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民族主義(Diaspora nationalism)(或如班迪特·安德森所說的『長程民族主義』)一般指感覺流離失所(diaspora)的民族主義者,如在美國的愛爾蘭人與美非兩洲的黎巴嫩人[1]。安德森稱此型的民族主義為,想要有民族連繫,卻又不願離開寄居地者的『幽靈根基』("phantom bedrock")。
國內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運動者在達成建立民族國家之目的後,民族主義並不會就此消失,而是成為國內刺激政黨與政治運動的力量,通常以民族主義者或民族主義政治家形容之,使用國家主義(nationalistic)一詞或較為精確。民族主義於此種意義上所從事的政治運動為:
鞏固國家團結,包含危機出現時拯救國家的運動。 強調國家認同,受文化保守主義(cultural conservatism)及仇外(xenophobia)情緒所影響,排除外來作用。 在民族的生存空間上限制他族,尤其是移民。在極端的例子中,成為種族清洗。 併吞其認為屬於祖國之一部分的土地,通稱民族統一主義(irredentism),源自意大利淪陷區(Italia irredenta)運動。 經濟民族主義,即以經濟政策,尤其是保護主義(protectionism)與反對自由貿易,以促進國家利益。 民族主義政黨與政治人物通常會極其強調國旗等民族象徵。
民族主義一詞也有延伸或隱喻性的用法,以描述某些促進群體認同的運動,特別是在美國,在文化上用於黑人民族主義與白人民族主義。此種用法或與民族主義的古典義意重疊,如黑人分離主義與泛非洲主義(pan-Africanism)。
民族主義者對自己國家明顯有正面看法,儘管這並不是民族主義的定義。情緒性訴諸於民族主義即使在穩定的民族國家中都清晰可見。民族的社會心理學包含民族認同(個人對群體的歸屬感)與民族尊嚴(與群體成功的自我連繫)。民族尊嚴與民族文化與政經力量的影響息息相關,儘管其影響或言過其實。最重要的因素為共有的情緒。在民族主義與運動上,若國家隊輸掉比賽,全民會有共同的失落感。
情緒影響亦可為全然負面:共同的危機感可鞏固民族。戲劇性的事件,如戰敗,可影響民族的認同。德國因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凡爾賽條約的屈辱、以及經濟危機與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產生極度仇外心理、復仇主義(revanchism,一種外交政策,主要動機要收回失土)、以及納粹主義的興起。1914年之前以威廉二世為民族之父的堅實中產階級愛國者,不再能有所作為。
美國於2001年後的民族主義 九一一襲擊事件在美國掀起一陣表達民族主義的浪潮。在國際上譴責暴行的狂潮及對美國的公開支持後,美國的民族主義變得令外人難以接受與理解。在二戰後的西歐,尤其是法國、英國、與德國三國境內,許多美國人認為炫示國旗為過激行為。
許多人相信這場民族主義的衝擊帶起美國國家政策上的許多重大改變。於2001年10月26日簽署成為法律的美國愛國法案(USA PATRIOT Act),雖(許多人錶面上相信)是為反恐而設計,但被許多人認為係機構性地妨害公民自由(civil liberties)。這場衝擊可能也幫助喬治·沃克·布殊的喬治·沃克·布殊的執政,導致美國入侵阿富汗與美伊戰爭。
跟其他所戰爭一樣,衝突自身在任何國家都會挑起民族主義情緒,非僅止於美國。例如說,包含加拿大人在內的反美民族主義情緒自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後戲劇性達到高峰2006 Liberal Canadian Press Room。隨著傷亡增加,反對繼續佔領並重建阿富汗與伊拉克的意見持續高漲,並使美國眾議院通過法案促使美國自伊拉克撤軍。2005年末的民調顯示布殊總統的聲望為有史以來最低者之一,導因於高漲的反戰聲音。其他人認為這場『戰爭』目前已成為戰後的佔領,需要長期穩定的警政管理,以及阿富汗與伊拉克的民主化。這項由雙方提出的主張有似於60年代美國捲入越戰時的民心凝聚。其主要的差別在於美國於越戰是逐步擴大規模,而未能完全驅逐北越的反西方政府。
許多擁戰者將反對這場戰爭與/或重建過程者視為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者、自以為是、偽善。反戰者則引用對民心凝聚的爭論,令人聯想到美國於19世紀昭昭天命的觀念。有些人指控反戰者不愛國,甚至於叛國。若幹擁戰的評論員表示,覺得新聞對美國的負面報導因破壞美國軍隊達到反恐戰爭的最終勝利而助長敵人氣焰。因反戰者對此種指控感到憤恨,這項政治爭端造成彼此持續對立。
儘管軍事主力在兩國徹底獲勝,持久自由行動(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在改革阿富汗政治與重建伊拉克上進展緩慢。儘管兩國於2006年一月邁出民主政治改革的第一步,朝向奠定長期和平、穩定、正義的基礎Afghan Parliament Convenes, Impending Iraqi Nationwide Elections。許多在911後美國情緒高漲的民族主義者們擁護這些未完的改革與重建程式所可能帶來的長期利益。在此緩慢的進程中,關於產生這場國家重建的軍事行動的真正動機,與在倫理方面的爭議,仍在持續,而關於民族主義的爭議為此中關鍵。例如,美國所領導的軍事行動究竟是否構成帝國主義,或為審慎互利的新型世界主義。這些爭議的激烈程度與撕裂性或因媒體偏差(Media Bias)導致恐懼的文化(culture of fear)而起。媒體朝向遮掩兩國境內的暴力行為,尤其是伊拉克因反對外國佔領者與『通敵者』所產生的暴動。
許多反對美國與其盟國入侵伊拉克與阿富汗者將這些軍事行動稱為帝國主義,以『石油之戰』之名提醒世人石油帝國主義(Oil imperialism)之說。擁戰者們認為這些主張荒謬,他們視這些軍事行動為國際合作打倒阿富汗的塔利班與伊拉克復興黨(Baath Party)等專制獨裁政權;支持者們更認為這些入侵與佔領為在所謂恐怖主義與護教聖戰(jihad)猖獗之地改革社會政治背景的必要手段。論戰於冷戰期間的反共政策立場互異的鷹派與鴿派之間激烈展開,論戰的中心為權衡美國及其盟國在民族認同、國家安全、國家主權上與其他國家之間孰輕孰重。
因伊拉克與阿富汗兩國社會政治的發展(選舉、法制改革等)仍在持續,要歷史學家評斷孰是孰非或仍過早。支持兩國戰後重建者以現代西歐與日本的歷史例示中東地區歷經國際託管後可能的結果。儘管曾於二戰後經歷美國白人(Anglo-American)實質上的軍事佔領與重建達數十年(參見馬歇爾計畫),法、日、德等國後來自美國白人的佔領下獨立,今日已成為具國際影響力的頂尖經濟強權。
民族主義與極端主義 在穩定的民族國家中,民族主義雖然對日常生活具多面影響,但卻通常隱而不顯。麥克畢利格(Michael Billig)的『平實民族主義(banal nationalism)』的說法認為,日復一日,越來越不引人註意的民族主義,日日影響居民的想法。在西方民主國家,仇外與移民團體經常自稱為民族主義者,以避免種族主義(racism)這種貶義的稱呼。持此立場之政黨可能有眾多支持者,並進入國會。光頭黨(skinheads)等小而知名的團體同樣也自稱民族主義者作為國家社會主義者(national-socialist)或白人至上主義者(white supremacist)的婉轉稱呼。其他國家多稱其為極端民族主義者,帶著明顯的貶義。參見愛國沙文主義(chauvinism)與愛國侵略主義(jingoism)。
民族主義為包含法西斯主義等政治意識型態之要素,極端主義一詞通常用於此處。但簡單地將法西斯主義表述為民族主義之極端型式並不正確。法西斯主義在一般義意上為始自意大利的種族民族主義與國家民族主義之結合,明顯受納粹主義之影響。對於阿爾道夫希特拉在地理政治學的志向,可能帝國主義是較好的形容,且納粹德國治下的廣闊地域中有許多在歷中上並無德國人的蹤跡。納粹德國在與典型的歐式民族國家相較之下,自成一格(sui generis)。
這也可稱之為史達林主義。約瑟夫·史達林為民族主義專家,他對民族之定義廣受引用。在其統治下,蘇聯於蘇維埃共和國與各加盟共和國中定義並鼓舞民族認同。儘管如此,各共和國的主權仍遭否定,且俄羅斯化政策自相矛盾。於1945年遭蘇聯佔領的東歐國家亦有類似的遭遇。其統治面臨具強烈的民族主義特色卻含義糢糊的『蘇維埃』(實為俄羅斯)認同,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種族主義 民族主義並不一定具有本國高於他國之信念,但實際上許多民族主義者的確這麼想。偶爾會有認為他國可作為本國範例的情形,參見親英派(Anglophile)。幾乎所有的民族主義運動中都有某種種族主義的影子,通常針對鄰國與種族團體。
種族主義亦為19世紀末大行其道的殖民主義之特徵。嚴格說來,成立海外殖民地有悖於民族國家的原則,因殖民地所在並非該民族的祖國,而其後裔很明顯既非其種族,也不說相同的語言,沒有相同的文化。實際上,民族主義有時是歐洲自決與亞非殖民化之結合。
明確的生物性種族理論自19世紀末大行其道。民族主義與法西斯主義於20世紀前半常以此種面目出現。納粹可說是史上與種族思想最相符合的思想,納粹德國各方面的政策都受種族觀念所影響。納粹德國之敗及其種族滅絕政策,包括猶太人大屠殺(Holocaust),於1945年後大大地敗壞種族理論與種族民族主義。
然而種族主義持續影響民族主義。種族清洗通常被視為種族主義與民族主義兩者共同的特徵。國家為民族而存在是民族主義的法則之一,但不是所有民族國家皆驅逐境內之少數民族。新近的種族清洗知名案例於1990年代的南斯拉夫戰爭期間發生;其他的例子有1950年代窩瓦德裔蘇維埃自治共和國(Volga German Autonomous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以及1915年鄂圖曼帝國的滅絕亞美尼亞人。 民族主義的歷史性影響 歷史上因民族主義而掀起的事件(非僅止於戰爭):
1789年至1799年的法國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 1821年至1829年的希臘革命(Greek Revolution)。 加拿大的1837年叛變(Rebellions of 1837)。 歐洲的1848年革命(1848 Revolutions)。 皮埃蒙特(Piedmont)與薩丁尼亞(Sardinia)治下的意大利統一(Italian unification)。 20世紀持續至今的以阿衝突(Arab-Israeli conflict)。 盎格魯─愛爾蘭戰爭,以及愛爾蘭共和國(Republic of Ireland)與北愛爾蘭(Northern Ireland)的分離運動。 1912年至1913年的巴爾幹戰爭(Balkan Wars)。 1916年至1918年的阿拉伯叛變(Arab Revolt)。 馬爾他(Maltese)於Sette Giugno的反英暴動。 巴勒維(Reza Shah)於1921年堀起。 南非由荷裔南非人(Afrikaner)組成的南非國民黨(National Party of South Africa)依種族隔離主義(apartheid)建立政府。 埃及與敘利亞共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United Arab Republic),後又解散。 1905年至1949年的印尼民族主義運動。 阿爾及利亞民族主義扺抗運動(Nationalism and resistance in Algeria),為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Algerian War of Independence)之前奏。 1960年代與1970年代,非洲的去殖民化(decolonisation) 。 前稱羅德西亞(Rhodesia)的津巴布韋(Zimbabwe)於1960年代與1970年代反白人殖民者之統治。 加拿大的魁北克(Quebec)民族主義運動,以及魁北克解放陣線(Front de liberation du Quebec,FLQ)的暴力行為。 1987年斐濟政變(Fiji coups of 1987)與2000年斐濟政變(Fiji coups of 2000)。 西方國家1970年代的白人民族主義者(white nationalist),或反移民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