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
leungmon 您是第1506個瀏覽者
《孟子》為記述孟子思想的著作。此書的來歷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司馬遷等人認為是孟子自著,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參與;趙歧、朱熹、焦循等人認為是孟子自著;韓愈、蘇轍、晁公武等人認為是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追記,但目前學術界較採用司馬遷等人的說法。完成於戰國中後期。該書翔實地記載了孟子的思想、言論和事跡。注本主要有東漢人趙岐的《孟子章句》、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清朝人焦循的《孟子正義》等。
內容
《孟子》一書為語錄體,以答問方式展開,主要論證方法為駁論。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據《史記》記載,《孟子》一書共七篇 ,分別為〈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篇名取自各章開頭的幾個字,沒有特別的含意。東漢趙岐在《孟子章句》中,又將每一篇分為上下兩卷,全書共七篇十四卷。
《孟子》篇目及各篇名言序列如下:
〈梁惠王上〉:
以五十步笑百步。
仁者無敵。
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緣木求魚
〈梁惠王下〉:
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公孫丑上〉:
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公孫丑下〉: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滕文公上〉: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滕文公下〉: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離婁上〉: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淳於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離婁下〉: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萬章上〉:
〈萬章下〉:
〈告子上〉: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告子下〉: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 盡心上〉: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
〈盡心下〉: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地位
《孟子》一書的地位一開始並沒有很高,《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漢文帝把《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各置博士,叫作「傳記博士」。 到五代十國的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 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並成為「十三經」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在明代與清代時四書被列為官方取士的教科書,《孟子》也成了讀書人必讀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