以攝影家蘇岱克為主角,接下來各章分別以魯道夫皇帝、市井小民、克普勒、異議份子、卡夫卡、文學批評家、扒手等人物為獵取對象,一路讀下來,居然是類似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計畫,是對布拉格城市文化的萬花筒式瀏覽。
如果表面的豐富,說明了作者的用心。那麼行文的特色,若不能表明班維爾的野心,至少也證明了記憶同樣會對想像力施加魔咒,最後影響了再現的風格。因為《布拉格畫像》一書的行文,充滿了厚重、魔幻、古怪與黑色幽默,彎曲蔓延的敘事路徑,宛如布拉格迷宮般的小巷。文字成了城市本身。去過布拉格的人,就會知道《布拉格畫像》的閱讀經驗,再現了布拉格的場所精神(Genius loci)。
由於原書名為《Prague Pictures: Portrait of a City》,所以本書是班維爾透過他的文字筆觸,拍下他對布拉格的回憶圖像。既然是攝影,拍攝者的主觀心境與背景,自然影響了取鏡角度與畫面構成。我們可以在書中讀到作者用他的愛爾蘭經驗來看捷克。這兩者恰好也是西歐文明東西兩邊的邊陲國家,歷史與文化經驗多有雷同之處。所以布拉格成了都柏林的一面鏡子,班維爾在布拉格酒館行走時,往往也免不了要跟都柏林的文學酒吧比一比(愛爾蘭與捷克作家嗜酒的特別多)。或許當讀者對班維爾有更多了解後,會發現《布拉格畫像》一書其實也是作者自己的自拍照。
班維爾的文字洗鍊,波士頓環球報讚他是「當今最偉大的英文作家之一」。如今國際文壇都盛傳,若還有機會,班維爾將是繼蕭伯納、葉慈、貝克特、黑尼(Seamus Heaney)之後,最有可能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的愛爾蘭作家。其實,有沒有諾貝爾的黃袍加身已不是那麼重要,能讓讀者透過小說的至高虛構,再度處在無知的狀態,然後清晰的看見世界,更能讓作家感到開心吧!
(本文部分內容曾載於《聯合文學》2007年五月號)
收回
詳細資料
運送說明
購物說明
會員評鑑
讀者書評專區
我要評鑑
會員評鑑等級
共 1 位評分
馬光廷
2018-10-23
剛剛重新看了一次周杰倫愛情廢柴的MV,點閱率已經快超過5000萬了!
MV裡的周董一直走一直走,鏡頭切換在下著雪的布拉格,街道似乎空蕩蕩,
有一種落雪都聽得到聲音的感覺。布拉格是一座提到名字就令人神往的城市,
中古世紀的街道,童話世界的巷弄,喚醒文學底蘊的卡夫卡,
甚至古典音樂新世界的德弗札克與國民樂派史麥塔納之我的祖國,
二戰後拉上的歐洲鐵幕,1968年學運潮激情的布拉格之春,鮮紅的血,
卻被大部分的人賦予浪漫的遐想,布拉格的春天,一定很美吧?
*
作者約翰班維爾是一位愛爾蘭當代的小說大家,他在2005年贏過英語世界的曼布克文學大獎,
看他的介紹,文筆似乎承襲了愛爾蘭那種獨有的奇幻筆觸,虛實無法分辨,與這座城市完美契合!
班維爾以他四度造訪布拉格的記憶追溯其謎樣的過往,如果你很喜歡以文學的角度探索一座城市,這本書會深深勾住你的心弦,他擷取的素材有煉金術士般的魔力,或許是騙術,卻也是令想像力奔馳的黑魔法。
就我個人來說,我超愛作者描摹布拉格的角度。書中主要有五個章節,第一章是他在冷戰尾聲的初次造訪,當時的布拉格是個死氣沉沉的城市,人們活在一股窒息的空氣裡,他寫與知識分子的聊天,那一代人是如何在沉悶的環境下生存,時代的錯誤又在他們心裡留下什麼刻印?
班維爾認為,他的記憶被布拉格影像詩人Josef Sudek的照片塑造,這位攝影大師捕捉的吉光片羽,與作者自身的所見交織而模糊了...
接著他介紹了布拉格的歷史,哈布斯堡王朝、神聖羅馬帝國的權力中心,
中世紀歐洲最強大的城市之一,吸引了目不暇給的人物,演出一齣齣扣人心弦的時代劇,
尤其第谷布拉赫(Tyco Brahe)和克普勒這兩位顛覆人類認知的天文學家的故事更是引人入勝,瑞典科學家第谷用來觀測天體的天之城堡,是文藝復興的美麗傑作,他窮盡一生記錄下來的天體運動之軌跡,本來是為了證明的地心說,但他畢生的成果實際上讓克普勒證實了日心說,又是一場歷史的諷刺劇。
你可以去想像一下,煉金術士普及的時代背景,宗教革命正在進行,
科學革命與人文啟蒙的黎明,這種故事能不精彩嗎~
*
布拉格有著太多面向,這幾百年的沉睡,卻縈繞著迷霧般的嬌姚魅力,
她被太多人美麗的書寫過,天鵝絨革命即將過去30年,睡美人半夢半醒,
在旅人的心裡輕觸而留下撩人的唇印。
本書是很夢幻的旅遊書寫,一本優秀的城市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