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歲老人肺癌可以動刀嗎?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
藍桉 您是第585個瀏覽者
前些日子,門診來了一位近90歲的老伯伯。直喊著右邊背痛及手臂痛。我起初笑笑的說,你可以看骨科啊,為何要看胸腔外科呢?老伯說自己最近乾咳不斷,說著說著就咳得不停,我心中感覺不對,立刻仔細端詳病人,看出對方最近消瘦及營養不良的蛛絲馬跡。而老人右邊的眼皮似乎較為下垂,同時不停顫動。我立刻幫病人安排拍了一張胸部X光片,結果赫然發現右側上方肺葉處有一陰影。沒錯,應該就是一種長在肺尖部的肺癌,俗稱潘寇斯特瘤 (Pancoast tumor)。這種肺癌由於其生長部位的特性,會侵犯附近的胸壁構造,包括上臂的血管神經叢,造成局部酸痛不適的症狀。此外,由於附近交感神經節的侵犯,會造成眼皮下垂,瞳孔縮小及半邊臉面無法出汗的侯能氏症候群 (Horner’s syndrome)。
我立刻安排病人住院作相關的檢查,證實了這個想法。所幸在後續的檢查中發現腫瘤並未轉移到其它的器官。我就將相關病情與病人及家屬分析。這種腫瘤有兩種主要的治療方式,先手術後放射治療或先採行化電療之後手術。但由於病人腫瘤位處深處,組織採樣化驗困難,故在採用後者治療會面對這個難題。至於病人是否適合開刀及電療?對於老人來說都是一個相對的挑戰。不過我安慰他們肺癌如果發生於老人通常不會那麼惡形惡狀 (這種特性在乳癌的病人最為常見)。所以病患及家屬在幾經考慮後,決定接受先開刀的治療方式。
手術之前那夜,我心中略感忐忑。雖然過去曾經也有許多為超過80 歲老人動刀的經驗。但切除肺臟是一個大手術,還是無法完全心安,回到病房仔細查閱病人資料,並默禱之後才安然入睡。
今天有四臺手術,由於排定手術時間前後之故,這位老伯排在今天的最後一臺。感謝手術房及麻醉同仁為我加班給予協助與支持。手術中我將胸腔打開,由於腫瘤位置的特殊性必須切除胸壁,連同腫瘤一同取下。縫合傷口後已近晚上9 點。我拖著略顯疲憊的步伐,將病房連同加護病房病人巡視一遍後才回到研究室,途中穿過走廊時才感到外面大雨滂沱,颱風的威力實在不容小覷。我在研究室中將白天未處理的公文及行政資料處理後方回值班室休息…
翌晨,天灰地暗,驚覺颱風來臨的威力。進入開刀房前的恢復室。平常與諸位白衣天使的問候語是 “ 吃飽飯沒”,但今天她們加了一句 “你家淹水沒”?我笑笑說我這幾天都在醫院睡,所以不知道住的地方情況如何。到了更衣室換衣服,看到電視的新聞報導,才知道似乎大事不妙…
早上門診的人數由於颱風之故明顯減少,中午巡視加護病房時,老人已經順利拔除呼吸管。護士說家屬由於家中淹水而不能前來。我心中默默祈禱他們堅強以對,勿為同時發生的壓力所擊垮…。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生命不斷延長,加上少子化,人口結構逐步老化。故而老人的健康逐漸成為重要的議題。過去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認為,老人不適合動刀手術。但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這樣的觀念似乎應該有所修正。而由於醫病關係的轉變,醫師對於治療的觀念轉趨保守,防禦性醫療的後果是願意從事高風險醫療的年輕醫師愈來愈少,這最終的受害者是罹患重病需要這種治療的病患。目前的怪現象是,拼命鼓吹人民平時多檢查,沒病補補身,小病拼命治,大病拼命躲。這樣現象的發生,不是倫理道德的問題。真正的根源是存在於醫療經濟學上成本效益在水平比較後的失衡,以及在法律上重視作為過失而忽略不作為過失的觀念 (比如說,水災是天災,我什麼都沒作,關我何事?這就是一種少作少錯,不作為就不會有過失,誰作誰倒楣的心態)。我覺得全民應嚴肅認真的考慮這個話題。否則當你我到了需要健康照顧之時,會發現我們可能需要國外進口的外科醫師。這並非玩笑話,也必須嚴肅思索面對。
大雨在南台肆虐,人民流離失所。周末回到北部的家,風和日麗,新歌劇的上演造勢,一片歌舞昇平。當海峽彼岸遭受震災,見到我們同胞的愛心與關懷。但我們的同胞面對苦難之際,卻極少見來臺表演團體,演藝界,甚至企業界 (只有少數肯主動關懷) 的關心。對於這些現象,社會各領域的領導者應該多多為此有所警醒。救災如救火,拯民於水火之中應苦民所苦,不眠不休,想出如何解決困難,才能不負人民所託。我們看到許多基層人員的努力,卻因高層協調及態度上的輕忽而痛失防微杜漸的時機。廟堂諸公,在你們高呼節能減碳成為時尚口號之際,是不是能夠了解人民只要一口飯,只要一張床的卑微期待。推動擴大內需及公共建設的真正目標,如果放在提高就業率,擺脫貧窮。而非僅只於一條平安回家之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值此之時,我相信唯有生存問題解決,才有所謂安全的議題。
PS:小學生的日記,我希望看到未來志向…。給人民一口飯,一個機會,一個身為人最基本的尊嚴與幸福。我以卑微淹沒於人群之身,為此默禱,無論造次,顛沛,永遠堅守,陪伴心中的承諾。
果然這種事情還是會存在相當大的風險的,還是得審慎評估之後才能決定是否要為年紀過大的老人動刀!!